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美人 作者:独钓长江雪(起点vip2013.06.19完结,重生)
盯着李御离开的背影,赵穆暗恨不已,转头便走回了偏殿。
“李师李师,母亲让盘儿来叫李师去用晚膳。”
刚刚踏上石阶的李御听到公子盘的声音,转头一看便见到因跑动而气喘吁吁的公子盘。
“好,太子要不要同去。”摸了摸公子盘的头,李御问了一下旁边的太子启。
“嗯。”用力地点了点头,父王没空理他,母后又有点严厉,赵启对自己一个人用晚膳可没有什么兴趣。
“李师,盘儿那只追风好听话呢……”
“李师,启儿的如风也很听话……”
走向公主妮住所的路上,赵启和赵盘兴奋地说着他们的马儿,初得马儿的两人就像刚刚拥有梦寐以求的玩具的贫家少年。他们两人刚刚可是给他们的马儿取了很威武的名字,赵启的小马名叫如风,赵盘的小马则称追风。
来到用膳的小厅门口,赵盘率先飞快地跑了进去,唧唧喳喳地向他母亲和姐姐说着他的战马。
“好了,可以用膳了。”摸了摸儿子的头,赵妮笑着对刚进门的李御说道,那神态和语气犹如一个小妻子。
用着晚膳的时候,大家都很安静,已经饿了的赵启和赵盘则是快速地吃着。
“母亲,李师,盘儿吃饱了。”把碗里的饭吃完,赵盘抹了抹嘴说道。
“启儿也吃饱了。”赵盘话音刚落,赵启也放下了手中的碗碟,不过他用的是绢布擦嘴,带着点贵族的高雅。
“倩儿也吃饱了。”看两个弟弟吃完,胃口本就不大的赵倩也放下了手中的银箸。
“倩姐姐,盘儿带你去看看我的追风。”晚上没什么活动,赵盘立马就想起了他那威风凛凛的小马,兴奋地对着姐姐说道。
“倩姐姐,我带你去看看如风。”一旁的赵启也是不甘示弱地拉着姐姐的手。
“嗯。”
“盘儿,你们小心点,梅儿,你们跟着盘儿和太子他们。”
“诺。”
赵妮的话音没落,三个小家伙已经跑出了房间,她连忙吩咐其他的侍女跟了上去。
看到房间里再无他人,李御嘴角微微一扬,手上的动作快了几分。赵妮也仿佛感觉到气氛有点怪,低着头不再说话,只是有点心不在焉。
“将军,妾身吃完了,你慢用。”随意扒了两口,赵妮站起身来娓娓行了一礼,便朝小厅的偏门走去。
慢慢放下银箸,李御笑着跟在了公主妮的身后,看着那略微有点慌乱的脚步,脸上的笑意更甚。
“将军。”回了房间,赵妮正要关上门,却不料被李御的双手挡住了,脸sè红红地说了一声,手上关门的力道却没有多少。
“我看公主的身体有点不适,便过来看看。”
“妾身身体并无不适。”听李御这么一说,赵妮想到了什么,脸sè更红了。
“是吗,那让我看看。公主的脸sè这么红,确实有点不适,便让我来帮公主治治。”抬起公主妮的下巴,李御笑着说了一句,便吻了上去,把公主妮美好的娇躯揽入怀中,右脚轻轻一踢便关上了房门。
“嗯。”
一下子被李御抱住,那雄厚的气息传入心中,赵妮微微推了一下对方的胸口便揽住了李御的脖子,轻轻地回应着。
美人如此配合,李御自然不会满足于现状,两只手很快就活动开来,在那美妙的娇躯上吃着豆腐。良久之后,他更是抱起美人的娇躯到了榻上,两人的双唇却一直没有分开。
等李御离开房间的时候,嘴唇微肿的赵妮正衣裳凌乱地躺在床榻上喘息着,美好的山峰在轻纱的掩盖下若隐若现,脑海里还在回味着刚刚美好的滋味。
对着chūn儿说了两句,婉拒了赵王后的邀请,刚刚和公主妮的一番温存已让他很冲动,再和赵王后呆在一起,李御真怕自己忍不住犯下错误。
“将军,两位先生先前来过,等了半个时辰方才离开。”帮着刚进门的李御除下外套,环儿禀报了一声。
“哦,我去看看两位先生。”听到虞庆和魏齐来过,李御顾不得休息,换上一件干净的外衫便走了出去。
“两位先生好雅兴。”走到虞庆居住的庭园,李御就看到两位风度翩翩的文士正坐在亭中喝酒赏月,笑道一句,打破了宁静。
“将军不如一同小酌几杯。”虞庆右手一挥,宽大的衣袖飘展,很是潇洒。
“御自当相陪。”
大大方方地坐在石凳之上,李御斟满了那个空着的玉杯,举起来说道:“打扰两位先生雅兴,御先自罚三杯。”
“哈哈哈,将军太过客气,我等还要感谢将军收留。”没有了生命的威胁,魏齐也恢复了那往rì的气度,那优雅的姿态连李御都不禁暗赞一声。
聊了一阵风花雪月,虞庆敬了李御一杯之后问道:“不知将军志向为何?”
第一百零六章秦国之
“我的志向?往大里说,御有两个志向,一则愿大赵横扫**,一统天下;二则建广厦千万间,庇得天下百姓俱欢颜。往小里说,御只愿自己和家人能过得安心幸福。”听了虞庆的问题,李御愣了一下,笑着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最看重的自然是后者。天下,离他太远了。
听了前面的话,虞庆和魏齐都暗暗点了点头,只是听了李御后面一句的回答,两人都愣了愣,相互对视一眼,皆有点啼笑不得。不过李御的真诚倒是让他们很欣赏,至少说明他是真诚以待,何况一个人再远大的志向也需要拥有相匹配的能力,李御绝对够实际。
“不如让我等二人助将军一臂之力,何如?”心中下了决定,虞庆也很是干脆,直接说了出来。这
“有两位先生相助,乃御之幸。”没想到他都没开口,对方就提了出来,李御也不矫情,站起来俯身行礼,直接把虞庆的话确定下来,省得对方临时反悔。这年头,士人的信誉可比生命值钱。
“庆(齐)见过主上。”李御的毫不做作让虞庆和魏齐相视一笑,都站起来俯身拜了下去,长袖及地。
“两位先生请起,以后称御之名即可。”快速扶起两人,李御谦逊地说道。
“不可,礼不可废。”
虞庆和魏齐都摇头拒绝了李御的提议,虽说周室式微、诸侯称王之后,礼崩乐坏,但是天下有识之士皆为重建礼教而奔走,自然对礼教颇为重视。
“那两位先生随意。”
在这些小细节方面,李御也没有太过认真,话说有人称呼他为主上,那感觉着实不错,他也算是有门客的人了。
这个时代,什么最值钱,人才;什么人才最值钱,非文士无疑。虞庆虽名声不显于天下,但是他能让赵王丹见之一面便拜为上卿,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魏齐更是曾任魏国相邦,不说他的品格什么的,至少在能力上也不是平庸之人,在天下名士中也有一席之地。李御得此两人,心中自然是热火沸腾。
“两位先生,御有一事不决,还请两位先生帮忙参详一番。”刚刚得了门客,李御就把他们记挂上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嘛。
“将军请说。”这么快就用到他们,也是李御对他们的信任,虞庆和魏齐自然不会介意。
“秦攻高都,不知两位先生以为如何?”对于秦王稷的用意,李御总觉得还有他没想到的地方,让他的心里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秦攻高都?”这个消息让虞庆和魏齐惊讶不已,他们可是知道秦军新败不久,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动作了,挑的还是东周。
“不错,我王已令大将军移师泫氏,随时注意秦军动向。”李御也说出了赵王的决定,既然收了对方为门客,李御也不会藏着掖着。
“大将军志在高都?”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虞庆一下子就猜到了赵军的想法。
“先生果然慧眼如炬。”虞庆的智谋让李御佩服不已,只是从他的一句话语之中便能猜出他和赵王等人商定出的计划,看来他真的是挖到一个宝了。
“主上有何疑虑?”魏齐在一旁问道,眼中微微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我总觉得秦军此举不会如此简单。”下意识地觉得秦军的动机有问题,但李御就是说不出来问题在哪里。
“主上所虑极是,秦王稷手掌秦国数十年,其心机手段绝不止如此简单。”曾任魏相的魏齐对秦王稷知之甚深,要不然不会一听范雎担任秦相便挂印逃往赵国,可见他心中对秦王稷的恐惧。
“主上也不必忧虑,只需得知秦军下一步之动向,便可知其真正目的。”仅凭秦攻高都着一点,虞庆也看不出其他,毕竟得到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点。
“也是,是御太过心急。天sè已然不早,御便不打扰两位先生休息。”李御也知道是他自己有点过虑,就暂时放下了心事。今rì得到一位大才,顺带一位担任过一国之相的门客,李御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心中的焦虑也被冲淡了几分。
“我等送送主上。”
“两位先生停步。”
等虞庆和魏齐送到庭园门口,李御笑着让他们留步,带着亲卫回了他自己的庭园。
“将军。”
“嗯。”
回到房中,心情愉悦的李御安心享受着两位小美人的服侍,期间忍不住动手动脚起来,让两位小美人娇喘吁吁,但是他依然没有跨出最后一步。
见将军依然没有要了她们,环儿和兰儿略微有点失落,但是心中也有点喜悦,至少今天晚上的将军比以前更加不守礼,再努力一下,想必她们成为侍妾的rì子不远了。
四月第五rì午后,在军营中巡视的李御再次收到了廉颇的信件,看了看信件,李御火急火燎地赶回了府中。
“高都、负黎、宜阳,不好,秦军意非东周,而在西周。”看着简陋的羊皮地图,虞庆心下一惊,被秦军的目的吓了一跳。
“西周?”
听到虞庆得出的结论,李御也是惊讶万分,虽说西周也只是一个诸侯,但是西周和东周完全不一样,当今的周王可是寄居于西周的王城。也就是说,周王室现今都居于王城,秦国攻打西周,这是要灭绝周室啊,真视天下诸侯为无物啊。
“不错,秦攻高都,一则迷惑列国,二则灭东周之兵,三则防护秦军左翼,牵制我上党大军。秦攻负黎,乃是震慑韩军,秦攻宜阳,乃是护住秦军归函谷关之路。”指着地图上的几点,虞庆说出了秦军的用意,言语间极为肯定。
“那周王室岂不就此灭绝?”魏齐忍不住惊问道,周王室传承近千年,虽已式微,但天下诸侯仍称其为主。如若秦国灭绝周室,那天下诸侯绝对不服,若是有一位合纵辩士游走各国,未必不会再现诸国联军攻秦之事。
“非也,秦国不会冒天下大忌染指周王室。”对于秦国的用意,虞庆了如指掌,眼中jīng光闪烁。
“不会灭绝周王室,莫非。。。。。。秦国意在九鼎?”魏齐不会怀疑这位贤弟的判断,顺着他的思路想下去,立马就想到了秦军的真正目的,难掩心中的震惊。
第一百零七章九鼎何物
“九鼎?”虞庆和魏齐的跳跃式对话让李御有点摸不着头脑,对于那陌生而又熟悉的名词也是一片茫然,难道文士之间说话都是这样的。
“不知主上是否听说过气运之说?”听出李御话里的疑惑,魏齐问了一句。
“未曾听说。”李御老老实实地回答了一句,他哪里听说过什么气运之说,他心里想着的是如何让他和家人能安然的活下去,对于什么知识却是并不jīng通。
“相传天地有大气运,三皇五帝得之而改朝换代,失气运者王朝崩,得气运者得天下。天下禅让之度传至帝禹,帝禹划分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九州之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安邑,以镇天下气运,开创夏朝五百年江山。直至商汤攻破安邑,得承九鼎气运,才造就商朝六百年基业。传闻商纣王暴政害民,九鼎不知所踪,周王室乘势而起,攻破殷都朝歌之时,九鼎忽现,武王得之立下周王室千年基业。”一抚长须,魏齐如数家珍地说起气运之说。
听了魏齐的话,李御更是迷糊了,他听着怎么好像有点神话故事的感觉,也太玄奥了点吧。不过有一点倒是听明白了,就是得九鼎者得天下气运,而得气运者得天下,也就是说九鼎就代表了天下所属,格老子的,这嘛米什么什么的啊。
“主上可能不太明了,庆说得简单点。九鼎乃帝禹所造,而帝禹正是开创王朝基业的第一人,商周更是得此开创数百年王朝,因而天下之士便传颂九鼎代表九州天下,更是代表礼之初始。周室式微,礼崩乐坏,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重建礼教四处奔走,而代表礼之初始的九鼎更有其深刻之意。有人言得之便可得天下,周王正是靠九鼎延续周室的国祚,之后又有气运之说甚行于上。如今齐国稷下学宫有一名士邹衍,集先人之所载,创五德终始说,名声享誉天下。”说道这里,虞庆停了半响,拿起席案上的酒樽喝了一口。
得到虞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