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马超冷冷的回了一句,口气中对刘备似乎是充满了敌意。
一听说是马超,刘备神色一震,忙道:
“原来是西凉马孟起将军,失敬失敬。“见得刘备一脸惊容,张鲁不禁面露得意。
闻名天下的锦马超,成了我张鲁的部将,大名鼎鼎的刘皇叔,也马上要入我麾下,不得意才怪。
刘备对马超似乎极为欣赏,马上举杯上前,笑道:“备久闻将军大名,今日能一睹将军风采,实为荣幸,来,备敬孟起将军一杯。”
刘备是客气之极,但马超却冷哼了一声,“超奉命保护我主,职责在身,恕我不能饮酒。”
一番好意,却碰了一鼻子的灰,刘备的脸色顿时大为尴尬。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图穷匕现
(感谢小梦、小笨、盐都和莫颜兄的打赏)“孟起,玄德一番盛情,你小酌一杯又何妨。”
张鲁知道马超对刘备存有戒心,他不想气氛变得不太和谐,便以半命令,半劝导的口气替刘备解围。
马超沉顿了一下,上前一步,将刘备手中的木杯接过,端起来仰头一口灌尽,接着又一句话不说的将木杯放回刘备手中。
看着空空如也的木杯,刘备讪讪笑道:
“孟起将军果然是北地儿郎性情,甚是豪爽呀。”
马超嘴角微微抽动,依1日一语不发,只是目光冷漠的盯着刘备。
那刀锋似的目光,让刘备有一种如芒在背的不自在。
刘备只能避开马超的目光,回到己位,又自斟了一杯,举向张鲁道:“张师君大仁大义,肯接纳备这个无家可归的落魄之人,实在令备感激不已,此一杯酒,我谢过师君。”
“今后咱们就是自家人,何必说这般客气话。”张鲁举杯,随着一饮而尽。
二人越聊越投机,这酒宴的气氛欲加的和谐,先前因马超的冷淡态度而引起的不快,似乎很快便烟销云散。
酒过三巡,刘备与张鲁旨是微醉。
这时,一旁的法正道:“主公,你不是说有东西要进献给张师君么?”
经此提醒,酒醉三分的刘备猛然想起,忙道:“备退往葭萌之时,特命人绘制了一张西川之图,内中详记了各处关隘粮库的要害,现下正好献于张师君。”
东西两川虽均属益州,但张鲁割据汉中,与刘氏父子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彼此间防范甚严,西川的诸般军事机密,就连张鲁这个做邻居的只是粗略有闻。
现下刘备将这一幅献西川详图献上,张鲁顿时如获至宝,兴奋道:“玄德既有此图,快快拿出来让我一观。”
“来人啊,将图拿上来。”
刘备高声一喝,帐外便进入一名亲兵,果然手捧着一卷帛图。
帐中汉中武士却将那亲兵拦下,不准其再往前一步。
刘备知道张鲁心存防范,遂是向法正便了个眼色。
法正便即起身,从亲兵手中接过帛图,奉于刘璋跟前的案几上,亲自的将那巨幅的地图缓缓的展开。
“当初备入蜀之时,途经之地,将所见要害尽皆记录于此,尤其是梓潼和巴西二郡,尤为详尽。”
刘备说着凑上案几前,一副准备给刘璋讲解指点的样子。
张鲁兴趣愈浓,巴巴的瞪大眼睛仔细瞧看。
法正不急不忙,徐徐的将地图一点点的摊开。
最后一卷地图展开时,一物陡然闪现。
一柄短剑。
当那柄明晃晃的柄首,就这般全无征兆的出现在眼皮底下时,刘璋神色瞬间惊色,脑海里本能的涌现出四个字:
图穷匕现!
未及反应,法正猛的抄起短剑,低吼一声向着刘璋刺去。
文人出身的刘璋一瞬间惊得无所是从,而身旁的马超和张卫则是反应急快,一见短剑便知有诈,金属嗡鸣声中,腰间的佩剑已呼的出鞘。
“大哥小心。”
张卫惊呼示警,右手将刘璋往后一退,左手挥剑便法正刺去。
与此同时,马超的一剑同时舞出。
电光闪动。
噗~.鲜血飞溅,诺大的地图上,瞬间落满了斑斑血迹。
一件长物“啪”的跌落在案几上。
张鲁的神情骇然无比,仿佛看到了这世上最不可思议,最为恐怖之事。
那跌落在案几上之物,竟然是张卫的断臂!
“啊一一”
惨叫声中,张卫捂着断臂向后倒去。
此时的法正,本是刺向刘璋的短剑,半途顺势转向。
伴随着一阵骨肉撕裂声,锐利无比的剑锋,轻易的洞穿了张卫的胸膛。
“孟起,玄德,你们……”
惊变发生得太快,转眼间从弟张卫已倒在血泊中,张鲁的脑子竟还是一团乱麻。
滴血的剑锋一晃,寒刃已架在了张鲁的脖上,马超的嘴角上钩,流露着的是一抹狰狞诡异的笑。
正对面的刘备,灰白的脸上,同样是让人不寒栗的冷笑。
瞬息之后,周围的汉中武士们方才惊觉,正待扑上保护张鲁时,马超却厉声暴喝道:
“谁敢乱动一下,老子就叫张鲁人头落地。”
主公被擒,这般威逼之下,众军投鼠忌器,旨是不敢再轻举妄动。
这个时候,张鲁才总算彻底明白了一切,愤恼之下,一张脸惨白无比,整个身体都气得盲抖。
“原来你们早就密谋好的,马孟起的,我待你不薄,你因何叛我?”张鲁悲愤不已的冲着马超大Ⅱ孔。
马超冷笑了一声:“我马超堂堂伏波将军之后,岂能甘心任你一个妖道驱从,你也不撇泡尿照照自己,你配吗。”
“你你一一”
张鲁气得舌头打结,竟不知如何回击。
“当初我劝你趁着曹操东征之际,尽起汉中之兵北夺关陇,你这坐守之徒却只是不肯,巴巴的将大好的时机错过。我马超若再委身于你手下,何时能向曹贼报我马家的血海深仇。”
马超历数了张鲁的一番“罪行”之后,仿佛积聚心底的怨气终于开闸宣泄而出,浑身上下说不出的痛快。
张鲁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将目光移向刘备,颤声道:“玄德,我好心好意接纳于你,你为何要与这恶徒同流合污,一起来加害于我。”
“唉~~”
刘备阴沉的冷笑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奈的表情,他摇头叹道:“公祺啊,你不要怪孟起,也不要怪我。我等所做一切,皆是为兴复汉室,诸灭曹贼,不得已而为之。““你们,你们~~”
事态发展到这般地步,张鲁已是气得不知所以。
这时,法正已将短剑在张卫的尸体上擦拭干净,笑眯眯的对刘备道:“主公,你看吧,我早说过,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之中。”
原来这一场投奔张鲁的戏,从头到尾就是诸葛亮与法正共同设下的陷阱。
早先诸葛亮闻知刘封入蜀之后,就预测到益州之事可能会发展开今天的地步,故而在那时起,诸葛亮就开始打汉中的主意。
诸葛亮当时听闻张鲁手下有一名叫作杨松的谋士,此人乃汉中大族,甚为张鲁所依重,而且最重要的是,此人极为贪财。
于是,诸葛亮便派人密往南郑,以巨额财货是暗中结好此人。
杨松拿了钱财,便替刘备说了不少好话,先前张鲁打算发兵倾力攻打刘备后方时,也是杨松百般劝阻。
不久前,成都失陷后,诸葛亮便又派人去给杨松送了大批钱财,声称刘皇叔想来投奔张鲁,请杨松从旁多多美言几句。
杨松岂知刘备有打算香并汉中之心,便想刘备若来投,自己得了好处,张鲁也如虎添翼,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
因此,当时杨松便极力劝说张鲁迎接刘备入汉中,只是没想到马超会突然冒出来反对,差点就破坏了自己的好事。
只是,杨松却万万不会想到,对刘备怀有敌意的马超,原本也是刘备布下的一招棋子。
马超乃关中扶风人氏,和法正是同乡,当初诸葛亮劝说刘备取汉中时,法正便想到了利用马超这层关系来里应外合。
法正猜想以马超的雄心,必不甘心委身于张鲁之下,于是以同乡的名义,暗中与之联络,向他透露出刘备欲取汉中之意,马超当即一拍而合。
马超因是新降张鲁,恐怕张鲁生疑,当初便故意跟杨松唱反调,装出对刘备怀有戒心之意。
如此一来,反而提升了张鲁对他的信心,便能借着保护张鲁为由,跟随张鲁一起出阳平关来迎接刘备。
里里外外的联袂演出,成功的蒙蔽了张鲁,他作梦也想不到,身边这个对刘备怀有敌意,一心要保护自己的马超,竟然早已跟刘备串通一气。
当下斩杀张卫,擒获张鲁之后,刘备便将自己的一百亲兵招来,将张鲁严密的看管。
他立刻派人南去,命诸葛亮、徐庶等率大军即刻向汉中挺进。与此同时,刘备又与马超和法正,统领着收降的这三千兵马,星夜赶往阳平关,夺此通往汉中的要害门户。
阳平关本有杨柏的一万人马,若然强攻,纵然百万之兵未必能下。
但现下杨柏见来者是刚刚出关的三千汉中兵,且张鲁又在其中,便没有任何的提防,轻易放他们入关。
刘备遂以张鲁的名义,将杨柏招至近前,将之擒获,尽夺阳平关之军。
事变突然,当张鲁被俘的消息传回南郑时,已经是三天之后。
消息传开,东川一片哗然震怖。
因是忌于张鲁被俘,众文武群龙无首,皆不知该如何处置。
而当南郑的一干文武还在像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的议论不休时,刘备以张鲁名义发出的一纸传檄之书已到,命各级±吏备安其职,改听刘备的指挥,转奉新主。
紧接着,诸葛亮等所统的两万兵马日夜兼程抵达阳平关,刘备遂挟持着张鲁,率领着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汉中治所南郑而来。
阳平已失,张鲁又被挟持,汉中诸县士吏见大势已去,无不望风而降,刘备大军沿途所过,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
两天之后,刘备的大军进占南郑。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新的变局
(上一章检查的时间仓促,有几处把张鲁误写成了刘璋没看出来,对大家的阅读造成影响,燕子在此说声抱歉)襄阳城南,刘琦墓前。
刘封单膝撑地,手中的一杯水酒倾洒在墓碑之前,神情间多有几分淡淡的伤感。
“兄长,为弟没来得及见你最后一面,这一杯水酒,就当是我向你谢罪了。”
酒落于地,很快便浸入干涸的泥土之中。
种种1日事浮现于脑海,想起当年在刘琦的鼓动下,和他纵游花丛,花天酒地的日子,伤感的脸上,不禁又涌现一丝笑容。
“酒色伤身,兄长啊,到了那边你可得悠着点。”
刘封竟是对着墓碑开起了玩笑,此刻,他的心情已不似先前那般悲伤。
人终归有一死,刘琦这小子前半生虽苦,但好歹阅美无数,临死前的几年,又和自己轰轰烈烈的干了一番大事业,青史留名那是毫无疑问的。
换一种角度来看,刘埔也算死而无撼了。
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更应该懂得珍惜眼前。
刘封并非是那种多愁善感的人,最初的伤感过后,他很快就恢复了乐观与积极。
正自对着刘墒的墓自言自语时,一骑由襄阳城飞奔而来。
“主公,益州董治中急报。
刘封这才刚刚回到荆州不到半个月,董和的急报就到,刘封的神色顿时警觉起来。
将那封急报折开一看,刘封的目光中顿时闪现过一丝惊异之色。
沉吨了片刻,他立刻翻身上马。
“回城。”
一个时辰之后,襄阳城州牧府的议事堂中,庞统、刘巴、蒯良等荆襄重臣齐至。
刘封环看众人一眼,深吸一口气,高声道:“诸位,我刚刚收到益州方面急报,如果情报无误的话,刘备已经夺取了汉中。”
此言一出,堂中一片哗然。
即使如庞统这般智谋绝顶之事,此刻也感到刘封所言不可思议。
刘封遂将董和的那封书信示于众人,信中将刘备窃取汉中的前因后果详细说明,众人看过之后,这才算是恍然大悟。
“先前刘备刚刚入蜀时,刘璋也曾亲自与其会面,那个时候刘备就有机会擒获刘璋,兵不血刃夺取益州。不过那时刘备碍于仁义之名,人心未附,故而未敢轻举妄动。现在他却如此迫不及待的,用此下作手段窃取汉中,看来他真的是被逼急了。”
庞统的一番评价,将刘备的本性彻底揭露。
刘巴连连点头:“主公,刘备以此无耻手段夺取汉中,当地人心必然埋怨不服,不若趁此时机,立刻发兵进击汉中,趁其立足未稳,将之一举铲降。”
仿佛跟刘备是前世的怨侣一样,刘巴对刘备的恨可谓是“阴魂不散”,一旦有时机,他必会鼓动刘封对刘备开战。
“眼下子德州牧方故,荆州人心震动,且大战方艾,士卒疲惫,民生凋敝,即使有机会,我以为也不宜再兴兵戈。”
提出反对的意见之人,正是蒯良。
这时,刘封将目光转向庞统,在大局观上,他还是最依重这位首席谋士。
庞统似乎早就胸有成竹,只等着刘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