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周瑜的目的,就是想借此计,将曹操的大军拖在寿春一线数月,而这数月的时间里,他便有充分的时间和自信,攻破合肥这座坚城。

只要合肥城一破,即使曹操大军到达,一切为时晚矣。

正如周瑜所料,凌统的舰队进入芍陂之后,寿春方面迅速做出了反应,城门四闭,全城动员,做出一副准备死守的态势。

同时,芍陂附近的其他城池也尽数驱民入城,坚壁清野,按照事先的应急计划,不给吴人留有就地取粮的机会。

敌方的防御态势,正好给了凌统可趁之机。于是,他依周瑜之计,分出一千兵马,大张旗鼓的佯装攻打寿舂,而他自己则率大部分人马,连夜直抵芍陂之北的堤坝,在两百多里的堤坝上,分兵开掘出十数道口子。

‘天公作美,入夏不久,一场暴雨骤至,芍陂水陡长数尺之深。

这天傍晚,借着汹涌上涨的水势,十数道缺口同时被掘开,每道口子近有数十丈之宽,连绵两百多里的堤坝,处处溃塌,汹涌的大水顺着不断扩大的缺口,如脱笼而出的猛兽,径直冲入了淮南平原。

数天之内,方圆几百里的淮南平原,尽数化为汪洋泽国。

汝阴县,距颖口三百余里。

自从襄阳撤兵以来,已经过去整整十天,这十天的时间里,曹操和他的十几万大军一直都在日夜不停的赶路。

先由南阳还于许都,再由许都乘船,沿颖水南下,这是大军赶往淮南的最快,最便捷的一条路线。

此刻,船舱中的曹操面色沉重,脸上阴沉沉的就像是酷冬的寒天,让人只瞟一眼都会感觉到那种彻骨的寒意。

就在一天之前,他刚刚收到了合肥兵败,李典战死的噩耗。

这个消息,如同一击惊雷,给曹操那颗渐已苍老的心重重一创。

尽管李典并非元从之将,是他在兖州已经威气候时才投归自己,但对于这员半道加入麾下的将领,曹操一直都心怀着一种与旁人不同的感激。

当年,陈宫等人迎奉吕布,群起背叛自己,兖州士家大族豪强几乎一夜之间全部背叛了他。

而在那个最艰难的,几乎到了不得不吃人肉充饥的情况下,作为当地豪强的李家,却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

为了强迫李家屈从,吕布甚至还杀死了李家族长李乾,这般的威胁,李家却没有屈从,李典继承了李家宗主之后,反率干余家族部曲径直投奔曹操。

在那个众人旨叛,风雨飘摇时刻,李典的投奔,对曹操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这些年来,尽管李典没有立什么风光的大功,但曹操对李典的那份感激与信任,却从未曾改变过。

但是现在,那个为自己雪中送炭的人,就这样死了,死在了吴人的手中,死在了周瑜的手中。

曹操心中的那份痛,丝毫不亚于听到曹仁被俘的消息时那般沉重。

“周瑜,刘封,你们这两个小子的人头,我早晚有一天要取下!”

曹操的拳头重重的捶在案几上,直震得砚中之墨飞溅出数滴。

话音方落,谋士刘晔入内,看那表情本是有事想说,但见曹操一脸恼怒之色,话到嘴边却又没敢出口。

刘晔那副表情,曹操一眼便看穿,心中不禁又生出一丝凉意,料想必然又有噩报。

他暗吸一口气,表情骤然间恢复平静,端起洒了半杯的茶浅饮一口,淡淡问了一句:

“又出了什么事?”

刘晔这才敢移步上前,将一卷帛书双手呈上,小心翼翼道:”丞相,淮南急报,吴人掘了芍陂之堤,如今寿舂之南已是一片汪洋,恐怕我们的大军不得不止步于颖口了。”

虽值盛夏,但曹操一瞬间却感到一股冰凉至极的寒风透骨而入,让他整个人都打了一个冷战。

船舱之内,一时如死一般的静寂,耳畔所能听到的,惟有舱外滚滚水声,还有曹操那越发粗重,饱含愤意的呼吸声。

‘沉默片刻,一声冷笑打破了这让人几乎窒息的沉寂。

曹操站起身来,目视着地图上芍陂所在,手指比划了一下各位置间的距离。

“周瑜这毛头小子,这一招还真够狠的。”恼火的口气之中,又暗合着几分赞许之意。,“丞相,周l俞掘了芍陂之堤,很明显是想阻止我们大军南援合肥。如今李将军战死,合肥军心震动,又与后方隔绝了消息,形势可谓危在旦昔,不可轻视呀。”

刘晔的语气异常的凝重。

曹操的表情,这时候反而却轻松起来,捋须笑道:“合肥存粮足支数载,城池又坚,虽然曼成战死,但尚有文远二人,吴人玩玩水战还行,若论攻城之术,哼!”

曹操的语气甚是轻蔑,刘晔旋即体会到了曹操的意思,忙道:“丞相莫非是想将计就计,用合肥把吴人拖住,待其久攻不战,±气丧尽时,我军再修好堤坝,挥军南下,以逸待劳,一举歼来吴军主力,趁势兵进江南。”

曹操捋须哈哈一笑,虽未明言,但那表情却是默认了刘哗的揣测。

黎明,郁郁葱葱的山林树冠遮去了晨辉之光,山林中给人一种格外阴森幽暗之感。

树梢的寒鸦被脚步声吵醒,扑扇着翅膀张嘴要叫,却被一支箭无声无息的刺穿了它的喉咙。

“今晚上有肉汤喝了。”一名士卒奔入林中,将翻滚着从枝头上落下的小鸟拾起,面色疲惫的脸上挤出几分喜色。

黄忠看了一眼那年轻的部下,回头继续在山路上艰难的攀行。

自夷道城出发以来,已经过去了快有七天。

最初之时,尚可乘船顺夷水而行,但过沙渠县后,夷水逐渐分裂成数条狭小的细流,无法再承载船只。那时起,黄忠和他的三千奇兵就只能靠两条肉腿,在祟山峻岭间崎岖的山道上艰难行进。

三干士卒,默默无声的在碎石密布的山道上行进,这条细细的山道平时罕有人走,只有山野乡民,偶尔去往巴东郡贩些油盐的山货才会经过,若不认真的辨别,几乎难以发现。

在一名沙渠县土著的引领下,翻越了不知多少座险峰,黄昏之时,他们终于看到了滚滚长江,如玉带一般蜿蜒于两岸夹山之间,极目远眺,羊渠城就像一颗灰色的玛瑙石镶嵌在玉带之间。

‘终于到了。

气喘吁吁的黄忠,足踩着一块大石,抹着如雨而下的汗珠,远望着羊渠县城,那张累得几乎扭曲的老脸,此刻终于流露出几分欣慰之色。

麾下那三千疲惫不堪,衣衫褴褛的健儿,仿佛一瞬间从地狱看到了通往天堂的曙光一般,原本萎靡疲惫的表情,此刻尽旨迸射着蠢蠢欲动的兴奋,仿佛饥饿已久的狼,终于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羊群。

黄忠当即下令,全军饱食一餐,躲在林中一直休整到傍晚,然后才借着余晖之色,悄悄的摸下了山间。

入夜之时,三千兵马潜至山脚,埋伏于丛林之间,羊渠城就像是一只熟睡的羔羊,浑然无知的熟睡在那里。

城头上,火把闪烁,隐约可以看到来回走动,‘为数不多的巡城土兵,黄忠根据经验判断,羊渠城对于他们这支奇袭军的逼近,根本毫无察觉。

一切正如镇南将军所料。

胸中的热血在涌动,杀气已经被点燃。

黄忠眯着眼睛再一次看向城头,将手中之刀用力_招,大喝道:“杀啊~~”

三千勇士齐声暴喝,跟随着如猛虎一般的黄忠冲出丛林,向着全无防备的羊渠城冲去。

城头上的守值军土立时陷入了慌乱之中,鸣锣示警之声大作。

数百步的距离,顷刻将至,黄忠相信,城中的守军在此突然袭击之下,根本还来不及上城守备之时,他的三千兵马便将抢先一步爬上城头,借助着人数的优势,一举夺下城门。

只要成功的杀人城内,整个羊渠城便将唾手可得。

‘护城河就在眼前,冲在最前边的士卒,已经将手中的干柴高高举起,准备将之奋力的投入并不算深的护城河渠中,以为后续的攻城队铺平前进的道路。

一百步,五十步,三十步。

离胜利似乎只差一步之遥。

便在此时,猛听一声炮响,原本人影零乱的城头中,突然间现出无数的士卒,一排排锋利的箭矢,如死神狰狞的牙齿,齐刷刷的瞄准了狂奔而来的敌军。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章拖不起

敌人早有防备!

黄忠的脑海中惊雷一闪,陡然间收止步伐,惊望了一眼城头严阵以待的敌军,猛然间惊醒。

“撤,全军后撤。”

此战的先决条件就是奇袭,所以黄忠才没有布划阵型,只想借助着出其不意攻上城头,然后大事便定。

但是现在,城中之敌早有准备,弓弩手齐备,在这种情况下,以这般混乱的阵势发动攻击,无异于自寻死路。

经验老道黄忠,这一节道理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在确定敌人早有防备的情况下,他便果断的放弃了攻城,毫不犹豫的下令撤退。

但是,毕竟是晚了一步。

撤退的命令方下,大部分士卒尚不得知,依1日凭着惯性向前冲去,转眼间已至护城河边。

城头上,那神色高傲之将,捋须冷笑:

“诸葛军师果然料事如神,刘封果真使出了偷走夷水小道这一招,哼,亏得如此,不然我杨仪如何大展身手。”

原来,蒋琬自得孟达“伪败”的消息后,连夜便派人赶往雒城前线报信。

诸葛亮在得知此消息后,推测刘封强攻巫县不成,有可能偷渡夷水小道,故而建议刘备急发军令,命从围攻江州的军队中抽调一支干人的兵马,由杨仪率领,顺江急下,赶往羊渠驻守。

杨仪星夜兼程,于前日抢至羊渠,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派出斥候,向南侦察夷水小道方面的情况。

正如诸葛亮推测的那样,杨仪前脚刚到,后脚便侦知一支数千人的敌军,正走夷水小道向羊渠方向急行军而来。

杨仪根据情报,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料想这支奇袭的敌军,必会趁机抢城,故而早就暗中在城中布下弓弩手,只等这个时候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杨仪做到了。

撤退的黄忠所部,在城上密集的箭雨攻击下,死伤不计其数。

败退的黄忠收拢败军,清点人数死伤竟达五百之众。

天明时分,黄忠离羊渠二十里边依山下寨,派细作暗中打听,方才得知城中的兵马是前几天才刚刚进驻,如此一来,黄忠便知庞统的奇袭之计被识破。

无奈之下,黄忠不敢再行攻城,只得一面分兵往四周乡中搜集粮食,一面派人沿原路返回,向刘封禀报奇袭失败之事,请他示下接下来该如何用兵。

几天之后,正在巫县城前大张声势,佯做大举强攻的刘封收到了黄忠兵败的情报。

中军帐中,刘封手拿着那道情报帛书,反反复复的看了数遍,不禁叹道:“这计策多半是被诸葛亮识破,此人实在是个难对付的角色。看来想要攻破建平,非得强攻不可了。”

马谡的脸上,亦是浮现着惊叹,他是惊于庞统的这盘棋本已料敌于先机,谁知仍被孔明所识破,这二人智谋之深不可测,实非自己所能超越。

“主公,我军不过两万,而守城之军有三四千之众,再加上这巫县城坚地险,硬攻的话,只怕会耗以时日,一旦拖到刘备攻下成都,这仗再打下去也就没有意义了。”

马谡的顾虑没错,自己这般仓促的西征,为的就是跟刘备抢时间,刘璋那边死扛了刘备一年多的狂攻,究竟还能撑多久还是个未知数,自己绝不能在这群山峻岭中消耗掉宝贵的时间。

踱步于帐中,剑眉深凝,刘封似乎陷入了无计可施的尴尬境地。

合肥的周瑜,到底能把曹操拖多久,同样是个未知数,如果合肥之战很快结束,葺操的大军再度兵临襄阳,自己该怎么办?

如果刘璋没能撑到自己打通人蜀之路的那一刻,自己该怎么办?

如果合肥之战孙权失利,转过头来又盯上荆州这块肥肉,又该怎么办?

种种的假设与不安,统统都归结于眼前这座蒋琬把守的坚城,刘封忽然有点懊悔,为何当年自己没能抢在刘备之前,把蒋琬这个后起之秀拉拢到自己麾下。

难道说,巫县一地,就是牺牲我刘封,成就你蒋琬大名的伤心之地吗?

正自感慨之间,同样眉色紧凝的马谡,蓦然间眼眸一亮,压低声音,却面带兴奋道:

“主公,我想到了一条计策,或许可以助主公攻破巫县。”

一个谋土总归是不够用的,哪怕似庞统这般智冠天下的谋士,依然也会有算不到的时候。马谡之谋虽不及庞统,但每每灵光一现的时候,总能给刘封带来惊喜。

“幼常有何妙计?”刘封迫不及待的问道。

马谡暗使了个眼色,刘封遂将左右的侍从尽数支走,就连帐门口守卫的士卒也一并支远。

再无耳目之时,马谡方才将自己的计策道出。

听罢马谡洋洋洒洒的一番奇恩妙想之后,刘封的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冷笑。

合肥。

芍陂决堤的消息,让整个合肥城为之震惊,稍懂点地理常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