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当初离开洛阳时,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相府主簿,而今回归,却已是九卿之一的光禄卿。
如此年轻便威为九9即,我也算是给司马家族争光了吧。
码头上,来自于江南的战舰井然有序的进出,司马懿等人被安排乘坐两艘斗舰渡河。
今日晴空万里,风和日丽,船行滚滚的黄河之上,颇为的平稳。
斗舰上只有几十名士卒,都在忙着操船过河,司马懿便和蒋济“不经意”的在船头碰面。
二人驻足于船头,望着涛涛的河水,均是一副春风满面之状。
蒋济捋须道:“仲达,看来你这一步险棋是走对了,我等中原土族,果真是获益匪浅呀。”
司马懿目光中流露着几分得意,微微笑道:“我早说过,无论是效忠于曹,还是效忠于刘,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土人利益能够得到最大化。”
蒋济跟着点头道:“说起来这位刘大司马对咱们还真是不薄,你我等人,尽皆身列权势显赫的位置,我等士人所受到的重用,远远要超过曹操。嗯,这笔买卖做得划算之极。”
司马懿笑而不语。
兴奋的蒋济从旁又道:“当年的曹操有夏侯和曹氏宗族依靠,而今这刘大司马家族人丁单薄,相信在其有生之年,难以形威势力,这样的话,这天下,早晚都将是我们士人的天下。”
蒋济的雄心勃勃,并没有将司马懿感染,他敏感的向后望了一眼,确认没有什么耳目,方才谨慎道:“这种话,我们心知肚明便是,以后还是少说为妙。那位刘大司马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不是一位容易对付的人。”
司马懿这般一警告,蒋济忙是噤声,二人只是相视而笑。
谈笑风生之间,斗舰已过河心。不知不觉中,另一艘斗舰已经快抵南岸,本舰的速度似乎慢了一些。
忽然之间,司马懿觉察到有些不对劲。
船上的士卒,水手等人,像是得到了什么命令似的,皆是匆匆忙忙的赶往了船侧,一个个默不做声的上了挂靠着的走舸。
司马懿快步来至船侧,大声向迎面而来的一名军官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为什么忽然换船,发生了什么事?”
那军官也不答应,只是沿着绳索向走舸爬去。
司马懿有点生气,一把将之扯住,欲待再问,却被那人很无礼的甩脱。
片刻之间,所有的军人都已下船,他们砍断了绳索,那一艘走舸很快便漂离了大舰。
“仲达,怎么回事,好像军卒们都不见了。”蒋济闻讯而来,满脸疑惑的问道。
与此同时,其他的名土大臣们也觉察到了异状,纷纷的从船舱中汇集到了甲板上来。
司马懿指着远去的走舸,沉声道:“我也不清楚,这些军卒们忽然就走了,似乎是……”
司马懿话未说完,猛然间意识到了什么,他二话不说,一把推开身后众人,风急火燎的便奔走了船船舱。
一入舱内,司马懿便听到咕咕的水声,神色愈发的紧张,而当他下至最底一层时,整张脸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此时的底舱内已是汪洋一片,滚滚的河水,正从几处破洞在汹汹的灌人,水位飞快的在上涨。
随后赶到的蒋济,见得此状,不禁大惊失色,叫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船怎么突然就破了?”
司马懿狠狠的握着拳头,牙齿在咯略的作响。
“怪不得那些士卒忽然下船,原来是船漏水了,这些家伙怎的也不告知我们一声。”不明真相的蒋济,此时此刻尚蒙在鼓里。
司马懿指着那几处破洞,沉声道:“你看那破裂之处,分明乃是人为故意破坏,那些士卒岂会告知我们。”
蒋济心中如受重击,惊骇不已的颤声道:
“仲达,你莫非是说,那些军士是故意把船凿破,想害死我等不成?”
二人说话间,水已漫到脚下,二人不得不往上层爬去。
司马懿喘着气道:“到了这般地步,除非他们想害死我们,还会有什么别的解释。”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害我们?”蒋济似乎是有点急糊涂了,脑子还是没有转过这道弯来。
一口气爬出船舱,当甲板上的众官吏们得知这消息时,所有人都震怖无比,惊慌的人们,一时间都不知何以会发生这种事情。
满面通红的司马懿沉默许久,方才咬牙切齿的说道:“诸位皆是聪明之辈,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吗。为什么……为什么……就因为那刘封想让我们死!”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二章两个伤心的人
司马懿一语,令在场的所有名士大臣们震怖不已。
只这一瞬间,众人都如跌入了冰寒至极的无底深渊,任凭生命在摇摇欲坠,却痛苦于无力去挽回。
沉默了片刻后,人群轰然而散。
惊慌的大臣们四处乱窜,试图寻找到逃命之法,诺大的一艘斗舰乱成一片,不时会听到歇斯底里的尖叫声。
只是,仅有的那一艘走舸已走,那些可恶的士卒们不但砸穿了舰身,而且还将浆舵和帆索一并毁坏。
此时,失去了动力和操控的这艘斗舰,只能随涛逐浪,一面下沉,一面向着下游旋转着漂去。
不远处,数艘战舰默默的“护送”这毁破船漂去,很显然,他们是要确信此舰的沉没。
“救命,救命oBal”
,‘我们在这里,快来人啊!”
这些原本自诩风雅高贵的名臣,现下面临着死神的逼近,不少人却吓得脑袋糊袋,竟是趴在船舷向着想要他们命的那些人求救。
“我司马懿竟然会和这帮废物为伍,真真是讽刺啊……”
看着左右乱窜乱叫的这些同僚,司马懿无奈却又鄙夷的叹息一声,他只觉双腿无力,摇摇晃晃的挪到了船首,双手用力支撑,方才稳住脆弱的身躯。
他惨白的脸面朝北岸,目光穿过那苍茫,他仿佛能够看到一双冷峻的眼,此刻正以一种得意却又残酷的眼神,冷冷的注视着他。
刘封的那张年轻的脸,像魔鬼的面容一般,肆无忌惮的填满了他的视野,直让他感到又羞又恼,胸闷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为什么要杀死我们?你根本没有足够的理由.,为什么,你为什么发这么做……“司马懿一遍又一遍的向着那个虚空之影厉声质问,但他却始终都无法猜透那个人的真正目的。
咔嚓一声,汹涌灌人的河水将破洞越冲越大,舰船因为水流急剧的灌入,不但下沉速度加快,而且船头开始上仰。
司马懿本能的抓住了船首。
那些乱窜的名臣们感到了船身的变化,纷纷的向船首涌来,但却你推我挤,绝大部分的人来不及爬到船首,顺着渐渐斜起的甲板滑向了船尾。
这些滑人船尾的人,不是直接撞入河中,被滚滚的激流所香,就是直接撞得粉身碎骨,撞击而亡。
“仲达,今日我们都要死在这里了。”
腿快的蒋济,死命的凑到司马懿身边,将自己落水的时间又拖延了片刻。
司马懿低头望着那些不断丧命的同僚,此时,他的心在滴血。
人谁无死,他司马懿并不怕死,真正让他感到难受的是,自己竟然被刘封耍弄之后再以这种耻辱的手段杀死。
背叛曹操,一心想讨好新主,但却被新主如破鞋般遗弃,这般身败名裂的结局,简直比将他千刀万剐还难受。
“刘封,我司马懿就算做鬼我也….话音未落,整艘船从中断裂,高耸出水面五六丈高的船首,轰然砸落入河水中。
只一瞬间,司马懿那脆弱的血肉之躯,便被那滚滚的涛流番没。
两天之后,刘封赶到了孟津。
当他听闻司马懿等一千中原名士,在由孟津南渡黄河时,因为意外的沉船事故,有近一半人都不幸溺水而亡之后,惊骇不已的他,就日夜兼程的赶到了出事地点。
根据赶去“救援”,却又迟了一步的几艘战船上的目击者称,几乎所有的乘客都随着船沉入河底,有部分第一时间没有沉没的人,经不住黄河滚滚激流的卷击,往下游漂了没多远就尽数溺沉。
除了少数漂到河滩的尸体被找到之外,其余如司马懿等人尽旨确认死亡。
得知了这个沉痛结果之后,刘封自然是大为痛惜,他当即上书给尚在南归路上的汉帝,对这些不幸丧身的大臣们加以追封,对他们的家眷大加安抚。
刘封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思,还择了一日,亲自在北岸边摆香设案,遥祭这些葬身于黄河之中的亡魂。
在祭奠仪式上,刘封当着三军将士,以及诸多文武官员的面,声情并茂的宣读了那一份,由蒋干捉笔的祭词,情真意切之处,令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落泪。
仪式的最后,刘封将片片冥纸撇入河中,然后端着一樽水酒,向着滚滚江水大声道:
“诸位忠义贤士,你们为大汉所立的功勋,必将流芳百世,你们虽已故去,但却将永远的活在我们的心中,你们的在天之灵,安患吧。”
步入河边,一杯酒尽数的散入风中。
水酒倾落之时,刘封却发出一声无人可知的感叹:“司马懿,别怪我心狠,死在我这个穿越者的手中,你不冤,安心的去吧。“##########就在刘封在黄河岸边祭奠司马懿的同时,另一个伤心的人,同样也在这座华夏血脉之河边,默默的祭奠着自己死去的兄弟。
这个伤心的人,正是刘备。
·半月之前,刘备率领着三万败军回到了长安。
此时,南郑的赵云依然被围,而刘备莫说是夺还汉中,他甚至连派兵前去救出赵云的能力都没有。
灰心丧气的刘备,只能派人前去通知赵云,令他放弃南郑,率众突围北归。
当赵云得知河内大败,张飞授首的消息后,确实也是大吃一惊,无力回天之下,只得率千余部众趁夜突围。
黄忠和马谡军团,总兵力在五万人左右,先前为了防备关中的敌军,不得不分了相当数量的兵马,前去占据汉中北通关陇的各条通道。
便是因此,他们对南郑的包围,并不算做铁桶无缝,赵云便凭借着自己的勇猛,生生的杀出了重围,只带着百余骑走骆谷逃回了长安。.赵云的成功突围,多多少少让刘备稍稍有几分安慰,毕竟,在众多元从1日将战死之后,赵云已经是为了不多硕果仅存之一。
好容易稳定了关中浮动的人心,在确定刘封一时无力西侵的情况下,刘备这才敢抽出时间,来到蒲坂津祭拜他的三弟张飞。
面对着滚滚黄河之水,刘备灰白的脸上,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愤恨,他咬着牙,默默道:”三弟,你放心,你的仇,我刘备一定替你报,若不亲手斩下刘封那狗贼的人头,我刘备誓不为人!”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三章建国
刘备恨得是咬牙切齿,但恨归恨,就连他自己也清楚,眼下自己的实力,勉强自保都威问题,更不用说为三弟报仇了。
祭拜过张飞后不久,刘备就对他手头现有的兵力做了重新部署。
野王一战,损兵竟有五万,且多是久经战阵的老卒,目下刘备合三州之后,勉强只能拼凑出七八万的正规军。
并州方面,刘备命吴懿与马岱分别驻军于太原郡和河东郡,仅有军不到两万,试图依仗着并州之险来勉强保住此州。
雍凉方面,刘备又令李严和李恢分别率军五千,驻军于陈仓和祁山,防备汉中之敌。
潼关方面,刘备命赵云率军一万驻守,以此作为长安东面的屏障。
如此分派部署之下,长安方面所留有的机动兵力,只余下不到三万左右。
为了弥补兵力上的缺乏,刘备不得不下令在雍凉并三州大力的募兵,同时又对西凉的羌胡许以重利,向其借以骁勇的胡骑。
当刘备在艰难的恢复兵力时,刘封也没闲着。
由于河内之战的胜利,以及司马懿的归顺,整个河北几乎已无敌人。
这般情况之下,刘封便令凌统、潘璋等将,各率其军,约四万的兵马,分数路向河北进军,几路兵马长驱直入,所过郡县无不望风而降,两月之内,幽冀悉平。
刘封北伐大获成功,疆域得到空前的开拓,尽管他的地盘很大,但将士百战疲惫,新得诸州人心未抚,短时间内倒也无法再大规模的兴兵。
于是,刘封分派诸将镇抚备州的同时,自己则率十万兵马回归洛阳,正式以大司马的身份辅理朝政。
刘封打仗是有一套,但治政却非他强项,这一点,他倒也有自治之名。
故而在回归洛阳之后不久,刘封就以汉帝的命义,拜庞统为尚书令,令其代自己全权处理诸般政务。
同时,刘巴、蒯良、顾雍等诸般文臣,或是元从有功之臣,或是归降的有名望有实力的新臣,刘封也不吝惜封赏,令他们名列九卿,备尽其才。
至于武将方面,刘封也大肆的封赏,魏延、黄忠、甘宁、马谡等将,分任前后左右将军,其余陈到、徐庶、文聘、孟达、潘璋、凌统等新1日之将,亦备有升赏。
汉帝还都后三月,青州臧霸等半割据半独立等势力,眼见刘封已坐稳中原,大势已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