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美人 作者:独钓长江雪(起点vip2013.06.19完结,重生)
“王上如此体恤将士,实乃赵国之福。”李御自然要拍赵王的马屁,何况在他看来,这已经是奢侈至极的食物了。至于酒的话,他对记忆中毫无滋味的酒可不感兴趣,他重生前也是一个不喝酒的宅男。
“哎,赵国沦落至此,乃寡人之过。”
看着意气风发的李御,赵王丹就想起了几年前的那位王室子弟,要不是他轻信那人的夸夸其谈,赵国的四十万jīng锐大军也不会一朝尽丧,弄得现在连国都都被秦军围困。想起这个,赵王丹就悲从中来,堂堂称雄天下的大赵竟然被他搞得衰弱至此。
“王上不必自责,事已至此,只有奋发图强,将来未必不可与强秦争一长短。”虽然心里对赵王可能有些许责怪,但是李御还是觉得赵王能振作起来的话,未必不能赶上秦国,毕竟他们赵国损失了这么多将士,秦军也不会好过多少。
“李将军说的不错,大王不可说如此丧气之语,你可是赵国数百万臣民的支柱。”一旁的赵王后也劝了起来,想当初即位之初的赵王是如何的傲视天下,自长平之战后却变得意气消沉,现在好不容易振作一点,她绝不想赵王再沉迷下去。
“不错,寡人还没有败,有李卿相佐,未来我赵国未必不能赶上秦国。”沮丧了一下,赵王丹看着下面的李御,心情开朗了一点。较之那位自傲的王室子弟,李御的谦逊让赵王丹非常喜欢。有人说一个极端的人失败之后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赵王丹现在正是这样,对于谦逊的将领尤为赞赏。
“只需王上有令,末将一定为王上开疆扩土,立不世功业。”好话不要钱,能博得赵王的好感,李御自然不会吝啬几句话。
“好,为李卿之言,当服一大白。寡人便以水代酒,敬李卿一樽。”
“谢王上。”
和李御干了一樽之后,赵王丹的心情好了不少,太子启走到赵王身边说道:“父王,启儿想和李师坐一起。”
“好,启儿要多听听李卿的教导。”儿子和李御这么亲近,赵王丹自然不会反对。
“启儿知道。”
内侍们很快就把太子启的席案并在了李御的席案旁边,个头小小的太子启坐到李御旁边说道:“李师,父王让启儿多听听你的教导,你跟启儿说说你是怎么和匈奴打仗的吗?”
“好。”
如此好奇的太子启让李御一阵头疼,不过他还是绘声绘sè地说起了他记忆中和匈奴人的大战。尤其是两年前跟随父亲大破匈奴万骑的那场战役,连他自己都是说得心情澎湃,那可是他父亲迈上历史舞台的开幕大戏。
激情洋溢的李御没有注意到赵王和赵王后都在那里认真地听着,太子启更是直接坐在了他身边,一脸崇拜地看着他。
等说了一半,口干舌燥的李御拿起酒樽喝了一口清水,才发现天sè已经不早了,就起身告辞:“王上,天sè已经不早,末将还要巡视城楼,望王上恕罪。”
“李师,你还没说完呢,启儿要听。”太子启这下不依了,他正听得入迷呢,李御却中途撂挑子了,让他晚上还怎么睡觉。他以前的rì子可从没听过如此jīng彩的故事,让他小小的脑袋都是兴奋不已。
“启儿听话,你李师可是守城的将军。他是为了守护我们赵国,以后你还可以再听李师说的。”赵王后走下来安抚了一下太子启,蹲下来的时候胸口露出的一点雪白让李御连忙转移了视线。
“既然如此,李卿就先去吧,寡人明rì再请李卿进宫。”李御的尽职让赵王丹越发欣赏,自然也不会强留。
“末将告退。”
行了一礼,李御就要退出大殿,不被太子启拉住衣襟的下摆:“李师,你明rì可要来给启儿继续说下去。”
“太子放心,末将明rì再来。”
微笑着握了一下太子启的小手,李御慢慢退出了大殿,出了殿门之后大跨步地走向宫门,没有注意到王宫角落里一个嫉恨的眼神。
接下来的rì子里,秦军时不时地来连续进攻几天,一次次被李牧和庞煖两位将军击退。李御几次出城巡视都没有遇到秦军,偶尔交战也是轮不到他出手,赵军就击退了秦军,让他心里有点庆幸之时也有点莫名的失落。
李御也时不时被赵王召进王宫,在他有意识的恭维下,赵王也对他rì益宠信,太子启更是经常黏在他的身边听他说故事,赵王后时常陪在一旁听着。
这些rì子以来,李御也不断熟悉着自己的身体,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力气较之他的记忆力大了许多。两石弓也就是三百来斤的弓能被他轻松拉到满弦,三石弓也是勉强能拉至满弦,准头也是百发百中,较之西汉的飞将军李广也是不遑多让了,在这个方面,他老爹李牧都自认逊他一筹。
站在城墙上,李御听着远处传来的战鼓声,知道那是秦军在进攻邯郸的南门,那里是赵国的另一位将军庞煖守护,李御没有任何的担心。
即使是历史再浅薄的他也知道庞煖可是赵国后期的一位名将,只是名气没有廉颇和李牧大而已,加上年龄已大,出战的机会没有多少。但是以庞煖将近五十的年龄和阅历做守城之将绝对是绰绰有余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得比李牧还好。
“父亲在担心什么?”
战鼓已经停歇,想来秦军的又一次进攻被打退了,但是李御却看到父亲的眼里透露出一股忧虑。
第十二章李牧的担忧
“武安君。”愣愣地看向远方,李牧缓缓吐出了一个名字。
武安君白起,天下人在三十多年前还不知道这个名字,现在却是如rì中天,六**士闻之丧胆,即使六**民再憎恨他也不得不称他一声‘武安君’。秦昭王十三年,白起攻韩,拔新城,灭韩军数万;十四年,出兵韩魏,全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拔五城;十五年攻魏,灭魏军十余万,拔六十一城;二十八年,攻陷楚都,灭楚军十余万;三十四年,交战赵魏联军,灭赵魏联军十五万;四十三年,攻韩,灭韩军五万;四十五年,长平之战,灭赵军四十万。
可以说白起的威名完全是建立在六**士的累累白骨之上,死在他手下的六**士不下百万。正是因为他对六**士无情的灭杀,大大削弱了六国的国力,铺平了秦国统一天下的道路。
任何一位将领面对白起,心底就弱了一分,即使是被誉为千古名将的李牧也不例外。现在的李牧可是刚满而立之年,还不是之后数十年和秦军屡屡作战而不败的不败战神。
“父亲认为此次邯郸之战,我军胜况几何?”对于白起,李御心底也是无比的畏惧,但是略知历史的他现在却是没有任何担心。
“6sì之数,如若魏楚两国愿意出兵相助,我军胜券在握。”对于目前的形势,李牧自然是了然于心,目前秦军的主将王陵虽有赫赫威名,但还不放在他的眼里。
“父亲会认为武安君看不出这一点吗?”
“不会。”
“那武安君就不会来,他自己不想来,连秦王都逼迫不了他。”通过现实和史书的一点记载,李御就知道白起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连秦王的面子都不会买。还有白起最爱惜他那不败的名声,对于没有胜算的战争,他绝对不会出手。李御依稀记得,白起正因为这件事获罪于秦王,被秦相范雎陷害致死,时间应该也不远了。
“不错,武安君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秦王看不到这一点,如果秦王严令他出阵……”李牧对白起也有过研究,自然了解白起的xìng格,不过想起那些不懂军事的君王,心里也是难免有点忧虑。
“父亲,恐怕武安君想来,有人也不会让他来。”
李御清楚地知道秦国内部的争斗,极为排外的老秦人和其余六国的外来户们可是水火不容,但秦王往往用外来户出任相国,来平衡国内的局势,也把权柄牢牢握在手中。现在的秦相范雎和白起不和那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这里面很可能就是秦王默许的缘故。而秦王赐死白起除了范雎的暗暗使力,最主要的还是白起居功自傲、功高震主的缘故在内。天生尚武的秦军可是对他们的军神白起有着疯狂的崇拜,白起要造反的话,那些秦军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捧上王座。
“不错,御儿,还是你看得透彻,为父身陷局中,反而看不到这一点,哈哈哈……”看着眼前优秀的儿子,李牧忍不住开怀大笑,有对邯郸无事的高兴,也有对儿子的自豪。
“将军,王上遣人请你入宫。”此时,亲卫胥安前来汇报。得知李御已晋身将军之位,李牧就把他的亲卫胥安给了儿子,并把他本卫最jīng锐的一千jīng骑交给儿子统辖。身为将军,李御已经有资格建立属于他自己的亲卫营。
“父亲,孩儿先告退了。”
“去吧。”
等到儿子远去之后,李牧立即下令:“伏授、公羊锉各领本部轻骑随本将去秦营逛逛。”
李牧可是毫不惧那威名传遍天下的秦军甲士,之前怕把秦军打得太狠引得秦王派白起来接掌军队,他才一直龟缩城内不出,着实憋得够郁闷的,秦军之中他只敬武安君一人而已。
没有了白起的威胁,李牧可是要给一直嚣张无比的秦军一个大礼,誓要出一口心中的闷气,顺便提升一下守城士兵的士气。说到底,李牧再天资纵横也还是刚及而立之年的将军,锐气还没被死死压在心底,即使白起来了,他也要一争长短。
“李师,你来了,快给启儿说故事,你上次跟启儿说的那个大战匈奴千骑的故事还没讲完呢?”
李御正和赵王丹说着邯郸的战事,闻讯而来的太子启就跑到了李御的身边,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年纪仿佛的小女孩。
“王上。”即使已经成了惯例,李御还是征询地看了一下主座上的赵王,这些礼节可是最能在无声无息间给人形象的关键。
“李卿去吧。”
“末将告退。”
站起来一手拉着一个小孩走出了大殿,三人一起到了太子启的宫殿,内侍和婢女都乖乖地留在了殿门外。
“启儿,倩儿,我今天就给你们讲昨天的没讲完的故事,话说……”
为了应付太子启的好听故事的心理,李御把他经历过的战事尽量说得生动有趣一点,尽量曲折一点,在故事中穿插一些感人事迹,让太子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也好为他将来成为一个开明的君王做准备。
“好了,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启儿你该练功了。”说了半个多时辰,李御就停了下来,摸了摸还一脸意犹未尽的两个小家伙。只有把故事说得久一点,李御才有货可讲,也能让太子启保持练功学习的动力。
“嗯,启儿这就去练功,把身体练得壮壮的,将来好和李师一样上阵杀敌。”
六岁的太子启已经可以适当的练功打基础了,不过李御只是教着他扎马步和简单的挥剑,只有不断地锻炼他的毅力才能更好地接受以后的教育。有了故事的吸引和李御这个现成的榜样,太子启还是很听话懂事的,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是一张白纸,最容易引导的年龄。
“李师,倩儿也想和启儿弟弟一样练功。”看着弟弟去练功了,公主倩也拉着李御的衣服下摆说道。
“行,倩儿你就和启儿一起扎马步吧,不过那些木刀木剑可不能碰。”对于这个早早失去母亲的小公主,李御还是很怜惜的。
第十三章赵王后的橄榄枝
“知道了。”
得到李御的允许,公主倩高兴地跑过去和太子启一起扎着马步。在这个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战国时代,能和太子启一起听李御讲故事、扎马步对没有玩伴的公主倩来说是最开心的事。
李御也是在一次偶然中看到了躲在殿外偷偷听他讲故事的公主倩,了解了一下,得知她一出生就失去了母亲,一直被宫女抚养着,属于那种爷爷不喜姥姥不疼的类型。李御看太子启也是一个人孤零零地没有什么玩伴,就向赵王后建议了一下,让公主倩随伴在太子启身边,赵王后立马就同意了,谁让李御现在是唯一的太子师。
“末将拜见王后。”
“将军免礼。”
两个小家伙正在那里扎着马步,风姿卓越的赵王后款款而来,看着那一本正经练武的儿子,对着改变这一切的李御说道:“本后想不到将军竟然有如此能力,让启儿乖乖习武。”
“全赖王上与王后教导之功。”
“将军过谦了,听闻将军尚未娶妻,本后有一妹妹,年方十三,不知将军是否中意?”
数月以来,赵王后亲眼见证了赵王和太子的变化,给这死气沉沉的王宫带来了新的活力,她对李御的好感自然不会少。加上李御现在的身份,赵王后当然想把他绑在一起,也好为她们母子找一个坚实的外援。
“赵国正逢战乱之际,末将不敢考虑家事。”
对于赵王后抛出的橄榄枝,李御本心上是不想拒绝的,毕竟娶个女人回家养着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现在是战国,不是妻妾成群就是一个怪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