髑髅之花 作者:司马宣王(晋江银牌推荐高积分2014-09-11完结)
走下石阶时,一个黑影赫然从转角闪出,云缇亚本能地握住刀柄。当闻到呛鼻的烟草气味,他松开手。
老铁匠的胳膊勾过来,拍了拍他肩膀。
“我说过嘛,这把刀配不上你。”
他永远那么真诚,真诚得像个乞求儿子接受自己的人生经验的父亲。云缇亚无法反驳。这次,他也无法拒绝。
在熔炉里,火是驯良的,允许血肉之身的凡物与它对视。但时间长了,视线仍不免为它本性的酷烈所伤。如果存在地狱,和炼狱,那么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这儿。灵魂恰似砧座上一对未成形的刀具,即将经由火焰与重锤而涤净,从燃烧的黑暗走向另一个毫无杂质的、精纯的、被祝福的黑暗。
云缇亚端详着注定属于自己的武器。它们现在还只是钢块,基本的尺寸却已具备了。长的那一块二呎四吋,为接下来的锻打预留了三吋;短的是它的一半左右。他最称手的制式。
他未曾对鹭谷的任何人说起过,也不认为他们会了解这些。
“你从我手上茧子瞧出来的?”他问艾缪,“铁匠的特长?”
“太高估我了。”艾缪抛给茹丹人一条毛巾,让他搭在赤…裸的肩上。他自己也脱光了上衣,露出对于一个驯火者已经有些衰老的肌肤。“来,拿着钳子,夹住这地方。军工厂的量产刀剑要讲究成本和速度,用范模灌注熟铁,刀身包钢,顶多刀刃再给你夹两道钢条,老头我不来那套。这儿是全钢,百年难得一遇的陨铁撒上雪松木炭,厚厚地烧一整夜,再用坩埚炼出来——好了,夹稳!”
火花飞溅。云缇亚一眨不眨。
他能感受到对方目光的重量。一直早有觉察,今天才终于真正明确了的重量。铁锤敲打钢块,那目光敲打他的心。不是被爱丝璀德凝视的那种刺痛感,而是钝痛,缓慢地通过胸口往更下方坠去。
“……这个世界上的神迹是否真的已消亡了?”
“很多人不愿相信,”钢铁的交击铿锵有声,“但事实就是如此。”
“可是黑暗的奇迹依然留存,”云缇亚说,“依然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洞彻思维,探悉幽深角落的阴影。我知道这样一个人。而现在,我也知道,她并非独一无二。”
他抬起头。
“你是她的同类。”
好一会儿铁匠都没有回答。他自顾自地忙活,直到刀胚的绯红渐渐褪了,小学徒过来鼓起风箱,把它重新钳到炉火上加热。锻打是个漫长反复的工作,且相当耗费体力。他拧开一瓶浊酿的麦芽酒,灌下几口,剩余的扔给云缇亚。
“我在白天只能看见轮廓、大致色彩和光,夜里则彻底失明。所以我需要助手。”老人擦干被浇湿的络腮胡须,“与火打交道很危险,我得进入别人的心,来使用他们的眼睛。尽管不是一个完整的‘至察者’,这对我来说也够了。”
“如你所知,昼与夜的力量原本是均衡的。世上有辉光之主的诸圣,也有黑夜的诸圣。这些没有额印与名号的圣徒就是至察者。但随着上主的消逝,夜之奇迹也在慢慢隐没,终将消亡。不信吗?以往的至察者——即使史书和教典上绝不会记载——无所不晓,可以窥看梦,可以预知梦,可以建筑梦,可以毁灭梦,可以令最虚弱的灵魂崛起,可以令最顽强的灵魂陨落。现在他们早已弱得可怜了。他们能做的仅仅是探知人心;而别说圣徒这种内心强大的人,就连普通人只要稍微敏锐一点就能感觉他们的目光,心性坚韧者甚至能抵挡窥视。他们是不容许出卖秘密的,这意味着背弃黑暗。因此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少到被视为魔鬼,少到不知彼此的存在,少到最后必然从历史乃至传说中抹灭。
“但这是他们唯一不可放弃的能力。他们是平等收容万物的黑夜的儿女,他们的眼睛永远寻找真实。
“并非所有与光明决裂的人都能开启黑暗的目瞳。只有在一种时刻盲人能成为至察者:当他历经生之幻灭,触及死之悲哀,而选择背负绝望——最沉重、清醒的绝望直面真实的时候。”
云缇亚喝了口酒。没有经过蒸馏与过滤,于是格外苦涩。
“真实只能以绝望为代价换得吗?”他问。其实本不必开口的,艾缪会懂。但他希望听到自己的声音。
老人靠着窗。归巢的鸦鸣哑哑传来,暮色开始凋落了。
“淬火必须等到黎明,才好观察色泽,在此之前锻造完工绰绰有余。给你讲个故事解闷吧。”
他说这话时整张脸上的褶皱都在微笑。
“……一个妄想以其他途径获取真实的故事。”
作者有话要说: <注>这里的“炮击”是指的弩炮和发射火弹的投石器(秤车),都属于冷兵器的范畴。
水洗城结构图
下章信息量略大,筒子们前面猜测的一些谜团都会解开……嗯我是说请千万不要期待>_<
☆、Ⅱ 急湍(8)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久等!这重量级的一章实在不好拆分,看到最后你们会明白的>_<
关于双重淬火的内容,主要参考自查尔斯·辛格《技术史》第二、三卷引用的原始文献,文字描述不详,因此具体细节流程多有想当然之处,还请熟知此道的读者赐教。
是的,年轻人,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由一个傻子开始,到一个疯子告终。区别只在于有的傻子具备自知之明,能看见从愚蠢通往疯狂的桥梁,而这只能使他们更为坚定地向前冲去。三十多年前,当我们信奉的主已经开始告别人间,有这样一名骑士,他热衷游侠,由于剿灭了叫枢机主教头疼的土匪而获赠子爵封号,和一座小镇那么大的领地。但他实在不能算一个合格的贵族领主。他在管理城镇事务、调整赋税以及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一点上面毫无才华,民众的仰赖对他如同重负;他唯一尚可胜任的是审判,但没过多久就把镇上的乡绅、大农场主和富商得罪光了,因为他对诉讼中弱势的一方有着不可想象的慷慨,恨不得把一切属于和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宣告他们名下。你知道,这种人是存在的:声誉、爱情甚或更远大的理想统统不如他唯一的执着重要。这并非道德癖,而是一种本能,他的同情永远站在财富与权力的反面,就像母狼本能地哺育任何靠近它的兽类幼崽。
我不想用疏离的口吻让你误认为我的讲述很客观。没错,这人就是我。
“只为自己而活的人不配生存。”我仅有的朋友,一位年纪比我小十岁的神裁武士说。我深表赞同。他虽然年少,有时候睿智老成得不亚于先知。靠了这句话,镇上那些钱囊鼓鼓的人们的鄙视,和本地司铎对我“讨好贫民”的指责,才没给我造成太多困惑——在从河里救出那个不慎落水的洗衣姑娘之前,我一直以为我需要经受的考验仅止于此。
她长得很美。当我送她回小茅屋,她哥哥问及这个时,我说。没别的意思,只是陈述事实。他们用自酿的酒感谢我,我的酒量在那间小屋子里格外地浅。直到朋友撞开小屋的门,把我叫醒,我才发现自己和那姑娘睡在一起。半个月后,她托人告诉我,她怀了孕。
我想不通她到底是为了什么。少女们不会喜欢一只既长得抱歉、又不解风情的呆鹅。如果说为钱,除了被硬塞给我的一座石头城堡,我别无财富;如果说为过好日子,在我家帮忙干点活会比当我的夫人更舒服;也有可能是那些乡绅们指使,等着看一个发誓毕生扶助弱者的家伙的笑话。我逃跑了。不怕你耻笑,这实在不是男人做的事。我把用来置办盔甲的一点积蓄给了她,为他们兄妹安排了城堡里的宽敞房间,替她哥哥谋了个活计,然后逃之夭夭,将我的领地丢给镇长照看。在主父面前起誓的人不能说谎。我对女人完全不存念想,注定不会拥有婚姻。
等我终于意识到这种固执是多么可笑,已经晚了。我回到小镇,只赶上我儿子的出生,以及他母亲的死。我跪在被染成一片血红的床褥前,给她戴上指环,告诉她牧师会来见证我们的结合,然而牧师只来得及在她额头放上一盏小蜡烛。“大人,”接产修女捧着血淋淋的婴孩,“他的母亲说,希望人们能因为这孩子的贵族血统,忘记一个洗衣女工带给他的耻辱。”
如果这真的是她唯一的心愿,再没有什么能伤害她更深。
我的儿子将永远是私生子。
我看见自己按剑立下的誓言,原以为它们悬在枝头,像果实一样成熟;但现在它们是枯叶,仅仅一阵风就把它们扫落。
多么可笑。
我消沉了三年。那三年我分辨不清事物的色彩,不知食物的味道。我的儿子和马夫的儿子一同长大,体格结实,他将来要成为远比父亲勇敢的战士。我能做的只是用最愧疚的心来爱他。他的脸一天比一天红润,充满血色,而我周围其它一切仍是灰败的。
我儿子第三个生日的下午,他陪我坐在宽敞的马鞍上,去寻找猞猁的洞穴。我们骑行进入森林,沿着河流,道路逼仄曲折,仿佛编织命运的线缕。在那里我的人生再一次改变了。远远地,传来粗鲁、沉闷又模糊的男声,以及女人的呼救。我拨马奔过去,只见血泊狼藉,男人倒在泥地里,和腰包一样圆滚滚的肚子上插了一把小刀。翻过尸体,这人我认识,是本镇兼职放贷的钱币兑换商。
然后我才注意到那个衣不蔽体的年轻女子。
搏斗几乎令她气力耗尽。她的手臂受了伤,顽强地向我伸来,另一只手掩住腹部。“救我……”她低声说,但晕厥打断了她。我发现她的小腹微微隆起,忽然明白,这句话其实省略了什么东西。
那是旧圣廷最后一位教皇普拉锡尼四世时候的事,离他被另一位圣徒杀死尚有二十一年。我们熟知的主不再回应,我们未知的主音讯渺茫。而我抱着另一个孩子的母亲走向马匹,竟惊觉自己仍有抱紧他人的力量。我重新看到了鲜活的世界。尽管天已垂暮,万物的颜色仍一点点向上涨起,如同春天的溪水。我听见各种风穿过枝叶,我听见河岸边的嫩草正在抽青,这个世界蓬勃饱满,从我沉甸甸的双臂之间发端。
曾有一次,我的朋友,那位年轻的神裁武士与我一同觐见上主的圣容。
在阳光斑驳陆离的彩绘玻璃窗下,至高的父以两尊不同的造像呈现:一尊是持烛的老人,手朝下伸出,满面慈爱微笑;与其背靠而立的是一尊青年,全副武装,双手高擎着十字剑。头盔的护照挡住了后者的眼睛,祂脸上毫无表情。
“神有两张面孔,而祂同一时刻只能化身其一,”神裁武士说,“或者仁慈,或者正义。”
“不能并存吗?”
“不能。祂们永远都无法面向对方。”
他仰头望着两尊白石英圣像,那一刻的平静让我难以相信他在祈祷。有时候我觉得,他自己的内心已足够坚不可摧,因此没必要再信仰神。他选择这个职业,也不是为了服侍某个主:他的父亲是采葡萄工,母亲是大庄园的家生奴,于是由侍从起家跻身骑士的路途被这样的出身彻底阻断了。神裁武士对此全无要求,五年服役期满还可以直任军队士官,但在神断中与被告代理人决斗,绝不是个容易撑过五年的差使。为防止受贿,圣廷规定神裁武士若不能取胜,就必须战斗到死为止。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干这一行的不需要名字。人们用他佩剑的称呼来称呼他,那柄迄今宣判过三十九个罪人死刑的剑划痕累累,里面的血垢刷洗不去。它名为“惩火”。
“如果必须选择,”我说,“我宁愿放弃剑,手持蜡烛。”
“你是天生的施予者,艾缪。什么都不在乎,包括回报、感恩甚至荣誉,只在乎施予一瞬间的快感。仅仅在付出的时候你是满足的,除此别无幸福。”
我有些汗颜。“……对。”
“没什么不好。”惩火说。“古代许多天真的圣徒就是这样的。以为点亮的烛光可以取代太阳。”
他语气中没有一丝揶揄的成份,我的脸当时想必也绷得很紧。“牧师早已不复神力,却仍招摇撞骗。宗座口里说要肃清腐败,身边的女人就跟教会税箱里的金币一样多。平民杀了贵族要处死,贵族杀了平民只赔钱了事;贫民杀了有钱人要处死,有钱人杀了贫民也只赔钱了事。你相信这片土地现在还阳光普照?”
“我吗?我倒真的希望太阳重新升起……如果不可能,就造一团能媲美太阳的火。世界已经失去了神,不能再失去信仰,即使信仰此时唯一的意义就是秩序:唯有靠秩序使人们在黑暗中团结一心,彼此依存。一己之慈悲是无法分惠于所有人的。不平等必须从源头上打破,金钱、权贵乃至华而不实的神职体系都要根绝。国家与国家之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