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美人 作者:独钓长江雪(起点vip2013.06.19完结,重生)
岣吡艘槐丁R廊缃窀鞲龉笞宕蟪嫉氖骋囟际且辖梢话敫埃畹姆獾匾惨辖扇伞U酝跽饷匆患趺猓钣衷诘囊磺Я倩骋啬苣耆胪蚪穑乙院笾换嵊性鑫藜酢?br />
“李卿。。。。。。”
在赵王丹想继续说出来的时候,李御再次说了一句:“王上,臣还有一事禀告。韩国诸大臣yù立公子安为王储,公子闯前来臣府中,望我赵国助其一力,臣不敢擅专,还望王上决断?”
“公子闯?这有何难,公子闯有功于我大赵。寡人yù拜其为高平君,以报其恩。”听李御一说,生于王室的赵王丹瞬间便想通了其中的利害,沉思片刻便直接定下了对策。
一个亲近赵国的公子闯对于赵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对象。
韩国虽小,四周皆是强国,难以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然则韩国毕竟也是山东六大国之一,拥兵三十万。地处险要,不容小觑。
自三家分晋。群雄争霸以来,韩国一直作为游走在诸国中间的墙头草,哪边势大便偏向哪边。因其地理乃诸国正中,每一次的连横合纵都少不了韩国的身影,合纵大军要从韩国借道,以攻强秦,而秦国大军也要借道韩国,以纵横山东之地。
可以说,韩国乃是诸国用兵的必经之地。然而却从未有强国打着消灭韩国的心思。一者,诸国各自平衡,谁也不敢率先打破;二者,韩国虽弱,然拥兵三十万,任何一个强国啃下他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三者,若是有强国攻下韩国。那么会直面四邻,面对诸国大军的进攻。
因而,韩国便成为了诸国默契下的存在,灭亡不了却也发展不起来。申不害变法虽让韩国崛起一时,然限于诸国大势和韩国本身的国力,不过是昙花一现。
对秦赵魏楚诸国而言,韩国虽不是威胁,确也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一旦韩国投向哪边,那么哪边便会占有巨大的优势,每一次的连横合纵,韩国往往站在胜利的一边。
“王上英明。”
听到赵王丹封公子闯为君,李御愣了一下,继而拍了怕赵王丹的马屁。对于赵王丹的决断,李御也不禁有些佩服,不愧是执掌赵国多年的君王,若不是长平之战的失败,赵国必然会在这位君王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外臣封君,君王虽有赏赐,但是象征意义更多与实际意义,和本国将臣封君完全不同。外臣之君,不领军,不理封地,无亲卫,不事朝政,君王仅仅付出了一个君位的虚衔和一点封地的收入便能将对方拉入亲近己国的一方,甚至让其为自己的国家效力,绝对是一个合算的买卖。
在外臣有大功于自己国家之时,君王赏赐下君侯之位,以表示泱泱大国的气度和对恩人的敬重。另外,君侯之位也可以作为拉拢降将的一种手段。
赵国如今有三位外臣封君,灵丘君黄歇,部城君魏无忌,武阳君郑安平,前两者基本上不会用到赵王赐封的君位,世人熟知的仍然是他们本国的君位。而郑安平那是秦国降将,赵王为安抚随他一同降赵的数万秦兵,方才封其为君,然则并无实职,地位颇为尴尬,现在秦国降军皆已被李牧收编,武阳君更是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闲人。往上推,近的还有一位武城君田文,那便是同列战国四君子的孟尝君。
总之,外臣封君,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在赵王的眼中,可能还不如一位上卿来得重要。内臣封君,可能影响甚大,要经过朝中大臣的认同,而外臣封君,君王基本可一言而决,反正也没有多少大臣会在意那挂着君位的外臣。
“李卿,随寡人走走。”知道李御不想接受他的赏赐,赵王丹也没有继续坚持,毕竟李御还年轻,不是真正的王族嫡脉,太早封君反而不美,大不了以后多赏赐一些财物就是。
“是。”
难得走出大殿,赵王丹兴致一来,便和李御两人在雪中漫步,连手持华盖的内侍都被赶到了一旁,包括那位宦者令。
“李卿,王后是否找人与你相谈,言寡人有改立王储之心。”虽说赵王丹沉迷于美sè之中,然则他并不糊涂,对于朝堂内外的事情知之甚详。迁都上百年,赵国君王的耳目早已渗透到邯郸城的每一个角落。
“那些皆是谣言,臣未曾信之。”听到赵王丹如此直白的问话,李御心惊了一下,很快便镇定下来,平淡地回了一句。做为赵国最高的掌控者,赵王丹知晓一些事情很正常,李御也没必要隐瞒,他身上毕竟还有一个太子师的职务,为自己的学生奔走乃是人之常情。这可不是后世的那些唐宋元明清,在这个不知道何时便会遭遇不测的乱世,君王对于王储拥有自己的班底乃是默认的,还会对王储的班底加以大力支持,以保证国祚的延续。
“呵呵,还是李卿知我心意。启儿自小聪慧,乃是我赵国不二之选,寡人岂会随意改立。李卿与王后好好说说,有些事,寡人不便言明。”对于自己的王后,赵王丹说不愧疚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们也曾是那么恩爱。
在即位之初,意气风发的赵王丹和温柔不失主见的王后韩晶一见倾心,成婚之后更是举案齐眉,琴瑟和谐,为国人所艳羡。赵王丹更是在王后韩晶的支持和策划下,从太后和平原君的手中夺回了军政大权,一展雄心。
可惜,长平之败彻底打破了这一切。无比失落的赵王丹rìrì以酒消愁,对于昔rì无条件支持自己的王后韩晶不假辞sè,渐渐疏离。在赵穆趁虚而入之后,赵王丹更是对王后晶没有了任何兴趣,平rì大典之时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
长平之败后,赵王丹未曾与王后晶有一rì同房,如今更是rìrì居于天丽殿,与王后晶会面之数寥寥可数,也难怪赵王丹心怀愧疚。
第二百七十九章王后之情(二)
()“臣必劝解王后,只是还望王上保重身子,酒sè过度,对身子可不好。”听了赵王丹的要求,李御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意味,改口劝解了一下赵王丹。以他和赵王丹的关系,说一些无伤大雅的劝诫还是没问题的,并不会引起赵王丹的恶感,反而更能加近两人之间的关系。
“寡人之身,寡人自己清楚。子仪先生时常入宫,李卿不必担心寡人。倒是有一事,不知李卿伤势如何,那三位贵女莫非尚独守空房?”听着李御贴心的劝解,赵王丹的心里泛起几丝感动,笑着打趣了一句。和李御在一起,赵王丹总是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因为在这个朝堂之上,唯有李御才是真正懂他的人。
“咳咳,王上之言,臣可否无需回答?”被赵王丹这么一问,李御脸sè立马红了起来。和君王讨论这种事情,臣子怎么好意思回答,而且李御想着赵王丹和那小白脸的关系,更是不会谈论这种话题。
“哈哈哈,难得看到李卿脸红,寡人准你无需回答。走,寡人好些rì子没去查看黑衣演武,李卿陪寡人一道。”看着李御尴尬的模样,赵王丹大笑起来,却也没有再追问下去。这种事情,只能当作玩笑罢了,顺便岔开方才那个话题,赵王丹自己也知道沉醉美sè有违君王之道,只是心中难舍罢了。
“臣领命。”听得赵王丹转移话题,李御暗自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是有点摸不准赵王丹的xìng子。不过只要肯定赵王丹还是如以往一般信任他便好,其余的保持点适当距离便是。
大雪之rì,黑衣宫卫原本暂停训练,但是赵王丹前来视察,黑衣宫卫自然是冒雪演武,甚至气势更甚平rì。
“黑衣都尉贡广拜见我王,见过将军。”
在短短时间内,贡广便整理好队列,等到赵王丹和李御过去之时,五层宫台的训练场上。三千黑衣已准备就绪。
一眼望去,无比整齐的黑sè队列在白雪皑皑之中,显得异常的耀眼,给人一种难以言状的视觉享受。
“都尉请起。”对于这位李御推荐的都尉,赵王丹还是很满意的,其带兵之能不下数位领兵将军,而且唯王令是从,让人很是放心。这也是为何赵穆几次三番提议撤换贡广之都尉,赵王丹都没有松口的原因。
“谢王上。”
直起身子。贡广转身看着台下的三千黑衣,右手抬起。往下一挥。
三千黑衣同时而动,整齐划一,比之李御之前所见又是更甚一筹,想来贡广这几个月的训练还是卓有成效的。
作为护卫王宫的黑衣,他们基本上没有参战的机会,贡广担任都尉之后,遵照李御的吩咐,将大部分的jīng力放在了军纪之上,结果也是颇为喜人。
从未亲历战阵的赵王丹对于真正的jīng锐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想法。令行禁止,整齐划一,气势恢宏,这便是一个君王潜意识里的感官,也是兵书上所说之jīng锐。每一次,赵王丹看完黑衣演武之后,都会加以赏赐。也让贡广在宫卫中的声望与rì俱增,不下宫尉乐乘。
“赏。”
看了赏心悦目的演武之后,心情不错的赵王丹再一次颁布赏赐,自从高都石涅开发和雁门墟市成立以来。国库稍稍宽裕的赵王丹可是毫不吝啬。
演武结束,激动过后的赵王丹脸露疲sè,回寝殿歇息去了。至于去哪个殿,就不得而知。
“属下有负所托,还请将军下罪。”赵王丹一走,贡广单膝跪地,低头不敢看李御。
在李御离开邯郸的第二个月,一rì晚间,赵妮见完王后回庭院的途中,路遇巨鹿侯赵穆,幸亏贡广及时赶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贡广还被赵穆罚了一顿,若不是赵王丹没有同意赵穆的请求,贡广业已被逐出宫卫。
此事被赵妮隐瞒下来,没有被赵雅知晓,不然必会与赵穆冲突,而赵穆得赵王宠信,即便是赵雅身为赵王丹的亲妹妹,也很难讨得好去。
“起来吧,此事怪不得你,我还要多谢你护住妮公主。”扶起贡广,李御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他也知道贡广已尽力,他不在邯郸城,贡广能做到这样,已经让李御很满意了。至于剩下的事情,自然由他自己处理。
“将军。”
见李御没有责怪,贡广心里却是原谅不了自己。李御临行之前,郑重嘱咐他好好照顾几位公主,贡广却让公主妮差点被赵穆欺侮,无比自责。自小跟着李牧,之后又跟随李御身边,贡广早已将自己当作李家的家将,他也能猜到李御和公主妮的关系。主辱臣死,若不是要继续保护几位公主,贡广都要拔剑自刎了。
“若是你自认有罪,便给我带好你麾下的三千黑衣,好好保护几位公主。一旦公主有事,我绝不饶你。”知道贡广认死理的xìng子,李御也真怕对方做出什么傻事,这可是他的一个重要助力。
在宫卫军中,名则两位都尉各自统领五千黑衣,宫尉总揽宫卫全局,实则两位都尉各自统领三千黑衣,宫尉统领四千黑衣。贡广在王宫之中的属下不过占了三成,却能让几位公主安然无恙,做得已然不差。李御得到的密报中,可是提及不少赵王丹往rì宠幸过的夫人可都被那小白脸糟蹋了,甚至那小白脸夜宿王宫,大被同眠,有若君王。那样的人,若不是有贡广护卫着,李御真怕什么时候几位公主就遭了那厮的毒手。
想到这个问题,李御已经计划着什么时候把赵妮接出王宫,在这个触角难以自如活动的王宫中,李御还真是不放心赵妮的安全,世上可没有千rì防贼的道理。
“诺。”重重一拍自己的盔甲,贡广郑重地应了一声。
和贡广再说了两句,李御便走向太子启的明启殿,他可是很久没有关心过太子启的功课了,他这个太子师实在有些不称职。
走进明启殿,李御发现今rì乃是儒家的胡彰在传授经典,太子启和公子盘两个小家伙正襟危坐地在那里书写着。
前两rì,两个小家伙还来他府中看过他,那个时候李御没有仔细看,现在一看才发现两个小家伙都长大了不少,尤其是太子启,已然有了一个王储的风范。看来,经历永远都是成熟的催化剂,李御可是听说太子启当着赵王丹的面直斥鹂夫人,把那位妖媚的鹂夫人气得事后摔了十几个玉器。
“见过先生。”想着事情的时候,李御见到已上完课的胡彰走了出来,俯身行了一礼。对待士人,上位者总是要礼贤下士,方能让天下士人辅佐于他。天下虽说是百姓的天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样的时代,天下更是士人的天下。
“见过将军。”
回了一礼,胡彰正想离开,却听到李御说了一句:“先生,我王已奉请荀况先生为太子傅,御特来告知先生。”
“有荀况先生出任太子傅,与其共事,乃老夫之幸。”听到荀况出任太子傅,胡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sè。他对太子傅之位不是没有想法,不过和担任过两任稷下学宫祭酒、名享天下的荀况相比,早早从稷下学宫归国的胡彰颇有自知之明。
不过他没有太过失落,荀况愿意出任太子傅,足以说明荀况对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