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看着这些激战之后的惨状,船上的士卒们不时的发出几声唏嘘与惊叹。而此刻,刘封的目光却早已投向了更遥运的南方,在那天际的尽头,恍惚已有一幅巨大的蓝图在升起,让他的心渐渐的为之澎湃。
恍惚之中,耳中传入几声清亮的鸣叫,刘封抬头看去,几只雄鹰正从头顶掠过,向着南方振翅翱翔而去。
此情此景,刘封若有所感,嘴角不经意间涌现出一抹会心的笑容。
第八十章长沙之虎
数天之后,刘封和他的人马由长江进入洞庭湖,经过已被吴人占领的巴丘深入湘水流域,进入长沙郡腹地。
长沙一郡下辖临湘、攸县、茶陵、益阳、下隽等十个县,以及一个湘南侯国。
巴丘一地,南控湘水口,北控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口,军事意义极为重要,原本也隶属于长沙郡。不过周瑜可聪明得紧,在赤壁之战结束后,就不惜抽调出一部分兵力,将包括巴丘在内的汉昌、下隽长沙郡北部三个县攻取。
如此一来,吴人就等于控制了长江乃至整个洞庭湖,而包括湘江在内,贯穿南四郡的多条水系,都是通过洞庭湖与长江交汇,或许,这也是孙权对答应刘备取南四郡所布下的防范之招。
孙权对刘备的防范,并不是刘封眼前所需要担心的,吴人据有湘水北口,一定程度上来帮助了刘封,倘若他将来以湘东二郡与刘备决裂,而刘备若是率军征讨,那就必须要受到吴人的制约,这对刘封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转入湘水之后,刘封并未急于展开军事行动,而是让马谡广派斥候,将长沙郡的实际情况摸了个透。
“根据数日来斥候所搜集到的情报,整个长沙郡中,归现任太守韩玄指挥的郡兵大约有四五千之多,不过这些兵马大多散布在诸县之中,短时间内想将之聚集起来并非易事。而且就目前情报来看,并未发现各县郡兵集结的迹象,多半是因为赤壁之战曹操败得突然,而我军南下神速,那个韩玄根本不及反应。”
马谡指着案上有地图,将连日来情报分析的心得说了出来。
刘封微微点头,手指往地图上的“临湘”二字上指去:“长沙郡的治所大概有多少兵马?”
“兵马约有不到一千七百人。”马谡回答的很干脆。
刘封沉吟了片刻,拳头往地图上一砸:“既是如此,那我们就顺江南下,直取临湘,只要拿下治所,击破韩玄,其余诸县自会不战而降。”
马谡面露会心之笑,显然刘封的策略也符合他的心意,但他目光中却又吐露着几分谨慎:“韩玄此人本不知兵,那一千七百多郡兵虽然多于我军,但却都是没经历过阵仗的乌合之众,照此形势,拿下临湘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只是……”
“只是韩玄不足为虑,真正麻烦的角色,是那位老将黄忠,对吧。”
刘封替马谡道出了心中顾虑,其实这也是他此次南征二郡唯一所忌惮之事。
马谡笑了笑:“原来大公子早就有这一层顾虑了。不错,这个黄汉升老将军的确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
刘封依稀记得,历史上黄忠人,乃是跟随刘备入蜀之后才声名渐起,定军山一战斩夏侯渊而扬名天下。真若论声名与威望,窝在长沙这么个偏僻之地的黄忠,似乎远逊于当世那些知名的将领。
然而,以马谡这般年纪轻轻,且大部分时间远在北部的襄阳,但他却对位黄老将军颇为忌惮,不仅如此,就连糜竺这种并非本地之人,都甚至打算借黄忠之手来害自己,这就让刘封有点想不明白了。
刘封心有狐疑,但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他本身就是荆州人,而且还出生于长沙,倘若连他都对黄忠的底细不了解,那岂不是很怪异。
“这位老将军很早以前就被刘景升委任为中郎将,十余年来一直坐镇长沙,这些年来,无论是与长沙相邻的豫章郡贼寇,还是东吴,都曾多次入侵长沙,尤其是东吴,有几次还曾派出规模不小的良将劲兵,但无一例外的都被这位老将军击退,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老将军十余年来竟无一败。这等战绩,虽说比不上北方混战中的那些战例风光,但实际却颇为难得了。”
马谡出于感慨,怀有敬意的主动道出了黄忠的厉害之处,而刘封本就深知黄忠的厉害,这时再听马谡这么绘声绘色的一描述,心里更加确定将要面对的敌手会是一个怎样的劲敌。
不过刘封的思想境界早已不同与从前,在战略上他固然重视黄忠,但在战术上,他却有藐视黄忠的自信。
当下他冷笑了一声:“再厉害的人物,也必有其弱点,这位黄老将军虽然难对付,但总归会有办法的。怎么,你该不会是怕了吧。”
马谡哈哈一笑:“大公子就不必对我用激将法了,鲁山一役那么凶险我都没怕过,更何况是现在。”
马谡的自信让刘封心里有了底,他听得出来,此刻的马谡的笑声并不是自壮其胆,更像是已经胸有成竹。
“看来你心中已有计策,不妨说来听听吧。”
被刘封看透,马谡也不好再卖关子,便道:“这位黄老将军是狠,硬碰硬咱们占不到便宜,既然不能硬战,那就只好智取了。”
‘嗯,兵法云,上兵伐谋。倘若能在不做无谓的损失下就拿下长沙当然最好,甚至能按照历史上那样,把黄忠这位良将收入我的麾下,那就更好不过了。’
想到此,刘封欣然问道:“怎么个智取法?”
“黄忠早先之时,本属刘景升从子刘磐麾下,一同驻守在攸县。后来刘琮归降曹操之后,曹操便委任韩玄为长沙太守,刘磐则不肯降曹,逃离了长沙不知所踪,而黄忠就是那个时候被韩玄调往了临湘,我估计多半是韩玄心有忌惮,所以才将黄忠调到身边,就近制之。既然韩玄与黄忠貌合而神离,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大破绽,那我们岂能不好好利用一下呢。”
马谡的一席话,让刘封眼前豁然一亮,而马谡所提到的这个破绽,其实也与他心中早先所酝酿的破敌思路吻合,遂是诡秘一笑:“看来我们得好好琢磨一下,如何使一招离间妙计了,嘿嘿”
“话虽如此,不过在正式进攻临湘之前,我们只怕还需要拔除另一枚硬钉子?”
“你指的硬钉的子是……”刘封隐约已有几分预感,但却没有明言。
“跟黄忠相比,这个人算是个名符其实的默默无闻之辈,此人姓魏名延,字文长。”
第八十一章蛰伏之雄
感谢一安一非的打赏。另外,燕子我马上就要起程回老家过年,路上行程约三十个小时,所以今天只能更新一章,明天的更新可能要等到晚上到家之后,请朋友们见谅下了。
魏文长!
这一个名字,如一道惊雷灌入刘封的耳朵,让他的神经跟着微微一抽。
其实他并非不知魏延的大名,他也曾猜测此时的魏延,应该活动于南四郡附近,只是他也无法确认,他所知的关于魏延的历史,只是小说的虚构,还是真实的存在。
现在,当马谡将魏延的名字说出时,刘封在意外之下,脸上竟然流露出几分惊喜之色。
马谡见刘封表情似乎还很高兴,便道:“大公子,这个魏延虽是无名之辈,但我们也不能轻视呀。”
“那这个魏延到底有何过人之处,竟让你也有所忌惮。”刘封收敛起惊喜的表情,故作好奇的问道。
“我打听过,这个魏延并非荆州本地人氏,前几年他带着一干部曲来投奔刘景升,好像是因为瞧不起刘景升,干脆就南渡长江,在临湘北部一带落了脚,做起了近似地方土霸的勾当。”
马谡的话让刘封愈发起了兴趣,他不禁目露奇光:“临湘乃长沙郡治所,当时的太守怎能容忍眼皮子底下忽然多了这么一股外来的势力?”
马谡笑道:“正如大公子所说,前任太守没有坐视不理,也曾数度想解决掉这个外来势力,可是这个魏延武艺高强,手底下带着和两百兄弟个个也都是精锐,人数虽少,可几次下来,竟是奈何不了他。”
‘嘿嘿,魏延是什么样的人物,岂是你一个区区长沙太守就能奈何得了的。’刘封心下暗笑。
“更特别的是,这个魏延只是带着他的两百个兄弟耕种,自给自足,非但没有欺凌当地百姓,有时还会帮助乡邻对付前来袭扰的盗匪。就这样,久而久之,前任太守见这个魏延确实没什么威胁,也就没再把他当回事。”
原来如此,果然不愧是魏延,一听就与众不同。
刘封心中已在酝酿着一个主意,嘴上却道:“听你这么一说,这个魏延确实有些特别,不过仅凭这些,似乎并不足以把他当作是一枚难拔的钉子吧。”
马谡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大公子应该知道,先前赤壁得胜后,吴人曾分出一支一千人的兵马,趁机抢占了下隽、汉昌和罗县三地,当时三县都是望风而降,吴人以为长沙无人,便又试图顺势南取临湘,结果,一千余众,却生生的被魏延所率的两百人给击退。”
南侵的吴军是职业的精兵,不但是挟赤壁大胜的余威而来,而且人数又占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被魏延和他的区区两百人击退。
奇才果然是奇才,即使是蛰伏于野,也难抑他的光辉。
刘封心中主意已打定,遂道:“如此说来,这个魏延的确是一员难得的将才,如此良才隐没于野岂非可惜,既然这样,那我就将他收降于麾下吧。”
马谡没想到刘封会忽有此念,惊讶道:“能收降魏延自然是上策,不过听说此人的性情傲慢的紧,当年连刘表也不放在眼里,前任太守也曾数度想将他收编,但他宁愿窝在乡里耕田也不愿投效,想要收降这样一个人,只怕并非一件易事。”
“当今之世,不但是君择臣,亦是臣择君,越是身怀大才之人,眼光也就越高,我相信这个魏延并非安于平凡之辈,只是没有遇到一个让他可以值得效忠的伯乐而已。”刘封一脸胸有成竹之色。
马谡见他铁了心打算收这个魏延,便也不再反对,改口问道:“大公子言之有理,但不知大公子打算如何去收降此人?”
刘封踱步于帐中,沉吟片刻,方道:“我决定亲自去走一趟,由我自己来说服魏延归顺。”
马谡大吃一惊,急道:“大公子此举太过用险,这个魏延尚不知是敌是友,大公子你以身犯险,倘若那魏延动了歹意,却当如何是好。”
马谡的顾虑不能说没有道理,应该说是极有道理,因为他的判断是依据着真实存在的现状所得,而刘封所做的这个决定,却很大程度上来自己那不为人知的先知先觉。
他当然知道曾经的那个魏延,最终选择了投效刘备麾下,这也就意味着,刘备才是魏延眼中的明主。而自己虽已报有自立之心,但眼下毕竟是打着刘备的旗号来攻取湘东二郡,以这样的身份,再加上亲自说降的诚意,刘封相信绝对会不虚此行。
还有一个现在无法说出的秘密。
不久后的决裂,势必将面对着刘备恼羞成怒的进攻,光凭自己和刘琦,或者再加上马谡,根本不足以抵挡,而若能有魏延这样的良将加入自己的阵营,如虎添翼之下,方才能和刘备决一雌雄。
所以,这一趟他必须去。
“我有种强烈的预感,这个魏延蛰伏于此,就是在等着一个人来把他这粒金子从沙堆里挖出来,我觉得我就是他要等的那个人。”
刘封一时想不出周全的理由,随口编了一个直觉的理由,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好笑。
这个理由当然忽悠不了聪明的马谡,他沉默了片刻,忽然郑重道:“大公子身系重大,岂能以身涉险,这样吧,如果大公子执意想收降此人,那就让我替大公子走一趟吧。”
马谡这是想替自己去“犯险”,刘封心中一阵感动,便拍着他的肩欣然笑道:“你为我安危设想我明白,不过你跟了我这么久,也应该知道我刘封从不做无把握之事,我自然敢去,便自有十足的信心。你就留守营中,安排下酒宴,等着给那位魏文长接风吧。”
刘封心意如铁,马谡知道多劝无用,只得叹道:“既是如此,那就请大公子千万要小心。”
“嗯,我明白,你放心便是。”
三十里外的一座军帐中,那个人正在默默的擦拭着手中的宝刀。
尽管他跪坐着,但却仍掩饰不住高大魁梧、肌肉蟠虬的身材,雄壮威武有如雄狮,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五官配合得恰到好处,散发着北地男儿粗野豪放的魅力,只是他眼神冷如坚冰,眉宇之间带着一役逼人的寒气。
似乎,还有一抹旁人难以觉察的惆怅。
他眉头紧锁,面容有些阴沉,只顾低头擦拭着业已长了锈迹的刀身。
一股寒光扑面而至,帐帘被掀开,一名形色匆匆的士卒奔入近来,喘着气道:“大哥,已经打听到了,逼近临湘的江夏兵有八百多,领军的敌将好像是刘皇叔的儿子,叫做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