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而言。”
刘封要脱离刘备自立,为自己杀出一片新天地,他很清楚凭自己这个光杆司令是绝难办法,必须借助于诸多人才的辅佐才能实现宏业,而他最最需要的就是一名似荀文若、诸葛孔明这样的王佐之士。
但是放眼天下,这般绝顶智慧之士,几乎已被曹孙刘三家瓜分殆尽,即使是眼前的庞统,如果按照先前的历史发展,将来也会被刘备收入囊中。
所以,当此次上天的机缘,让他在这赤壁战场上遇到了庞统,直觉告诉刘封,他一定要把握住难得的机会,为自己留住这个宝贵的奇才。
但刘封也很清楚,当今之天下,不光是君择臣,更是臣择君。自己现在一无名动天下的声望,二无兵马以争天下,三无土地以养英才,如此三无之士,又如何能让庞统选择为自己效力呢。
蓄势待发的刘封,此刻真正能做的,只有让庞统见识到他的与从不同,让他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潜力股。
庞统的好奇心,正好给了刘封这个机会,他岂能放过这个展示自己的大好机会。
“如今吴军正在赤壁与曹军对峙,那位周都督虽然是极厉害的角色,吴军水战也确实难逢敌手,看起来吴军是暂时占了上风。但是不要忘了,曹操有整个北方诸州的支持,十余年的屯田积谷,足以让支持着他的数十万大军,旷日持久的鏖战下去。但是吴军呢,他们的后盾不过是区区江东六郡,无论是粮草储备,还是兵员的补充,都远不及曹军,长久的僵持下去,曹操甚至不需要再大动干戈,拖也能把吴军拖死了。”
刘封的这番分析,不仅仅是来自于已知的历史知识,更是这数月以来辛勤学习兵法政治之后,思想上的一种提升。而庞统脸上渐渐闪现出的那种赞许之色,则让刘封对自己更有了几分信心。
“所以,诸般不利之下,这场仗那位周都督就必须速战速决,而自古以来,以弱胜强想要取胜,就必须出奇策。我思来想去,除了用火攻之计,可以一举击溃曹军之外,再无其他速战的良策。但是,如果不用连环计,让曹操自己把战船绑成一起,铁锁连舟的话,这火攻之计又如何奏效呢。”
第六十二章同一类人
感谢兄弟裤裆开了的打赏,呵呵。
刘封这一番的洋洋洒洒,其实与他近日所学的兵法就没什么关系了,基本上要归功于他深藏的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不过,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此刻的庞统,瘦黑的脸颊上,流露着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似乎以他那样绝顶聪明的脑袋也无法理解,眼前这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竟然能有如此惊人的推断力。
刘封在庞统的脸上看到了四个字刮目相看。
他心中暗笑,知道自己是把庞统给震住了,却又故作起谦逊,自嘲道:“其实这也是我随便乱推测的,若有说得不对之处,望先生莫要见笑。”
沉寂了许久,庞统长长的吐了口气,惊奇的脸色隐去,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惋惜,他饮尽一杯酒,摇着头唏嘘道:“真是想不到,刘皇叔竟然能有如此不同凡响的儿子,真是他的福气。可惜呀,呵惜……”
庞统那一句可惜意味深长,刘封当然知道他那言外的感慨,是在为自己这假子的身份而感慨,以庞统的才智,又岂能看不到这一点。
庞统的感叹正好切中了刘封的心思,或许,庞统就是帮他解开这个死结的那个人,刘封恨不得立刻能向他询问解困之策,不过,他还是忍住了。
在未能断定庞统立场的前提下,妄自的吐露心事只能是自取其祸,刘封并不是这样不冷静的人。
“先生号为凤雏,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过也很可惜呀……”庞统喜欢说一半留一半,刘封也学起了他。
果然,这一招吊起了庞统的胃口,他眼眸一动,问道:“经天纬地之才,统愧不敢当。不过刘将军说我可惜,却不知可惜在何处?”
刘封神秘一笑,反问道:“适才先生不也说我可惜了么,我也很想知道我又可惜在何处。”
庞统一怔,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自斟了一杯温酒一口吞尽,神情忽然变得坦率起来:“反正我也不在刘皇叔的麾下效力,说了也无妨,当然,如果刘将军你愿意听的话。”
刘封淡淡一笑:“我最喜欢直率的人,先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那我就不怕得罪人了。其实刚才刘将军所说一点没错,我一次也正是受了孔明之托,没办法才只好大老远的走这一趟。”
“孔明先生之托?我记得孔明军师他远在柴桑,赤壁的局势究竟如何,应该不太了解才对,怎么竟会想到这连环之计?”刘封目露奇色。
庞统嘿嘿一笑:“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如果孔明连这都算不到,怎么对得起他卧龙的名号。”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才是谋士的最高境界,孔明的实力,果然并非我之前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啊。’
见刘封神色惊叹,庞统便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和孔明这两个老家伙能想到的,刘将军不也照样推测到了么。”
刘封的判断是基于已知的历史知识这个“外挂”,岂能和那两个人的真才实学相提并论。
“不过,刘将军这般年纪轻轻,竟然就能有这样的洞察力,实在是我生平气未见,倘若能假以锤炼,前途必不可限量。只可惜呀……”
庞统又卖开了关子,其他不说刘封也知道他什么意思,不过他却仍然故作不知:“士元先生,你说了半天,还是没有说明我有什么可惜的。”
庞统呵呵一笑:“好吧,那我就直说了吧。刘将军年少有为是不错,不过却可惜在你这尴尬的身份。现在刘皇叔是没什么势力,所以他还用得着你这个能干的养子,可是以后他若成了气候,而他那个亲生儿子也长大成人,刘将军自然就成了你那弟弟最大的威胁,到了那个时候,嘿嘿”
庞统仍然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清楚,这也是刘封穿越以来,第一次有人当着他的面,毫无修饰的把这“不应该说出来”的事实亲口说与他。
这一刻,刘封并没有感到不舒服,相反,他竟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痛快与释然,仿佛憋在心头许久的一口气,终于得以释放。
庞统见眼前这少年郎,既没有生气,也没有震惊,甚至他的眼神中连一丝涟漪也没有,仿佛自己的一番洋洋洒洒,只是老生常谈而已,根本引不起他心理哪怕一丁点的波动。
眯起的眼缝裂开,狐疑的目光重新审视着刘封,忽然间,他的舌头舔了一下干瘪的嘴唇,咧开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原来刘将军早就心知肚明,既然如此,那刚才难不成是在拿我寻开心不成?”
机会就在眼前,刘封知道他不能再错过。
沉吟了半晌,刘封表情忽然变得郑重起来,一脸的酒色尽褪,他放下酒杯,起身拱手正色道:“晚辈岂敢跟先生说笑,只是晚辈这心里的苦楚,只恨无人能分担。幸亏天可怜见,让晚辈遇到了先生,所以晚辈恳请先生能给我指一条明路。”
温暖如春的大帐,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庞统轻捻着胡须,默默无声的注视着眼前这个诚恳的年轻人,他的眼神之中,隐约闪烁着几分复杂的神色,有欣赏,有意外,也有唏嘘,但更多的却是犹豫不决。
沉寂,突然被庞统莫名其起的哈哈大笑所打破,他蓦然而变的随意表情,让一副诚恳的刘封显得略有尴尬。
刘封以为庞统拒绝了,心中有些失望,正盘算着接下来该怎么办时,庞统却笑呵呵道:“刘将军想要从我这里得到指点,不过我庞统却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刚才刘将军也说我很可惜,这样吧,咱们就做一笔交易,如果刘将军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那我倒可以给刘将军出几个点子。”
刘封暗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先前埋下的那一处伏笔,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了。
“好,一言为定。”
“呵呵,刘将军说吧,我洗耳恭听。”庞统又换上了气定神闲之色,闲品着美酒,看起来一副胸有成竹,似乎并不相信刘封对自己能有什么高明的见解。
刘封深吸了一口气,默默道:“其实,照我看来,士元先生和我不过是同一类人罢了。”
端到嘴边的酒杯,突然一晃,竟然溅出了几星酒花。
第六十三章解开死结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襄阳名士,号为凤雏,是与卧龙齐名,被称为“得一可安天下”的绝世奇才。一个却只是别人的蛉螟之子,身份尴尬,前途渺茫。
这样两个人,却被刘封说成是一类人,换作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惊讶。不过,在刘封犀利的目光之下,庞统方才那一闪即逝的惊讶,似乎更有一种被刺中心头痛处的意味。
“呵呵,刘将军可真会说笑,你是堂堂刘皇叔的养子,我只是一山野闲人,你我怎么可能是一类人呢。”
庞统笑得很不以为然,似乎他忘了刚才对刘封身份的那一番评价,这时那一句“堂堂刘皇叔的养子”,与其说是在恭维,倒不如说是在讽刺他的暗淡前途。
刘封付之一笑:“士元先生误会了,我所说的我们是同一类人,是因为我们同样是孤独的人。”
庞统的眼眸微微一动,笑容有所收敛:“庞统虽然不才,但在荆襄也算有些人缘,亲朋好友不乏其人,算不上是孤独的人吧。”
“先生的孤独,并非是没有朋友,而是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却不得施展的独寂。方今天下,曹操一统北方,麾下人才济济,萧何张良之功,已被荀氏叔侄、程昱之流所据,先生即使投奔曹操,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至于东吴孙氏,麾下亦有周瑜、鲁肃、张昭之俊杰,人才虽不及曹操那般多,但也可谓之鼎盛,而先生避难江东已久,孙权却不礼聘先生出山,如此看来,先生就算最后投效东吴,只怕最终也只能沦为陪衬而已。”
刘封这洋洋洒洒一番话,先是把庞统捧到了云端,接着又让他从天空坠到无底的深渊。说话之时,刘封鹰一般的眼睛死死盯着庞统,虽看不到他表情太多的波动,但他焦黄的脸庞上,隐隐蠕动的青筋,却让刘封知道自己说到了点子上。
“有点意思,说下去。”庞统低头饮了一口茶,避开了刘封锐利的目光。
“至于西川刘璋、汉中张鲁、西凉马超,乃至辽东公孙氏,这几路诸侯皆是目光短浅的庸碌之辈,根本不值得辅佐,先生恐怕也屑于去投效他们吧。”
炉中的炭火哔剥作响,庞统的眼睛重新缝成了一条线,他冷笑道:“如此说来,莫非我只剩下投奔你父刘皇叔一条路可以选了不成?”
刘封走上前来,俯身为庞统斟了一杯酒,俊朗的脸庞浮现出一抹诡异的笑:“父亲他名满天下,礼贤下士,目前虽然落魄,但将来前途怎样还尚未可知,以先生之才,倘若投效父亲,自然会受父亲的赏识和重用,不过还是可惜呀。”
“可惜什么?”
刘封凑上近前,几乎用耳语道:“可惜诸葛孔明已先一步归于父亲,卧龙与凤雏齐名,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试问先生愿意屈居孔明之下,还是孔明甘心坐视先生超越他的地位呢?”
这一席话,如暗夜之空的一道闷雷,平平无奇的灌入庞统的耳膜,但却令他的心头猛然一震。
庞统的表情再没有半点不以为然,此刻,那平庸甚至略显丑陋的脸上,涌动着的是前所未有的复杂神色,是迷茫,是震惊,是豁然开朗,又或是某种对自我的怀疑。
刘封的话已经深深的刺痛了庞统心中的隐霾,以他这样的智慧超群之士,洞悉世事,看破他人自然不在话下,反而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却又看不透。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大帐之中,一种诡异的沉寞在弥漫。
看着庞统复杂的表情,刘封决定再在他的“伤口”上撒一把盐。
“先生空有一身绝世之学,却可惜生不逢时,空有壮志而不得施展,先生的心难道不孤独吗?而我,正如先生所言,这个身份注定了人们都会对我敬而远之,我与先生,难道不算是同一类的人吗。”
一时间,刘封把庞统的未来说得凄凄惨惨。
开始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让庞统把辅佐的目标,从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人的身上转移,好让他注意到自己这支潜力股,但说到后面,刘封隐约对庞统产生了一种共鸣。
这时他才意识到,他和眼前这位智谋绝顶之士,其实真的是有几分相似的。
帐外风雪如晦,帐中沉寂如水。
不知沉默了多久,庞统突然之间放声大笑起来,那笑声中,隐约有几分苍凉。
“真是想不到啊,我庞统的命运,自己都看不透,却被一个后生洞察明悉,刘将军,你确实不是一般人,确实不是。”
他自嘲的话中,对刘封的欣赏却言自真心,刘封暗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一番的唇舌总算没有白费,不过凭自己这三寸之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