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美人 作者:独钓长江雪(起点vip2013.06.19完结,重生)
“李卿,这…”骤然听李御说出贩卖石涅之技,赵王丹有点惊愕地抬了抬手,又想起刚刚是他将售卖石涅的权责交予李御,一时间有点踌躇。
看到如此多的大臣反对李御,连对李师一直信任有加的父王都有点疑虑,王台上的赵启有点紧张地握紧了两只手,想出言支持一下李师,却发现他不知道能说什么,他毕竟还太小了。
对于什么石涅之事,赵启不懂,但他觉得李师的决定一定不会有错。只是李师曾教导他,身为王储和君王,不懂可以沉默、可以询问,但决不可不懂装懂,那会害了自己、害了别人,也会害了赵国。
而被许多重臣攻讦的李御跪坐在席案之前,脸上不免露出一丝紧张之sè,让几位一直关注着他的使节安心了不少。
这么多的重臣反对,还包括平原君和平阳君的跟随者,连中立的老太祝都站出来反对,赵王丹又如此惊愕,看来李御真的是擅自做主,里面应该没有什么猫腻。若是事先安排,也不会如此逼真,因而绝不是假的,那么此事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想想回国之后所受到的褒誉和赏赐,几位使节都暗暗握紧了拳头,虽然不知道声誉传遍天下的李御为何做出如斯愚蠢的决定,他们也决不能让此事搁置。这对大赵来说是件蠢事,但对他们诸国来说是天大的幸事。
“赵王方才所言,石涅之事由上卿接掌,不知是否如实?”顾不得什么,向桑直接问起了王座上的赵王。赵军百年石涅之技根本不是秦国隐秘发展求索所能比拟,若是能买到赵国的石涅之技,绝对能让秦国省却数年乃至数十年之功,军备在短时间内上升,秦军甲士飙升的战力能压服国内的一切矛盾,这绝对是秦王稷目前最想要的。
“君王一言,犹若谕令,若是朝令夕改,未免有损君王之威,望赵王思量。”于尚随之开口,语气相对来说很是温和,却更不容赵王丹拒绝。石涅之技对于外强实弱的燕国来说,无异于神兵利器,他们燕国可耗费不起那庞大的钱财去专研石涅之技。
但拥有了赵国现成的石涅之技,能让燕国省却巨量财富,燕军甲士军备可快速提升,便能彻底压服东胡和獩貊,安定辽东三郡,使得燕国专心内政,富民强兵。相对于刚刚已涨到百石石涅十五金的价格,一个石涅之技再涨个五金,简直就和白送一般。
“王上,臣惶恐。”见越来越多的大臣出来反对,李御再也不能安坐,一脸惊慌地站起来,来到王台前躬身行礼,心里却有种无比蛋疼的郁闷。
“若是赵王出言无算,想必今rì之事很快会传遍天下。届时,赵王如何自处?赵国如何自处?”黄叙说得非常直白,若是今rì赵王不把石涅之技售卖,那赵王和赵国的信誉便毁了,想来这都不是赵王和赵国群臣所能接受的,他们只能咽下这口气。
“王上,不可……”
“行了,李卿处理石涅之权乃寡人所授,李卿之言便是寡人之言,寡人岂可失信于天下。石涅之事便按李卿所言,百石石涅二十金,授以石涅之技。”听着大臣们絮絮叨叨地反对声,赵王丹深深看了躬身行行礼的李御一眼,有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点莫名的失落。
“王上……”
听赵王丹承认了李御的提议,内吏公孙辍⑻U匀荨⑿腥寺ユ碌仁淮蟪既滩蛔」蛄讼吕矗峋阆碌睾暗馈?br />
“赵王英明。”没想到这么一激,赵王丹真的同意售卖石涅之技,几位使节大喜过望,直接抱手行礼,确认了此事的效力。如果赵国再出尔反尔,诸国便有了出兵的理由,天下之士也会认为赵王失信天下所致,强横一时的赵国覆灭在即,想来赵王和赵国群臣都不会想看到这个结果。
“王上,李御误国啊。”年老的太祝赵容跪在地上,以手捶地,大声哭喊着,最后直接晕了过去。
“老太祝。”
“老太祝。”
见老太祝倒地,身旁的公孙昙溉嗣Σ坏刈吡斯ィ厍械亟械馈?br />
“快扶太祝到后殿医治。”看到赵容晕倒,王座上的赵王丹连忙站了起来,一脸急切地说道。这老太祝可是他们赵国王族的老一辈,在王族中行有颇高的声望,若是在这大殿中出事,那可就真的要出事了。
数名内侍有点慌乱地将老太祝抬入后殿,交由专门负责赵王的医者救治,被这么一搅和,朝阳大殿中的情形有点混乱,跪坐着的几位使节却是放下有点疑惑的心。
第一百七十四章自损一
“王上,老太祝之言,字字在理,言及在心,还望王上斟酌。”相互看了看,几位掌管赵国高层权力的重臣同时俯身行礼,长袖及地。在上朝之时都不用行跪拜礼的现在,此礼已是最高之礼。
“难道尔等要寡人失信于天下,如此,即便我大赵拥石涅之技又有何益?”两手紧握着席案的边缘,赵王丹沉声问道,平rì温和的他换了一副面孔,一股王者之威笼罩着王台下的诸人。
“臣不敢。”想到赵王失信天下的后果,几位大臣俯下的身子再弯了一点,袖子几乎有两成及地。相对于石涅之技,赵王的信誉对赵国来说更为重要,可以说一个国家的运转几乎在于君王一身。君王失信,天下之士莫来之国,国家又有何未来可言。
“既已如此,石涅之事便由平陵君依李卿之议处置。”没有平原君和平阳君的阻拦,赵王丹在赵国朝堂中一言九鼎,无人敢违逆,这样的感觉让他很是舒爽。
“遵令。”听了赵王丹的决定,大臣们无奈地应道,只是他们站起来之时看向李御的眼神都有点不善。在他们的心里,君王虽有错,李御的责任更大,如若赵国亡于此,李御便是赵国的罪人。
无视那些想要把他分割成无数段的目光,李御只是低着头看向地面,紧握着的双手却暴露出了他内心的紧张。
“既已无事,那便散了吧。”看群臣没有出言反对,赵王丹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慢着。”
松开了一直握紧的双手,魏国大夫韩涸大喊一声,从席案前站了起来,来到王台之前对着赵王丹义正言辞地说道:“敢问赵王,我大魏信陵君安在?”
“信陵君一直安处邯郸城中,不知韩大夫何意?”终于听到了韩涸提起信陵君的事,赵王丹眉毛微微一挑,事到临头的他反而越发镇定。即便大赵失于长平之战,依然不是没落的魏国可以比拟的。
“信陵君乃我大魏之君上,我奉我王之令,前来迎信陵君归国,还望赵王允准。”想起在军营中被信陵君斩杀的兄长和山岳,韩涸的心里充满了无穷的恨,那恨意使得他不顾一切,即便是面对一国之君王。
“大夫所言不差,只是信陵君仅暂住邯郸城内,寡人亦无权决定信陵君去留。”平淡地看着敢于冒犯大赵之威的魏国大夫,赵王丹的话里没有任何感情。
“只要赵王允准,我大魏自有处置。”握紧手中的旄节,韩涸的心底涌起一股力量。赵王又如何,赵国又如何,手持旄节的他现在代表着魏国和魏王,赵国奈何他不得。
“信陵君去留,寡人不管。若是有人敢在邯郸城内逼迫我大赵贵客,休怪寡人不近情面。”眼中jīng光一闪,赵王丹看向阶下的韩涸,一股若有若无的威严弥漫殿中。
“谢赵王。”
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压力,韩涸的手心冒出了一阵冷汗,后背也湿透了,身子却被心中的那股仇恨支撑着,越发笔直。
“李卿随寡人来,退朝。”站起来大手一挥,赵王丹带着太子启走向了后殿之门。
和李御点头示意了一下,一言不发的平陵君赵禹带头离开了朝阳大殿,其余文武大臣离开之时都看了一眼侍立在那里的李御,眼中各有深意。
“老太祝如何?”一进后殿,赵王丹关切地问了一下在那里候着的几位医官。为了今rì可能出现的混乱,赵王丹可是安排了六位医官在后殿候着,让他欣慰的是,今rì只有老太祝一人晕倒,甚好甚好。
“老太祝气血上头,调养一番,应无大碍。”
“如此便好。”作为赵国首席医者,子仪说出的话让赵王丹极为安心。
“咳咳…”
在一阵咳嗽声中,太祝赵容醒了过来,看到眼前赵王丹关切的眼神,他连忙坐起身子,大声喊道:“王上,李御误国呐。”
“老太祝莫要激动,休养身子要紧。”连忙扶住了老太祝年迈的身子,赵王丹的心中颇为感动。王族之中,也只有这位老太祝毫无私心,感情丰富的赵王丹自然感触颇深。
“王上…”见赵王丹岔开话题,赵容不依不饶地想说下去。
“老太祝,御在此给你赔罪,望老太祝保重身子。”未免老太祝再次晕过去,站在一旁的李御弯腰行了一礼,长袖及地,态度极为恭谨。
“李御,你让我说你如何方好。原本我以为你是我大赵未来的大将军,我大赵未来之希望,怎料你如此糊涂,竟把石涅之技出售。即便换得如山财富,又能如何,其余诸国得我大赵石涅之技,军备jīng良,我大赵不知有多少男儿因此埋骨疆场。此事,你如何担待得起?王上,此事还需细细思量,切莫草率处置。”嘴里骂着李御,赵容心里更加埋怨赵王,激动的同时也没有发现其余一干人等都已退出后殿,仅剩四人而已。
“老太祝,此事寡人已决,莫要急气。”帮着老太祝顺了顺后背,赵王丹柔声说道。
“曾叔祖,莫要生气。”赵启也学着父王的动作帮老太祝抚平起伏不定的胸口。
欣慰的看了一眼乖巧懂事的太子启,赵容看向赵王丹:“王上,不知决议为何?”
“寡人言已出,必行。”
“王上…”听到赵王丹已经应下,赵容的胸口立马堵上了一口闷气,脸sè发红,眼球发白,眼看就要再次昏厥过去。
“老太祝莫要生气,听寡人一言。此事寡人和李卿早有定议,决不会让我大赵受损。”快速揉顺了老太祝的闷气,赵王丹觉得还是要跟老太祝坦白,他可真怕这位王族的宿老被他给气得去见了先王,反正老太祝也不会将赵国机密泄露出去。
“王上…此言当真?”好不容易顺过气来,赵容正要再劝一番,突然听出赵王丹话中之意,有点错愕地看着赵王丹的脸,再转头看看一旁的李御,眼中满是惊疑。
第一百七十五章自损二
175…
“王上…此言当真?”好不容易顺过气来,赵容正要再进谏一番,突然听出赵王丹话中之意,有点错愕地看着赵王丹的脸,再转头看看一旁的李御,眼中满是惊疑之sè。
“寡人何曾欺瞒过老太祝,李卿,将此事缘由告知老太祝。”赵王丹笑着说了一句,此事若有老太祝的配合,应能瞒过天下,而他也无比地信任老太祝。
“老太祝,此事对我大赵确无损伤。几位使节入我邯郸之际,王上便同我……”
在五国使节进入邯郸行馆之后,那个深夜里,躲在家中养病的李御被连夜召进王宫,赵王丹问计于他,李御便把和虞庆两人商谈的计策合盘脱出。
赵国独享高都石涅的风险不小,若是撑不过诸国的进攻,那么便会有亡国之危;赵国将高都石涅贩卖天下,风险亦是不小,诸国得石涅之助,提升军备,赵国铁骑的威力会被诸国jīng兵无限拉近,更重要的是,一旦开战,诸国不顾一切封锁商路,赵国即便拥有滔天财富也如废铜烂铁一般。便是能拉拢韩燕两国,但地狭物稀的韩。国和地广人稀的燕国如何撑得起赵国与其余诸国的大战补给,而势均力敌的大仗看的便是后勤,赵国于长平之战时便是输在这一点,因为秦国有着巴蜀之地的支持。
如此,赵国不管如何做,都有不小的风险,上天赐予赵国良机的同时,也给了他极大的挑战。
赵王丹虽然已经选择了稳妥一点的道路,贩卖高都石涅以赚取天下财富,十年之后再转战天下。但诸国使节的前来让赵王丹有一种被威胁的感觉,若是他如此轻易地将石涅贩卖天下,岂不是被天下人轻看。
了解赵王丹纠结的心思,李御很自觉地顶了上去,主动承担和几位使节的交锋,更是提出了一个极为疯狂却很是贴心的建议,那就是将赵国百年来的石涅之技贩卖天下。能让李御如此信心的原因便是经过百年的专研,专注于提高锻造技艺的赵**器监终于研发出了锻钢的技艺,虽不太成熟,锻炼次数不多,却也让军器制造技艺整整迈上了一个台阶。而石涅产量极为稀少的诸国绝对还没有达到如此技艺,甚至想都不会想到。
锻炼几次的钢剑和用石涅为燃料锻造的铜剑相撞,钢剑无损,铜剑出现了缺口,对撞十次之后,钢剑出现细微的缺口,铜剑损毁,而铁剑不过三击即毁。若是这样的钢剑普及大赵军中,可想而知其所带来的变化,赵国的军力会在短时间内骤升数成,秦军甲士不再是大赵铁骑的威胁,甚至连赵军甲士都能与秦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