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这些士兵,从叶城出发以来,他们的精神与体力就处于高度的集中。因是由南阳至武关运粮不宜,在开战之前,刘封甚至无法让他们饱餐一顿,时至如今,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疲惫二字。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长安城就在眼前,对于他们很多人而言,这将是他们士兵生涯中的最后一战。
这也就是说,这是他们最后立功的机会。
一统天下的巨大功绩,足以令每一名将士都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奋不顾死的去完成他们最后的演出。
以土山为中心,刘封摆下了他征战一生,最为完美的阵形。
三万严颜所督的荆州军团横于土山正面,组成了他的前军大阵。
第一排是五千训练有素的弩兵,第二排则是大盾手,后面数排均为长矛手。
这些长矛都是特制的,足比普通的矛超出三四尺,层层叠叠的布列,后一人将长矛搁置在前一人的肩上,形成难以逾越的钢铁丛林。
马超军团的攻击方式,乃是近距离投掷标枪,这种杀伤力极大的武器,穿透力极强,杀伤范围也极广。
为了应对马超的标枪战法,刘封早在去岁起,就开始下令洛阳的工匠,不动声色的赶制一种特殊的大盾。
这种大盾以三层组成,最外一层是牛皮,第二层是木板,隐藏在最里边的一层,则是铁皮。
刘封曾经做过多次的试验,这种三层的混合盾,足以抵御骑兵标枪在二十步之内掷出的标枪。
此外,此番所配之弩,同样是刘封下令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最硬之弩,其弦力足以射穿铁盾,这些强弩,是刘封专门用来对付马超鱼鳞盾阵的利器。
马超西凉骑兵的作战方式与寻常骑军不动,乃是借着鱼鳞盾阵的掩护,徐徐推进至敌方阵前,然后藏于阵中的骑兵突然出击,在近距离对敌军发动标枪打击。
刘封这般强弩硬盾的安排,正好是用来克制马超西凉骑兵的两项长处。
尽管如此,但为防意餐,刘封还是做了后手的安排。
他知道,开战之后,土山所在的中军处,必然是马超骑兵主攻的方向,所以他对土山周围的防御,有更周密的部置。
中央处是马忠和张嶷所率的益州军,由无数的小方阵组成,以长矛手为主力,从中距离刺杀敌人,中间杂以刀盾手,保护长矛兵,同时再佐以少量的弓弩手进行远程杀伤。
随军而来的仅有的三千骑兵同样布置在阵中,刘封却并没让他们上马,而是每人牵着战马组成纵队,隐藏在长矛手中。
一旦时机成熟,这三千骑兵,必可对刘备军发动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
战鼓声如雷鸣般响起,举目远望,只见对面敌阵中,军旗摇动,一万多步骑组成的鱼鳞阵徐徐向着刘封所在的中军方向推进而来。
那巨大的铁盾,层层叠叠,如密不透风的鱼鳞一般,太阳光一照,反射出耀眼夺目的银光。
远远观之,只见视眼之中,似乎数十只巨型的乌龟,正在缓缓的匍匐而来,那铁盾组成的坚硬龟甲,将所有的敌人都藏于其下。
“这就是马超的鱼鳞阵么,果然了不起……”
刘封暗赞之余,却平静的下令道:“传我之令,全军准备应战。”
中军大旗晃动,军侯斥候们来回飞奔,将主帅的命令一层层的传达下去。
十万将士握紧了手中的兵器,心怀忐忑,却又意志坚定的准备迎击敌骑的冲击。
三百步……两百步……西凉军团很快进入了远程武器的射程,随着战鼓声加剧,弓手拉弓斜射,第一波的箭雨呼啸而出。
和刘封想象中的一样,密如飞蝗的箭雨,根本无法洞穿敌军的铁盾,叮叮铛铛的敌盾之后,纷纷被弹落开来。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尽管刘封知道无效,但还是装模作样的令弓手发动远射,为的便是迷惑马超,使其不知自己已然有备。
一只只巨型的乌龟,迎着箭雨轻松的前行,仿佛在享受着雨点的洗礼一般。
一百步……七十步……鱼鳞阵,终于进入到了强弩的有效杀伤范围。
军旗摇动,鼓点声骤然变急。
五千弩手将早已开弦的强弩抬起,转眼之间,无数的弩矢破空而出。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靠不住
锐不可挡的箭矢,带着千鸟齐飞的嗡呜声,向着七十步外的敌军鱼鳞盾阵倾泻而去。
那些躲在铁盾之后的西凉骑军,原以为可以和上一次的河阳一战一样,不费吹灰之力的将敌人的弩矢弹开,但是这一次,他们锗了。
那可是天下间最强的五千弓硬弩,呼啸而来,竟是生生的将看似坚不可摧的铁盾穿透,惊愕难当之下,瞬间便有数百人被利箭命中。
鱼鳞盾阵中嚎叫声顿起,军阵开始晃动,推进的节奏立时有所扰乱。
躲在阵中的马超着实吃了一惊,他确实没有料到,敌人的弩力竟然强悍如厮,这时他才猛然明白,这是敌人专门为了对付他的鱼鳞盾阵所备。
马超的信心立刻减弱了几分,但他依然抱有必胜的信心。
你刘封虽有硬弩,但别忘了,我还有标枪的必杀之术。
“不要惊慌,全军加快推进!”
马超在阵中大声疾喝,鼓舞着情绪开始有波澜的士卒继续向前。
迎面处,五千弩手不停的放箭。
原本对付骑兵时,弓弩手放箭临阵不过三发,敌骑已经冲至近前,但是马超军团的特殊战法,决定了他的骑兵必须在鱼鳞阵的保护下徐徐向着推进,这便给了敌方弩手从容放箭的时间。
当马超的鱼鳞阵,迎着箭雨艰难的前行至四十余步时,五千弩手已经射出将近四五万支利箭,马超军已有千余人被射落于地。
见得此状,刘封当即下令让弩手撤回本阵。
令旗摇动,中军盾阵分开,五千弩手迅速的退人大阵中。
而在此时,马超的鱼鳞阵也几乎在同时分开,数干手执标枪的西凉骑士,从四十步的距离向着本军发进了冲击。
按照马超的战法,他的标枪兵本来是至少要逼近三十步时才会发动,但这一次他被刘封的强弩打乱了作战计划,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马超遂决定提前发动冲击。
刘封正是推测到马超会这般用兵,故而也提前令弩手退往本阵。
当马超的四五千标骑汹汹而出时,对面的弩手已退的一干二净,迎接他的是层层叠叠的巨檐,还有无数如森林般密集的矛锋。
马超在狰狞的冷笑,这一幕和当初河阳之战时何其的相似,愚蠢的敌人,你们自以为区区木盾,便能扛得住我标枪的打击吗?
马超的脑海里,俨然已浮现出敌军大溃的场面,那个时候,他就可以催军掩杀,甚至可以一举将刘封那厮斩杀。
就在他得意之际,五千标骑已经冲至敌阵之前,将及十余步时,这些精于骑术的西凉骑士,陡然勒转战马奔跑的方向,由直冲变为从敌阵之前掠过。
在从敌阵掠过的一瞬间,手中的标枪脱手而出。
无数的寒锋,如同刺猬的利刺一般,向着敌阵茫茫的落去。
矛与盾撞击的一刹那,马超原本得意的表情,瞬间变得骇然无比。
他引以为傲的标枪,竟然无法洞穿敌人的盾牌!
转眼之间,五千多枚标枪尽数掷出,除了少数一部分,几乎全部失败。
直到此时,马超才恍然惊悟,原来敌人的盾牌也另有奥秘,早就准备好克制他的标枪射杀。
鱼鳞盾与标枪,马家军的致胜法宝,如今却悉数被破,那数千无功而返的西凉骑士,此刻他们的军心已濒临崩溃。
反倒是刘封军,在忐忑不安的挡住了敌人一轮的射击后,安然无恙的将士们,顿时士气大作。
时机已到,山包上的刘封看得清清楚楚。
他缓缓的拔出宝剑,向着敌军方向一指,厉声喝道:“传令,进攻!”
战旗摇动,雷鸣般的鼓点声达到了最高峰,前军数万步军轰然而动,向着马超军团推去。
几百步外,刘备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马超西凉骑兵的失败,1也那仅存的希望,一瞬间便跌到了冰冷的谷底。
骑兵已败,敌方阵势已然发动,这个时候,无论如何是不能撤退的,一撤就意味着全线的崩溃。
只有拼死一战,或许还有最后的一线生机。
刘备鼓起勇气,拔剑吼道:“全军进攻。”
号令一级级传下,近四万人的军阵轰然而动,迎着对面敌人十万大军而上。
鱼鳞阵中,惊骇万分的马超,此时所有的斗志都已烟销云烟。
他回头看看己方那可怜的四万兵马,再看看敌方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的边际的十万大军,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恐惧。
这种恐惧,和当年他被曹操击败时如出一辙。
“刘备完了,真的完了,我马超岂能为他陪葬!”
心思在转瞬间变化,再抬头时,敌人的大阵已推近至二十余步,可供他犹豫的时间已无多。
马超深吸一口气,狠狠一咬牙,高声叫道:”西撤,随我往西凉撤退。
大吼之下,马超”一马当先”,拎着他的银枪便转向西面撤马奔去,万人的鱼鳞阵轰然瓦解,大多数的西凉兵都跟着马超临阵而逃。
这些西凉兵多是羌胡出身,他们之所以为刘备卖命,一方面是冲着厚赏,另一方面也是看在马超的威名。
如今马超这么一逃,他们自然也跟着群起而溃。
马超的临阵脱逃,着实给刘备重重一击,令他气的几乎吐出血来。
“马超小儿,我早该知道靠不住你一一”
此时无论刘备如何愤怒都没有用,马超带着一万精锐的骑兵逃走,这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就是导致他的四万兵马军心大乱。
山包上的刘封,亲眼目睹了马超给自己送上的这一份厚礼,心中不禁大喜,他当即命令张嶷率一万兵马,前去追击马超,又命马忠率三千骑兵出击,从侧翼攻击刘备军。
“得刘备人头者,赏万金,封万户侯!”
刘封高喝一声,手提重枪,催动胯下的卢冲下山包,十万大军如茫茫洪流一般,向着对面那已然陷入了巨大慌乱的关中军平碾而去。
“莫非,真的是天要亡我刘备吗?”
看着周遭混乱的将士,看着对面汹汹而来的敌潮,刘备仰天长叹,心中是说不出的悲愤与痛苦。
(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轮你仰视我了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役。
他的将领,一个个的战死,他的±卒,一个个的倒在身边。
刘备已经感觉不到愤慨与痛苦,他似乎已经对失败感觉到了麻木。
刘备军只像样的抵抗了不到半个时辰,接着便是全线的崩溃。
十万敌军汹汹如虎,将四万斗志瓦解的关中军分割包围。
为了争取这最后的荣耀与功绩,所有的刘封军将士都杀红了眼,即使是那些投降的敌人,他们也不放过。
他们拼命的收割着人头,想为这最后一战再添一笔新功。
午时过后,蓝田一线已经是血流成河。
除了少部分零星的抵抗之外,其余战场都演变威了一场单纯的屠杀。
刘备本来是打算血战到底的,但是仗打到后来,他还是胆怯了,在三百多骑的护送下,向着长安方向退却而去。
方逃出不到里许,但见东向尘土大起,一支骑兵从侧翼横着杀了过来。
为首一将,银枪白袍,胯下神驹飞奔如风,正是敌军主帅宋公刘封。
自混战开始之后,刘封的视野就不曾离开过刘备所在。
刘封太了解刘备的遁逃的本领,他也很清楚,刘备就像是一种难以杀死的细菌一样,一旦让他逃脱,他就会很快的繁殖出一股新的势力。
杀了这么多年,刘封确实也累了,为了在这一战结束后安享太平,刘封这次无论如何都不会再放走刘备。
当他观察到刘备弃守中军位置,匆匆北逃之时,他便率领着八百亲卫铁骑,从侧翼迂回了上来。
这一支汹汹的铁骑,如同一支利箭,向着刘备队伍头部杀去。
刘备惊觉,未等发号令施,一百多骑便改变了方向,迎着敌人杀去,试图为刘备的逃生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百多骑,乃是刘备最后的丹阳军,他们抱着必死的信念,想最后一次为他们跟随了十几年的主公一战。
只是,区区一百多人,又如何能阻挡住大势。
刘封纵马如风,暴喝一声,手中银枪舞如出层层叠叠的枪影,如摧枯拉朽一般,无情的将敌人斩落马下。
在一阵接一阵的惨叫声中,在肢离破碎与鲜血飞溅中,刘封只一人便撕破了敌人的阻挠,手中的重枪拖着血红色的尾迹,向着刘备直撞而去。
多少年后,刘封终于可以亲手去对付那个最大的仇敌,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很久。
即使他风光无限,即使他大权在握,但他的心底仍保留着一份压抑。
这份屈辱与压抑,是他特意留给刘备的,为的就是今日。
眼见那浑身浴血,巍巍如战神一般的宿敌扑杀而来,刘备只觉无尽的压迫感汹涌而来,那种超越一切的威慑力,竟是让他感到无比的窒息与恐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