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棚高五尺,其中又修女墙。其船前后左右树立牙旗、幡帜之类,这种船的作用据说主要用于远程火力的压制,以掩护艨冲的登舰作战。
至于走舸则是一种快速的小型战船,往返如飞,一般用于主力战舰的间的人员运输,必要时刻也可参加战斗。
所有战舰,最恐怖的就算是楼船了,这种吨位庞大的战舰,不光是关羽水军没有,整个荆州也没有一艘。
今日,刘封总算见识到了这种传说中的水上巨无霸,因为周瑜的旗舰,就是号称江东第一巨舰的一艘楼船。
远远观望的时候,尚不觉这楼船有何特别之处,待到驶近时,刘封才感觉到这巨舰的恐怖之处。一般的楼船都建有三重舰楼,而周瑜的这艘旗舰,竟然建了五重楼,舰身延伸出来的巨大阴影,使刘封所在走舸距离尚有数十步远时,整艘船就被对方的舰影所吞噬。
凝目细看,只见这艘楼船上到处列有女墙,四面树以幡帜,开设着数不清的弩窗和矛穴,乍一看,恍惚会以为那不是一艘船,而一座漂浮在江面上的移动城堡。
“这船……也太大了吧。”刘封仰望着小山似的巨舰,不由的再发出一声兴叹。
身旁的徐庶也感慨道:“想不到吴人的造船工艺已经到了如此地步,难怪刘景升跟孙氏斗了十几年,始终处于下风,造船水平赶不上人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呀。”
二人感慨之际,走舸接靠于楼船。
爬上宽阔的甲板,迎面便见有两人在东吴众将的环伺下,谈笑风生的向着他们走来,其中一人便是刘备。
刘备的身边,与他并肩齐驱的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他头戴着镏金的虎纹盔,细长的红缨飘落在宽阔的双肩上。他的肩膀虽阔,但腰腹却很细,外罩着一件鲜红色的大披风,腰间挎着一柄乌金鞘长剑。
那人旁若无人的谈笑着,看似随意而放松,但他的脚迈却稳健而有力,每一步下去都仿佛扎根于地下的参天大树,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
相距数步之远,刘封已经感到那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不同常人的气势,那气势不同于许褚的嗜杀,不同于关羽的孤傲,更不同于刘备的深藏不露,而是一种浑然天生,大开大阖,堂堂正正的浩然之气。
片刻之后,刘封终于看清了那人的相貌,心头不由得一震。
这世上,竟然能有这么美的男人!
第三十五章暗流涌动的联盟
感谢步代活上的打赏还有矾山人的评价票,这章晚了点,见谅,呵呵。
他的眉毛、眼睛,还有耳鼻,健康而光泽的肤色,柔和分明的轮廓,五官配合的恰到好处,甚至额头间的一颗细微之痣,无一不是完美无缺,美到无可挑剔。而那一双明亮如星的眼眸中,柔和里又藏着锋利,带给人的不是畏惧的杀气,而是一种独特而神秘的吸引力,令人心荡神摇。
刘备的身边不乏相貌出众的人,英武而极富男子汉气概的赵云,潇洒风流,飘逸出尘的诸葛孔明,就连刘封自己,也自认为英俊出众。
然而,面对着眼前这男子,他印象中的英俊,都变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就连他自己也隐隐在一瞬间产生了相形见绌的愧然之情。
眼前的这个男子,已经跳出了英武、帅气的概念,在刘封的词库中,只能用偏向于女性化的“美”字来形容。
尽管他有着惊艳的容颜,但举手投足间,却极尽阳刚之气,随意的一个微笑,仿佛令冰雪融化的阳光,让人暗生亲近之意。
这就是传说中的江东美周郎吗?
刘封深吸一口气,与身边的徐庶对视一眼,此刻的徐庶同样是一脸惊绝之色,很显然,就连这个自幼闯荡天下,见多识广的人,现在也和刘封一样,深深的为美周郎的相貌与气度气倾倒。
“元直,封儿,你们来啦。”二人神游兴叹时,刘备已和周瑜走上前来。
“主公。”
“父亲。”
刘封和徐庶猛然清醒,赶紧收敛心神,向着许久未见的刘备施礼。
“大都督,这位就是我常与你提起的徐元直。”刘备笑呵呵的介绍道。
“元直先生大名,瑜早有耳闻,”周瑜从刘备身边走开,信步来至徐庶跟前,明亮的眼眸一眨不眨的看去,“今日一见,实属幸会。”
“周都督过奖过,庶只不过是一介布衣儒生,怎如都督名动天下,今日一见,是庶的荣幸才对。”徐庶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心中虽为周瑜的气度所感染,但言行举止间却得体自然,不露一丝痕迹。
未等周瑜上来问好,刘封就主动拱手一礼:“封见过周都督,幸会幸会。”
周瑜柔和的目光移向刘封,俊美的脸庞上依旧挂着亲切的笑意,他细长的睫毛上下轻轻一眨,打量了刘封几下,感叹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玄德公,早就听闻你膝下有一个俊杰之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呀。”
刘封刚刚出道,声名不显,刘备当然知道周瑜的夸奖纯粹出于恭维,便谦然一笑:“犬子愚鲁,不及公瑾三分,让公瑾见笑了。”
刘封一听这话心里就不爽,你要恭维周瑜随你的便就是,何必非贬我呢,你贬我这个儿子不如人,不就顺带着贬低自己这当父亲的无能么。
刘封的不爽只是一闪即逝,但随即他就意识到刘备刚才的那句并非那么简单,以刘备这样的枭雄城府,面对着周瑜这样的重要人物,哪怕随意的一句客套话都不会信口而言。
猛然间,刘封隐约猜到了几分蛛丝蚂迹:刘备大可以谦虚的说自己儿子不行,还需要锻炼云云,可是却为何非要拿周瑜跟自己比呢,这岂不是无形中抬高了自己的身份,把周瑜这个东吴的统帅,降到了自己晚辈的位置吗?
经过在夏口的这些天的感悟和学习,刘封对所谓的权谋已有几分初窥,但他也只是能猜到刘备刚才那番话的用意,却暂时无法揣测出更深层的目的。
“呵呵,玄德公怎么会说笑。二位辛苦了,不如里边请,咱们边饮茶边说话。”周瑜依旧是满面春风,甚至看不出他眼眸中哪怕有一丝异常的神色,他热情大方的把徐庶他们请进了楼船的中心大舱中。
“公瑾,我已令元直他们备下些许薄礼,作为劳军之用,以尽一些地主之谊,还望公瑾不以礼轻为怪。”刘备一句“地主之谊”,俨然已经取刘琦而代之,以江夏之主自居。
“玄德公何必这么客气,贵我两家既已联盟,从此往后就是自家人,自家人若还这么见外,倒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从上船到现在,周瑜客气礼敬的态度,都让刘封感到了发自内心的那种善意和友好。尽管刘封知道孙刘的联盟,纯粹是出于一种利益的暂时结合,但正如孙乾先前所说的,周瑜的那种让人如沐春风的个人气度,似乎冲淡了几分利益的味道,给两家的联盟蒙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
“周都督,贵军远道而来,粮草想必尚在其后。所以根据我家主公的吩咐,我们还倾尽全力筹集了三万石粮草一并作为劳军薄礼。现下粮船已在夏口水寨候命,不知都督打算在南岸何处下寨,我也好命粮船尽快送过去。”
徐庶这话刘封就听出了其中的两层用意,江夏虽然只一郡之地,但去岁刘琦上任之时,刘表拨给了他不少的粮草军需,光粮草就足够他们手里那两万兵马吃上几年的,而徐庶那一句“倾尽全力”,显然是在哭穷,目的就是向东吴表面我们也没粮,咱两家虽然联盟了,不过吃喝还得自顾,别指望我们。
这第二层用意,则是提醒周瑜,按照当初联盟前的约定,你和你的军队势力范围只限定于江南,所以你还是乖乖的南岸下寨,不要妄想掺和到江北的夏口城了。
刘封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徐庶说话之际,他便借以抬手喝茶为掩护,陷入阴影中的目光悄悄的扫向刘备。果然如他所料,此刻的刘备也悄悄的望向徐庶,那眯起的眼睛中,在某个瞬间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周瑜爽朗一笑:“既是自家人,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三万石粮草我就收下了。不过倒不用送到南岸,直接送到我军舰上就是了。”
刘备忙道:“这样公瑾岂不是还要费一番周折,干脆我让他们把粮船直接开往南岸就是了,反正也只是一江之隔而已。”
“玄德公会意错了,其实我军并不打算在南岸下寨。”
周瑜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令刘备等人心头顿时一震,船舱中的谈笑风生的气氛立刻凝重起来,刘备赶紧向徐庶暗使了个眼色。
“周都督,按照事先的约定,汉水北路曹军由我军抵御,西路曹军则由贵军抵御,我两家合力,死守夏口。都督的兵马若不在南岸下寨,又当如何抵御曹军呢?”会意了的徐庶,替刘备对周瑜刚才的话予以了质问。
周瑜皮肤白净的手端起茶来,细品慢嚼的浅饮过一口,眯着眼回味了片刻茶香,然后才慢吞吞的应了一句令刘备等人尽皆变色的话:“谁说了要死守夏口,我打算溯江西上,在来夏口的半道上就把曹老贼给灭了。”
第三十六章兵法之道
那口气,仿佛捏死曹操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微不足道,即使是当年四世三公,雄据河北四州的袁绍,面对着尚且弱小的曹操,也不敢夸下这等海口。
但是,眼前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却敢。
刘备和徐庶,乃至陪坐的江东诸多将领,脸上都分明闪过几分惊色。此刻,想必刘备的心中在笑这年轻后生的大言不惭。
所有人当中,只有刘封的心情最平静,因为也只有他清楚,眼前的这个美周郎绝非那种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之辈,他之所以敢放出那等不可一世的豪言壮语,是因为他确实有非同常人的实力。
“呵呵,公瑾果然好气魄,你有这般信心,我就放心了。”
刘备先是用敬佩的口气恭维,接着话锋一转,捻着几缕胡须道:“不过曹操这个人奸诈狡猾,凭心而论,他确实有几分用兵的才华,我与其交手十余年,深知他的手段。如今他挟逼降荆襄之势而来,陆上有精锐的北军,江上又有荆襄水军,水陆并进,锋茫太盛。所以我觉得,咱们是不是该采取保守一点战术呢?”
刘备是在委婉的劝说周瑜不要太过激进,还是老老实实的留在夏口,以弱者的心态准备打一场死守夏口的硬仗才稳妥。
周瑜笑了笑:“玄德公莫非忘了,当初我们认为两家联盟可胜曹操原因之一,就是曹军有不习水战这条软肋。既然如此,那还何必畏首畏尾,正该利用我们的这一长处,一击举杀曹贼才是。”
周瑜的口气越来越大,不但要主动迎击曹军,而且还打算连曹操的人头也一块拿下。
曹操的那几点软肋,无非是荆州水军初降,人心不附,北军精锐远来疲惫,且不习南方秋冬湿冷的气候,如果硬要拼凑的话,关陇马韩尚未降服,北方各州并非倾心归顺这两点也勉强可以加上。
但是,就算有种种软肋,但此时的曹操,再弱也弱不过当年官渡之时的困境。而他们孙刘联军的强大,再强又能强过曾经不可一世的袁绍吗?
诸般种种的利害,刘备显然早就了然于胸,他实在搞不清楚眼前这个周瑜,到底从何而来的那份几近自负的自信心。
唯有心知肚明的刘封,巴不得赶紧结束这场无谓的争论,安心的坐看周瑜上演一场好戏,但他又不能多说什么,只好配合着刘备,表情故作时惊时乍的坐看这场争论。
刘备见说服不了周瑜,便暗向徐庶挤眉弄眼,暗示他赶紧上场。
横眉凝聚成一团结,此刻徐庶的注意力似乎并未眼前的争论,那一双深邃的眼眸,正出神的盯着船舱壁上所悬挂的大地图上,熟悉徐庶的刘封看出来,他现下正在陷入某种沉思中。
刘封的目光因此也移到了那张地图,那是一张关于荆州的地图,与刘封先前所见过的的不同,在这一张图上,城池、山川标记得十分详细,甚至一会看似微不足道的长江支流,都清清楚楚的反应在了地图上。
‘刘备身在荆州这么多年,手里边的地图却远不如人家东吴的详细,把别人家的底子摸得这么清楚,看来东吴对荆州是志在必得。’
刘封感慨的同时,徐庶方从失神中反应过来,那一瞬间,他的眼神中似乎闪过某种觉悟般的目光。
“周都督,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都督说是要主动溯往夏口上游迎击曹军,恐怕内中还是有不得已的原因吧?”徐庶并没有劝说周瑜,反而提出了质问。
周瑜俊美的面庞微微一动,淡淡笑道:“看来徐先生果然非浪得虚名,不过我倒想听听,徐先生认为我有什么不得已之处呢。”
在场的诸人,包括刘封也顿生好奇。
徐庶站起身来,走到那面大地图跟前,手臂抬起,食指点中了地图上的一处:“都督之所以要急着溯江西进,只怕是想赶到曹操之前抢占此地吧。”
十几双眼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