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刘琦亲自给他倒满一杯酒,浸满酒红的眼眶转向大堂:“兄弟你忘了么,上次在汉水上时,为兄我可是答应过,到了夏口后,一定要让你好好见识下什么叫纵游芳丛的。你看这堂下美人,都是我金屋珍藏多年的娇娃,阿封你看上了哪个随便选,保准服侍得你欲仙欲死,哈哈”
原来是这样,当大哥的带着小弟玩女人,还真是够义气呀。
穿越前的刘封虽然没有刘琦这般潇洒,但毕竟是个现代人,在玩乐这方面不可能比刘琦还保守。眼瞧着一双双媚眼暗送秋波,钩魂摄魄,刘封心里边自然就荡漾起来。
只是这刘琦上边没有老爸顶着,自然可以随心所欲的纵情玩乐,自己可还个家教严厉父亲,在这种特殊的时刻跟着刘琦厮混于美色之中,若是让刘备听到了风声,岂不是自找麻烦。
刘封只好强抑**,苦着脸叹道:“兄长这番美意我心领了,只是父亲的脾气你也知道,我可不敢惹祸上身。”
刘琦面露鄙色:“怕什么,好色乃男儿本色嘛。再说了,此处乃为兄的别院,除了最亲信之人,旁人莫知,咱兄弟俩在此快活,只要你自己不傻乎乎的说出去,叔父他又如何能知道。”
刘封本打算推拒的,但转念又一想,当年的萧何曾通过受贿来表面自己胸无大志,古人尚且如此,自己适当的沾染点所谓的“坏习气”,其实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想到此,刘封改换了口风,无可奈何的笑道:“既然兄长一番盛情,那我也不能扫了兄长的雅兴,这样吧,我就陪兄长喝上几杯。”
“这才对嘛。”刘琦大为高兴,挥手道:“琴乐在哪里,美人们,给本公子跳起来,我兄弟喜欢,重重有赏。”
于是刘封便暂时将烦恼抛在脑后,听着靡靡琴乐,左拥右抱,跟刘琦在脂粉堆里泡了整整半宿,直到傍晚时节,已是喝得有五分醉意。
“阿封,今晚上你要哪个美人,随……随便挑……”刘琦醉眼朦胧,舌头已经打了结。
“这个也要,那个我也要。”刘封也是酒气熏天,顺手从一堆环伺的美人中搂了两人入怀。
“**呀,哈哈,兄弟你厉害。”
二人各挑了美人,正准备回房享受巫山**之乐时,外面家丁忽然来报,说是一名小校自北城军营而来,有十万火急之事要紧急求见刘琦。
醉熏熏的刘琦想也没多想,舌头打着结道:“叫……叫他进来。”
过不多时,一名披甲的军官匆匆而入,神色十分的凝重,大步奔至近前,单膝伏地道:“启禀公子,叛将文聘已率军由安陆南下,兵围石阳,石阳守将发来求援急报,请公子速派兵解围。”
这一消息立时将刘琦的酒意冲散了一半,就连刘封心头也为之一震。
从荆北进攻夏口共有两条道路,一条是由与南阳郡相接的襄阳顺汉水南下,一条就是由与汝南郡相邻的安陆县顺涢水南下。石阳则是涢水下游的重要据点,也是拱卫夏口的一道门户,如果让文聘攻占可石阳,夏口就将直接暴露在曹军的兵锋之下。
只是,鉴于石阳的重要性,关羽早先就派遣一部分水军巡游于石阳附近的涢水水域,文聘能够在不击垮关羽水军的前提下,就能完成对石阳的包围,实在是不可思议。
或许关羽水军已经被击败了吗?可是也应该更早将消息传回夏口才对呀?
一时间,半醉半醒中的刘封有点糊涂了。
刘琦却没想那么多,他一把将身怀中的美人推开,摇摇晃晃大步上前,冲那小校喝道:“急报在哪里,快呈上来。”
“在小的身上。”小校抹了把额头的汗,手伸进怀中摸出一卷帛书,双手捧起:“请大公子过目。”
敞开的大门外,一股穿堂风钻入堂中,将四面的火盆吹得闪烁不定。冷风透过衣衫钻入身体,寒意侵蚀下,刘封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晕乎乎的头脑也因这一个冷战清醒了不少。
不再朦胧的目光中,一身酒气的刘琦正俯下身来,伸手去接那小校的手中的求救信。
蓦然间,刘封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急喝一声:“小心!”
第二十七章惊变
金属般洪亮的大声示警,并未能惊醒被靡靡淫乐灌满耳朵的刘琦,伸出去的手,离那小校已在咫尺之间。
突然间,那小校猛的抬起头来,黑色的瞳孔迸射出凶残之极的杀机,手腕一抖,从那捧起的帛书中刷的抽出一柄明晃晃的匕首,寒光闪动,他奋然跃起,锋利无比的匕锋向着刘琦的前胸狠狠的扎去。
惊变骤起,在如此近的距离,纵然是当世高手也避之不易,更何况是尚有三分醉意的刘琦。当那死神的獠牙如电而至时,他酒红满面的脸甚至连一抹惊讶的表情都不及转换。
噗!
一声血肉撕裂的之音,那匕首不偏不倚,正中刘琦。
切肤之痛刺激着神经,被酒气所浑浊了大脑的刘琦,在痛疼的刺激之下,此刻才彻底的清醒过来。但他惊奇的发现,刺客那看似倾尽全力的偷袭一击,命中自己时,却如强弩之末一般,划破衣衫的匕首,仅仅只是刮伤了胸口表面的肌肤而已。
而那本以为一击得手的刺客,此刻同样一脸的骇然,一双充满血丝眼眶中,斗大的眼珠几乎要迸裂出来一样,仿佛见到了这世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命中目标的一刹那间,眼前白雾一闪,他感到仿佛有一根寒冷如冰的细丝,在自己的手腕上轻轻绕了一圈。紧接着,他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那只执刃的手掌跟手臂分家,随着惯性撞上了刘琦。
一切都发生在眨眼之间,当那一截断手跌落于地时,刺客才感觉到来自断腕处痛如骨髓的剧痛。他恐慌的眼睛向着断处扫去,更加骇然的发现,创口处皮肤、肌肉,血管、骨胳平滑整齐的就像是一副剖面图。
热血如水管迸裂般飞溅而出,在惨嚎声中,那刺客捂着臂断倒在了地上。鲜血溅落在大红的地毯上,很快形成了一团团紫黑色的污斑。
大堂之中,仿佛时间凝固了一般,死一般的沉寂。
“啊”
被溅了一脸鲜血的舞伎凄厉的尖叫声打破了沉寂,突发的血光之灾令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陷入了恐慌之中,那些舞伎和伶人们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个尖叫着抱头四处逃窜。
手持滴血的青釭剑走上前来,踢了一脚已经疼得在地上打滚的那刺客,刘封回头瞟了一眼惊魂未定的刘琦:“兄长,你没事吧?”
刘琦打了一个冷战,整个人清醒过来,方才意识到刚刚那短短一瞬间里,自己的一只脚已是迈进了鬼门关。
“多谢了阿封。对了,你怎么看出这狗杂种是刺客的?”刘琦抹去了脸上的血渍,胸口仍因心有余悸而起伏不定,但惊悚的目光中,隐约流露着几分感激之色。
“文聘不击败二叔的水军,怎敢去围石阳。如果他真的率军南侵,咱们早应该收到消息才对。况且兄长先前说过,此间是你的别院,只有几个亲信知道位置,这家伙既是从石阳而来,又怎么会找到这里。有此两点漏洞,不是刺客才怪。”
刘封说着将剑身上的鲜在那刺客身上擦干净,将宝剑收还了剑鞘。
刘琦恍然大悟,片片血斑的脸上再度浮现出钦佩的表情,忍不住赞道:“阿封,汉津时我就看出来了,你不光是勇武,心思也极是缜密。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是远不及你,叔父他能有你这样的儿子,真是莫大的福份。”
莫大的福份吗,那看对谁而言,对于我,却是如芒在背的隐祸。
尽管如此,刘封对于他这位从兄的赞词,心中还有稍有些得意,因为他知道,与刘备手下那些人的赞美不同,只有眼前这青年的话才绝对是发自内心。
“兄长就别给我戴高帽了。不过话说过来,我看兄长你平素似乎太过随意,对自己的安全疏于防范,这样可不行,倘若今天给这刺客得手了,后果实难设想。”
刘琦面露愧色,讪讪笑道:“是是,阿封你说得是,今后我一定注意。”
地面上的那刺客仍在痛苦中受煎熬,由于失血不断的原因,他的脸色已越来越苍白,呼吸也越发吃力,再用不了多久,必会引失血过多而亡。
刘封蹲下身来,盯着那刺客道:“兄长,这个人你可认识吗?”
刘琦也俯下身来,盯着刺客的脸细细的端详了片刻,摇头道:“从没见过。”
刘封点了点头,喝道:“来人呀,快给这人包扎救治,要留下活口好好审问是谁指派他的。”
话音未落,他刺客突然剧烈抽搐起来,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珠暴睁得几乎要迸射出眼眶,紧闭的嘴角处,一丝鲜血正缓缓的渗出。
“不好,这杂种想咬舌自杀!”
刘封神色一变,急是伸手去扳他的嘴巴,但那刺客仿佛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竟是撑着最后的力气,死咬住牙关不肯松口,抽搐了片刻之后,整个身子突然一挺,便是不再动弹。
“狗杂种还算是条汉子,可惜了,想挖出幕后指使是谁就难啦。”刘封把手上的沾到的热血抹在了尸身上,摇头叹息不已。
此时,刘琦的眼眸却忽然一亮,似乎发现了什么可疑之处。他蹲下身来,将那具正在僵硬的尸体往侧向一推,在他的腰带中发现了一样东西,看样子像是一面通关的令牌。
因为战争逼近,夏口城早处于全城戒备,为防止细作混入城中,进出城门的平民一律都需官府所颁发的通关令。至于军队的调动,则需要军府所颁发的军人通行令。看那刺客身上所佩带的通行令,应该属于后者。
刘琦将那令牌解下,正面是看起来并无异常,待到翻过来看颁发此令者的刻名时,神色却骤然变得阴沉下来。
刘琦表情的突然变化,使刘封意识到这面令牌定有蹊跷,他目光凑上去一看,神色也不禁微微一变。
那令牌的反面赫然刻着左将军的名号。
天下人皆知,皇叔刘备的官职,正是当今汉帝亲封的左将军。
第二十八章谁在幕后?
这面令牌最直接能证明的,就是这个刺客是左将军的部下,再往下推,也就是说刺客很可能是他刘封的父亲刘备所派来的。
在看到令牌上的名号时,刘琦表情的变化,很明显的表明他此刻的心理,已经按着这令牌的推论而去。
如果在平时,刘封看到这面令牌时,第一反应当然会把这当作是曹操方面所施的离间计,但他之所以会感到吃惊,是因为他猛然间想起了当日徐庶那诡异的一笑。
前些天送别刘备之时,徐庶曾亲口告诉刘备,他自有妙计侵夺刘琦的权力,难道,这就是他所谓的“妙计”吗?
一瞬间,刘封的心思翻滚如潮,但在刘琦面前却不能有任何的显露。他嘴角一扬,露出一抹嘲讽似的笑:“这个曹操以为我们都是白痴吗,会连这么简单的离间计都看不出来么。”
刘琦阴郁的表情马上由阴转晴,显然他是那种性情直爽,极容易被表面事物所蒙蔽了眼睛的人。
刘备力主联合东吴抗曹,刘琦就起了防备之心搬入军营。刘备去往樊口之前,答应了他的联吴条件,承诺吴军不会入驻夏口,他马上就对刘备又没了警惕,还拉着刘封来吃喝玩乐。
当看到刺客的通行牌写着刘备的名号时,他立刻又不假思索的产生了狐疑。而现在,当刘封举止自然的说这刺客是曹操的离间计时,他的狐疑马上又烟销云散。
“阿封,你说这是曹操的离间计?”刘琦紧张的问道。
刘封气定神闲,淡然道:“这还用说么。父亲他仁义名满天下,岂会做这等伤害亲人,遭天遣的恶事,到时候不但坏了自己名声,还会乱了江夏的人心。”
刘琦听着连连点头:“那是,叔父对我这侄儿向来仁爱,又怎么会伤害于我。”
刘封跟着又道:“说句玩笑话,若是父亲他真的想派人刺杀兄长,以父亲的谋略,又岂会蠢到让刺客身上带着他的令牌,兄长你说是不是。”
被刘封这么一解释,刘琦心中疑团烟销云散,哈哈笑道:“阿封你说得对,曹老贼想离间我们叔侄之间的感情,我看他真是白日做梦。”
见说服了他,刘封暗松一口气,自己心中的狐疑却更重,以曹操的智谋,多半不会想出这样拙劣的离间计,如果不是曹操的话,难道真是徐元直的计策吗?
陡然间,刘封心头一震,一个不寒而栗的念头闪过脑海:如果是徐元直,他绝不敢擅自作主要子德的命,也就是说,他很可能是得到了刘备的密令,可又是什么原因让刘备改变想法,竟然狠心到要杀子德呢?
诸般猜疑扰得刘封心绪不宁,他便准备先行告辞,赶着去徐庶那里问个究竟。正在这时,一名家丁冲破围观的人群,上前惊叫道:“公子,大事不好,北营发生兵变。”
“兵变!”刘琦吃了一惊,一把揪住那家丁,喝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家丁颤声道:“小的刚才听到府外有动静,就跑出去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