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一直以来,刘封都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而前次奇袭荆州之时,孙权气势汹汹的杀奔荆州而来,更是险些把刘封逼入绝境,诸般的怨气,刘封时刻都记在心头。
“周郎虽然了得,不过他手下的那批将士,说到底也都是孙权的臣子,究竟这些人是否能铁了心跟着他造反还是个未知数。倘若我今天响应了他,好处还没来得及捞到手,那边他就被孙权所败,到时候我还得罪了孙权,岂不落得两手皆空。”
尽管刘封有复仇之心,但仍然保持着难得的冷静。
庞统冷笑了一声,“主公怕是多虑了,以周郎的谋略,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会选择和孙权翻脸吗?依我之见,他手中定然握有致胜的法宝,我们就不必要替他操心了。”
“先生莫非是说……经庞统这一提醒,刘封猛然间想到了什么。
庞统嘿嘿一笑,诡秘的表情证明了刘封的猜测。
刘封轻吐了口气,摇头笑道:“原来如此,看来是我小看周郎了。既是如此,那我与孙权之仇,现下便正好一报。只是,咱们要与灭孙权,曹操和刘备二人方面也不能不作考虑。”
庞统笑道:“东南生变,最高兴的一定是曹操,我想他定会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先去收拾关中的刘备,咱们只消略施一些小计,推波助澜便是。”
听得庞统之言,刘封信心倍增,当下便下定了决心。
正当刘封热血沸腾,准备干掉孙权这个可恶之徒时,庞统却似有深意的说道:“主公,我在想,你在和孙权开战之前,是不是先要说服一个人才是。”
“说服谁?”
刘封正在兴头上,一时没有回过神来,稍迟片刻,忽然省悟。
庞统所说的这个人,自然便是刘封的夫人孙尚香了。
寿春城,侯府。
刚刚荣升寿春侯的东吴大都督周瑜,此时此刻,正闲坐在这座曾经袁术的皇宫,而今属于自己的侯府之中,闲情淡然,仿佛在享受这大战之后难得的悠闲一样。
左右环立着的,乃是潘璋、凌统、蒋钦等几员心腹之将。
这几人的神情却没周瑜这般闲然,那一张张饱经战火洗礼的脸,此刻,却时隐时现着某种焦虑。
或者,亦是某种兴奋。
“都督,建业传来消息,吴侯很快就要起程前来寿春,我们的时间不多,是该做决断的时候了。”蒋钦的口气中有几分激动。
这位寿春本地人,早年随孙策平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江陵之战,乃至合肥、寿春诸战,他从征周瑜,血战无数,亦是居功不小。
和凌统一样,蒋钦也是周瑜心腹爱将。
“吴侯一到寿春,定然立刻接管整个淮南的军政大权,到时候我们就没有机会再起事了。”
潘璋也跟着催促,淮泗出身的潘璋,这些年来随着周瑜东征西讨,同样极受周瑜的信任。
周瑜依然是笑而不语。
这时,凌统却神色凝重道:“就算我们赶在吴侯进据寿春之前起事,但只怕还有一件极重要的事要解决。”
“什么事?”潘璋和蒋钦齐齐望向凌统,精神跟着紧张起来。
凌统顿了片刻,默默的道出了四个字:
“师出无名。”
潘蒋二人闻言一震。
凌统说得确实没错,说到底,无论是周瑜,还是潘蒋二人,名义上可都是吴侯孙权的臣子。
以臣子的身份,公然“背主”自立,除非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则,何以叫士卒信服,何以不让天下人视他们为不忠不义之徒。
“这个……确实是一件棘手之事。”蒋钦皱眉说道。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望向周瑜,在这件事上,还得靠他们的“主谋”来做决断。
周瑜淡若浮云的目光中,闪烁着某种复杂的神色。
似乎是某种愤恨。
那是来自于对孙权的愤恨。
他自问对孙氏忠心耿耿,当年孙策去世,孙氏的基业危如累卵,是他在危难关头,力挺孙权,扶他坐稳了江东之主的宝座。
赤壁之战,又是他再解孙权倒悬之危,乃至他以身负重伤的代价,为孙权打下了南郡。
周瑜自问自己对孙权,可以说是劳苦而功高。
可是,换来的却是什么。
哪怕没有封赏,没有加爵,只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信任也好。
可是那碧眼小儿,只会玩弄权术,用那样卑鄙的手段对付我。
那时的周瑜,心灰意冷,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几乎郁郁而终,如果不是刘封的出手相救,焉能有今日。
所以,自从周瑜向孙权再度请战出山时,他就早已笃定了决心。
孙权这个短视的奸诈之机,根本不配再做我周瑜的君主。
在周瑜看来,无论是攻下合肥,夺占寿春,还是攻取下邳,他都是在为自己开疆拓土。
而今,‘孙权打算移治所于寿春,分明是打算来摘现在的果子。
到了这个时候,周瑜不得不将他的计划提上日程。
今日他召集这几位信任的将领前来侯府,为的便是商议着共举大事。
凭借着极高的威信,蒋钦等人对周瑜的忠心远高于孙权。
况且,前番借着开发淮南为借口,周瑜已不露痕迹的将诸将士的家誊尽数移居于淮南。
后顾之忧已无,诸将对周瑜的自立自然是更加放心追随。
在他们看来,周瑜是远比孙权更有前途的一位雄主。
虽是如此,但这“师出无名”四个字,却如同枷锁一般束缚着诸将,让他们放不开手脚。
看着一张张焦虑的脸,周瑜却只淡然一笑:“诸位放心,所谓的师出无名,我早有应对之策。“诸将闻言精神为之一振。
“来人啊,把我们的新主去请来吧。”
周瑜拍了拍手,心腹的家丁便闻令而去,过不多是,一名俊朗的少年便从别室传人堂中。
当蒋钦等人认出这少年时,神色间瞬间为惊喜所占据。
那少年,正是孙策之子,孙绍。
当年孙策遇刺身亡时,孙绍才刚刚出生不久。
尽管从小没有父亲,但或许是因为继承了父亲优秀的基因的缘故,孙绍自幼便练就一身的武艺,长大之后,更是生得相貌堂堂,眉宇举止之间,不乏其父洒脱俊美之风。
按照东吴的制度,兵为将有,将门之子长到一定年纪之后,便可拥有自己的部曲,征战沙场,建立功勋。
东吴诸将中,不少人的子弟都已拥有自己的部曲,为国效力。
惟独孙绍,其叔孙权却以孙绍乃其兄唯一血脉为由,坚持不让孙绍带兵上战场。
实际上,孙绍一直都处于其兄用“荣华富贵”和“叔侄关爱”,所设下的变相的软禁中而已。
孙权根本不想让孙绍建功之业,因为他怕他的这位兄长之子在江东树立威望,影响到自己权位。
毕竟,这江东的基业乃是孙策一手打下来的,当年如果不是孙绍年幼,这江东之主的位子,绝对轮不到他孙权来坐。
先前周瑜在打下徐州之时,就预料到孙权很快就要迁治寿春,故而当他从下邳南归时,便秘密派人将孙绍从建业接出,藏匿在了侯府之中。
当蒋钦等人看到孙绍的一瞬间,顿时便明白了周瑜的用意。
他们的美周郎,这是打算借着拥立孙绍来与孙权决裂。
作为孙氏江东基业开拓者的儿子,从法理上来说,孙绍拥有着比其叔孙权更合法的继承权。
只要树起孙绍这面大旗,什么“师出无名“的顾忌,统统都将是浮云。
原来,周瑜早有此妙计。
堂中诸将,沉顿了片刻,忽然间全部开怀大笑起来。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谁才是最可怕的人
月上眉梢,诺大的州府中,一片祥和宁静。
刘封站在窗外,静静的看着屋中的那一副温馨的画面。
屋中的孙尚香,正怀抱着他们的儿子,嘴里哼哼着刘封听不太懂的江东民谣,哄着那胖嘟嘟的小家伙入睡。
孙尚香原本身材窈窕,生育过后身体渐渐变得有些丰满,这时再衬上那份母性的慈爱,在刘封看来,比先前更凭添了几分韵味。
刘封轻步走人屋中,孙尚香转头见是他,浅浅一笑,又将目光移向怀中的儿子。
刘封凑了过去,但见那白白胖胖的小子,正在眯着眼熟睡,小嘴里还不时的吐着泡泡,甚是可爱。
这便是孙尚香为他所生的儿子,刘封给他取名叫作刘裕。
这一家三口,就这般安静祥和的在一起,与普通的人家一样温馨。
刘封恍惚有种身在梦中的不真实感。
一种如梦幻一般,让人陶醉的幸福感。
又哄了一会,见得小刘裕彻底入睡,孙尚香便将儿子交给了乳母。
夫妻二人相携着走出屋外,在这宁静的夜晚,一起沐浴着月色在庭院中散步。
“夫君,我们有多久没有这样一起散步了?”
头依着丈夫坚实的肩膀,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孙尚香忽生感慨。
刘封想了想,叹道:“是有很久没有这样散步了。”
自从孙尚香嫁与刘封以来,这么多年来,刘封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东征西讨,夫妻二人可谓是聚少离多。
前番南阳之战结束以来,虽然有近一年的时间再无战事,但刘封却又忙于治理他越来越大的疆土,不时的出外巡视。
甚至,当初儿子刘裕出世的时候,刘封都没能陪在她身边。
诸般的种种,都让刘封觉得自己这做丈夫的,有点亏欠娇妻。
但是,孙尚香却从未曾有过一丝怨言。
每当刘封又一次要出外征战时,她总是会说:放心的杀敌去吧,不用惦念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照顾好我们的家,安心的等着你凯旋而归。
刘封现在才体会到,什么叫作“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孙尚香就是那个让他心存感激,独一无二的女人。
但是现在,刘封却打算对她的哥哥动手,尽管是在她眼中冷血无情的一个哥哥。
“夫君,你是不是有什么决定要和我说?”
刘封的脚步忽然停了下来,转头看向妻子,只见她只是那么淡淡的笑着,仿佛早已做好了某种心理准备似的。
知我者,莫若妻也。
既然是被看透了心思,刘封也就不好再迟疑,于是,他暗吸了一口气,将心头之事如数道与了她。
孙尚香听罢之后,并未显得十分惊讶,只是轻叹一声:“公瑾哥哥受了那么多气,能忍到现在,也难为他了。“孙尚香非但没有惊怒之色,相反,她对周瑜还有几分怜叹之意。
“夫人,你……”
刘封颇感意外,正欲开口时,孙尚香却淡淡道:“二兄他铁石心肠,无论是谁,在他眼中只有可以利用和不能利用之分,他这是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
听她之词,似乎是并不反对自己出兵。
而且,那口气之中,隐隐似乎还有几分痛快之意。
尽管如此,刘封还是不得不问一句:“夫人,你真的一点都不反对吗?”
孙尚香冷笑一声:“我只不过是一个庶出,说到底,他根本就没把我当作是孙家的人,我又何必自作多情。”
原来如此,听得孙尚香这般表态,刘封悬着的心也就彻底放下。
现在,他已了无顾忌,心中已在盘算着灭吴之计。
而这时,孙尚香沉顿了片刻,却又道:
“他们虽然无情,不过终究与我有血缘关系,我只希望夫君答应我,能给孙氏留一条活路。”
对于妻子这唯一的要求,刘封岂能不应,当即指天为誓,应诺了孙尚香所请。
当晚“说服”了孙尚香之后,次日一早,刘封便对周峻予以回复,答应了周瑜联手起兵,中分江东之约。
打发走周峻之后,刘封迅速的展开了一系列的备战工作。
先是根据庞统的建议,刘封将刘备手下荆州文武,其扣于荆州的家誊部分予以送还,通过这种方式,向刘备表现出和解的意向。
与此同时,一道密令发往益州,命蜀将张任、严颜、张嶷、马忠等将集结蜀中军队,随时准备开赴荆州。
荆州、方面,刘封则命镇守南阳,屯驻宛城的魏延所部,大张旗鼓的调集粮草,训练士卒,营造出一副准备北伐的迹像。而借着北伐的名义,刘封又可以向襄樊一线堂而皇之的增兵。
一时之间,荆州风言起四,除了庞统、蒯良等少部分高层之外,一州士民皆以为他们的前将军刘封,再次准备足艮曹操开战。
濡须口。
巨大的楼船上,孙权负手而立,兴致盎然的欣赏着广阔的江北之景。
此时此刻,他的心早已飞往了寿舂,飞往了下邳。
孙氏一族虽出身于江东吴郡,但孙权的幼年,却是跟随着父亲孙坚在两淮一带度过。
至今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年少岁月,孙权都会欣然一笑。
在孙权的内心中,从未把自己当作是吴人,淮河之畔,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现在,他扬帆北上,终于感受到了衣锦还乡的那种快感。
“父亲,我们孙氏的脚步,终于又可以踏过淮北了。”
想起已逝许久的父亲,孙权心中洋溢着一种骄傲。
忽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