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他这是要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
就在甘宁占领野王后的第四天,北路由上党郡而来的刘备军先行抵达,根据初步目测,以及斥候的侦察,敌军当在五万人左右,为首之将为刘备麾下第一大将张飞。
五万对三干,十七倍的兵力对比,人数上张飞军占尽优势。
五万大军把野王县围了个水泄不通,次日天一亮,张飞的大军便对县城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张飞军的进攻确实可猛,这也许是甘宁所见过最凶猛的攻城战。
那些士气饱满的敌军士卒,如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的攀爬上城墙,石弹、滚油、擂木以及如雨的箭矢,用尽了所有手段,都无法赫退这些立功心切的北方士卒。
甘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过,他却连眉头也没有皱一下。
自从敌人攻城以来,甘宁几乎吃睡都改在了城上。而他那三千的士卒,是他自做锦帆贼时就召集起来的亡命之徒,凭借着充分的准备和顽强的斗志,经过数天的激烈交锋,张飞军依然没有一人能够登上野王城。
几天之后,由马超统帅的两万步骑也从河东郡进抵野王城下,两员大将合流,再次对野王城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结果依1日是徒劳无功。
事实证明,作为守城的一方,只要斗志坚定,指挥得当,即使敌人的数量再多,将领再优秀,也足以令其忘城兴叹。
受挫于野王城下,使得尚在河东的刘备颇为震怒。
他原本是计划利用刘封军陷战于河南的机会,长驱直人进入河内夺取汉帝,这个计划,即使是在听闻洛阳已陷入刘封之手,依然没有改变。
因为刘备相信,在经过血战之后,刘封绝不敢轻易的率其疲惫之军过河来与自己决战。
但令刘备感到恼火的却是,他的七万大军,竟然被甘宁以三千兵马,阻挡于一个区区的野王小城。
盛怒之下的刘备,遂留万余兵马镇守河东,自率两万兵马亲赴河内。
刘备在加紧对野王进攻的同时,命马超与李严率部分兵马,向南攻取了沁水、轵县、河阳数县,陈兵于黄河北岸,以防止刘封军对其主力侧翼形成威胁。
此外,刘备还命留镇长安的诸葛亮,将更多的兵马调往河内前线,并加强潼关一线的防御,以防止刘封军西击长安,威胁到他的战略大后方。‘刘备调兵遣将的同时,刘封也没有闲着,他将十五万兵马留镇于河南尹一线,其余十余万兵马,尽皆调往备州。
撤出河南的备军,先后平定了曹操老家谯都一带的叛乱,接着又击退了青州方面臧霸等人的进攻,并迫使臧霸遣使表示愿意归顺。
臧霸、孙礼等青徐豪霸,名义上效忠于曹操,但实际上自官渡时代起,就一直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为了维持东面的稳定,刘封便仿效曹操的手段,继续委任臧霸为青州刺史,并升其为镇东将军,乡侯。
河南方面,十余万的大军驻于洛阳附近,对于粮草供给而言,本来是一件极为不利的负担。
幸运的是,曹操苦心经营的洛阳,囤积了足支数年的粮草,在攻陷洛阳城之后,刘封遂得以用这部分粮草“以战养战”。
甘宁没有辜负刘封的信任,他以三干之众,将刘备的七八万大军拖在野王城下近有两个月。
这两个月的时间内,刘封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成功的安抚了河南诸州的士民之心。同时,他驻扎于河南的十五万大军,亦得到了两个月宝贵的休整期。
时值冬末春初之时,野王城的甘宁终于快要熬不住,派人杀出重围向刘封发出求救。
经过一番准备后,刘封遂以庞统留镇洛阳,十五万大军向北进军,与集结于河内的刘备军展开决战。
作为佯攻的一路,刘封以张任率军一万,西出函谷关,经由湖县向潼关方向进攻,以威胁刘备的关中大后方。以张嶷率军五千,进抵弘农陕县,嘞匕进击黄河对岸的大阳县,对河东郡形成威胁。
同时,留镇蜀中的黄忠、东三郡的马谡所部,亦起本部兵马,从南面和东面对汉中郡发进夹攻,从南面对关陇形成包夹之势。
这几路兵马,皆属偏军,尽管兵力上未必占优势,但因如蜀中和东三郡那两路兵马,一直未参与多年的大战,养精蓄锐之下,战斗力亦不可小视。
而刘封能用于河内之战的兵马,虽然仅有十五万左右,这几路偏师,足以牵制相当数量的刘备军,最终确保刘封在河内战场上,兵力数量占据优势。
主力战场上,刘封命魏延独率三万兵马,由河阴进兵,借着水军的优势,在黄河上措设浮桥,大军北渡黄河进攻河阳,对刘备军的侧翼形成威胁。
老将张住,则率军一万,于荥阳北部渡河,攻取武德、怀县等地,以警戒朝歌方面的司马懿所部,保护野王战场的侧后方。
刘封本人,则自率十一万大军,由小孟津渡河,沿沁水向西驰援野王。
诸路大军并进齐发,对刘备展开了决战之势。
##########风越来越大,战马惶恐不安的刨动着蹄子,魏延伸手轻抚着它的脖颈,他感觉到它在发抖。
震耳欲聋的雷声在头顶轰鸣,仿佛整个天穹将要崩塌下来。
风还在加强,马鬃和马尾,战士们的战袍,铁盔的黑缨,都被吹向同一方向,如一浪接一浪的黑色怒涛。
一道闪电撕破昏暗的天空,眩目的闪光顷刻间照亮了黄河两岸。
大河之上,一条三丈余宽的浮桥横亘于两岸之间,起浮不定的桥面上,一辆辆的锱重车正由南往北小心翼翼的行进。
一滴大雨点沉重的砸落在魏延的铁盔上,第二滴,第三滴,每四滴……很快便好像有人在他的头上打鼓一般,雨的韵律在旷野四周回响。
如注的大雨中,五千名战士肃然无声,仿佛一尊尊黑色的石象,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黄河的北岸。
在他们的身后,是数千忙碌的战士,正在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抢筑营垒。
地面开始震颤,大雨如帘的视野中,黑压压的云团正从地平线的那头平铺而来。
悠远的号角声隆隆而来,魏延知道,那是敌人骑兵将要发动冲击的信号。
魏延极目远望,前军红色的大旗下,那一员虎熊之将,正兴奋的摆弄动着手中的大刀,似乎是追不及待的准备大杀一场。
那虎熊之将,正是沙摩柯,而这五千精锐的战士,则大部是由五溪蛮人组成的蛮军。
敌军断然不会让他轻易渡河,更何况他还要在黄河上筑一道浮桥,斥候侦知,一队七千人左右的骑兵,已由河阳城开出,向着滩头阵地杀奔而来。
很显然,敌军是想利用骑兵的冲击力,趁着他们立营未稳,没有足够的防御力时,将他们撵回河里去。
细作早已报知,驻军河阳的是西凉雄师马超,而其麾下所统的骑兵,多是由羌胡组成的西凉铁骑。
羌人好勇善战,当年,正是这样一支骑兵,在渭水差点杀得曹操送了命,魏延自然不敢小视。9所以,魏延将同样凶狠的武陵蛮军摆出来,玩了一招“以夷对夷”。
只要能挡住马超骑兵的这一波冲击,他便能顺利的在北岸立起营寨,其余的大军和物资,便能一并顺利运过北岸。
神思之际,大地的震颤已经愈发的激烈。
雨雾之中,无数黑影,如同幽鬼一样,咆哮着,嘶鸣着,向着军阵汹汹而来。
魏延深吸了一口气,长刀一横,下令准备迎战。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章西凉雄狮
兵器出鞘声,士卒喘息之声响成一片。
雨雾散尽,映入魏延眼帘的,却并非想象中的铁骑兵团。
汹汹逼近的,竟然是数十个庞大的步兵所结成的鱼鳞盾阵。
这些羌人步卒手中所持的盾牌,近有一人多高,层层叠叠密不透风,数十个盾阵向前推进,直如一道铁壁平推而来。
这般军阵,莫说是沙摩柯,就连见识丰富的魏延也是头一次见到,五千蛮兵尽皆惊奇错愕。
魏延的眉头微微一皱,心中顿时产生一种不好的预感。.隆隆如雷的步迈中,敌方盾阵稳稳的向南推来,不多时便进入到弓弩的射程。
魏延急令放箭,千余精锐的弓弩手弯搭搭箭,令旗摇动下,密如飞蝗的箭雨划出一道道的弧线,如天罗地网一般向着敌阵倾泻而去。
只是,箭袭的效果却令魏延大感意外。
马超这鱼鳞军阵所用之盾牌,不但高大,而且极厚,南军所用普通的弓箭,根本无法洞穿。
倾泻而下的箭雨撞击在大盾上,叮叮铛铛的纷纷被弹落,却几乎没有给马超军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伤。
如此诡异的场景还是头一回看到,即使是以凶狠斗勇著称的五溪蛮军,眼见这般坚不可摧的敌人,高昂的斗志也不由得有些动摇了。
“娘的,刘备狗贼耍得是什么鬼把戏!”
沙摩柯忍不住骂了l句,狰狞的面孔中流露出几分焦虑和茫然。
这边放箭之时,马超军阵已逼近五十余步,就在此时,敌人盾阵忽然向两边分开,转眼间从阵中冲出数干骑兵,风驰电掣一般向着南军两翼杀来。
“哼,果然是把骑兵藏在了盾阵之后,马超,我魏延可不是那么好骗的。”
心中早就有数的魏延,果断的下令,方形的军阵稍稍变化,改作了弧形之阵。
骑兵攻击,无非是迂回侧翼,这一点魏延早有准备。
尽管马超军的鱼鳞军阵,有效的抵挡了本军箭矢的远程打击,使其骑兵能在近距离发动冲击,但魏延军却占有地利的优势。
背水列阵的南军步兵阵,两头经过稍稍的变化,便可两头抱河,形如却月,将敌人想要攻击的侧翼封死。.因是没有战车的防御,这个阵形比当年刘封所使的“却月阵”稍逊三分,但魏延相信,由大楣和长枪组成的铜墙铁壁,足以抵御马超军的冲击。
号令既下,盾兵列前,枪戟之等长兵器从大盾的缝隙出架出,犹如死亡的森林一般,吐露着狰狞的杀气。
五十步之距,敌骑转眼即至。
然而,令魏延再度感到意外之事发生了。
马超的骑兵,并未如他想象中那样,依靠强大的冲击力发动猛击。这数千汹汹的骑兵,当他们接近南军步阵十余步时,猛然间勒转马蹄,从南军阵前掠过,顺势将手中的兵器投出。
而那些投掷出来的兵器,亦不是寻常的枪矛,而是一根根细长的标枪。
那细长的标枪,.在这般的近距离掷出,青铜打造的枪头,以极强的穿透了射向南军,不禁能够轻易的洞穿南军的木楣,甚至能一并连同士卒的铠甲穿破,而从缝隙过一接穿过的标枪,更是将两三名南军士卒一齐扎穿。
被箭矢射中尚不足以致命,但给这标枪一穿,即使再强壮的士卒,也当即丧失战斗力。
马超军团以如此近距离发动攻击,命中率更是高得惊人,标枪之雨射击,两翼四五百名的南军士卒,立时便被扎威了肉串。
那些被扎面肉串的战友,一时半刻死又没死,动却又动弹不得,足艮被穿在草上的蚂蚱一样,嚎叫着,滚爬着,痛苦的挣扎。
这血淋淋的场面,这般恐怖的攻击手段,足以令任何铁血的战士都为之震怖,立时瓦解了五溪蛮兵的斗志。
溃退开始,慌乱的蛮族战士们,开始掉头向着河岸奔去。.中阵的魏延既惊又怒,他确实没有想到,马超军竟然会使出这般离奇的战术。
从长沙到洛阳,身为大将军刘封手下的第一大将,魏延几乎都是战无不胜,但是现在,他精心布置的军阵,却这般被敌人轻易击溃,魏延焉能不震怒。
盛怒之下,魏延连连喝斥,严令士卒们不得后退,但败溃之势已成,无论是蛮兵还是他的荆州军,都无法喝止。
作为一名优秀的统帅,魏延很清楚,败局已定,这一战他是彻底的输了。
优秀的统帅所必备的能力,便是能准确的判断,什么时候该进攻,什么时候该撤退,甚至是什么时候该“夺命而逃”。
此时的魏延,只愤怒了一刻,便果断的掉头而退,一路向着浮桥方向冲去。
魏延应该感到庆幸,倘若他面对的是一支传统的骑兵的话,这般败溃之势,敌方铁骑如虎驱羊般追杀而来,他和他的败兵就要面临着被全军歼灭在河滩的危险。
然而马超的这支特殊的骑兵团,所使的标枪战术虽是杀伤力强悍,但机动性却较差。
因为骑兵们将标枪投出之后,不得不回到鱼鳞盾阵内重新补充标枪,转一个来回才能继续追击敌人,而这一来一回,正好给了魏延宝贵的逃生机会。
所以,当马超的骑兵再度发起进攻时,魏延已经奔到浮桥过,数干败军抛弃了尚在筑建中的营垒,蜂拥着从浮桥上逃往黄河南岸。
当魏延明智的选择了退兵之时,前军的沙摩柯却仍在血战。
这位蛮族的大将,羞愤于自己精锐军队被敌人一波打垮,恼羞威怒下的沙摩柯,连斩数名逃军,率领着千余亲卫军,竟是逆着败溃之势,反向敌人杀去。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