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这是一场惨不忍睹的屠杀。
船头之上,刘封弯弓开箭,手指一松,一箭破空而出。
锋利的箭矢正中一名敌卒额头,那可怜的家伙闷哼了一声,整个人便栽入水中。
不出半个辰时,江面上已是血鲜赤染,无数的尸体漂浮在水面上,如同大红地毯上的点缀之物。
“杀~~”
“杀~~”
震天的怒啸声中,战舰逼向北岸,如雨的箭矢射向好容易爬上江滩,如落汤鸡般惶恐的曹军溃卒。
须臾间,江滩一线又是一片血腥,被鲜血染红的鹅卵石,在斜阳映照下,反射着眩丽的光泽,仿佛汉水这么玉带边镶嵌的红宝石。
刘封正准备下令登岸,再大杀一通,以挫曹军锐气时,一叶走舸由襄阳方向疾驰而来。
登上旗舰的那名士卒,拱手道:“启禀主公,庞军师有急事,请主公速回襄阳商议。”
听得此言,刘封只得收敛未曾尽兴的杀意,下令舰队折返回往襄阳。
入得襄阳城,水战胜利的消息,让一城军民为之鼓舞。
刘封大步走入议事堂,未进门便兴奋道:
“军师,你真是料事如神,菖贼果真想从上游偷渡,这一回给我大杀一场,锐气必然大挫。”
“主公,这份情报你若是看了,定然会更加兴奋。”
庞统手捋着短须,将那一道帛书递于刘封。
展将开来一看,刘封神色立变,沉顿了片刻,不禁称奇道:“曹贼这厮,竟然突然进军东三郡西攻汉中了。
这老贼,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竟是为这一招棋做铺垫,够阴,真是够阴啊……”
不令是刘封,就连庞统也是颇为唏嘘。
想那曹操,先是让他们以为要攻刘备,接着又误导他们认为是攻荆州,这时樊城打得热火潮天,那边却峰回路转,人家曹操突然又去打刘备了。
来来去去,真是把人绕得晕头转向。
刘封不得不承认,曹操这一次是把声东击西,疑兵之术用到了极致。
他仿佛看到曹操那张焦黑的脸,正在用讽刺的目光盯着他冷笑。
“这般计策,我料那曹操必然想不到,为他出此计者,多半是那毒士。”
庞统提及的“毒士”,正是贾诩。
刘封微微点头:“曹操手下能人如云,不可小视。不过眼下曹操露出了真面目,刘备腹背受敌,咱们是否也该趁机插上一脚,不能白白把汉中便宜了曹贼。”
曹操若攻下汉中,便将从益州和荆州,两线同时对自己形成威压之势,这是刘封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汉中乃蜀中屏障,落入曹贼之手后果不堪设想。不管怎样,我们现在都必须有所准备了。主公,我建议尽快下令,命益州诸军向剑阁一线集结,一旦刘备军有瓦解的迹象,立刻发兵北上,抢在曹贼之前夺取汉中。”
庞统之计,刘封深以为然,他又道:“一旦刘备兵败,那么涌入汉中的曹军就有近二十余万,单凭益州之军,恐怕无法与曹操相争,依我看,我们有必要调荆州军入川支援。”
汉中关键要害所在,刘封就算是拼得血本,也不会坐视其落入曹操手中。
荆益二州之兵,加起来有十三四万,凭借着蜀中主场优势,同曹操的二十万大军未必不能一较高下。
这个时候,庞统的表情却沉静下来,双眸之中,闪烁着某种狐疑。
沉吟片刻,庞统道:“眼下的局势,我总觉得什么地方有些诡异,究竟诡异在何处,却又一时无法想通。稳妥为重,我以为眼下还是暂时不动荆州兵马吧。”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终极目的
(感谢小梦、小莫和盐都兄打赏)眼下荆襄、汉中,乃至关陇的局势,似乎已进入到了一个相当复杂,难以琢磨的时刻。
就连庞统这种绝顶聪明之土,面对着这般乱局,似乎也有些雾里看花,难辨真伪。
,刘封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隐隐感觉到,这一盘棋局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微妙的时刻,每一步棋都必须小心翼翼,走错一步,就有可能造成全盘皆输的局面。
“稳妥,稳妥……”
刘封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字,由不得他不认同庞统之词。
二人商议停当,一纸军令发往西川。
张任、严颜等所统的益州兵马,本已进抵巴东、建平一线,准备随时东援荆襄。
这时,诸将接到命令之后,听闻汉中形势有变,便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剑阁、阆中一带。
上庸,郡府。
简朴的大堂中,曹操捋须端坐,笑呵呵的注视着那两人走入堂中。
“卑职拜见丞相。”
恭敬行拜见之礼的,正是东三郡豪强申仪和申耽兄弟。
申氏乃东三郡第一大姓,这两兄申依仗着数干部曲的实力,早在建安年间就趁机割据东三郡,明面上敬奉朝廷,实则是一方土皇帝。
朝廷方面,曹操因为考虑到东三郡环境险恶,易守难攻,不便发兵征讨,故而对申氏兄弟的割据一直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倘若申氏兄早识破曹操的真正用意,陈兵于东境,依险据守的话,曹操的大军未必能这般顺利的进入东三郡。
而此番,正是因为曹操声东击西之计,成功的迷惑了申氏兄弟,所以,当他们醒悟之时,曹真和曹休所率的先锋步骑,已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群山峻岭,直抵上庸城下。
面对这般出其不意的变故,申氏兄弟自知大局已定,岂敢再加抵御,故而当即开城,以朝廷臣属的名义迎接朝廷军队的进驻。
“尔等为朝廷镇守边疆多年,劳苦而功高,来,这一杯酒,我代陛下敬尔等。“小宴摆下,曹操的言行举止相当的和蔼可亲。
申氏兄弟忙举杯应道:“这是属下应该做的,何敢言功。”
几巡酒尽,客套话说罢。
曹操口风一变,忽然问道:“二位久居此地,对于这四周的道路应该都很了解吧。”
申仪忙答道:“属下自幼居于上庸,方圆几百里的大大小小山道,无一不知。丞相若欲攻打汉中,属下愿为向导前驱。
“很好很好,你有心为朝廷效力,这点很好。”
曹操点头表示了赞许,却又道:“不过我想问的是,你除了对通往汉中的道路熟悉之外,对南下的道路又知道多少?”
“南下?”
申仪一时愣怔,脸上顿露疑惑,但也不敢多想,忙道:“南下的话,属下知道有几条小路,翻越几百里的山道,可以抵达巫县。”
“好好,甚好,哈哈。”
听得申仪这一番话,曹操竟是大喜,连连的称好,搞得申氏兄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酒宴的气氛,一时有点诡异。
正自这时,曹休自外匆匆而入,拱手道:
“启禀丞相,汉中细作发来情报,言是刘备已经南调葭萌之军,已经在星夜赶往黄金戍的路上。”
“嘿嘿,看来刘备这回真的是急了,诚如文和所料,他连南边的安危也不顾了。“曹操捋须冷笑,似乎对刘备此番调兵早有所料。
曹休凝眉道:“丞相,黄金戍乃险关,若然等到刘备援军一到,想再攻其关就要万分艰难,我们现在应该趁其空虚之际,即刻发兵攻关吧。”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你就传令给子丹,令他即刻向黄金戍发起进攻,这出戏既然演了,就要演得再逼真一点。”
“末将明白,那末将是不是也立刻率本部去为子丹助战?”
曹休求战之心甚为强烈,攻取汉中这般大功,他岂能坐看首真一人独占。
曹操抚其肩,满脸期许道:“文烈莫急,我有一件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你若能办成这件事,则我统一天下的大业,你便是首功之臣。”
统一天下?
首功之臣!
这八字,仿佛一剂鸡血注入到曹休体内,瞬息间令这位年轻的曹家小将热血沸腾。
兴奋之下,曹休慨然道:“丞相要我做什么,我营休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曹操的脸上,露出一抹诡异而得意的笑容。
樊城的曹军果然撤了。
于禁、徐晃、文聘等当代名将,他们所统率的近十万曹军,在刘封收到那道情报的次日,便即撤了樊城之围,十万大军退往了新野一线。
襄樊的危机,似乎就此解除。
接下来,更多的情报接踵而至:
曹操主力进驻上庸,刘备东调葭萌守军,益州军团集结于剑阁待命……诸般的情报表明,形势似乎都在向着有利于刘封的方面发展。
只是,刘封的心中,那种潜意识当中的不安,却不知为何,反而是越发的强烈。
州府大堂中,刘封凝视着壁上所悬的巨幅地图,沉静的脸上,不时闪烁着狐疑之色。
“夫君,你在发什么呆?”
耳畔传来一声清灵的笑语,刘封从沉思中清醒过来,蓦然回首,却见夫人孙尚香不知何时已出现在身后。
她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捧到他面前,绝美的容颜上,流露着关怀之色,轻声道:“夫君你日夜操劳,实在辛苦,这是我叫庖人熬的滋补之汤,你趁热赶紧喝了吧。”
“多谢夫人关怀。”
刘封接过碗来,大口灌下,一口气喝了个千干净净。
孙尚香见他这般狼番虎咽之状,“噗”的便笑了,按着他的手道:“慢点,又没人8艮你抢,莫要烫到。”
喝到一滴不剩,刘封打了个嗝,笑眯眯道:“难得夫人这般关心,这汤我当然要一口喝尽了。”
“怎么,难道我平素就不关心你吗?”孙尚香佯装嗔怨。
“当然不是了。”
刘封携起她一双素手,温柔的看着她那双秋水般的明眸,“这些天来,我为军务所累,家中一切都赖夫人独自操持,若无夫人做我的后盾,我焉能放心的去足艮敌人搏杀。说起来,我还要谢谢夫人才是。”
听得这般感激之词,孙尚香心中感情,亦是深情款款的望向她,柔声道:”你我夫妻一体同心,荣辱与共,何用得这般谢来谢去。””夫人……”
望着那绝美的容颜,刘封心头一荡,手指捧起她的尖尖下巴,低头便向她唇间吻去。
咫尺之间,便要四唇相触。
正在这时,孙尚香募的脸色一变,急是将刘封一把推开,捂着嘴便扭到一边干呕开来。
刘封愣怔一下,忙是将孙尚香扶住,抚着她的背问道:“夫人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我马上请张神医来。”
刘封正要吩咐下去时,孙尚香却摆手示意他不必。
干呕了一阵,孙尚香方始缓过劲来,接过刘封倒来的水香下,不多时,神色便恢复如常。
“夫人,你是不是操持家务累到了身体,怎的会突然干呕不止?”刘封关怀的脸色间,又夹杂着几分疑惑。”我没事,夫君你莫要为我担心。“孙尚香说这话时,颊畔竟是暗生淡淡红晕。
她这般不同寻常的表情,岂能逃得过刘封的眼睛,狐疑片刻,猛然间心头一震。
他一把将孙尚香扶正,睁大眼睛兴奋的叫道:“夫人,你莫不是有喜了?”
孙尚香亦不回答,只是低头浅笑,微微的点了点头。
一瞬间,刘封的心为前所未有的狂喜所充斥,整个人如疯了一般,大笑着叫道:“我要做父亲了,我要做父亲了……”
“瞧你高兴的什么似的。”
孙尚香浅浅而笑,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她双目含情,看着眼前这个欣喜若狂的男人,心中亦如蜜一般甘甜。
“夫人,太谢谢你了,你真是我的好夫人。”
刘封高兴到极处,竟是像个小孩一样,把孙尚香高高的抱起,在这大堂中不停的转着圈子。
孙尚香格格笑着,那轻灵而幸福的笑声,久久的回荡在堂中。
两天之后,身在襄阳的文武,尽皆听闻了孙夫人有喜的消息。
这个喜事,为这座被战争阴云所笼罩的城市,带来了难得的轻松。
刘封身为“一国之主”,他的家事即是国事。
孙夫人若是为刘封诞下子嗣,那就意味着刘氏的基业有了继承人,这也意味着,群僚们从刘封这时得到的荣华富贵,能够从刘封的儿子那里继续的延续下去。
尽管孙夫人能否诞下一子尚未可知,但这个消息对于团结臣民之心还是起了一定的振奋作用。
在刚刚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诸僚尽皆向刘封贺喜,刘封高兴之下,当众宣布大赏群臣,大赦牢犯,以为孙夫人讨个平安。
“主公将要有嗣,我等实为主公感到高兴,不过我这里有件,恐怕不得不扰了主公的兴致。”
庞统笑呵呵的说道,但神色间却有几分凝重。
大战未兴,外患未除,刘封很快从高兴中平静下来,问道:”国事为重,哪有什么不高兴的,先生但说无妨。”
庞统遂道:“从目前的情报来看,曹操的主力已进入上庸一带,而且已对黄金成发动进攻,其攻打汉中的意图已经很是明显,我想大多数的同僚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刘封从庞统的话中,听出了几分不同的意味。
诚如其言,在经历了曹操连番的疑兵之计后,现下之时,诸僚皆认为曹操已露出其最终目的,那便是全力攻取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