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黄权的计策,正合刘封的心意,攻取益州,利在速度,关键就在于成都。
此番攻取江州,一万多江州军中,几乎有近七千人收降,这使得刘封军的兵力总数达到了四万之多。
而且,刘封还得到了成都库府几乎半数钱粮,兵力与钱粮已经一跃超越刘备与刘璋二人,成为了益州境内最强的势力。
夺取江州的第二天,刘封就做出了新的部署:
以严颜统军五千,沿涪水北上进军涪城,威胁刘备后方。
以马谡率军五千,屯驻江州,留守巴郡,以为后援。一刘封本人,则会同黄权与孟达,统军三万,大军逆江而西进,直取成都。
在大军开拔之前,刘封还做了一系列的人事部署。
刘封以镇南将军的名义,征辟了大量的巴郡土著士人充实自己的幕府,其中包括周群、黄祟、马忠、勾扶、张嶷、马勋等诸多当地豪族名士。
这些土著士人中,大部分人就都被越级提拔,充当了巴郡、巴东、涪陵三郡的郡守、县令以及各级的官吏。其中如张嶷、马忠等辈,将被刘封封为中郎将、偏将军等,成为刘封麾下可用将领。
刘封大力的重用益州土著士人,正是为了用最快的手段收拢人心,而他的这般作法,又与刘备和刘璋大有不同。
当年刘焉入蜀时,随同入蜀的还有大量北方的土人,这部分人被称为东州士人。
刘焉为了确保在益州的统治,依靠东州士人,以淫威杀戮土著士人立威,整个刘焉时代,益州士人都处于被严重打压的境界。
刘璋继位后,又以“宽”而著称,一方面纵容东州士人继续横行无忌,一方面对土著益州士人的打击又不如其父那般严厉,如此一来,便又得罪了一部分诸如法正这般不得志的东州士人。
刘备的入蜀,赢得了不少东州士人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刘封若想取得益州,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针锋相对,大力的提拔益州土著士人。
这些人刘焉父子时代倍受压制的士人,一旦获得空前的信任于提拔,看到了出头的希望,必然会毫不犹豫的倒向刘封。
而刘封作为一个名望不及刘备的外来者,如果想同时除掉刘备和刘璋,解除对土著土人的压制,利用益州本土派的力量夺取对益州的控制权,同样也是刘封唯一的选择。
刘封的这般作法,正如他所料想的那样,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刘镇南将军大量提携益州土人的消息,迅速的传遍了巴郡邻近各郡,随着刘封大军的挺进,江阳、犍为诸郡本地豪强,纷纷揭竿而起,率领私家部曲攻杀县令,响应迎接刘封的入境。
自江州西进,刘封的大军可谓一路畅通无阻,五天之后,两万大军顺利的进入蜀郡,进占了成都以南的广都县。
此地,距成都不足五十里。
成都,州牧府。
富丽堂皇的大殿中,昏黄的灯火在摇曳,画满仕女图的墙壁上,黑色的影子,就像是诡异的幽灵一样,在诺大的墙壁上跳着鬼舞。
虎皮榻上,形如枯槁的刘璋呆呆而坐,手中捏着那的道急报在穿堂风的吹抚下,无力的扭动着脆弱的身姿。
他就像是一个虚弱将死的病人一样,呆若木鸡的脸上,绝望的表情时隐时现。
我只是想守着父亲留下的一份基业,安安心心的了却余生。
我谁都不敢得罪,小心谨慎的应对着周围的每一路诸侯。
我对部下宽容之极,即使他们犯下死罪,我也愿意宽恕他们。
我对百姓仁爱,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愿坚壁清野,烧毁他们的田园。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好人,可是,为何上天却要这般不公的街我。
同宗恩将仇报,盟友反目成仇,部下背我而去,百姓改奉新主。
“为什么,为什么一一”
突然之间,刘璋冲着那空荡的大殿怒吼一声,回应他的,却只有那沉闷的,渐渐隐去的阵阵回音。
狰狞的面容只维持了那么一刻,那张苍白的脸旋即被委屈与绝望所占据,坚持了片刻,他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痛苦,竟是伏在案几上呜呜的大哭起来。”瞧瞧,州牧他竟然足艮小孩似的在哭。”
“是啊,好歹也是一方诸侯,怎的这般没用。”
“听说那小刘将军就要打到成都了,咱家主公这样,肯定抵挡不住,到时候荆州军人城了,咱们可该怎么办。”
“担心什么,听说那小刘将军是个明主,对咱益州人极好,到时候咱们改换新主便是。”
大殿之外,一群男女侍婢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咳咳一一”
一阵轻咳声让他们惊醒,一群人如鸟兽惊散,寻声看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儒生正徐徐走来。
“谯大入。”
见是此人后,侍婢们部松了口气,只随意的称呼了一声。
来者,名叫作谯周,乃是刘璋幕下师友从事,负责州中教育之事。
这谯周自幼醉心于读书和做学问,通读典籍,有“蜀中孔子”的美称。
不过此人读书读得有点忘我,举止怪异,时常欣然独笑,因此常被同僚嘲笑,即使是这些侍婢,对他也敢心怀轻蔑,并无多少尊敬。
“州牧可在殿中?”
谯周并不介意这帮下人们对他的轻怠,探着向殿中张望着问道。
一名侍女答道:“州牧在殿中,只是他交待不得让外人打扰,谯大人若想见,还是改天再来吧。”
谯周连连摇头,表情极是夸张,“大祸临头,怎能改天,我现在就要进去见主公。”
左右侍女欲待阻拦,但又想看这书呆子出丑弄笑,便也无人阻拦。
谯周提着衣摆跨过高槛,仿佛并没有看到刘璋正在痛哭,大步便走入殿中,高声道:
“主公,大祸临头,大祸临头矣。”
刘璋哪想到有人突然入内,吃了一惊,赶紧手忙脚乱的拭干净眼泪,待到抬起头时,谯周已经来至阶下。
见是谯周,刘璋不悦之余又感好奇。
当初刘璋征辟谯周,乃是因谯氏是巴郡大姓,而且此人在蜀中以学问而闻名,故此强行将他召至幕下,也算是收买人心。
只是此人读书读傻,行为举止乖张可笑,每每在群僚面前出丑,弄得刘璋也觉尴尬,故而平素议事也就很少召见他。
谯周似乎倒是很乐意,平素也就赖得管政事,大把的空闲正好专于研究学问,没有刘璋传召,几乎从不去主动参与议事。
令刘璋感到奇怪的是,这个他几乎有几年都没有见过的书呆子属下,为何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深夜前来见自己。
“谯允南,你深夜不请自来,还胡说八道一气,你是读书又读糊涂了吗?”刘璋不悦的’、指责道。
谯周上前一步,满面忧虑道:“主公,刘镇南的大军已至广都,兵锋顷刻将抵成都城下。现在成都城内,军心涣散,民心惶惶。主公外有强敌兵临城下,内有军民人心离散,不是大祸临头又是什么?”
谯周本来以口拙而闻名,怎么想今时这一番话却流利畅快,毫不停滞,一口气说下来,只把刘璋听得心惊胆战。
刘璋心中惶恐,却强作镇定,厉声道:
“成都尚有近万余,钱粮足支数年,刘封兵马虽至又有何惧。谯允南,你休要危言悚听。”
谯周长叹一声:“刘封一路自巴郡而来,所过郡县士吏大多望风而降,更有州中豪强斩杀县令守将,开门迎接刘封,如此可见,益州人心已皆倒向刘封,纵使城中有兵有粮,又焉能一守Ⅱ阿。”
刘璋听着心跳加快,谯周接着又道:“先前刘备南下时,一路便是降者无数,若不是张将军等苦守雒城,此刻刘备大军早已进抵成都。而今刘备未退,刘封又至,人心崩溃只在转眼之间。主公,现在必须是出决断的时候了,若待刘封大军破城,主公真的便将大祸临头矣。”
刘璋本就万念俱灰,再被谯周这般一“恐吓”,强装的镇定立时被击碎,神情顿时骇然无比。
“事已至此,允南你又有什么良策,可解这内外之危?”刘璋的态度马上变得恳切起来。
谯周香了口唾沫,大声道:”我夜观乾象,见群星聚于蜀郡,其大星光如皓月,此乃王者之象。事到如今,主公岂能再逆天而行,依周之见,不若开门迎降,归顺于那刘镇南’、吧。”
投降刘封!
亏你说得出口,你谯周食我刘氏父子之禄,如今大难临头,不为我分忧解难,却劝我去投降敌人,把这益州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那个姓刘的小子。
一瞬间,刘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愤怒,仿佛积蓄在心底的怒火被谯周这一根火苗点燃一般,不可阻挡的喷发而出。
“好你个卖主之贼,来啊,把这厮给我拖下去斩了。”
好歹这成都还没破,刘璋的话没人敢不听,号令既下,一千武士赶紧入内,拖起谯周就要离殿。
正在这时,一名侍卫急匆匆的入内,伏地叫道:“主公,大事不好,刘封的大军已经出现在城外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九章众叛亲离
(感谢小梦打赏赠送,以及Ih兄月票和打赏)刘璋本来是站着的,怒气腾腾的要拿谯周开刀,但一听到刘封的大军到了,整个人如中雷击一般,一屁股便跌坐下来。
“罢了,放了他吧。”
一腔的怒气,瞬间被击垮,刘璋表情呆滞的坐在那里,无力的摆了摆手。
武士们赶紧把谯周松开。
这位年轻的学者整了整衣容,再次走入殿中,苦口婆心道:“主公,我正是因为食主之禄,所以才要为主公身家性命设想,劝主公开城投降。倘若主公果真打算死守城中,那谯周也愿意追随主,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难道,除了投降和死亡之外,就再没有别的路可选了吗?
刘璋心如刀绞。
暂时难做决断之下,刘璋急召众僚前来商议应对之策,但来者却比平日少了许多,一问才知,原来许靖等辈,已在听敌军临城的那一刻越城出逃,投往刘封那里去了。
许靖等辈身为东州士人,刘璋平素待他们不薄,但现在大难临头,他们却如此果决的抛弃了自己,倒是谯周这等平时受压制的益州土人,反而没有弃自己而去。
刘璋唏嘘感慨之下,只能问众僚有何应对之策。
如今的成都城中,精锐之兵尽皆已调出,如张任等武将在外的在外,降敌的降敌,虽有一万多兵马尚可调动,但竟然无一名可堪重用的大将。
一千文士们面面相觑,议论了半天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焦头烂额之际,谯周便建议刘璋率众上城,先观看一下敌军之势再做打算。
刘璋无计可施,只能听从谯周的提议,率领着一干不安的从僚出得州府,赶往南门观敌。
上得城头,刘璋极目远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南门数里外,连绵数里的敌营灯火辉煌,耀如白昼。
火光之下,壁垒森森,旗帜飘扬,军容甚是震怖。
再望南面的大道上,无数的火把自天际而来,绵延如无尽的长蛇一般,向着敌营缓缓开进,那是更多的军队正在进抵城下。
刘璋在城头胆战心惊的观看了几个时辰有余,但见南面的火蛇依然不熄,进抵城下的敌人数量似乎无穷无尽一般。
时已夏末初秋之际,深夜间渐有凉意,但刘璋的背上却是大汗漓淋,浸得衣袍像是吸饱了血的蚂蝗一般,紧紧的贴在皮肉上。
在见识到刘封军的浩荡军容之后,刘璋这回真的是绝望透顶了。
“主公,敌军挟百胜余威而来,声势如此浩大,以我成都惶乱之军心,焉能与之抗衡,主公,是战是降,千万要三思而行呀。“谯周见刘璋神色骇然震怖,便又不失时机的劝道。
刘璋心中又是一抽,这一回,他没有再怪谯周,而是苦着脸环看着诸僚,颤声问道:
“你们呢?你们认为我是该降还是该守。”
左右诸如董和之辈,旨也默然不语,虽未明着支持谯周的言论,但默认之意已很明显。
臣下皆无死守之间,刘璋的心立时又凉了半截。
此时此刻,周边虽有众臣环护,但刘璋却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孤家寡人。
许靖等辈,人已越城逃往刘封那里,而董和、谯同等辈,虽然没有公然背叛自己,但他们的心却早已投向刘封,刘璋就算再无能,这点人心还是洞察得出来。
“主公,我以为,不如派人前去见一下刘封,向他许以割地赔款,以换取刘封退兵,或许可以暂解成都之危。”
一直默不作声的董和,实在是对刘璋那可怜样感到余心不忍,便是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刘璋像是一个溺水之人,突然间抓住了一个救命稻草,本是死气沉沉的表情,顿时闪现出现几分精神。
就在刘璋刚刚看到一丝希望时,谯周却道:”刘封的大军已进抵成都城下,我们已是山穷水尽,对方眼看着便能夺取益州,岂会因区区小利就撤兵而去,幼宰此计想当然尔,刘封断不会答应。”
当头一棒,直击得刘璋晕头转向,痛苦的沉吟半晌,刘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