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因。保守估计,曹操的西路军应有十万人左右,其中荆州新降的水军应该有五万人。至于北路的曹仁军,大约有七八万人,水军不超过两万。”
经过徐庶这番全面的分析,刘封终于对曹军的真正实力有了个明朗的了解,不过,在拨开云雾,看清了敌人的真相之后,那种畏然之情却有增无减。
这就像是面对着一个身体被衣袍包裹的敌人,当你只看到他的狰狞的面孔时,心中只是怀有不安,而当敌人脱去衣袍,**的身躯露出钢铁般坚实的肌肉时,展现出来的绝对实力,才真正让人心惊胆战。
“这么说……”
刘封欲待再问时,忽然附近栈塔上的哨兵大叫道:“有船来啦,东边有船来啦。”
有船,莫非是东吴的援军到了?
刘封和徐庶精神为之一振,几步奔至栈桥的边缘,手搭凉蓬顺着江水的方向极目望去。不久之后,波光鳞鳞的江面上,果然出现了帆影,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进入视野的并非是想象中东吴浩浩荡荡的舰队,只是片帆而已。
“激动什么,下次看清楚点再大喊大叫不迟。”目光中流露着失望,徐庶没好气的冲着栈桥上的同样失望的哨兵抱怨了一句。
不知为何,刘封心里却忽然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一艘艨冲开出水寨,按照惯例前去盘查溯江西上的那一叶扁舟,原以为只是一艘普通的民船而已,但那艘小船却在艨冲的护送下,向着水寨方向驶来。
这时,刘封心中的那种感觉愈加明显,他有种强烈的预感:那一艘来船必定不同寻常。
一盏茶后,扁舟靠岸,从船上下来一名身穿葛袍的儒生,目力极好的刘封立刻认出来那人,正是陪同刘备一同退往樊口的孙乾。
“原来孙公祐。”徐庶也认出了孙乾,紧步上前,抱拳笑道:“公祐兄,一路辛苦了。”
刘封也跟随上前,拱手道:“见过公祐叔。”
孙乾是自徐州起就跟随刘备起家的元功老臣,如今在刘备幕府谋士中的权力虽不及诸葛亮和徐庶,但其地位和刘备的信任却是旁人难及的,故而刘封这个刘家大公子,也得有礼的称呼他一声公祐叔。
“大公子,元直,别来无恙啊。”孙乾笑着还礼,面带春风。
徐庶指着深陷的眼眶,自嘲道:“怎么能无恙呢,你看看我这黑眼眶就知道了,公祐兄要是这次回来还没有好消息带给我,我看今晚上我这眼眶又要加黑一圈了。”
“公祐叔,你这趟回来,是父亲有什么吩咐,还是东吴方面已经准备发兵了?”刘封心里也急,他可不想枯坐在夏口等着曹操来收拾。
孙乾倒是一副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的掸去了袖上的水星,像是故意吊他们胃口似的磨蹭了半天,方才淡淡笑道:“我看元直你们今夜可是睡个安稳的好觉了。”
孙乾的话让那二人精神一振,刘封心中的那种预感越发的强烈。徐庶星目闪烁着激动的神色,催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东吴终于决定出兵了吗?”
“江东的舰队明早就将抵达夏口,主公让我来提前通知你们一声,连夜准备好酒肉,明早等着去给周大都督劳军吧。”
第三十三章孙权的城府
感谢邀人来看书和羽恋兰同学的打赏,呵呵。
周大都督,周瑜么。
刘封长松了口气,历史总算没有发生致命的改变,自己现在就可能安心的坐在夏口钓鱼看书,笑看江东美周郎如何收拾曹操了。
徐庶像是被打了一针兴奋剂,阴云密布的脸庞瞬间容光焕发,不过他却不似刘封那般彻底放心,接着又打听道:“东吴此次来了多少兵马?”
孙乾扳着指头算了算:“大概有三万水军。”
“只有三万……”徐庶眉头又皱了起来,思索了片刻道:“兵马虽是少了点,若是只守不攻的话,勉强也够用。对了,这三万吴军是由周瑜全权统帅吗?”
孙乾摇了摇头:“吴侯只是委任周瑜为左都督,还委任了程普为右都督,单独率一万兵马协助周瑜。吴侯自率两万兵马,留在柴桑作为预备军。”
徐庶的眉宇间流露出几分担忧,刘封看得清楚,便问道:“元直先生,吴侯这般用兵,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吴侯派了元功老将程普做右都督,明显是不放心周瑜独领大军,如此事关存亡的决战,最忌讳的就是主将的权力被钳制,无法掌控三军。吴侯此举,权谋动机太重,却有欠全局考虑呀。”
徐庶话让刘封颇感意外,在他的印象中,周瑜自幼就与孙策是好朋友,在孙策平定江东是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二人分娶大小乔,论关系还是亲戚。
而在孙策被刺杀后,继位的孙权地位不稳,也多亏周瑜出面全力支持,才让孙权坐稳了江东之主位子,这样一个对孙氏忠心不二的人,孙权又为何会忌惮他呢?
“先生,吴侯不是素来宣称以兄事周公瑾的吗?现在到了这么关键的时刻,怎么又突然会不信任他了?”刘封很想知道其中的隐情。
徐庶捻着胡子道:“周瑜能跟孙策成为至交,二人的脾气性情自然十分相投,做事的风格素来果敢自信。当年孙策死后,周瑜马上带兵入丹阳表示对吴侯的拥护,这件事对稳固吴侯的位子自然是极有帮助。可是你想想看,周瑜一个外将,在不事先征得主上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带兵而来,任何一个枭雄之主,能对此视而不见吗。”
徐庶的话就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切开事件的肤浅表面,剖开纠葛的血肉,正中那深藏于层层假象掩埋下的事实真相。
这个时候的刘封,恍惚间有种受益匪浅的感觉,他忽然觉得,在这样一个权谋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非简单的敌人与朋友,主与臣那么黑白分明,就像兵法所说的一样虚虚实实,倘若自己不能像徐庶那样,透过现象去发现本质,又如何能从身处的这个政治集团中,为自己打开一条光明的未来呢。
“原来如此,这样看来,这场战争是越来越复杂了。”刘封被徐庶点拨之后,振奋的心情渐也冷静下来。
“呵呵,元直啊,我看你是多虑了。”孙乾轻松的笑声打断了他二人的气氛凝重的对话。
“公祐叔,你有什么看法?”
刘封知道孙乾此番曾随诸葛亮出使东吴,多半曾见过周瑜,对东吴此次出兵的看法,或许会比他们在这里凭空的评头论足更有底一些。
“在柴桑之时,孔明军师也说过,吴侯年纪虽轻,但权谋城府却极重,他委任程普为右都督,确实有钳制周瑜的用意。不过就我看来,以周瑜的为人处事之风,这点所谓的钳制,根本影响不了他统帅全军。”
“这位周都督,又有何过人之处呢?”徐庶目光奇光。
孙乾微微笑道:“与周公瑾相处,可用四个字来形容。”
孙乾慢吞吞的不肯直言,有点吊他们胃口的意思。
刘封对三国的了解,大多仅限于一本演义,演义里讲周瑜气量狭窄,争强好胜,描写得颇为不堪。刘封当然知道这其中有虚构的成份,如果真是那样一个不堪的人,又如何能让东吴群豪倾服于他的麾下,成就千古之功呢。
这个时候,他倒是迫切的想知道,这真正的周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便催道:“公祐叔,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哪四个字。”
孙乾哈哈大笑,这一回不再吞吐,干脆利落的道出了那个字:“如沐春风。”
如沐春风!
一瞬间,刘封的胸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生动的形容词:英俊潇洒,风流儒雅,平易近人,灰谐风趣……化而为一,就是如沐春风四个字,这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跟刘封先前的所想象的那个形象,确有颇大的差别。
“我只听说过‘曲有误,周郎顾’,想来这位周大都督是个儒雅风流的人物,公祐你竟说与他相处,如沐春风,这倒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啊。”徐庶也似有不信。
孙乾抚着一缕青须,一副胸有成竹:“究竟周公瑾是何等人物,明日便可一见分晓,大公子和元直若是不信,就拭目以待吧。”
当天,东吴出兵的消息遍传夏口,连日来笼罩在夏口城上空的阴云,仿佛一瞬间被东风驱散不少,密布的云团终于裂开几道缝隙,阳光从云缝中挤出,虽然稀少,但也带来了几分希望之光。
按照刘备的命令,夏口一带的刘家军在他不在时,一律归属关羽统帅。而今关羽身在夏口以北统帅水军,一时分身无暇,故而便派人来传话,由徐庶全权负责劳军,以及夏口方面的警戒。
两家虽已联盟,但正如刘琦所担心的那样,彼此之间的世仇关系,不可能一夜冰释前嫌,这防人之心还是不得不有。故而徐庶在准备劳军之事时,又传令给赵云,让他加强夏口南部的警戒力,同时又支会给城南水寨的刘琦,请他让所部水军暗中警戒,以备不时之需。
忙乎了整整一宿,彻夜未眠,次日天尚未明之时,徐庶便会同刘封,带着大批连夜备好的上等牛羊酒蔬,候于水寨栈桥之上,翘首东望,等待着东吴之军的到达。
当第一缕曙光,如一双初睁的眼眸,刺破天际的薄雾,将温暖的金线绣在那一张张兴奋与不安的脸庞轮廓上时,目力极佳的刘封忽然遥指东方,激动的叫道:“来了,东吴的水军来了。”
第三十四章江东之龙
感谢白姬彼方滨路酱的打赏,这么早就有了执事,感动,呵呵。
几百颗心仿佛在一瞬间同时呯然一跳,一双双激动的眼睛,齐刷刷的扫向江水的边际。
薄薄的江雾尚未被晨光所驱散,轻丝薄云之中,白色的光影时隐时现,在波光鳞鳞的江水反衬下,如虚如幻,恍惚有种不真实的错觉。
那白色的光影,随着旭日的升起,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雾色与水光仿佛结成了一面巨大的镜子,横亘于江面之上,而那白色的光影,正在从镜子的深处走来,每接近一步,它的影像就增大一分。
忽然之间,一阵东风骤起,漫江的云雾片刻之间被袭卷一空。
一条覆掩了整个江面的白色巨龙,陡然间撞入所有人的视野,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凉气。
凝目细看,方才看清,视野中的并不是什么白色巨龙,而是一支占据了整个江面的庞大舰队。他们先前所看到的那白色光影,只不过是一面面高耸的舰帆。
千帆齐展,铺天盖地浩浩荡荡而来,如此庞大的舰队,如此浩瀚的阵势,不仅仅是从未见识过吴人气势刘备所部,就连那些经年与东吴交战的刘表旧部,此时此刻,见到这样规模空前的舰队,也不由得深深为之震撼。
上千艘的大小战舰,在滚滚长江上井然有序的徐徐推进,步调一致的就像是一条身披光甲的蛟龙,每一寸关骨的动作,都彼此配合的天衣无缝。
“这就是东吴水军么。”深深被震撼的刘封,由衷的发出了一声感慨。
这个时代没有无线电什么的先进通讯工具,水军战舰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统帅所下达的命令,基本上都是通过旗语。一千多艘战舰,仅仅依靠这种简单的信息手段来组织和调度,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对于统帅的能力也必是极大的挑战。
刘封也曾经见识过关羽的统领水军能力,凭心而论确实不错,但看了眼前周瑜所统率下的东吴舰队,刘封才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差距。
当江雾尽散,太阳升上半空时,东吴的舰队顺利的进入夏口水域。按照事先的约定,双方虽然联盟,但吴军却不可以进入夏口,只可以在夏口以南的长江沿岸安营扎寨,对付顺江东下的曹操西路军,而二刘的军队则对付汉水而来的北路曹军。
不待东吴水军停靠,徐庶便下令将劳军之物搬上几艘备好的艨冲,径直驶离水寨前往江上与吴人会面,打算在对手靠岸立营之前就把劳军物品送到,以表现出作为盟友的热情好客。
在经过吴军巡逻舰船的盘问之后,满载货物的几艘艨冲被允许进入吴军舰队群,而徐庶和刘封听闻刘备也随同周瑜一同前来,便乘坐一艘走舸前往周瑜的旗舰相见。
深入到吴军舰队,一路上,刘封有幸见识了吴人舰船的风采
在夏口休整的这一段时间,刘封也对关羽的水军有意的了解了一下,逐渐了解到这个时代的水军战舰,大致就有艨冲、斗舰、楼船、走舸几种。
这艨冲舰又名撞船,船体狭长,航速较快,船背蒙盖着生牛皮,两厢凿有棹孔,前后左右则设有弩窗、矛穴,使敌人无法逼近,矢石不能毁坏。这种船一般用于近战时,乘敌不及规避,急速冲撞敌舰,然后再进行登船作战。
至于斗舰,则是比艨冲更大吨位的战船,是整支舰队的主力战舰,船上设有女墙,高三尺,墙下开设棹孔。同时又修建船棚,和女墙齐高,棚高五尺,其中又修女墙。其船前后左右树立牙旗、幡帜之类,这种船的作用据说主要用于远程火力的压制,以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