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请战,欲要北伐建功。

刘封在经过与庞统、徐庶等谋士的一番商议之后,遂决定在入秋时发动北伐。

目下刘封手中的军队,益州军团有八万。

荆州嫡系集团,原有兵力,加上先后收降的关羽、曹仁、文聘、曹洪等部降将,以及沙摩柯的武溪蛮兵,以及这些年来的扩军,总兵力达十三万之众。

东吴方面,孙权原本有兵十余万之多,但因先后在巢湖、陆口之战中有所损失,故刘封敢降的吴兵,仅有六万多,加之近前在两淮一带所募之兵,扬州军团的兵力可达八万左右。

这也就是说,刘封总共可以调动的兵力,有三十余万之众。

除留守后方的兵力外,刘封可用于北伐的兵力,则达到二十五万。

在经过日夜的缜密商议之后,最终由庞统为刘封拟定了一套四道并进的北伐战略。

一路由甘宁、蒋钦率水军四万,由彭城发,经泗水北上,破敌之任城郡、东平国、济北国,经巨野泽入黄河。

一路由凌统、潘璋率水军四万,同样由彭城而发,经汴水西北而进,破敌之沛国、梁国、陈留国,自荥阳以北石门入黄河。

这两路兵马,因是要走水路,故而全部为吴中将士。

同时,刘封又以徐庶为护军,率军两万,监督这两路兵马的进兵。.中路,刘封命张任、张嶷、马忠等蜀将,率军五万,自寿春而发,沿颍水向西北而进,经汝南郡,直取颍川郡治所许昌。

南路魏延所部,率军五万,由宛城北上,经鲁阳、阳城,直取洛阳以南的辕辕关。

刘封自将兵四万,由寿春北人彭城,坐镇此地,统一调度诸军,并相机便宜行事。

四路大军,以先锋水路诸军并进,目标为合击玫取洛阳。

同时,北路水军在会攻洛阳的同时,要截断洛阳与河北诸州的联系。

一方面,刘封要阻止曹操从河北调集粮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曹操和他所控制的汉帝堵在黄河以南。

这一战,刘封是要将曹操连同他的主力,尽数歼灭于洛阳一线,毕其功于一役。

几天之后,刘封大军北伐的消息传人洛阳,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终于不用打酱油了

曹操也很震惊。

刘封平定东吴仅仅一年多,就以倾国之兵,对他发起了全力的一击,这场战争的发动,多少有些仓促。

曹操旋即又明白,其实是他逼得刘封不得不提前发动北伐。

这位曹丞相原本的计划,就是西和刘备,减轻弘农一线的压力,然后最大限度的挖掘人口的优势,在三到四年间恢复四十万兵马的实力。

这一切,只不过是曹操最好的打算而已,他其实应该很清楚,刘封不是刘表,这位年轻的霸主,绝不会坐视他恢复元气。

敌人的拳头已经发出,曹操不得不应。

除去五万新募之军外,曹操能动用的兵力可达二十万之多,这个数字与刘封的北伐大军数目相差不过五万。

兵力上,曹操并不输劣势,曹操最大的劣势就在于他将才缺乏。

先前数年间的战争中,曹操先后损失了曹仁、曹洪、夏侯渊、乐进、李典、张颌、文聘、张辽等诸多当世良将。

这些将领,都是自董卓时代起就久经战阵的宿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损失了这些将才,比损失几十万大军还要令曹操伤筋动骨。

反观刘封,这些年来,麾下却是人才济济,将星云集。

自命麾下课士如雨,良将如云的曹操,头一次感到了人才匮乏的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不得不起启用了大量年轻的小将,以曹休、瞢真、夏侯尚,以及老将臧霸,率军七万,驻于兖州一线,抵御东方的两路敌军。

许昌一线,曹操以于禁、朱灵为将,统兵四万,在许昌以东的西华、长平和汝阳一线布防,以阻挡颍水方向的敌军。

而在洛阳以南的阳城一线,曹操则以徐晃率军三万,应对魏延的南阳军进攻。

洛阳城的防务,曹操则交给了夏侯悸,令其统军三万,除守洛阳城外,还要负责洛阳以西函谷关至黾池一线的防务,以防刘备趁机违约东进。

曹操本人,则自督军三万,坐镇许昌,统调诸路各军。

整条半圆形的弧形防线上,曹操已经用上了他所有的家底,新募的五万大军,因尚未形成战斗力,则只能部署在河北诸州。

刘封的诸路大军于八月底开拔,北面两路水军进军顺利,连挫曹真、曹休等小将,迫使其连连后退,只能退缩在陈留、东平国等北靠黄河诸郡,以阻止敌方水军入河。

南阳方面,魏延一路长驱宜人,连败徐晃数阵,迫使其退守冁辕关。

惟有颍水一路,于禁、朱灵二将经验丰富,兵力上又不输弱势,在汝阳与张任等将大战数场,不分胜负。

闻知颍水之军进展不利,刘封不得不统中军由彭城南下转往寿春,沿颍水北上,支援张任等军。

曹操闻知刘封亲至,亦率许昌之兵出动,菖刘两军近二十万大军,遂在汝阳一带形成对峙之势。

#####徉#撑撑#洛阳城。

司马府中,蒋济再次登门拜访,不过这一次,他却是由后门而至。

自从刘封大军北伐以来!洛阳城就进入了高度的警戒。

曹操虽然大权在握,但朝野之中,尚存有不少的反对势力,这些人先前畏惧曹操势大,都只能假作顺从。

而今之势,刘封大军逼近,最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反对势力自然是蠢蠢欲动。

自曹操率军离开之后,洛阳城此时已是暗流涌动,诸般心怀鬼胎之辈,皆在密谋算计着往后的出路。

留镇洛阳的大将军夏侯悸,为了防止有人肆机作乱,不得不加强城中的巡戒,对那些非曹操亲信的文武官吏,都加强了暗中的监视。

蒋济名义上虽属于亲曹派,但司马懿却并非“圈中人”,在这种非常时期,蒋济登门造访,自然要低调一些,以防入耳目。

密室之中,司马懿在下棋。

黑白棋子,纠缠交错。

黑子的一条大龙,四面被围,但只要冲出重围,便一发不可收势。

哗啦一蒋济抓起一把棋子,将一盘的黑白棋都搅了个稀乱。

“子通,我这好好的一盘棋,全让你给毁了。”司马懿扁着嘴抱怨道。

蒋济一屁股坐了下来,摇着头叹道:“仲达,洛阳四面受敌,都什么时候了,你就别再佯装淡定了。”

司马懿微微一笑,捋须笑道:“我不是装淡定,而是真淡定。”

蒋济一怔。

司马懿边将棋子收入棋篓,边道:“我们效忠的是大汉皇帝,谁胜谁负又有何干?”

这一句话,令蒋济神色为之一震。

“仲达,你的意思是……”蒋济口气有些兴奋。

司马懿为蒋济倒了一杯茶,淡淡道:“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朗,菖公必败无疑,难道子通你还打算为曹公陪葬吗?”

蒋济眉头一皱,神色中有几分狐疑:“眼下曹公正和刘封僵峙不下,胜负之数尚未可知,仲达你焉能这么快就判定谁胜谁负?”

司马懿自呷一口茶,冷笑道:“曹公是和那位刘将军僵峙不下,但子通你不要忘了,还有一个人,如果他介入这场战争,必能决定最终的胜负。”

“你是说刘备?”蒋济猛然想起。

司马懿手指西面道:“那刘备坐拥十余万大军,一旦他全力加入到战争当中,难道不足以决定胜负吗?”

蒋济微微点头:”前番刘备同菩公达成协议,屯兵武关牵制刘封,只是一直以来都在虚张声势,似乎并不打算真的对刘封用兵,仲达你的意思,似乎刘备还是想趁机攻打菖公不成?”

“刘备一代奸雄,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他一定不会做,我料他屯兵武关,只是为了迷惑曹公。只要时机成熟,他一定会背弃盟约,率军大举东进。而且,这一次,他的目标必然不会是防备严密的洛阳,而是一片空虚的河北诸州。”

洋洋洒洒一番话,令蒋济大吃一惊。

这位右中郎将思索片刻,陡然间神色一变,惊道:“仲达,你莫非是说,那刘备不会东攻函谷关,而是北人河东,想从并州人手夺取河北四州?”

司马懿一脸的胸有成竹,冷哼一声:“除此之外,我再想不出刘备有第二条扭转乾坤的路可走。”

司马懿的判断,令原本就没有头绪的蒋济愈觉头大,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变化,让他已有些失去了判断力。

“刘备若能夺取河北四州,则实力当与刘封平分秋色,这二刘我们到底投谁,似乎又是一个难题。”蒋济面露难色。

司马懿却道:“投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在新主麾下立足的筹码。”

“什么筹码?”

司马懿站起身来,面朝皇宫方向,嘴角露出一丝诡笑。

“汉帝就是筹码。”

##撑舞###样##大河之畔,那一员黑髯炭面的中年大将巍然而立。冷峻如电的目光扫视着滚滚的大河之涛。

昏黄的残阳之光洒在滩头,高踞马上,放眼望去,只见沿河一线,数不清的战士们都在忙碌着。

备部都在赶制着木筏,不敢有丝毫偷懒,因为他们的镇东将军张翼德有令,天明时分必须渡河,没有赶制好竹筏的士卒,就要自己涉水游过黄河。

张飞纵马奔驰于沿岸一线,一旦看见稍有偷懒的士卒,他便厉声喝斥,甚至还直接上去一顿乱鞭抽打。

数万士卒心惊胆战的忙乎着,甚至脸上的汗珠都不及去擦一下,生恐被张飞看到了,误以为是在偷懒,无故的遭受一顿鞭笞。

张飞很亢奋,同样也很暴躁,而这种暴躁,自当年关羽死后,就愈演愈烈。

他与关羽情同手足,当年听闻荆州失陷,关羽为刘封所杀之后,他就曾多番哭泣着恳求刘备发兵为关羽报仇。

甚至在刘备夺取关中之后,他还曾有过一次上书,请刘备尽发关陇之兵攻打刘封。

但是,他所有的恳求,都被刘备以“大局为重”,委婉的拒绝。

大仇难雪,心情饱受压抑的张飞,每每只能借酒销愁,而每当他喝醉之后,便会以鞭笞士卒为乐。

他是把被鞭笞的±卒,视为了刘封。

几天前,镇守潼关的他,得到了刘备的密令,命他统帅由武关秘密北归的庞德、张颌、李恢所率的五万大军,以法正为随军军师,星夜北上,由蒲坂津东渡黄河,突袭河东郡。

在得到这道密令之后,张飞兴奋得彻夜未眠,他很清楚这道密令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打了这么多年酱油的他,终于可以充当一回主角,用杀与血来洗刷内心的苦闷。

经过一夜的忙碌,天明时分,上千乘木筏赶制完毕,张飞迫不及待的率领着三千先锋军,第一拨开始东渡黄河。

远远看去,河对岸不见人烟,似乎河东郡方面的守军,根本没有防备到刘备军的突袭。

张飞的三千精锐部队,顺利的渡过了黄河,除了一百多不幸落水溺亡的士卒外,基本部安全的登岸。

河滩上,张飞下令点起狼烟,发信号给西岸的后续军队,令他们从速过河。

就在三堆狼烟刚刚点起时,忽然之间,河滩之东的旷野上,冲起了漫天的尘埃。

一支潜伏在晨雾中的敌军,突然杀至。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利器

(感谢ih兄和小莫的打赏,还有几位投月票的兄弟,呵呵)大地在震颤,旷野的尽头,一条细细的黑线正在蠕动。

朔风萧萧,刮面如刀。

张飞下意识的束紧了衣甲,虎掌紧握着那柄饮血无数的丈八钢矛,嘴角间浮起的,是一抹淡淡的从容。

蛇矛一扬,旗帜挥舞,滩头的三千步军迅速的上岸,结威了一座步军大阵,护住了身后的滩头登陆场。

战鼓声中,兵器出鞘声、0嵩息声、金属撞击声响成一片,士卒们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准备做最后的战斗准备。

晨光照耀着他漆黑的铁甲,反射出眩目的光泽。

张飞横矛立马,傲然立于阵中。

太阳升起,晨雾渐散,地平线上的那道黑线越来越粗。

大地的震颤越来越烈,仿佛沉埋在地下的远古巨兽,咆哮怒口孔着,欲要破土而出一般。

终于,那支来势汹汹的敌军,在一瞬间闯入了所有关中军的眼眸。

骑兵,那是一支奔腾如风的骑兵。

那一杆迎风招展的烈烈旌旗上,赫然的绣着一个斗大的“首”字。

来将姓曹!

张飞的脑海中,迅速的搜寻着那些记忆中的名字,转眼间,定格在那一个名字上面一一曹彰。

没错,就是这黄须小儿了。

此时此刻,在那浩浩荡荡的铁骑洪流中,曹彰正高举着宝剑,策马狂奔。

铁塔般的身躯之后,三千幽并铁骑如影随形般紧紧的跟随在他的身后,庞大的骑兵阵仿佛来自于地狱的冥涛,挟着摧毁一切的威压之势,向着岸滩边的关中步军漫卷而至。

与其他的兄弟不同,这位黄须儿志在做霍去病般的人物,他是曹操几个儿子当中,为数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