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原来他还是要走,刘封的情绪顿时又黯淡下来。
这时,庞统却又淡淡一笑:“倘若刘公子真的是天命之主,那就必有命能够撑到打开这锦囊之时,若真到了那个时候,我庞统虽在千里之外,也一定会为公子赴汤滔火,再所不惜。”
第一百章紧锣密鼓忙造反
这算是什么,庞统的最后一试吗?
刘封端详着手中的锦囊,有**上就想拆开的**。
庞统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手抚短须,诡笑道:“刘公子若果真能撑到打开这锦囊的时候,那就证明刘公子离拨云见日已经不远。倘若公子你提早就打开,这锦囊中的计策便极有可能影响到你接下来诸般决策,那么,未来事态的发展,便有可能改变向另一个方向。所以啊,好奇心太重,有时候可并不是一件好事。”
庞统的话看似深奥晦涩,但刘封马上就能够体会,这就像他这只来自后世的蝴蝶一样,先觉未来的他,翅膀轻轻一挥间,整个历史的进程眼看就要被扭转到天翻地覆的另一面,而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先知先觉的他,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历史转变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他的所为,是建立在拥有“记忆外挂”的前提下,但是如果历史的轨迹已经发生改变,那么未来的发展,便将在一定程度上脱出他的掌控之外,凭借着现有的还在成长的洞察力,刘封实在不敢百分之百的确认那个改变后的未来会是怎样。
但庞统就不同了,尽管他看不透自己,但他却能用他那超乎凡人的智慧,推测出他刘封将来的发展趋势,而且竟然还提前的预设下了破解困境的计策。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锦囊还是不要提前打开才好。
刘封将那锦囊,连同强烈的好奇心,一同小心翼翼的收入了怀中。
此刻,他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了欣慰释然的笑容。尽管这二次的会面,仍没有说动庞统来辅佐自己,但庞统今次的表现,已经向他发出了强烈的归顺信号,这所谓的最后一试,如果真的只是考验的话,他就不会为自己献上那锦囊妙计了。
庞统的归顺,只是时间的问题,他必须要有耐心,成大业者,耐心可是必备的素质。
“士元先生,你放心吧,有你今天的这番话,我刘封就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也一定会撑到打开这锦囊的时刻。”
庞统长吐了一口气,焦黄色的脸庞上,又露出了他那特有的怪笑,拱手道:“今天跟刘公子聊得很是尽兴,不过恕统尚有事在身,确实不好在多逗留了。”
巴丘城是吴人的地盘,庞统又身负周瑜所托,他这是怕人多眼杂,惹人非议。
“那我也就不强留先生了,走吧,我送先生一程。”
刘封也不再挽留,亲自送他离开大营,二人策马向着巴丘城的方向徐徐而行。
行不出多久,刘封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便是笑道:“这个周郎啊,对他家吴侯可是一点都不了解,亏他还想把先生推荐给吴侯。”
明知刘封这是故意给他的“另一种选择”泼冷水,庞统还是笑道:“似乎刘公子对吴侯也有用心了解。”
提起孙权,刘封的表情有些不屑:“吴侯此人,权谋之术太重,却缺乏王霸之心,依我之见,吴侯用人,太过注重眼前的功利性,先生这样的王佐之才,吴侯多半是瞧不上眼的。”
庞统干笑了一声:“如你所说,我反倒真想会一会这吴侯,看看他倒是是否真是这样一个人。”
“其实正如我在鲁山时所说,先生凤雏之名谁人不知,但避难江东多年,那吴侯却对先生不闻不问,这样看来,即使有周郎的推荐,我看结果还是一样的。”
一个刚刚赢得赤壁之战,击退了不可一世的曹操,这样一位江东雄主,却被刘封描述得甚至有点“不堪”,即使庞统部分认同他的观点,但这并不能打消他抓住这个好机会,亲眼会一会那位碧眼枭雄。
庞统笑而不语。
刘封能说得都已说尽,再多说只会徒惹人烦,当下他便勒马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就送到这里了,先生好自珍重。”
此时,斜阳西沉,火红的晚霞在静寂的旷野洒下了片片金黄。夕阳之下,那白马银袍的身形,隐约竟有几分炫目。
看着这个诚挚告别的年轻人,庞统的脑海里在一瞬间闪过四个字人中之龙。
没错,就是人中这龙,虽然只是一条初生的雏龙,但庞统在他身上却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朝气和斗志,
他同时更有一种奇怪的错觉,仿佛自己的命运,已经在不经意间和这个年轻人联系在一起,此时此刻,他竟有点不忍舍之而去的感觉。
“刘公子也珍重,希望我们还有再见之时。”庞统终究还是拱手一别,毫无犹豫的策马而去。
目送着那个矮小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昏黄的光影之中,刘封的手不由自主的按在了胸口,那里所藏着,正是已去之人留下的锦囊妙计。
…………
刘封并没有在巴丘逗留多久,一则免得刘备起疑心,二来湘东二郡还有许多事等着他要做,所以在送别庞统的当晚,刘封便起程回往长沙。
次日午后,当刘封回到临湘时,为他接风的便是魏延拿下桂阳的捷报,这个消息让刘封以及参与到那个大计划的所有人都为之振奋。
此时,距当日魏延离开长沙之时,过了仅仅不过八天。
魏延攻克桂阳的战术跟刘封差不多,都是直取郡治所,只不过魏延所要考虑的只是拿下郴县而已,所以用兵之时比刘封更少了几分顾忌。
在距郴县一百多里地时,魏延自导自演了一出大营失火,粮草被烧的苦肉计,把随军所带可供一月之用的粮草烧了个干干净净。然后,魏延又装作迫不得已的样子,分出兵马往附近乡县大肆搜刮粮草,这个消息自然很快的传到了郴县,桂阳太守赵范的耳朵里。
就在赵范放松警惕之时,魏延只带两百兵马,携两日口粮,抄小路急行军直奔郴县,在赵范全然没有想到的一个夜晚,突然杀入城中,一举将赵范击杀,而在夺取了郴县之后,整个桂阳郡其余诸县便是不战而降。
魏延用兵的方式,果然是大胆果决。
在拿下桂阳郡之后,刘封便按照事先的计划,以平定诸县不服之众为名,继续率军留镇湘东二郡,同时又推荐刘巴为长沙太守,而刘巴则顺势又推荐马良为桂阳太守。
正如刘封所料,湘东二郡的顺利拿下,以及刘巴归顺的这个意外之喜,使得刘备大喜过望,顺理成章的落入了三个姓刘的给他布下的陷阱当中。
在刘巴和马良先后上任之后,刘封很快又做了一件让许多不知情者感到荒唐之事,他再次给刘备上了一道推荐信,推荐新降的黄忠为偏将军,魏延为裨将军,分别领兵留守长沙桂阳二郡。
要知道,现在刘封的军职也仅仅只是个校尉,而他为两个手下降将所推荐的偏将军和裨将军之职,竟然是高过了自己。
第一百零一章砸自己的脚(求票和收藏)
感谢清墨羽玄的打赏,周一求票求收藏,燕子拜谢。
江陵以东,刘备军大营。
负手而立的刘备,目光在高挂的地图上扫来扫去,荆南四郡中,已经有三郡被标上了红色的记号,唯有零陵之郡,张飞尚在征讨之中。
背后的糜竺边整理文书,边道:“孔明军师的预测果然不错,荆南四郡确实不堪一击,我看用不了多久,主公就能收到翼德拿下零陵的捷报了。”
背对着的刘备,暗白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转身之时,便已换上不知喜怒的平静,他淡淡道:“南四郡都是墙头草,谁强大就倒向谁,不堪一击也是情理之中。不过让我意外的是,阿封取湘东二郡竟然能如此顺利。”
刘备的口气中流露着明显的赞赏之意,糜竺的眉头隐隐一皱,笑道:“韩玄此人本就是不知兵之徒,阿封好歹也是经历过战阵的人,对付这种人还是不在话下的。”
糜竺极力的想削减刘封的功绩,试图证明刘封能顺利的拿下湘东二郡,并非代表他有多强,而是敌人太过无能。
“韩玄虽然是个草包,但我听闻长沙的那员老将黄忠却不简单,阿封能懂得用离间计瓦解对手,兵不血刃的拿下长沙,看来这孩子果然是个可造之才,我当初收他做养子,确实没有看走眼。”
刘备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长沙之战的经过,刘备清楚得很,他自然也很清楚刘封在这一战中的精彩表演。
刘备的再次肯定,让糜竺心里越发的不是滋味,当下只好闭口不言,埋头只顾整理文案。
这时,刘备却忽然笑道:“子仲,你的眼光也不差,若非你当日一力推荐阿封去征湘东二郡,这二郡也不会这么快到手,我也无法看清这孩子的资质呀。”
糜竺现在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刘备的赞许在他看来如同在抽自己耳光一样,明明极不痛快,却只能讪讪笑道:“我也是想给阿封一个历练的机会,没想到……”
“没想到,他非但没有死在黄忠的刀下,反而将这老将降伏了,对吧。”
刘备突然插进来的这一句话,如同沾水的鞭子一样,狠狠的抽在了糜竺的心头。他猛的抬头,撞上的正好是刘备那平静如海的眼神,但他却能感觉得到,那平静的下面,则是让人无法揣测的暗流涌动。
一股恶寒从脚下直灌入头顶,在被揭穿企图的一瞬间,糜竺只觉头脑嗡的一声闷响,一时间是慌得不知如何以应。
“唉”刘备忽然叹了一声,这一叹中仿佛暗含着诸多的无奈,“子仲啊,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你我明虽主臣,实为亲友,我一向以为你为人处事很稳重,可是夏口那件事,你做得实在是不应该。”
终于,在事隔数月之后,刘备旧事重提。
糜竺面露愧色,低头道:“那件事确是我做得不对,我不应该当着众人的面提起,让主公身陷难堪。只是我也是一心想查清楚小妹的死因,情急之下乱了心智,还望主公见谅。”
刘备抚着糜竺的肩叹道:“夫人的死,最难过的当属是我,如果她真的是死得不明不白,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结果呢,你光凭着一些推测就当众指责阿封是真凶,逼得他说出那真相,好心却办了坏事,这又是何必呢。”
刘备所指的真相,即是刘封所说,其妹糜氏被曹军奸辱,为保名节而自杀,正是这个真相,让刘备在尴尬之下又受到了羞辱。
不过,在刘备的语气中,糜竺却听出了他对刘封的几分怨意。
糜竺马上顺势道:“其实我的推测都是有理有据的,主公难道就没有想过,阿封所说的那个真相,只是他为脱罪责,故意编出来的又一个谎言吗?”
刘备稀疏的淡眉微微一凝,没有反对,也没有认同。
察颜观色之下,糜竺紧跟着又道:“假设阿封他对主公心存孝义,那么,即使他所说的确是真相,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也当宁受委屈也不该说出来。结果他为了给自己开脱,却不惜让主公你颜面受损。如此看来,难道当日他的那个所谓真相,难道不值得怀疑吗?”
几番巧舌之后,糜竺成功的将自己的不该,巧妙的变为了刘封的不是,虽说理由有些牵强,但却足以打动刘备,因为诚如所言,当日刘封的那个真相,确实让刘备颜面大损。
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庞上,松散的皮肉会在不经意间微微抽动,褐色的眼眸中,不时的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沉默了许久,刘备沉吐了一口气:“今日的这些话,你知我知就是,你以后再也不要提起,方今之时,正是我用人之际,我不想让这件事影响到我们内部的团结。”
刘备的话其实已表明他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了糜竺之言,但为顾全大局,却要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糜竺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提,眼珠子一转,又道:“当初主公膝下无子,所以才收养了阿封。但眼下主公已有阿斗,对阿封虽然仍可如亲子般对待,但竺也以为不可大用,以免得他将来成了气候,反而成了患祸。”
刘备冷笑一声:“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有些话我也不妨跟你实说。如今我争天下,只凭二弟三弟和子龙几员将才远远不够,阿封既然有这方面的资质,正好培养一下为我所用。至于将来,若是他真有成为患祸的迹象,难道你真的以为我会没有手段制他吗。”
原来,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
糜竺长松了一口气,得知了刘封真正想法,心头悬之已久的一块大石头,终于可以落了地。
正这时,忽然亲兵来报,言是大公子刘封有信送到。刘备叫将信呈上,展开来看了几眼,脸上顿时流露出不悦之色。
“主公,阿封信上说些什么?”糜竺问道。
刘备冷冷道:“这臭小子,竟然要保举黄忠还有那个什么魏延升将军,刚刚还夸他是个可造之才,马上就学会做顺水人情了。”
第一百零二章逆向效果
刘备被汉帝正式任命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