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他自嘲的话中,对刘封的欣赏却言自真心,刘封暗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一番的唇舌总算没有白费,不过凭自己这三寸之舌,竟然能把凤雏给说动,多多少少他还是感到有点意外。
“先生过奖了,其实晚辈也是旁观者清,所以晚辈一样也需要先生的指点。”
庞统静静的注视了刘封一会,忽然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他长吐一口气,欣然道:“好吧,刘将军的解释我虽然不完全认同,不过总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至于刘将军该走怎么样的路,其实刘将军应该心里早就有定度了吧。”
庞统似乎是在暗示刘封已有脱离刘备的打算,这也难怪,刘封向庞统表露了如此了得的见识与心机,以这样的智慧,不可能想不到脱离刘备才是摆脱悲剧命运的唯一选择。
该走什么样的路,刘封自然无需庞统的指点,真正让他感到无计可解的,却是如何以“大义”的名义,不用背负着“叛父”之名脱离刘备。
刘封苦道:“先生料事如此,那么就应该知道,即使我想走那条路,还必须要解开一个死结,才能走得堂堂正正。我苦思而无解,眼下就是想请先生帮我解开这个死结。”
庞统轻吐了一声:“刘将军也说了是死结,既然是死结,又如何能有解开之法呢。”
听他这口气,似乎是无计可施。
‘以庞统的智慧,他一定早就猜到了我的死结所在,如果他自认没有解决之策,就不会答应给我指点的。’
念及此,刘封起身肃立于庞统之前,一脸诚恳的拱手道:“先生乃不世出的奇人,相信没有先生解不开的死结,望先生不吝赐教。”
庞统也是故意端架子,眼下刘封的礼数到了,他心满意足,便拂袖一笑:“罢了,既然我与将军有缘,就只好勉为其难了。”
说罢,庞统起身来到案前,提笔在帛书上写下一字。
“解开将军死结的钥匙,就在这一字之中。”
第六十四章原来就是他
感谢书友110531042727425和___会不会呢的打赏,同时也隆重感谢luokuanfu的打赏,第一个舵主有了,感动中,呵呵。
刘封走回案前,目光移向帛书,纯白的书面上写着一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琦。
“琦?”刘封脱口而出,一时间未能想明白庞统的这一个字有何深意,回头茫然的看向庞统:“就一个字吗?恕封愚鲁,还请先生详解。”
庞统潇洒的丢下墨笔,摇头笑道:“我只能言尽于此,个中深意不便多说,就只能靠将军自己领悟了。不过以将军的资质,参透其中玄机应该不在话下。”
庞统言辞决然,显然是不肯再吐露一字,刘封也不好再过多强求。他捧起了那张帛绢,注视着那一个“琦”字,笑叹道:“看来士元先生还真是惜字如金呀。”
感慨之际,刘封心头忽然一震,将那帛书捧得更近了些,双目如炬,死死的盯向那个“琦”,仿佛发现了什么奇异之外。
“怎么,我的书法虽然算不上一流,但也勉强看得下去吧。”庞统自嘲道。
那一个琦字写得苍劲而不失细腻,这样的笔力,虽算不上当世名家,但也颇具造诣,只怕刘封再苦练几十年也赶不上。
让刘封感到特别的,并非是庞统的书法水平,也不是那个“琦”字所蕴涵着的寓意,而是这一字之中所体现出来的笔风。
一种似曾相似的笔风。
此刻,刘封的心里有个声音在不断的告诉他,这般的字迹,自己一定在哪里见过。但是,一时之间刘封却又想不起来。
‘这个字迹,我一定在哪里见,到底是在哪里呢?’
蓦然间,刘封的脑海里闪过一物,他的脸上也随之涌上几分惊喜。放下帛书,刘封急忙在随军而带的几口大箱中翻寻起来。
刘封突如其来的怪异举动,让庞统颇感好奇,当他看到刘封的几口箱子中,全部都装得是书简时,不禁微微点头,面露赞许之色:“看来刘将军果然是好学之人,行军打仗还带这么多书。”
“找到了!”
刘封将一卷陈旧的书简摊在了案上,那份书简,正是这些天里他一直在研读的《孙子注解》。
他将这份注解与那一纸帛书并排放在一起,鹰目细细扫视对比着两者字迹之间的细微之处,越看脸上欣喜的表情就越发浓烈。
猛一拍案,刘封兴奋的叫道:“士元先生,原来你就是那个神秘的高人,你可让我找得好苦啊。”
“什么神秘高人?”庞统一脸茫然。
刘封将那《孙子注解》捧在了庞统面前,脸上笑得有几分得意:“士元先生,你不会连自己的笔迹都认不出来了吧。”
庞统接过来随手翻看了几眼,顿时也面露惊讶:“这份笔记怎么会在将军手中?”
果然不错。
心中的疑团总算解开,刘封心头一阵的畅快,便将自己如何找到这份笔记,以及这笔记是如何从刘表手中流落到刘琦手中的经过,如实的说了出来。
“先生,这份笔记既然是你的,怎么又会落如刘景升的手中?”这是刘封最后一个疑惑。
庞统弄清了其中原由,轻叹道:“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年曹操还未灭袁绍,刘表也是一方诸侯,我一度曾考虑过投于其麾下,故而将自己平时所著的这份《孙子注解》献给了刘表。后来我很快发现刘表只是一个坐守之徒,便不告而别。没想到经过这么多年,这份笔记竟然会传到刘将军你的手中。”
“还真要感谢先生的这份笔记,我从中实在是受益匪浅,如果严格算来,先生应当算得上我的半个授业之师了。”
没有人会把一本教材的编者视作是自己的老师,刘封这么做,无非是间接的跟庞统拉近关系。
庞统缺乏营养的脸色上略显几分得意,笑道:“刘将军天资聪慧,自学成才,跟我可没半点关系。不过难怪我适才入营之时,觉得这营盘的布局之法有几分相似,看来将军是参照了我的笔记中所写立营之方。”
“先生笔记可谓是字字珠玑,我自然不免要借鉴一二。我先前就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绝世高人,能有如此不凡的见解,而且早在多年以前,就预测到南北双方,会在赤壁有一战。其实我早该想到,当今之世,除了凤雏先生,谁还能有这般料事如神之能。”
刘封不吝美言的恭维着庞统,庞统听着自是十分受用,他并未表现谦辞,而是轻抚着胡须,笑而不语。
“只是晚辈资质愚钝,先生笔记中的诸多深奥见解,晚辈都难以领悟,如果有可能的话,以后还想请先生亲自导教诲。”
刘封这已经是在暗示庞统,想要拉他“入伙”,将来辅佐自己。
马屁庞统受了,可想一番恭维就说服他却没那么简单,当下庞统淡淡一笑:“凡事都要讲究个机缘,今日我能与将军在此间相聚畅饮,就是一种机缘,至于将来能不能再有今朝乐事,那也得看有没有这个机缘了。”
能跟庞统从陌路之人,谈到如此投机,刘封今天已经算是大获成功,他也知道自己兵不过两百,无寸尺立足之地,光凭着今天所展现出来的潜力,又怎么“养”得起庞统这样的人物。
话到这时,刘封便不再多废唇舌,满斟一杯酒,欣然道:“先生言之理,好那我们就为这机缘,满饮此杯。”
“哈哈,好,满饮此杯。”
矮小的庞统也生豪气,二人举杯,一饮而尽。
庞统当晚便在刘封的营中留宿,次日天光放晓,风雪稍稍减弱,庞统一大早便要告辞西行。
刘封知道留不住他,便亲自送他出迎,一直送出十里之外。
瑟瑟风雪中,庞统勒住坐骑,拱手笑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将军送到这里就可以了,咱们就此告别吧。”
刘封一脸的不舍,拱手叹道:“既然如此,就请先生一路保重,希望他日有机会,再能聆听先生教诲。”
庞统微微而笑,勒马转身踏雪而去。
目送着庞统离去,刘封心头既是欣慰又是唏嘘,暗自盘算着怎样才能将庞统这样的高人纳入麾下。
正当他感慨之际,风雪之中,一骑飞奔而来,竟是庞统去而复返。
刘封大喜,还以为庞统改变了心意,他急忙甩开部众,飞马迎上:“先生去而复返,莫非又有赐教。”
勒马于前,庞统通红的面孔中带着几分淡笑:“赐教倒谈不上,我只是想提醒将军一下,光解开死结是没有用的,这个世道终究是要靠实力来说话。”
刘封聪慧,马上就听出庞统这是暗示他要有自己的兵马和地盘,便叹道:“这个晚辈自然也明白,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晚辈虽有此心,却苦于没有好的机会。”
庞统诡秘一笑:“我就是想提醒将军,你的机会很可能马上就要到来,到时能不能抓得住,就要看将军自己的了。”
庞统的暗示让刘封精神为之一振,欲待问详细点时,庞统却已留下一句“将军保重”,便策马而去。
第六十五章该出手了
虽与庞统只会面不过一天,不过,当送走了这个相貌平庸的奇人时,刘封却感到浑身上下,就像任督二脉终于被打通了一样舒畅无比。
不过,庞统所留下的那一个字,还有临别时的那句“机会将到”的提醒,却依然是个难题。
送别庞统之后,刘封一回到军帐中,便捧着庞统所书的那个“琦”苦思起来。从清晨苦思到傍晚,始终不得其解。
“大公子,属下回来了。”从外而入的马谡,一脸的风尘仆仆,蓑衣上沾满了白雪。
“这一趟辛苦你了,来,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刘封放下了手中的帛书,亲自为他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谢大公子。”马谡卸下蓑衣,掸去了眉毛上沾的雪渍,一杯热茶几口下肚,嘴里吐了几口热气,通红的脸色渐渐褪去。
待马谡稍适歇息后,刘封便问道:“夏口方面有什么反应?”
对于糜芳的死,刘封没有掉以轻心,而是特派马谡护送糜芳的尸骨回夏口,令他察颜观色,见机行事。
马谡答道:“关将军人在石阳,我这一次没能见到,不过糜先生我倒是见到了。”
“我那舅舅有什么反应?”刘封的神经开始警觉起来。
“糜先生自然是悲痛欲绝,不过也仅此而已,临走之时,他还特别吩咐我转告大公子,叫你千万小心,莫要步了糜将军的后尘。”
对于糜竺的反应,刘封并不感到惊奇,那所谓的关心他当然知道是伪心之词,不过,从他表面的表现来看,对于弟弟的死,糜竺是打算忍气吞声了。
刘封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糜竺的隐忍自然是他所乐见的。他心中稍安,又问道:“我们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这一趟你可带回什么赏赐劳军之物吗?”
“夏口方面的军资,都由糜先生一手掌管。糜先生说按理来讲,本该论功行赏,只是眼下北线战事吃紧,军资紧张,暂时拿不出多余的来奖励我们。”马谡摇头而言,神色间显得有些失望。
什么狗屁的军资紧张,刘琦有多少家底落在你们手里,难道我会不知道吗。
刘封眼中闪过一抹恨色,他清楚这必是糜竺故意而为之,对于他弟弟的死虽然不敢另有微词,但却利用手中的权力,私底下给他穿小鞋。
‘哼,随你便了,看你还能得意多久。’
刘封暂压住了火气,冷笑道:“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过我临行时叮嘱过你,如果此行从舅舅那里要不到奖赏,你也可用我的名义,向子德兄要些军资,无论怎样,好歹不能让将士们心寒。”
提及刘琦,马谡摇头一叹:“大公子有所不知,此番我回夏口时,才知道不久前翼德将军已从樊口归来,接管了子德公子剩余的兵马和他所有的军资,现在子德公子手里边基本已经没什么权力,大公子恐怕再也指望不让他了。”
原来如此。
不到三个月之内,刘琦所有的家当终于被他那仁爱的叔叔剥夺一空,不知此时的刘琦会是何等的心情,就算他对刘备再信任,此刻想必也应该看清楚了那个人的真面目了吧。
只可惜,悔之晚矣。
尽管这个结果本就在刘封的意料之中,但说实话,这数月以来,刘琦对他这个从弟可谓尽到了义气,甚至可以说,刘琦是这个世上唯一一个对他坦诚相待之人。
所以,对于刘琦现在的结局,刘封心中自有几分怜悯。
‘刘琦呀刘琦,你是个真正的好人,只可惜你生不逢时……’
就在刘封暗自唏嘘之时,突然间,他的脑海就像是被暴风雨所覆盖的海面,一片漆黑混沌中,刹那间划过一道明亮如炽的闪电,海天间无尽的黑暗,一瞬间尽皆匍匐在那炫目的白光之下。
“刘琦……刘琦……琦”
那俊朗的面颊上,青筋时隐时现,刀锋似的目光中吐露着激动与兴奋,仿佛在某个瞬间领悟到了什么真理一般。
他猛然间奔回案前,腾的拿起了庞统留给他的那一张帛书,明亮如星的瞳孔中,倒映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