醉枕美人 作者:独钓长江雪(起点vip2013.06.19完结,重生)
裙笞宓南笳鳌?br />
“今rì,牧在此言明,凡我李氏一族族人,必……”
完成了三位新妇的成妇礼。李牧拿起一卷竹简展了开来,宣读着新近制定的李氏族规。五年之前,李牧接任族长之位时,受到的质疑很多,一些原本准备的典礼都没有完成便匆匆前往北疆守御,李御的记忆里可是知道那时的父亲着实抑郁了一阵。
今时今rì,身为武安君的李牧再次站在了宗祠之前,宣读着他对李氏族人的约束,再无一人敢质疑。
“谨遵族长之意。”
每当李牧读完一条族规,宗祠之中的长老们便随之应答一句。而宗祠外跪着的上百男xìng族人随后复述一番。
“有劳宗伯。”宣读完十条新制的族规,李牧将竹简递给了宗伯李征。
“典成。”接过竹简,李征双手捧着竹简,恭敬地放到了祖先牌位之前,转身喊了一声,宣告了李氏一族的崛起之路。
“御儿,你随我来。”
族人都散去之后,李牧带着李御走进了后堂,宗伯李征也跟随在侧。
“这是本族名册。为父驻守边关,族中之事便交由你和宗伯担当。”指着木架中的数百份竹简。李牧笑着说道,心里不由有些轻松。其实对李牧来说,宗族之事反而是一个累赘,痴于兵事的他对权力并无太大的**,尤其是琐碎的族中事务。现在有这么一个正当的理由将权柄交出去,李牧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这也是因为他的儿子足够优秀,能让他放心驻守北疆。
“那以后便有劳宗伯。”知道这个宗族对他们父子的助力,李御也不矫情。对着身旁的宗伯行了一礼。
“少族长请起,老夫必为我族尽力,少族长吩咐便是。”扶起李御,李征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身居高位的李牧父子如此谦逊,对他们李氏一族来说可是幸事。
“为父明rì便要前往北疆,这便要入宫中觐见王上。族中之事。你要好好跟宗伯请教。”对于烦人的宗族之事,李牧巴不得尽早脱手,直接以光明正大的理由离开了宗祠。
“少族长,我为你讲解一下这族中之事。”
待李牧离开。李征拉着李御一一介绍起族中的事务,他也想尽早卸下重担,回家含饴弄孙。
学了半rì的族中事务,头脑有些昏昏沉沉的李御回到府中,便看到几位美人正坐在庭院的亭中品茗,三位小娇妻和两位美人公主都在。
“夫君。”
见到李御过来,赵玥三女脸上都有些绯红,今早起来的那一幕可依然深深刻在她们的脑中,谁能想到她们的夫君会如此做为。想到新婚第一晚便大被同眠,赵玥三女的心中便感到无比的羞涩,不过三人之间的关系倒是近了几分。
“以后在家中不必多礼。”走过去坐到赵玥和韩滢的中间,李御大手一挽便将两女拢入怀中,双手不留痕迹地握在那山峰的边缘,后院和谐的道路还有很长啊。
被当众抱入怀中,赵玥和韩滢的脸上更红了,不过心中甜蜜的她们却没有任何的抗拒,这样的感觉对她们而言既新奇又幸福。
而对于两位姐姐的待遇,大大咧咧的廉馨没有丝毫的不适,她正忙着对付面前的茶水。听到李御的两位贴身侍女说起自家夫君的喜好,廉馨可是决定必要学会喝这种有些苦味的荼,讨好了李御,她以后的生活才能更加zìyóu。
看到赵玥和韩滢幸福的模样,赵妮和赵雅心中不苦是不可能的,不过她们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光明正大地和李御在一起是不可能的。即使李御不介意,赵妮二人也不会同意,她们的身份注定了她们的未来,不然对李御的影响很大,这绝对不是她们想看到的。
“将军,王嫂有事相询,今rì王兄已将石邑之地封与公子偃。”心里不舒服的赵雅还是忍不住开口打破了那份甜蜜,心里却是酸涩地想要哭出来。
“以后在家中不要叫我将军,又不是外人。”看出赵雅二人的苦楚,李御走到她们中间跪坐下来,径直挽过了她们的柔腰。对自己的女人,李御绝对不会让她们吃苦,这是一个男人最起码的责任,反正赵玥几人早晚都会知晓,又何必让赵妮和赵雅多难受一些时rì。
“将军…夫君。”没想到李御这么直接,赵妮和赵雅惊愕的同时,也感到了一股巨大的幸福袭来,让她们有些措手不及。
“好啊,妮姐姐和雅姐姐早就和夫君好上了。”吃了一口甜点,心思甚少的廉馨瞪大了双眼,惊呼了一句,可爱的模样也让有些尴尬的气氛消散不少。
“好了,今rì为夫便让你们正式认识一下。你等以后都是我李御的爱妻,我李御在此立誓,绝对不会让你们受一丁点的苦。”关键时刻,李御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唯有大丈夫,方能鼎定后院。
第二百七十一章太子傅(二)
()看着眼前干净而不算高档的客栈,站在院子前的李御不由摸了摸下巴,他倒是没有怀疑所得的情报,这样的选择颇为符合那两位先生的品位。
“不知公子何人?”送完膳食,走出屋来的李斯看着一身华服的少年,仿佛能感觉到对方身上带着一股难言的气度,脑中突然闪过一个人名。
“小子李御,特来褐见荀况先生和邹衍先生。”见到屋里走出来的青年,李御眼中闪过一道jīng光,他知道眼前的这位便是名传千古的秦相李斯。更让李御心动的是,李斯都在这里了,那位草创秦律的韩非子还会远吗。
“两位先生正在屋中用膳,容我通禀一声。”和脑海中的那位少年将军对上号,李斯点了点头,便yù转身向屋中走去。
“且慢,这位先生,既然两位先生正在用膳,御便再次等候一番。”有事麻烦人家,李御自然要表现得尊敬一点,何况屋中的两位可是享誉当世的名士。
“如此,将军请随斯前往左屋稍候。”见李御如此谦逊,李斯暗暗一叹,带着他往自己的屋子走去。对方乃是赵国将军,赵王丹眼前的红人,在这个邯郸城中的权势比之许多贵族都要大得多,总不能将他撂在外头受冷。
“多谢先生。”
进得李斯的屋中,李御随意地看着有些简陋的房间,发现唯一值钱的东西便是席案上的十余个竹简。
“先生正在研读律法?”看了一下席案上一个打开的竹简,李御细读几句。好奇地问着端来酒樽的李斯。
“正是。”将倒满酒的酒樽递到李御手中,李斯合上了席案上的竹简,那上面记载着他对当今各国律法的见解,还未完善可不好见于人前。
“不知斯先生觉得当今之法如何?”感觉到李斯若有若无的防备,李御笑着问道,和这位名传千古的秦相打交道,必须投其所好,主动打开话题。
“七国之法,楚国之宽,秦国之严。”整理好席案上的竹简。李斯答了一句。对于李御知道他的身份,李斯没有丝毫的惊奇,对方身为邯郸城的城尉,这点事都查不出,那就真的枉负盛名了。
听得出李斯话中的敷衍,李御却是没有放弃:“先生以为,何种律法为上?”
“乱世当用重典,自然秦法为上。”对于这个,李斯没有丝毫的犹豫。秦法的严竣虽让山东六国之民畏惧。然则严苛的秦法却让秦国境内的治安稳居六国之首,可以说是路不拾遗。更是让秦国百姓养成了遵从律法的习惯,因而秦军进退有据,战力雄冠诸国。而楚国宽松的律法是让诸国之民趋之若鹜,楚国的财富无与伦比,却也让楚**队的战力直线下降,原本称霸天下的楚国逐渐没落。
“秦法严苛,偶有小错便是刑罚加身,六国之士畏之如虎,先生为何以秦法为最?”再问了一句。李御脸上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肯开口就好,他就不信自己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为底蕴的人忽悠不了对方。
“将军以为秦军战力如何?”没有回到李御的问话,李斯反倒反问一句。
“冠绝六国。”对秦军的战力,深有体会的李御毫不讳言。除非是他们赵国本土赵人组成的军团,不然任何一支同样数目的军队面对秦军时皆无胜算。
“秦国国势如何?”
“山东六国皆难以企及。”
“如此,秦法自然为上。”
“先生之言,御佩服。敢问先生。秦法是否适合我大赵?”发现自己被问了进去,李御对李斯的思绪很是佩服,不愧是未来的秦相,玩弄权术的牛人。
“天下之事。各有所适。秦法适于秦国,却不适赵国。”
“请先生赐教。”
“秦法乃商君所创,得秦王渠梁倾力支持,历经百年,方有秦国如今之势。缘由其一便是秦法打破秦国老世族之利,得秦国之民倾力拥护,更是得关中之利,六国难以影响。赵国身处四战之地,若是换用秦法,必然国势动荡。将军以为,赵国如今之局,可经得起动荡?”
说起自己专研的领域,李斯也暂时放下了心中的戒备,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雍城之战方歇,诸国觊觎赵国高都石涅之心不死,赵国若强行变法,只会招致亡国之祸。赵国若要变法,必要循序而进,得贵族支持,然不打破贵族之利,变法也不称之为变法。如申不害之流,不过一时之选而已……”
听着李斯的长篇大论,李御汗颜不已,他的心里还真有仿照秦法的念头,毕竟秦国可是统一六国的人选。经对方这么一说,李御发现自己有点太天真的,秦国能变法而创下一统**之机,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他们赵国却根本行不通。
一旦变法触及到各大贵族的权益,李御用脚趾想想都知道,不管他有多大的权势,也会瞬间被推翻。有哪个贵族会支持别人来限制甚至瓜分他们本身的利益,除非是圣人,而当今之世可没有一个圣人。后世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夫子此时也不过被儒家推崇罢了,甚至儒家之中对孔夫子的异议并不在少数。
“斯方才莽撞,望将军见谅。”歇了一口气后,李斯才想起此地不是与人争辩的稷下学宫,对方也不是同研律法的士者,而是在赵国朝堂上有着莫大影响的将军。
“先生之言,御闻之如甘霖,岂敢有异。”李御笑着回了一礼,他对李斯的一些说法很是认同,只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毕竟李斯对律法的见识还未达到执掌秦国之时的高度,加之也不是秦国律法的修改者。很多东西都没有完善。
“两位先生想必已用完晚膳,斯这便为将军通禀。”看了看时辰,李斯径直走出了屋子。此时的他对赵国并没有真正的属意,和李御的交谈也不可能深入,他心中最理想的还是远在关中的秦国。
跟在李斯的后面,李御走出屋子,见李斯走进主屋片刻便走了出来:“将军,两位先生有请。”
“有劳先生。”
踏进主屋,李御便见到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位白发老者对案而坐,席案上摆放着一副弈棋。那位白发老者正举着一个白棋迟迟难以下手。
如此情形,李御不用猜都知道谁人何属,那白发老者必然是儒家名士荀况,而那位黑须黑发的中年男子便是五德终始说的创始者、yīn阳家名士邹衍。如果情报没错的话,这邹衍的年纪比荀况还大三岁,看上去却如同中年男子一般,果然是养生有道,李御都是有些羡慕,心里盘算着怎么套点秘诀出来。
“老夫败了。”一番迟疑之后。白发老者放下了手中的棋子,投子认负。
“举棋不定。败亦常事,将军以为然否?”端起酒樽喝了一口,邹衍转头看着李御笑问一句。
“小子不通棋艺,不敢妄言。”在两位年龄加起来将近一百二的老人家面前,李御保持着十足的谦逊。
“不知将军此来,所为何事?”接过李斯递上的绢布擦了擦手,荀况端起酒樽喝了口美酒,淡问一声。
“御此次前来,一者想见见两位名传天下、令世人仰慕的先生。二者冒昧恳求荀先生出任我赵国太子傅。”面对两位大家,李御也不矫情,直白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已然有了对太子启起了陷害之心,李御便为太子启加一点码,有名享天下的荀况做太子傅,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做为太子师,李御其实不算是真正的老师。太子师和太子傅便像后世的代课教师和正式教师的区别,地位上不可同rì而语。太子傅乃是全职教导太子品德学问的官员,必为上卿之爵,地位超然。这也是李御身为一个武人。担任太子师而不被诸大臣强烈反对的缘由。
“哦,将军认为,老夫会同意尔之建议?”捋了一下长须,荀况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将军。
“御岂敢有此奢望,然御知晓,先生乃是赵人,自然乐见赵国强大。”没有什么长篇大论,李御的理由很简单,这年头的士者可是对故国都有着一个心结,没看到传唱后世的那位张良念念不忘韩国。
“老夫年事已高,恐要负将军厚意。”听到李御的理由,荀况的眼中闪过一道jīng光,摇摇头叹了一声。
“荀氏一族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