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那么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既无土地,又无人口,如何屯田?
第一百零四章好日子要到头了
“公子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如果是早几个月,我也束手无策,不过现在连上天也在帮我们的忙。”当刘封为屯田所面临的难题而苦恼时,刘巴却显然已经想到应对之策。
刘封精神为一振,忙问道:“先生有何良策?”
“很简单,四个字,清查户口。”刘巴很痛快的回答。
“清查户口?”
刘封略有惊讶,他第一时间联想到,刘巴打算清查那些依附于豪强地主名下的人口,这等于从这些地头蛇的嘴里抢食,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弹,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显然是弊大于利的。
刘封眉头微微而皱,正准备说出自己的顾虑,刘巴脸上却流露出几分得意,似乎早就料到刘封心中在想什么。
看到刘巴那副神情,刘封就知道,自己所能想到的,刘巴那颗聪明的脑袋也一定能够想到,他口中这“清查户口”,必然另有玄机。
想到这些,刘封的眉头很快就舒展开来,耐心道:“怎么个清查法,先生不妨详细说来一听。”
“公子可曾忘了,去岁曹操南下之时,许多荆北的百姓为了逃避兵灾,纷纷避往荆南四郡,据我估算,仅长沙一郡,至少就涌入五六万避难的百姓,这可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呀。”
刘巴的话提醒了刘封,他的眼中顿时闪烁起兴奋之色:“我倒忘了这一批人,先生继续讲下去。”
刘巴接着道:“这五六万人避难长沙的百姓中,大部分都是些寻常的穷人,他们没有土地自养,而且也没有在官府登记在册,只能靠给土豪们当雇工过活,假以时日,必然会沦为土豪门下的依附民,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的清查户口,在这几万人被豪强们吞并之前,把他们及时的变成在册户口。”
刘封点头表示赞同:“五六万口人,就算能清点出一半已经是很可观的数目,但是人口有了,土地问题又怎么解决?”
刘巴的表情愈发的自信,抚须笑道:“人口既有,土地就更不是问题。要知长沙境内有湘水这条水量充足的水系,两岸不乏肥沃的土地,虽然现有的耕地都基本被占完,但只要有足够的劳动力,那些原本的荒地,只要稍加开垦,很快就可以变为良田,所以人口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在刘封原先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嫌人口多的时代,所以在他初始的概念中,对人口的重要性并未太过看重。但随着见识的增长,直到今时与刘巴的一番对话,他才真正的体会到人口的多寡有多么重要。在某些时候,人口的数量,甚至直接决定着一方势力的成败与兴衰。
在农业经济方面,刘封是名符其实的外行人,他只能提出屯田的主张,但如何操作,还得依靠刘巴这样的内行人。
在听过刘巴一番系统的阐述后,刘封欣然道:“这方面乃先生所善长,先生就放开手脚大胆去做吧,我一定在背后全力支持。”
顿了一顿,刘封又补充道:“关于实施屯田这件事,还必须得到那个人的允许,为免那人生疑,这件事我不好发表意见,只怕还得由先生出面提出,我相信那人必会准许。”
刘巴面露会心一笑:“公子放心,此事交由我来处置便是。”
在二人的密议次日,刘巴便修书一封,送往江陵战场,向刘备进言在长沙试行屯田,以解决军需粮草问题。
正如刘封所预料的那样,刘巴这块难啃的骨头肯归附,对于刘备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惊喜,而刚刚上任的刘巴,还出于为刘备考虑,主动的提出屯田的建言,而且这项建言从表面上来看,确实是对刘备的有利的,所以他很快的就做出了允许的答复,并准备先在长沙试行,如果效果良好,就尽快在其余诸郡推广。
刘备再次中了刘封布好的圈套,在得到刘备的首肯后,刘封便全力支持刘巴清查户口,展开屯田。同时,为了收买当地豪强士族,刘封还授意刘巴大加征辟郡中有影响力的士人充任郡吏,并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使诸县长令各送子女前往临湘,以作为人质。
在刘封紧锣密鼓的为决裂做准备时,他也时时刻刻的关心着天下的局势。
正如他在巴丘时所料,庞统在去往柴桑面见孙权兵不久,吴侯孙权便率领着他剩余全部家当,约三万左右的兵马,在西线对合肥发起了进攻。此时的合肥一片空虚,曹操闻知之后大惊,只得率主力离开南阳郡,东进淮南,欲解合肥之围。
曹操大军一走,整个荆州的曹军士气顿时受到打击,孙刘联军趁势对江陵之敌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
周瑜亲率大军在夷败大败曹军后,趁胜将大营由南岸移往北岸,逼近江陵城下寨。刘备所部则占领了襄阳和江陵之间,汉水以西的临沮、旌阳数县,而关羽所部则沿汉水北上,占领了汉水以东各县,断绝了连通襄阳与江陵的北道。
为了解江陵之围,驻扎襄阳的乐进,及驻于安陆的文聘,奉命两路出击,与关羽和刘备军展开了激战。尽管双方互有胜负,但由于刘家军借着水军之利,将乐、文所部成功的拖在汉水一线,使其始终无法向襄阳提供有效的直接援助。
由于曹操主力的远去,荆州的曹军无法再得到兵力补充,随着时间进入下半年,江陵城渐渐变成了一座独立突出的孤城,曹仁与周瑜屡战不利,伤亡委大,又无法得到兵力补充,形势已经陷入越发不利的境地。
刘备为了在江陵之战后,获得更多瓜分荆州的发言权,所以不得不跟随周瑜参加江陵之战,在荆南四郡已经顺利拿到手的情况下,一时便无暇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南四郡,只令刘封和张飞分镇湘水东西各郡,显然是打算在江陵之战结束后,再做出新的安排。
江陵之战拖住了刘备,正好给刘封赢得了充足的时间,在建安十四年的这一年中,他几乎是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出奇顺利的经营着他的两个郡的根据地。
时年秋,刘巴苦心经营的屯田事业终于获得了第一波的回报,在近两万屯田民的辛勤努力下,秋粮喜获丰收,尽管官民五五分成的协议,使得刘封只能获得一半的粮食,但这批宝贵的富余存粮,也足以支撑他的军队三个月左右。
秋末之时,刘封可控的军队已经达到五千之众,而且经过半年的训练,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形势似乎越来越好,此时的刘封,巴不得江陵之战一直打下去,最好是打到周瑜和刘备惨胜曹军为止。
但是,十二月的一个清晨,刘封收到了北来的最新战报。
江陵城破了。
第一百零五章是时候了
江陵城南,刘备营。
立于辕门,默默的注视着近在咫尺的这座巍峨城池,城头上,飘扬了近一年的“曹”字大旗,眼下已是改换成了“周”字旗,仿佛是为了表达对失败者的羞辱,周瑜的这面大旗,足足比寻常旗帜大了两三倍。
现在,这面硕大的旗帜,正耀武扬威的在刘备的瞳孔中飞舞。刘备忽然有一种错觉,仿佛背上的一把刀刚刚拔除,心头又立刻被刺入了一根针。
江陵之战终于结束了,苦撑了一年的曹仁终于收曹操的撤军命令,在汝南太守李通和襄阳太守乐进的接应下,曹仁带着他几千倍受煎熬的残兵,灰溜溜的撤出了江陵城。
几天之后,余下的江陵城守军开城投降,这座荆州核心的重镇,现在已经改姓孙了。
视野之中,数骑奔驰而来的人马扰乱了刘备的神思,他手搭凉棚,举目远望,那一袭熟悉的修长身影渐渐闯入眼眸。
是孔明军师!
刘备心中一喜,大步流星的迎出了辕门,脸上涌动一种期盼的兴奋。孔明的每一次久别重逢,都能给刘备带来新的希望,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一次也不例外。
“军师,一路辛苦了。”刘备仰着头,拱手笑道。
诸葛亮麻利的翻身下马,一脸的旅途尘色,却难掩那浑若天生的淡泊与自信的气度,他手持羽扇,轻轻一拱手:“一路顺风,没什么辛苦的,让主公久等了,我们里边说话吧。”
听孔明的口气,似乎有事要急着与自己商议,刘备心头的期望愈强浓烈,当下便不多言,携起孔明的手便一起回往中军大帐。
“主公,江陵已下,曹操这回是彻底的被赶回了北边,主公应该高兴才是,不过亮方才所见,主公似乎有点小小的惆怅。”诸葛亮一进门就直戳刘备的心思要害。
刘备笑叹一声:“曹操被赶回北方我当然高兴,可是这江陵和大半个南郡却落在了人家手里,就算我手里有南四郡,还有半个江夏,可那又怎样呢,没有南郡,先生的隆中之策终究只是镜花水月,我可不想守在江南坐吃等死呀。”
在诸葛亮面前,刘备毫无掩饰的吐露着心中的惆怅,他知道掩饰也没有用,再逼真的掩饰也一样无法逃脱自己这位卧龙军师的眼睛,与其如此,还不如坦诚一点好。
诸葛亮却一脸的闲逸,摇扇而笑:“主公不必心急,南郡这块大骨头,早晚是主公的,要有耐心啊。”
刘备的预感果然没错,听此一言,他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忙问道:“军师可有什么高明的手段,让我拿到南郡?”
“周郎此人,自信心太盛,身为三军统帅,却亲自上阵搏杀,若不然数月之前也不会中那箭伤。”诸葛亮走到帐门口,羽扇遥指江陵头城,“再看现在,江陵城打下了,满城都树着他的‘周’字大旗,却看不到一面‘孙’字旗,若是不知情的人看去,还以为江东之主是他周郎呢。”
刘备就像是一个懵懂的孩童,突然之间被诸葛亮点醒一般,褐色的眼眸中,闪烁着几分惊喜与诡秘:“先生的意思,莫非是那周郎对吴侯有不臣之心?”
“呵呵,那倒未必。依我之见,周郎此人只是太过自信,太喜欢张扬自己罢了,咱们只要抓住他这个弱点,将来趁势略施手段,南郡早晚会是主公的。”
诸葛亮信誓旦旦的保证必不能让刘备安心,他微微点头,似有令领悟,却又忧虑道:“那眼下呢,眼下又当如何?就坐视周瑜把南郡全部吞没了吗?”
刘备有些不服气。
“主公莫急,亮此番从夏口而来,正是为了眼下之事。”诸葛亮移步屏风之前,将羽扇又指向地图的南郡所在,“亮以为,主公现在当速去见周郎,请他将南郡的南岸地分给我们。这一段地带虽然狭窄,但到底北依长江,南连四郡,而且毕竟属于南郡,对于吸引荆襄士人来归附有着重要的意义。”
“南岸地……”刘备凝视着地图,心中若有所思,却又道:“那周郎可不是好说话的人,向他求取南岸地,总得有个合适的理由吧。”
诸葛亮淡淡一笑:“这个我早已替主公想好,首先,他周郎能打下南郡,主公从中也出了不少力,这就是讨价还价的筹码。其次,主公可派人去见吴侯,就说刘表的旧部来归附者甚多,却苦无容身之处,主公代表这些人向吴侯求取南岸地以安身立命,吴侯想在荆州立足,必然不敢寒了荆襄士人之心,所以就算周郎不答应,吴侯也一定会同意分南岸地给我们。”
一语惊醒梦中人,刘备忽然间有种醍醐灌顶般的觉悟,似乎眼前狭窄的前路,只因孔明的三言两语就又开阔起来。
“好,就依军师所言,我今天就去见周郎。”
诸葛亮点了点头,话锋一转,又道:“亮这半年来一直在江夏为各条战线筹措粮草,听闻大公子在镇湘东二郡这些时日,已经编练出一支近五千人的兵马,而且还收降了黄忠和魏延两员武将。”
“不错,阿封这孩子确实有些才能。”刘备口气中有几分赞许。
诸葛亮却道:“主公现下的精力,应当转移向南郡一线,亮以为当把大公子和那五千兵马,还有那两员降将一并调往南郡,至于湘东二郡,有翼德独自一人镇守足矣,没必要浪费太多的兵马和将才。”
刘备的心思,此刻已完全的被诸葛亮引向南郡,当下便一口应允。
四天之后,一道调令摆在了刘封的案头。
封闭的密室之中,分立两旁的刘巴和刘琦,默默的注视着沉吟不语的刘封,此刻,他二人的心比那闪烁的烛焰都跳动得厉害。
他们大气也不敢多喘一口气,只能安静的等待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做决断,在这一刻,他们忽然有一种恍若如梦的错觉,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是怎样将前途与命运,义无反顾的交在了这个仅仅十七岁的年轻人手中。
这个人的身上,仿佛有一种无形的,让人无可抗拒的吸引力,令他们热血沸腾,迫切的想追随着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紧闭的眼眸猛然间睁开,刀锋似的眼眸中迸射着前所未有的杀气。
“是时候了。”
第一百零六章老子反了
(感谢看不下去,说说和清墨羽玄两位兄台的打赏,呵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