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褚无能,败军而回,请丞相责罚。”
曹操抬起头来,看着单膝伏地,精神黯然的许褚,鹰目中闪过一丝奇色,很快便被泰然无物的笑所代取,他微微抬手,淡淡笑道:“胜败乃兵家常此,何足挂齿,仲康你起来吧。”
许褚站了起来,低头不语,脸色的愧然之色仍然挥之不去。
“那大耳贼的鲁山营是谁在领兵,竟能让仲康受挫?”曹操好奇的问道。
许褚脸上的惭愧之色愈重,一想到自己被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击败,心头就颇不是滋味。不过,面对曹操之问,他却不敢有任何隐瞒,默默的将鲁山之战的经过说了一遍。
“刘封?”曹操指尖有节奏的敲击着额头,似乎在从记忆中搜寻这个陌生的名字,忽然眼眸一亮:“这个刘封,莫非就是刘备前不久刚刚收养的那个假子吗?”
许褚点了点头:“正是这小子,这小子手中还握有青釭宝剑,原来上次长坂坡时,杀害夏侯将军的凶手就是他。”
瞬间,曹操的鹰目中凶光一闪:“想不到大耳贼收了一个这么了得的儿子,将来若成气候,倒是给大耳贼添了一员虎将。不过,听说大耳贼还有一个亲儿子?”
“是的,据说叫什么阿斗。”许褚的记性还不错。
曹操的嘴角微扬,露出几分诡笑:“终究只是一个蛉螟之子,以大耳贼的城府,看来不用我们出手,这个刘封早晚会死在他那自诩仁义的父亲手中了。”
许褚暂时无法理解曹操此言的深意,他的心中一直都对那些羞辱般的败仗耿耿于怀,如今听得曹操的言语中,多有对刘封的欣赏,便忍不住道:“丞相,那个黄毛小子只是侥幸取胜,请丞相再拨我一千兵马,这一次我一定提了那厮的首级来向丞相复命。”
“一个早晚将死的小子,仲康何必跟他一般计较,现下我们要对付的是南岸的吴军,至于鲁山的刘备军,过多的浪费兵马根本不值。”
曹操显然是不打算再对鲁山之敌用兵,许褚的这一口恶口便只有自己憋着。
曹操的目光重新回到巨案地图上,焦黄色的脸上,重新浮现出凝重的表情。
地图上,南岸的红色标记是吴人的水寨。由于吴人彻底封锁了长江,曹操的一千艘战船在其压制之下,只能龟缩在北岸水寨附近活动,因此也无法向南岸派潜侦察船只,所以,时值如今,他对吴人水寨的虚实依旧一无所知。
相反,昨晚深夜,周瑜这个狡猾的小子,竟然借着江雾的掩护,公然把战舰开到曹操的家门口,从里到外把他的水寨看了个究竟。
曹操很窝火,但他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此番东征,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低估了江东水军的实力,面对着茫茫的大江,他才真正意识到,空有数十万雄师却无处施展的无奈。
现在,曹操只能寄希望于熬过这个冬天,待到明年开春,春暖花开的气温能够恢复他精锐北军的战斗力,而那个时候荆州新降的水军也已人心归附,整训完毕,然后,再和周瑜那小子决战一场。
轻声一叹时,帐外亲兵匆匆而入,伏地报道:“启禀丞相,外面有一南人,自称是江东黄盖信使,有机密之事前来求见丞相。”
第六十章命中注定之人
大雪纷飞,天地一片苍茫。
丝丝缕缕的烟气袅袅而升,像是一个个神秘的精灵,在雪与风交织而成的白色云雾中欢快的飞舞。
刘封走出帐外,深吸了一口初雪的之气,在那寒冷却清新的气息中,隐隐蕴藏着几分淡淡的肉香。此刻已是黄昏时分,正是埋锅造饭之时。
鲁山一战已经过去七天,糜芳的尸体和胜利的战报皆已送往夏口,不过,等了七天,却没有任何新鲜的反应,只收关羽一份措辞简单的将令,命他继续坚守鲁山营,不得命令不许轻易出战。
那些隐藏在暗中的敌人暂时不出手,刘封也只能静观其变。
他抬头仰望茫茫苍穹,指甲大小的雪片淘气的在他脸上跳舞,很快便被他的体温化成一星水点,那感觉,凉凉的,却很惬意。
一场突如其来的初雪,似乎让刘封的心境平和了不少,静下心来时,他又开始思考该如何脱离刘备。只是,如何解除“刘备之子”这个死结,确实是绞尽脑汁也无法参透。
轻吐一息,温热的白气把脸上的雪花吹散一片。
“启禀大公子,抓到了一个想从鲁山西去的家伙,我们怀疑他是曹军的细作,可是无论怎么盘问,那人什么都不肯说,而且还非要见大公子。”一名屯长前来奏报。
如今南北交战,长江已被封锁,除了持有特许的通行证之外,任何人不得过江,现在抓到细作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不过,令刘封感到好奇的,却是那个细作为何非要见自己。
“带他来见我吧。”
刘封下令之后,转身回到了被炉火熏得温暖如春的大帐,一身的寒意很快消散,刘封端坐案前,一边翻看着书简,一边闲品热茶。
一盏茶功夫后,那名士卒被带了进来。
“听说你要见我,现在见到了,可以招认了吧。”刘封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案上的那份《孙子注解》上,连头也没有抬一下。
没有听到预想之中的求饶,或是别的什么,而一声古怪的冷笑,那笑声就像如从门缝钻进来的幽风,不知不觉中侵入了身体,只让刘封感到背脊上瞬间有过一种彻骨的寒意。
刘封抬起头来,进入他眼帘的是一个矮瘦的中年人,他胡须枯黄稀疏,皮肤黑中带黄,像是长期缺乏营养,他的相貌不仅称不上平庸,甚至还有几分丑陋。但是,再仔细看去,那一双细小的眼睛却半开半阖精光四射,平整的额头上有一条刀刻似的深深皱纹,仿佛蕴涵着看破世事的阴郁沧桑。
直觉告诉刘封,眼前这个奇貌不扬的男人,似乎并非等闲之辈。
“给这位先生看座。”刘封的态度变得客气起来。
士卒们愣了一下,搞不明白他们的大公子,为何对一个细作忽然这般客气,但也不敢违命,只得怀着茫然之心,在主案旁边加了一个蒲团。
那中年人一点不客气,不仅坦然入座,而且还笑眯眯道:“天寒地冻,一杯驱寒的温茶才是待客之道。”
这人就跟到了自己家似的,竟然还讨要起了茶,押他而来的士卒们立时就怒了,正待喝斥,却被刘封抬手禁止。
“就给他倒一杯热茶吧。”
刘封微微笑着,鹰目在这中年人上下游离,心中在猜忌着此人的身份与来历。
座也有了,茶也上了,那中年人不客气的享受起来,俨然周围的所有人都是透明的空气,被他当作不存在一样。
在刘备的身边混过,刘封已经被锻炼出一双火眼金睛,什么是虚伪的演戏,什么是真实的流露,都逃不出他这双敏锐的眼睛。
所以,刘封看得出来,眼前这个相貌平庸的男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随性而为,难以看出半点虚张声势的破绽。
看着那中年人寒意已除,刘封便拱手问道:“在下刘封,还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
那中年人依旧低头只顾喝茶,仿佛没有听到刘封说话一般,过了好一会,方才从牙缝慢吞吞的挤出了两个字:“庞统。”
庞统!
如雷贯耳的名字,一瞬间给刘封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他着实没有料到,此刻坐在自己眼前的,竟然就是传说中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还真是一个莫大的惊喜啊。’
在庞统自报家门之后,刘封先前的一切揣测就都明了了,眼前这奇貌不扬的人,可是能够左右天下局势的高人,高人的言语举止,有几分奇特也是情理之中了。
刘封赶忙敛容起身,拱手一礼:“原来是士元先生,封仰慕已久,不知先生驾临,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庞统有高人的自恃,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礼貌,眼见刘封彬彬有礼,他便也身起还之一礼:“统只是一闲云野鹤而已,刘将军言重了。统此番只是想借道西行,不知刘将军可否放行。”
由鲁山西去便是乌林,那里是曹操的大本营,庞统此行难道是想去投曹操吗?
脑子飞转之际,刘封猛然间想到了什么。他暂时不动声色,却面露为难:“若是平常的话,我还要亲自送先生一路,只是眼下江夏水域已经被戒严封锁,任何人想要过江,必须持有特许的通行证。先生却无此证,我若就此放先生西行,只怕有违军令。”
刘封找了这么个借口,无法是想把庞统暂时留下,一直以来,他都希望能有一位智慧高深之士来指点一下自己,而眼前送上门来的凤雏,正是绝佳的人选,既然碰上了,刘封又怎么能轻易的放他离去。
庞统干瘪的嘴唇微微蠕动,他从怀里取了一封帛书,似笑非笑道:“我走时匆匆,未及申领什么通行证,不过这件东西或许可以让刘将军放行。”
刘封接过那帛书,展开来看是一封简短的书信,而且那书信的字迹看起还有点面熟,仔细一回想,原来是诸葛亮的笔迹。
信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成败之机,决于士元,务必放行。
第六十一章潜力股
字迹虽然隽永飘逸,但最后一道笔画却略显几分潦草,似乎诸葛亮在写这封短信时,时间比较仓促。
‘成败之机,决于士元,决于士元……莫非果真如我所料不成?’
刘封反反复复的揣测着前面那八个字,先前所猜想的那件事越发的确信。
“刘将军,孔明的亲笔书信,你应该不会不认得吧,怎么样,可以放我西行了吗?”庞统笑问道。
刘封将那帛书交还给了庞统,眼珠子暗着转了几转,随即呵呵笑道:“既然有孔明军师的吩咐,我岂敢再阻拦先生。不过眼下这一带正处在战交之中,兵荒马乱的,先生孤身一人怕有危险,这样吧,我派一队精兵一路护送先生去目的地。”
庞统捻着稀疏的枯须诡秘而笑:“我此去的目的地,刘将军的部下可去不得,将军的一番好意,我只能心领了。”
庞统此时神秘的举止,还有诸葛亮的书信,再加上此时整个赤壁战场的局势,刘封对心中的那个猜测已是确信无疑。
“这样啊。不过先生也不用急于一时,目下天色将晚,而且外面风雪正急,行路多有不便,先生不如在我营中暂歇一晚,待明天一早再起程也不迟。”刘封换了个借口,一定要把庞统留住。
庞统干咳了一声:“事实上统还有要事在身,不便过多的逗留,刘将军的盛情只怕难以消受了。”
刘封的嘴角轻轻一扬,脸上亦浮现出一抹诡秘的笑,他凑近了庞统,低声笑道:“若是我没猜错,先生所谓的要事,无非就是去向曹操献那连环计吧。”
此言一出,庞统闲庭信步般的表情骤然一变,那一瞬间的惊刹,仿佛是撞上了鬼似的。
外面风雪骤急,狂风扫刮着军帐,高悬的火盆吱呀作响,温暖如春的大帐中,时间如同在某一个刹那凝固了一般。
沉寂了片刻,庞统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欣然道:“既然刘将军一番心意,那统就只有恭敬不如从命了。”
果然如此。
庞统一刹那的惊诧,自然逃不过刘封的眼睛,很显然,自己方才那一语密言,的确是切中了庞统心中的要害。
“太好了,我久仰先生大名,正好借此机会,向先生多多请教了。来人啊,还不快准备酒菜,我要好好的款待凤雏先生。”
傍晚时分,帐外雪落如梭,天地万物尽皆冻结在一片纯白之中,而刘封的军帐内,酒香与炉火却将这里熏蒸的如冰雪荒漠中的一处温暖桃源。
酒过三巡之后,脸泛酒红的刘封找了个借口,将左右的士卒支走,大帐之中,只余下他和庞统二人。
“士元先生,这是子德兄长送给我的陈年好酒,来,再满上一杯。”刘封起身上前,亲自为庞统斟酒。
庞统按住了酒杯,笑眯眯道:“酒不急着吃,我倒是有一件事很好奇。”
“什么事,先生请讲。”刘封故作不知。
“刘将军方才所说的那个什么‘连环计’,我有点好奇是什么意思?”
庞统说话时,两眼眯成了一道缝,那缝隙中隐藏着的却是一双洞察人心机的眼睛。此刻,那双眼睛正目不转睛的观察着刘封言行举止中的每一处细微的变化。
刘封就知道他之所以改口留了下去,为的绝不是享受刘封的吹捧,而是因为刘封看似随口中,却戳穿了他的心事。
“先生若不去向曹贼献那连环计,孙刘联军又怎么破曹操数十万大军呢。”刘封酒醉三分,回答之时舌头都有点打结。
庞统眯起的细缝突然一睁,褐色的瞳孔中再次闪过一丝奇色,但很快眼睛又重新眯起来,仿佛在故意隐藏眼神的变化,好让别人无法洞悉他的心思。
他放低了声音,几乎用耳语道:“刘将军,既然你已能想到了连环计,我相信你并非凭空妄猜,究竟刘将军是如何得知,我希望刘将军能对我如实而言。”
刘封要脱离刘备自立,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