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旋即,他却冷笑一声:“我的野心?那我倒要问一句,你吕蒙的野心又是什么?”
这一句反问,令吕蒙神色一怔,顿时语塞无言。
迎着那一缕绚烂的晚霞之光,周瑜淡淡笑道:“我周瑜,宁可像这晚霞一样,绚烂之后即逝,也不愿一生苟活在孙权那种人的羽翼下,这就是我的野心,吕子明,你能明白吗…”
如晚霞一般,短暂的绚烂…在这一刻,吕蒙的心中陡然产生了某种深深的震撼,忽然之间,他似乎开始懂了。
而在这时,当他再次抬头去看那俊美之人时,却恍然发现,原来自己离他仍然那么远。
“原来如此,嘿嘿,周瑜,你赢了。”
许久之后,吕蒙长吐了一口气,那一声叹息中,仿佛隐含着某种释然。
周瑜微微点了点头,问道:“子明,既然已经服输,可愿做我左膀右臂,你我重建东吴的辉煌。”
吕蒙哈哈一笑,慨然道:“周郎,你是那耀眼的晚霞,我吕蒙也不是黑夜中的萤虫。忠臣不事二主,我这颗人头,你拿去吧。“听闻此言,左右凌统等辈,原是对吕蒙怀有恨意,这时也不禁为他的慷慨赴死而动容。
周瑜再次审视着眼前这断臂的对手,眉宇中流露出几分可惜之色。
沉默许久后,周瑜转过身来,微微摆手道:“把他带下去,成全了他吧。”
“多谢。”
吕蒙亦不用别人拖拉,自己捂着断臂,摇摇晃晃,步履蹒跚的走下了甲板。
片刻之后,只听一声”咔嚓”的脆响。
周瑜长长的吐了口气。
突然之间,他只觉胸中气血骤然翻涌,一时难以忍住,张口便喷出一蓬血箭。
#####撑####”巢湖战事如何?”坞壁上,孙权面怀期待的问道。
那名斥候,却是神色黯然,低头不语。
见得斥候这般表情,孙权的心头咯噔一下,一股凉意透心而起。
他猛上前一步,狠狠的将那斥候抓住,厉声问道:“说啊,到底是谁胜谁负?”
左右文武将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冻结了一般。
“我们败了。”
不知过了多久,那斥候默默道出了这结果。
这噩报,如惊雷一般,将所有人的心顷刻间轰为粉碎。
这一刻,孙权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片的灰暗。
他的心,犹如被利刃千刀万剐,那种痛苦,简直是痛不欲生。
“D嗣~~”
孙权突然一声大叫,接着便仰面朝天倒在了地上。
##########赤壁,长江。
大江之上,无数的战船在熊熊燃烧,火船之上,不时的有着火的士卒嚎叫跳入江中。
一艘艘荆州军团的战舰,无情的从那些落水的吴卒身上辗过,庞大的舰队,迅速的穿过这片曾经让吴人创造辉煌的战场,向着陆口汹汹杀去。
关键时刻,甘宁的归降,一举改变了整个江夏之战的进程。
当初孙瑜在甘宁叛逃,粮草被烧之后,仍然以一万水军强行出战。
江东诸将个个都是水战的好手,尽管孙瑜的水战能力差甘宁一截,但比起荆州军诸将来说,还要是高出一筹。
正是仗着这点优势,孙瑜仍然坚持率一万水军,前往赤壁迎击荆州军。
只是,令孙瑜没有料到的是,刘封竟然会如此信任甘宁,委任一名降将做开路先锋。
当孙瑜发现,他所面对的敌人是甘宁之时,他就知道自己败了。
身为东吴的名将,甘宁对东吴那套水战打法可谓滚瓜烂熟。
半个时辰之内,战斗旋即以吴军战败收场。
吴军被歼之敌达三千之多,甘宁更是身先士卒,以艨冲登上敌舰,亲手斩杀了吴将吕岱。
孙瑜在兵败之下,只得率领残部,向着陆口方向仓皇逃去。
一战得胜,荆州军士气大振,刘封率领全军急进,尾追吴军杀奔陆口。
黄昏时分,甘宁、张任、严颜、文聘等将,率领四万多荆州军,在陆口三面登陆,对逃至陆口的吴军形成了合囤之势。
陆口一地,原本只是一座镇,丁口不足千余。
当年赤壁之战后,周瑜便在陆口筑起城池,后经鲁肃多年经营,建立起一座以为陆口城为核心,周围分布着诸多水陆营寨的要塞。
孙瑜带着不足三千的溃军逃还陆口,因是兵微将寡,只得弃却四围水陆备寨,将兵力退入陆口城,企图据城死守。
####≠≠#群撑#围城三日,陆口城摇摇欲坠。
因是吴人的战略方针是据敌于长江之北,所以在吴人看来,长江是最坚固的一道铜墙铁壁。
因为这般原因,所以吴人一直都在疯狂的建设水军,对于城池的建设反而不那么重视。
正是因此,陆口城并非那么坚固。
三天以来,刘封以四万大军,十倍于敌的兵力对陆口城展开狂攻烂炸。
第四天的午后,陆口南门城破。
城头之上,甘宁身先士卒,率三百死士最先登上城头,为后续的兵马打开了登城的通道。
越来越多的荆州军,奋不顾身的冒着箭矢爬上城头,士气低沉的吴卒,一个个被砍翻在地。
随着一声巨响,甘宁亲手斩断了吊桥,诺大的桥板轰然而落,无数的荆州军如潮水一般穿过吊桥,只用了片刻间就将城门撞破。
此时的孙瑜,依然在城头上垂死挣扎。
手中的枪不知折断了几支,死在他脚下的敌人数不胜数。他的身上背着数枝箭矢,鲜血在如注般流淌,但他却浑然不知。
乱军之中,孙瑜如同一只不肯服输的野狗,左冲右突,似乎想挽回这败局。
而吊桥轰落的那一声巨响,却如重锤一般,击碎了他最后的希望。
耳边尽是嚎叫与厮杀之声,鲜血糊涂的眼睛,穿过那涌动的人头,孙瑜寻找到了那个赤着上身,大发神威的叛将。
“甘宁狗贼,拿命来~一”
一声咆哮,孙瑜枪舞如风,辟开一条血路,向着那切齿的仇人斩杀而去。
此时此刻,甘宁也看到了孙瑜,一腔的怨气如岩浆般涌喷而出,手中大7'舞成一团铁幕,挟着力敌千钧之势,向着那可恶的故主辗去。
两个人都杀红了眼,他们的视野之中,只有对方。
阻拦着他们的去路者,无论是敌是友,统统都被他们无情的斩杀。
城头上,两条血路飞速的迫近,撞击的那瞬间,两人齐声暴喝出一声闷雷般的咆哮。
锵~.空气中,发出一声剧烈的金属交呜声。
然后,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两个锚身而过的人,动作都定格在出招的那一刻。
几秒钟后,甘宁长吐了一口气。
当他转过身时,孙瑜的人头,已然滚落到脚下。
那一张狰狞的面容,至死都保持着切齿的恨意。
甘宁冷哼了一声,一脚将那血淋淋的人头,如皮球一般踢下城去。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狼狈的大舅哥
孙瑜和吕岱相继被杀,入夜时分,陆口吴军彻底放弃抵抗,荆州军完全控制了这座军事要塞。
夺战陆口次日,刘封即命张任与严颜,率一万步骑精锐,沿陆水小道,绕过江夏直取柴桑。
刘封本人,则率七万大军,继续沿江而进,以迅雷之势进抵夏口城南。
赤壁一战,东吴在荆州的主力损失殆尽,仅存有鲁肃昕率的五千夏口军。
陆口之战发生时,鲁肃正率部在夏口以北的汉津一线,抵御着庞统部的汉水偏师。在听闻陆口失陷的消息后,鲁肃急急忙忙的率军撤回夏口。
此时,刘封的大军已截断长江,把鲁肃所部堵绝于江北。而庞统所部,在鲁肃南撤后也顺利南下,几天之后,十万大军对夏口完威了合围。
一座孤城,五千人心惶惶的兵马,重围之中的鲁肃,已是走到穷途末路。
刘封原本可为下令大军攻城,以二十倍于敌的兵力,将夏口城踏为平地,但刘封却没有这么做。
鉴于鲁肃在东吴军中的影响力,刘封觉得有必要招降此人,鲁肃一降,对于孙权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夏口城,军府中。
愁眉苦脸的鲁肃枯坐在堂内,手捧着刘封的那一纸修书,此时的他,心情是何等的复杂。
当年,就是他为了迎合吴侯,扳倒功高震主的孙权,所以才力主借刘封来制衡刘备。
当年也是他,再三的阻止孙权伐楚,致命刘封这条困龙出渊,一发而不可收拾。
而现在,正是他一直以来力保的那个人,摧垮了他苦心经营的江夏防线,也就整个东吴逼上了穷途末路。
神思之间,鲁肃笑了。
那是苦涩的笑。
再一次审视刘封这封劝降信,鲁肃脸上的复杂表情似乎少了很多,那闪烁不定的眼神中,渐渐的吐露着某种决意。
凭心而论,刘封的这封信相当的客气,并无半分胜利者的颐指气使。
刘封在信中不仅盛赞了鲁肃,而且还表达了强烈的仰幕,希望鲁肃能够做自己的“萧何、张良”。
思索良久之后,鲁肃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他站起身来,望着堂外阴沉的天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两天之后,东吴西线大都督鲁肃开城归降。
########饕#鲁肃的投降,对东吴的打击是巨大的,消息传出,整个东吴西部诸郡人心瓦解。
收降鲁肃之后的刘封,当即率大军顺流而下,沿将东吴守军无不望风而降,刘封的大军几乎不血刃的就夺取了重镇柴桑。
夺取柴桑,进军建业的大门顿开。
在柴桑休整三夭之后,刘封分兵三路,展开了对东吴的全面进攻。
北路,以张任、马忠率军两万,攻夺江北庐江等郡。
南路,以文聘、张嶷率军两万,南入鄱湖湖,攻取鄱阳、豫章等江南诸郡。
刘封本人,则率徐庶、严颜,连同新降的鲁肃,六万大军,顺江东进,直取建业。
当刘封的中路军进抵皖口时,收到了周瑜在巢湖大败吕蒙的消息。
吕蒙虽然有两把刷子,但相比周瑜还是嫩了一点,这场巢湖之战的结果,本就是刘封的意料之中。
令刘封感到意外的是,周瑜刚刚“造反”
不久,就主动的南下寻求和孙权的决战,似乎这位美周郎想要尽快的夺取江东,以避被他刘封“蚕食”过多。
也许周瑜同样没有料到,江夏的吴军会败得这么快,他刘封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是轻易的深入了江东腹地。
为了赶在周瑜之前夺取建业,刘封遂下令舰队星夜兼程东进,试图抢先一步夺取濡须口,断绝周瑜水军入江的通道,把周瑜阻绝在江北,使其无法与自己瓜分胜利的果实。
刘封只是这么想而已,巢湖距濡须口不过数十里,理论上,周瑜本可以轻松的抢在他前头夺取此地。
但事实却是,巢湖水战得胜后的周瑜,并没有趁胜追击,南入长江,而是逗留在巢湖呈现出一种观望的势态,坐看着刘封后来居上,夺取了濡须口。
周瑜的举动不由令刘封大为困惑,甚至让他一度认为,周瑜并不打算夺取江东,仅仅只是想割据两淮而已。
但是刘封很快就打消了这种念头,他很了解这位江东美周郎,其人心比天高,志在一统天下,放着这般大好的机会,岂能轻易错过。
在暂时无法猜透周瑜的意图之下,刘封只能分兵两万,据守濡须口,以警戒周瑜军的动向。
同时,他本人则率四万兵马,继续向着建业开进。
####徉#####丹阳郡。
孙权狠狠抽击了一下胯下战马,这气喘吁吁的畜生,载着已然发福的孙权,拼命的向前奔驰。
左右足艮随着的,不过百余骑亲军卫队而已。
巢湖一战,韩当、陈武等尽旨战死,吕蒙被俘,最后的几万家底全部赔了进去。
身在濡须口的孙权,得知巢湖兵败的消息后,“当机立断”,立刻放弃了濡须,星夜不停的向着建业逃去。
因为害怕周瑜的兵马从水上追来,在离开濡须后不久,孙权就弃舟登岸,丢下几千步军,独自在西余骑军的护送下,走陆路向建业退却。
尽管主力精锐尽丧,但江东诸郡还在他的手里,孙权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活着逃回建业,迅速征调吴中丁壮,再做最后一搏。
举目远望,石头城虎踞龙蹯的巍然轮廓已在不远之前。
孙权提心吊胆的心,渐渐的放松下来。
此时此刻,他痛恨周瑜之余,又有些庆幸自己的明智选择。
幸亏他没有自大到不把周瑜放在眼里,那一战,如果是他亲自统帅吴军,此时此刻,恐怕自己已经在巢湖里喂王八了。
正自庆幸之际,忽然之间,孙权的眼睛陡然一睁。
碧色的眼珠之中,道道烽烟映入了他的眼帘。
烽烟乱起的方向,分明就是建业所在。
孙权吃了一惊,急是催马疾行。越来越多的慌乱的人群出现在大道上,孙权一问之下,不禁心神大骇。
原本,就在数天之前,中郎将陆逊秘密的联合了几名掌军权的江东藉将领,在听闻巢湖兵败之后,便借着建业人心惶惶之际,突然发动兵变。
建业之中,仍不乏诸葛瑾这等忠于孙权的将领,在兵变之初,仍然据兵顽强的抵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