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惊骇之际,刘封已冷视着他,大声道:
“廖化,我欣赏你是可用之才,对你如此信任,没想到你却是这等反复无信之徒,背叛于我,你可知罪。”
这一语,让本是惊骇的廖化,顿生赧然。
说起来,刘封并没有骗他,地道确如先前所说,是从北门所掘,发起攻击前向他发传递的信号也无误。
错就错在,他和蒋琬自以为刘封在使诈,自以为是的认为刘封是在玩声东击西的诡计。
尽管廖化可能猜不到,他和廖化的诸般算计,本就在刘封的掌握之中。
事实看起来就是,刘封对你廖化很信任,而你廖化却出卖了他,结果却误打正着,聪明反被聪明误。
“哼,我从未曾真心归顺于你,又何来背叛。”
廖化淌血的手紧握刀柄,用讽刺的口吻回应了刘封的质问。
正如他所说,他并不是因为背叛刘封而惭愧,而是为自己的无能而自责懊悔。
“廖化,你确有其才,因为愚忠而丧命太过可惜,我再给你一个机会,真心归降吧,助我刘封威就一番大业。”
刘封虽然“玩弄”了廖化,但对其人还是颇为欣赏的,毕竟现在自己手中可用之将不多,廖化虽无魏延那等大才,倒也勉可以一用,杀之未免可惜。
面对刘封的邀降,廖化却只付之一笑,怆然道:“我廖化生是刘皇叔之臣,死是刘皇叔之鬼,岂能降你这等不义之徒。
不义之徒,哼,又是这一套老掉牙的骂话。
刘封冷笑一声:“刘备自诩和关云长情同手足,一向以仁义自居,可是荆州生难,他不发一兵一卒前来相救,关羽陨命,他也毫无复仇之心,只顾着去鲸吞同宗刘璋的基业。我倒要问一句,到底谁才是不义之徒?”
这一席话,如同戳中了廖化的痛处。
愣怔了一下,廖化却恼羞成怒,怒斥道:
“休得污蔑刘皇叔,我跟你拼了。”
话音未落,廖化长啸一声,挥刀再度杀向刘封。
不分是非黑白的愚蠢之徒,留你有何用。
鹰目一凝,杀气陡然间迸射而出。
猿臂抖动,手中银枪化威片片梨花之雨,向着廖化那狂扫而来的刀锋迎去。
那一柄银枪,已如刘封身体的一部分似的,从心所欲,无往而不利。
五招一过,廖化的刀式在他眼中已是破绽而出。
疾风骤雨般的枪影中,只见鲜血横飞,枪无虚发,转眼之间,廖化身上已被扎出十数个血窟窿,喷射而出的鲜血,四面飞溅而出。
在一声凄厉的惨叫声中,廖化手中大刀脱手飞出,整个人如同一只被抽打的血陀螺,从马背上旋转的跌落下去。
砰~.那鲜血淋漓的身躯,重重的摔在三丈之外,抽动了几下之后,便再无动弹。
刘封拖枪徐徐走到廖化而前,将其人头斩下,高举着厉声喝道:“廖化人头在此,胆敢顽抗者,杀无赦!”
左右尚在顽抗的益州兵,本来就不是心甘情愿的为刘备卖命,只是迫于家眷被胁,才不得不从命。而今主将已死,军心只是土崩瓦解,被刘封这般神鬼般的威势一震,纷纷弃械跪降。
巫县易手。
刘封当即留马谡统后军进占巫县,安抚人心,自己则亲率五百骑兵,向西穷追而去。
他不能让那个人白白的溜走。
天色蒙蒙已亮,巫县以西的大道上,一队狼狈的人马正在匆匆而行。
马上那灰头土脸,气度不再的儒将,正是蒋琬。
北门塌陷的那一刹那,蒋琬就知道自己中了刘封的计策,区区三千兵马,如何能阻挡得住数万破城而入的敌兵。
蒋琬当机立断,决定率军向巴东郡撤退,但廖化却宁死也不肯走,非要去跟刘封血拼,蒋琬劝说不住,只得自己率一千多兵马撤出了巫县。
因是军心惶惶,一路上士卒逃散,行到此地时,身边军兵只余下不到三百。
旭日已升,蒋琬举目远望,前边的地势已经越来越开阔,想来是距离峡口越来越近了。
前方就是白帝城,只要能顺利退人此城,或许还能支撑到蜀中援军赶到。
念及此,蒋琬的心情稍稍振作了一些,就在此时,一名军兵惊叫道:“不好了,敌人追上来啦!”
蒋琬心头一震,猛回头看去,果然见身后大道方向,漫天的尘烟滚滚而起。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二章心坚如铁吗?
如沙暴般的尘雾,正以飞快的速度向本方所在卷来,能造成这般声势的,除了大队骑兵外还能有谁。
蒋琬猛然间想起,刘封击败曹仁之后,收降了大批的曹军,其中必定不乏骑兵,这一回的入蜀作战,那刘封岂能不带上这批精锐的骑兵。
一瞬间,蒋琬的心头又被重重一击。
敌方来势甚快,本方这几百号残兵,人困马乏的,逃不了多远就会给追上,以这样的阵势,必会轻而易举的被敌方骑兵队冲垮。
蒋琬别无选择,只得下令三百败卒背依大山列阵,准备应对敌骑的冲击。
旷野之上,步军列阵而战是抵御骑兵的惟一手段,逃跑,只有死路一条。
三百军卒中,有不少人兵器已然丢弃,弓箭手也没有几人,蒋琬只能依现有的情况,零时的拼凑出一个凌乱不齐的步军方阵。
转眼之中,沙暴逼至近前。
蒋琬驻马阵中,手持着利剑,灰头垢面的脸上尽是沉峻,一副准备慷慨赴死,血战一场的神色。
士卒们却无他这般心坚如铁。
蒋琬读圣贤书,心怀着什么忠臣不事二主,慷慨赴义之类的大志,所以他可以慨然死战。
士卒们则不然,这些益州儿郎,本就是被刘备胁迫而战,眼下城池已失,己方溃不成军,追兵又是骑军,他们也不是傻子。
他们很清楚,这般再战,只有死路一条。
握兵器的手在颤抖,心跳在随着敌人的逼近而加速。
当那汹汹骑兵,如从地狱杀出的修罗一般,从那冲天的大雾中奔腾而出时,所有人的心都砰的一跳,如同遭到一记重拳,整颗惶恐的心都几乎要从胸腔中迸射出来一般。
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
“啊~~”
在这般强大的气势压迫下,阵中不知是哪一人精神率先崩溃,大叫一声抱头就逃。
这一座凌乱的步军阵,就像是一道脆弱的玻璃墙,一点击破,全盘即碎。
三百残卒,轰然而动,嚎叫哭喊着四散而逃。
“站住,都给我站住,敢擅动者军法处置。”
蒋琬厉声吼叫着,试图压制这溃乱之势,他甚至还挥剑亲手斩了几名从身边逃过的士兵,但却依然无济于势。
兵败如山倒。
蒋琬之中,身边已剩不下几人。
大势已去。
蒋琬长叹一声,勒马转身,一同加入了逃跑的队伍。
他不停的挥鞭,抽打着胯下疲惫的战马,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下了他一人一骑,孤零零的在这山道上奔行。
而身后,敌人却依1日穷追不舍。
蜀地之马,焉能同北地的良马相比,胯下这匹战马狂奔一日,现下已是筋疲力尽,在蒋琬逼迫下强奔出数里,很快已是气喘如牛,口喷白沫。
突然间,马蹄踏入一个隐藏在草丛中的低洼,战马四蹄一软,惨呜一般倒跪倒于地。
蒋琬甚至来不及惊异,整个人便被向着甩了出去。
摔在地上之后,因是惯性的原因,蒋琬向前滚出足足有三丈之远方才停下。
幸得地面尽是没脚的青草,抵消了不少撞击力,饶是如此,这一撞之下,蒋琬也感到浑身筋骨剧痛无比,如同散了架一般。
当蒋琬按着似乎断掉的肋骨爬起来时,后面的追兵已经在几十步外,而他那匹可怜的坐骑,也已是躺在地上吐着白沫抽搐不止。
逃生无望,再图作挣扎,只会让敌人笑话。
蒋琬索性盘膝坐在了地上,双目紧闭,一副坐而等死之状。
蹄声渐渐止歇,追兵似乎在几步外停止了脚步,耳畔所能听到的,只剩下战马此起彼伏的鼻息声。
当刘封看到盘膝而坐的那个人时,他一眼就认出了是蒋琬。
他先前虽然不曾见过蒋琬,但自从在巫县被这个对手阻于城下时,他便命识得其面的人画了数幅影形图。
眼前此人虽然一副灰头土脸样,但依稀还是辨认得出几分脸形,还有那份旁人难以启及的气度,自然刘封一眼认出。
曾经历史上那个诸葛亮的继任者,蜀汉四大贤相之一的蒋琬,现今却这般狼狈的坐在这里等死,这也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看到这幅情景,刘封先前对蒋琬恼火也烟销云散了,作为一个胜利者,他反而觉得蒋琬有点委屈可怜。
翻身下马,刘封徐步走到蒋琬跟前,看着那张双目紧闭,铁板似的脸,笑道:“公琰先生,在这荒山野岭盘膝打坐,你真是好兴致啊。”
蒋琬索性连嘴巴也一同闭上,只如雕像一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差连气也不喘。
刘封看到蒋琬这般神态,愈发觉得眼前这文人出身的儒将有几分可爱。
“来人啊,拿酒来。”
亲兵急是解下两袋酒囊,刘封自取一袋,另一袋放在蒋琬面前,爽朗道:“公琰先生,此间景色宜人,正所谓秀色可餐。佳肴当前,怎能无酒,来,我陪你好好喝一回。”
蒋琬眼皮微微抖动,依J日没有回应。
刘封也不管他,自己仰头大灌一气。
“好酒啊,痛快。”刘封抹着嘴巴赞道。
蒋琬眉头隐隐皱起,似乎为刘封的举动颇感不解,搞不清楚这小子在玩什么鬼把戏。
刘封探上头去,瞪着圆睁的大眼细细的瞄了蒋琬一番,嘴角上钩,露出一抹诡笑,遂将那酒囊口凑到了蒋琬的鼻前。
“公琰先生,这么好的美酒,你也真能忍得住啊。”
蒋琬狂逃了一夜,滴水未尽,粒米未沾,此刻正是饥饿难耐之时,那酒色之气扑鼻而来,顿时引得他馋虫大生,本能的便咽了几口唾沫。
刘封摇头一叹:“看来你是打算慷慨赴死了,既然如此,这酒就当是给你送行,难道你还怕我这酒中下毒不成。”
蒋琬实在忍受不住,便想反正也是死路一条,死之前何妨喝个痛快。
思绪一开,蒋琬猛然睁开了眼睛,瞪了刘封一眼,拿起足艮前的那囊好酒,仰起头来猛灌不休。
在众目睽睽之下,蒋琬竟是将那整整一囊的酒灌了个干干净净,一滴不剩。
饮罢之后,他将酒囊往地上一丢,横眉道:“要杀便杀吧,我蒋琬岂会惧死。”
一个文人,竞也有几分赳赳武夫的豪气,果然不愧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杀人不难,不过是随手一剑而已。
诛心才最痛苦,刘封要诛的,正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心。
蒋琬就是那柄诛心之剑。
“公琰,人死很容易,不过一瞬而已,可是你死了,你留在荆州的妻儿怎么办?”
刘封拿出了他最有利的武器。
蒋琬心头猛然一震,本是慷慨赴死的决心,因那“妻儿”二字,一下子便消减了不少。
“不光是你的妻儿,还有你的老母,你做为一家之主,把一家老小弃之不顾,却为刘备那个假仁假义之徒殉命,你觉得值吗?”
蒋琬知道刘封搬出自己的家人,乃是为了劝诱自己归降,明知如此,可当他想到老母和妻儿的面孔时,那份坚定如铁的信念,却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融化。
“我受刘皇叔厚恩,岂能背叛于他。我知刘将军你有仁君之风,想来应该不会为难我的家小。”
蒋琬的语气终于不再那么决然,尽管语气中还声称自己不会背叛刘备,但刘封却能感觉得他的意志已经在动摇。
刘封淡淡一笑:“两军交战,祸不及家眷,这一点我刘封岂会不知,若不然,我大可像刘备一样,拿益州将士的家眷做人质,胁迫他们替他卖命。”
有了刘封这句承诺,蒋琬安心不少,对刘封那种抗拒敌意似乎也烟销云散。
刘封见状,遂将一封书信从怀中取出,“我对公琰先生素来仰幕,入蜀之前,曾去府上拜访过老夫人,她老人家有书信在此,托我转交给公琰。”
一听有老母的书信,蒋琬心情顿时激动起来,一把抢过那书信,展开来细细去读,渐渐得不禁眼眶含泪。
其实刘封哪里有拜访过蒋琬老母,只不过是临时派人回荆州,让庞统去蒋琬家中求得了一封书信。
不过这信倒也非胁迫而得,信中内容,大抵都是老夫人向儿子报平安,希望一家能早日团聚而已。
只是,蒋琬看之,心情却大受波动。
慷慨求死之意,因这慈母之词,转眼一扫全无。
“公琰先生既然不愿降我,我刘封也不是那种强人所难之辈,只是,事到如今,我也不能放先生去刘备那里继续与我为敌,如此,我又何以向浴血而战的将士们交待。
这样吧,我就送先生回荆州与家人团聚,至于将来之事,将来再说。”
刘封这是给蒋琬一个台阶下,让你名义上不背负背叛刘备之名,心里上能够得到自我安慰。
至于你回往荆州,到时候在我刘封的地盘上,事过境?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