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美人 作者:独钓长江雪(起点vip2013.06.19完结,重生)
下亲卫让他放心。加上虞庆和魏齐的主持,想来将军府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李御来到军营之时,骁骑营和虎贲营的五千八百余名士兵已经集合在那里,一眼望去,气势森然。
“拜见将军。”李御走上高台,所有兵士都跪倒在地。
“大家请起。”
等士兵们都站起来之后,李御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养兵千rì,用在一时。本将在此也不多说什么,本将只问一句,尔等怕不怕秦军?”
“不怕,不怕。”有着军功的刺激,两营兵士都没有任何恐惧,何况他们的训练每rì都犹如在生死线上徘徊。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便有升为都尉的希望,上次都尉之选可是让许多军功不够的兵士憋了一口气。何况埋骨沙场,他们的家人也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抚恤,那是相当于他们二十年的军饷,如此又何惧生死。
“好,出发。”
并没有再说什么鼓舞的话,李御相信他麾下的兵士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在一旁观看的公叔度看得是心神振动,不看其他,光这气势,他就知道这绝对是百战jīng兵,而且都是骑兵,以一敌十不是妄言,绝对能和秦军甲士一教高下。对于李御的效率,公叔度也是心有感触,看来他们韩王室真的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女婿。
没有惊动多少人,李御带着麾下士兵疾驰向西周,反正每位士兵都带有三匹战马,足以轮换到泫氏之地。至于那两大箱子衣服,李御直接放在了军营,等回来的时候再运回府中。
虽说两营兵士能在赵国境内随时到饲养马匹的牧场换乘战马,但是李御不想惊动太多的人,秦军探子可是有很多的,只有击之不备才能收到奇效。即使让探子探得,也要让他们传回讯息的时间往后拖延。
就连平原君府上,李御也只是派留守在将军府的亲卫去禀报了一声,不给邯郸城内的秦军探子太早探得情报,城卫府也加强了来往行人的盘查,尽量给他争取时间。
骑兵出动之时,李御才真正发现赵国境内交通之便利,在平坦的主干道上能尽情地跑马,一直延续到长平之地。若不是长平之战失利,主干道还能延续到整个上党之地。
经过两rì的急行军,李御等人就过了延续到长平之地的主干道,此时距廉颇八万大军驻扎的泫氏不过百里,不过两个时辰便至。
“将军,我等是否要先知会廉颇上将军?”没有乘坐马车、换乘马匹的公叔度来到李御的身边问道。
“不急,先得知西周之信再谈。”原先还想着要去泫氏换一下战马,没想到赵国境内的交通如此便利,让他麾下两营兵士的战马损耗不过十一,李御就暂时熄了要去泫氏的消息。
他们没有举行什么出征的仪式,出兵西周也是临时决定,整个邯郸城没有几个人知晓,想来秦军还不知道他们的到来,出奇不意才有奇效。
“将军,探子回报。”
在林间之地休息了几个时辰,得到前方探子回报的胥安快速把信件送到李御的手中。
第一百一十章毂山
这是一个通讯只能靠吼的时代,连打仗之时传递消息都只能靠快马传递,殊为不便。知道信息重要xìng的李御在离开邯郸之时便派了数十名探子快马前往西周刺探军情,务必要掌握最新的战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从未独自领过军队,李御知道他自己的短处,只能尽量做好准备工作,用其余的办法所弥补双方的差距。还好这是一次突袭,如果是光明正大的作战,李御还真没有信心去硬碰秦国的名将。
继续让队伍前行,骑在马上的李御打开密封完好的竹筒,从中拿出一块绢布,扫了一眼,忍不住变了脸sè。
“胥大哥,派人送去此信件给大将军,望其移师高都,牵制高都五万秦军,我等直去绳池。”
“遵令。”
带着麾下骑兵飞速赶往绳池,在公叔度这位老韩人的带领下,李御所部轻巧地避过了秦军的探子,从向县之地度过了大河,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黄河。
现在的黄河并没有后世的凶猛,显得很是文静。黄河两旁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林,河水清晰可见,向县之地到谷城山之地还有数座石桥相连,如今的黄河就像一条小溪流一般,并无任何天险可守。据公叔度所说,大河只有过孟津之地才会逐渐变宽,河水流速缓慢,异常平坦,乃是韩魏齐交通要道。只有在雨季之时,大河才会泛滥,淹没两岸农田,那时无人敢过大河。
绕过谷城山,便可遥遥望见毂水,李御让大军驻于蔷县之旁,等待着前方探子的汇报。得知大部秦军还驻留于洛邑之后,李御把胥安、胥战和其手下的四名骁骑营都尉召集起来。
“本将昨rì得到战报,西周君畏于秦军之势,已然献城降秦,秦已收西周三十六城,四万秦军即将经绛县、绳池回师函谷。本将要在这绛县至绳池途中伏击秦军,不知诸位有何建议?”一人计短,数人计长,知道自己短处的李御没有独断专行,而是征求属下的意见。
“将军,以我等骑军偷袭秦军,须找一山林之地掩藏,又需有平原之所让我骑军一展所长,才可击溃秦军甲士。”骁骑营都尉邰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骑军出战之时最常用的战术,也是最苛刻的要求。
“不错,我等现驻停之绛县多山陵,不利我骑军冲锋,应另找伏击之所。”骁骑营都尉羊福赞同了一声。
“将军,不知我等可否攻下绛县。绛县县城四周多平原之地,四周又多山林,正是上佳伏击之所。”都尉毛福提了一个建议。
“不可,绛县必有秦军驻守,一旦惊动秦军,我等不过五千余骑,根本无力和十余万秦军相斗。”胥战马上否定了属下的意见,攻打绛县犹如打草惊蛇,他们骑军在这山陵之地可发挥不出三成战力。
“公叔先生,不知你可知晓这一路上有何上佳骑兵伏击之地?”李御问向一旁jīng通地理的公叔度,他们这些外来人可并不熟悉这里的山川地形。
“有,据此地百里之处,毂水之畔有一毂山,地势不高,一片山林之外便是平原之地,极利骑军冲杀。只是毂山在绳池右近,绳池驻有五千秦军甲士。”公叔度指着简陋的羊皮地图上的一处说道。
“好,毛旭、陈劲,本将领你等各领百名骁骑,前往毂山之地查探,务必探查清楚方圆二十里之地。”得到公叔度的指引,李御脸上的冷峻之sè稍减,对着骁骑营的两名都尉说道。
“遵令。”
等两人出去之后,李御转头对公叔度说道:“公叔先生,本将想请先生回转新郑,转告韩王,望韩王派大军驻于臼里,牵制阳城、负黎之秦军。”
“敢问将军,既然秦军已要回师,为何要伏击于他?不若等秦军大部回师函谷,我韩赵两国合力除去西周城邑中之秦军,此举不是更佳。”一直听着李御的部署,公叔度终于问出了多rì来的疑问。李御的作为根本就不像是来救助韩国的,反而更像出击秦军,与秦军甲士争锋。
“不瞒先生,本将意在周之九鼎。”事到如今,李御也没有任何隐瞒,反正这件事早晚会传遍天下,谅区区韩国也不敢打这九鼎的主意,更可能是助他赵国夺得九鼎。毕竟韩国宁愿九鼎落于大赵之手,也绝不可能让九鼎落于秦军之手,那样的话,韩国离灭亡不远了。
“九鼎?”被李御一提起,公叔度蓦然想起存于西周之都洛邑的九鼎,一身冷汗骤然冒起,想不到秦军竟然瞒过了天下人。要不是李御识破,还真的可能让秦军诡计得逞,届时,秦国携天下气运,首当其冲的便是临近的韩国。
“想必先生也猜到了秦军之目的,不知韩王是否愿意出兵牵制阳城、负黎之秦军?”
“将军放心,我韩国必以倾国之力,绝不让阳城、负黎之兵回师。”想到事情的后果,公叔度连忙打下了包票,要阻止秦军把九鼎运回咸阳,就是让他们损失几万兵士都值得,更何况仅仅只是让他们牵制那五万秦军就更没有任何问题了。
“好,有先生之诺,本将绝不会让秦军目的达成。”
“事情紧急,外臣这便回新郑禀告我王,出兵臼里。”洛邑所部秦军即将回师函谷,公叔度心情很是焦急,马上提出了告辞。
“好,本将派百名亲卫护送先生回新郑。”
“多谢将军。”
把公叔度送出驻地,李御回到营帐之后马上命人前去毂水河边取了一点泥沙。
“将军,毂山此地遍布密林,然则毂水和山林之间是数十里的平原之地,乃是秦军回师函谷必经之路。此地地势极佳,若秦军之数不过三万,以我两营冲锋之利,足可在半个时辰内击溃秦军。”毛旭汇报着勘察过的地形,一无巨细地说着,对于他们两营的战斗力有着充足的自信。
只过片刻,李御便按照毛旭所说的话捏出了一个简易的沙盘,虽然扭扭捏捏不成样子,但是也能看出大致的形状。
第一百一十一章自得的王龁
“毛都尉,陈都尉,你们看看,这毂山地型是否如此?”在一个小泥堆旁插上几根小木柴代表了山林,李御拍拍手站起来问道。
“不错,毂山之地确实如此,不过按此之例,这平原之地应更为广阔,我五千骑军可在此地任意纵横。”陈劲把那代表小河流的布条往外移了几分,让那平原之地看上去更为广阔。沙盘之用早在上百年前便被用于大型建筑施工,只是无人想到将其用至军事方面,身为老兵,几人自然能轻易地看出李御摆出的地形,都不觉眼前一亮。
“好,秦军押送九鼎,队伍必然散乱。胥战,本将命你领三千骁骑伏于此地,等秦军所部途径一半之时杀出,将秦军截成两段,使其首尾不得相连。”没有让手下几位都尉感慨的时间,李御快速布置其来。
“遵令。”
“毛都尉,本将命你领本部骁骑伏于此地,等秦军被胥战所部打乱之时,得本将号令杀出。”
“遵令。”
“陈都尉,本将命你领所部骁骑伏于此地,等绳池所驻秦军来援之时杀出,决不可让绳池驻军与秦军大部汇合。”
“遵令。”
“到时本将和胥安伺机而动,望诸位莫堕了我大赵之威。”
“我等誓死效命。”
赵王丹十年四月十rì,韩王然令上将军公叔婴为将,领军十五万驻军臼里,使得阳城、负黎的五万秦军戒备森严,两军对峙,皆不敢有所动作。
赵王丹十年四月十rì,收取了西周三十六城的秦将王龁令一万秦军驻于洛邑,率本部四万甲士回师函谷。
“报将军,秦军大部已过蔷县。”
“好,继续追踪,随时禀报。”
“遵令。”
赵王丹十年四月十七rì,王龁本部行至毂山之旁。
“王将军,此次夺得九鼎,我王必定心神大悦,届时加封赏爵指rì可待。”骑在马上,吕不韦笑着对一旁的王龁说道。
“本将还要多谢吕先生举荐之功,不然本将如何有此机会。”现今的王龁chūn风得意,再无邯郸城下的沮丧和函谷关中的落寞。夺西周三十六城、为大秦得周之九鼎,其功不下于灭其一国,而在五大夫之爵上蹉跎数年的他也能再进一步,跨过那个难以逾越的天辙。
“不韦也只是趁势而为,如今大秦之中,只有王将军方可担此大任。”对于老秦人代表的王龁,吕不韦的结交之心不言而喻。要在秦国有一番作为,取得老秦人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熟悉老秦人xìng格的吕不韦自然摆出豪爽大方的xìng格,在这行军的半月之中便和王龁的关系近了不少。
“哈哈哈,吕先生过谦了。”被吕不韦一赞,王龁倒真的有点飘飘然了。
“报将军,山林之中并无异常,只是我军探子被蛇虫咬伤者甚众。”担任前锋营刺探敌情的百夫长王贲来到王龁面前,下马禀报。
“嗯,再探,不过可使探子勿深入丛林之中。”对眼前年少的族侄,王龁的态度很是和蔼。
“遵令。”
“王将军,前方乃是平原之地,毂山之旁又密布丛林,还是要小心埋伏啊。”第一次随军出征,吕不韦显得很是小心谨慎,那前方开阔之地可是骑兵埋伏的好地方。
“吕先生过虑了,大军已护住我军两翼,前方绳池又有王翦将军驻守,想来不会有人送上门来。更何况我军探子业已查探过丛林之侧,并无异常,吕先生放心便是。”对于吕不韦的担忧,王龁显得有点不以为然,虽说他们大秦甲士新败不久,但是这六国之中敢于捋他们大秦虎须的可少有人在。
“赵国大将军廉颇领军十万驻于上党泫氏,韩军十万驻于臼里,使得我大秦七万大军不得轻动,将军应小心为上。”在赵国rì久,吕不韦自然知道廉颇的威名,想起有这么一个人驻军在一旁,他的心里就有点不踏实。
“哈哈哈,廉颇老矣,其守堪称上佳,其攻,本将还不放在眼里。至于那十万韩军,呵呵。。。。。。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