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马谡这话就让众人不仅仅是惊讶,而是茫然不解了。如果他是真诈降,现在已经达到了目的,又何必多此一举。但若是假诈降,说这些话等同于自寻死路,是个正常人都会难以理解。
关羽并没有因此而发怒,他此刻倒是起了兴趣,想要听听他到底能说些什么。
“刘封自以为聪明,却不想他这计谋反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关将军一眼识破。只是那个刘巴却很聪明,他猜到将军不是那么好欺瞒的,所以又把几百车的粮作为牺牲,做为备用的计划,如果关将军不信,就叫我献上劫粮之计,那刘巴称有此双重连环计,关将军必定会对我深信不疑。”
真相大白,关羽脸上的青筋在微微的抽动,原因无非是刘封和刘巴这两个家伙,竟然如此的阴险狡诈,诡计之下,自己竟是真的上了他们的当。
恼火的关羽目光冷视着马谡,沉声道:“既然这一切都是那逆徒的阴谋,你说这些话又是什么意思?”
马谡冷笑了一声:“那二刘的计策虽然狡诈,只可惜,他们却万万也没想到,首先提出诈降计划的我,竟然是真心的想归降将军。其实这些话我原本可以藏在肚子里,一辈子都不说出来,但是将军对我如此信任,我若不如实告知,良心实在难安。”
“这些话,你为何不当时就如实告知,却非要隐瞒到此时才说?”关羽口中仍有怒意。
马谡叹道:“我原本是打算一见将军就实话实说,可是当时将军硬要砍我的脑袋,我失礼的请问将军一句,如果当时我说了这些话,将军你会相信吗?”
关羽是傲慢,但这并不代表他不讲道理,马谡的担忧确有其理,当时就算他如实而言,只怕自己仍会当成是诈降的谎言,依然是要砍了他脑袋的,马谡确实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此时此刻,关羽的怒意悄然而散,对马谡的信任又平凭几分,关羽很清楚,马谡如果是诈降,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又岂会冒险再说这些节外生枝的话,所以,他的归降之心是无须置疑的。
只是,“良心难安”的这等鬼话,关羽却没蠢到一并相信。
“马谡,你能实话实说,这让我很欣慰,我也相信你是真心想归降。不过,你这么做的目的,恐怕不仅仅只为那‘良心’二字这么简单吧。”
马谡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拱手道:“果然还是瞒不过将军的眼睛,其实我之所以和将军如实而言,就是想为将军再献一策,此策若能实施,三日之内,必破临湘。”
‘哼,什么良心难安,果然如我所料,只是一个想立功求名,反复无常之徒而已,不过,却正好为我所用。’
“三日破临湘?我倒想听听是什么妙计。”关羽目露好奇之色。
马谡遂将自己的计策诿诿道来。
默默倾听的关羽暗暗点头,深通用兵之道的他,显然看得出马谡此计的精妙之处,倘若真能诱使那刘封中计,三日之内攻破临湘城倒也极有可能。
沉吟许久,关羽拍案道:“好,就依你之计而行,三日之内破临湘,取刘封首级!”
深夜,灯火通明的太守府中,刘封手中拿着一封书信,眉宇间一种诡秘的表情时隐时现。
须臾,黄忠和刘巴先后赶到。
“主公,深夜唤我们前来,莫非是马谡那边有消息了吗?”刘巴迫不急待的问道。
“你可猜得真准。”刘封将手中的那封信示于二人,冷笑道:“这是马谡刚刚送来的密信,一切都在按着我们的计划进行,最后一环就在明日,诸位,该是给我们的关将军送上大礼的时候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万马千军吗?
湘水上游,临湘城西北二十里。
在抵达临湘之初,关羽就在此间设下了一处粮营,从江夏郡运来的粮草,大多也屯集于此,或走陆路,或行水路,再运抵南边大营。
不过这处粮营的安设,却并非只是为了屯粮,其中水旱二寨,均是按照作战营盘所设,目的则是为随后将来到的刘备军提前设下营盘。按照关羽的设想,如果自己不能在数天内拿下临湘,那么就只有等刘备军的到来,从西北两个方面,对临湘城形成夹击之势。
这日天刚刚蒙蒙亮,一千余辆运粮车,借着晨雾的掩护,向着东南面的临湘城方向徐徐而行。
就在昨日,关羽将原本临水而建的大营,移至了临湘城下,形成了一种大军逼城的威压之势,这一支粮队,正是为关羽新设的大营输送粮草。
“士将军,其实这里有我就可以,你完全可以去协助关将军。”马谡轻松的说道。
与马谡并肩而行的这人叫做士仁,是关羽麾下的一名校尉,除了廖化和周仓之外,关羽最信任的部将就是此人。
士仁看了马谡一眼,只是笑了笑,依旧神色警觉的观察着前方。
旭日东升,朝霞之光刺破这朦胧的薄雾,视野渐渐的宽阔起来。
“士将军大可不必这般紧张,其实我们这一路本来就是诱饵,刘封早晚会率军前来的,咱们只需耐心的等着鱼上钩便是。”
马谡一副闲庭信步,不知是出于无聊,还是出于自信,对一直精神高度紧张的士仁有点不以为然。
士仁冷哼了一声:“你怎能如此肯定?”
“我跟随刘封那么久,他有多少底细,我自然是一清二楚。前番廖将军的一把火,烧了他几个月的粮草,临湘城中的粮草所剩不过三月之用,这一趟的粮,他是劫也得劫,不劫也得劫,他没得选择。”
马谡口气自信之极,俨然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士仁却对这个降将心中有几分鄙夷,见其如此得意,便心觉不悦,冷笑道:“看来刘封这逆徒对马将军你可是相当的信任呢,现下马将军你背叛他也就罢了,还诱骗他来劫粮,马将军的手段还真的是够绝情呀。”
士仁言辞之中的鄙意已是相当的明显,马谡却不以为然,只是表情玄奥的回了一句:“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跟对了人,前途无限,跟错了人,有可能就死路一条,士仁将军你早晚会理解的。”
话音未落,东南方向骤起变化,将所有人的心一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果然来了,士将军,我说得没错吧,赶快给关将军发信号,请他动手吧。”马谡和其他紧张的将士不同,这时倒是既轻松又得意。
“关将军有令,只有辨明那刘封是否尽起临湘之兵而来,方可依计行事。全军听得,布阵准备迎敌。”
号令一下,五百押粮士卒迅速的面向东南方向的来敌,熟练的结成了防御阵型。
士仁擎刀立于阵中,极目远眺,试图辨清敌人到底来了多少兵马。
马谡策马跟至他身边,依旧是一脸的自信,笑道:“我在信中告诉了刘封,押解粮车的兵马有一千之众,刘封想要劫粮成功,就只有尽起临湘之兵,士将军,你要相信我。”
士仁也不会头看他,只冷冷道:“关将军有吩咐,谁都不要相信,只相信自己的眼睛。马将军你放心,如果确如你所言,我自然会马上发信号的。”
士仁无意中的这句话,不小心道出了关羽对马谡的不信任,马谡却不见怪,眉宇之中,一丝诡异悄然闪过。
来敌越来越近,漫天飞扬的尘土,张扬着一种强烈的威势,俨然千军万马杀奔而来。这五百士卒,即使是关羽训练出来的精兵,面对着这般浩大的敌势,一个个士卒的脸上,依旧不免露出怯相。
“士将军,你看这尘土飞扬之势,来敌至少也有三千之众,你还不快报知关将军,错过了战机这罪责是你担还是我担!”
看着汹汹而来的敌势,马谡显得有点焦虑,忍不住冲着士仁吼了起来。
眼见一切都在马谡的预料之中,士仁不敢再有迟疑,急道:“快,快,马上发信号,立刻。”
号令一下,士兵急将早就准备好的几辆粮车堆聚在一起,一把火点燃,一道浓浓的狼烟迅速的冲天而起,直抵云霄,方圆数十里内都清晰可见。
信号已发出,马谡暗松了口气,拨马便走。
“马谡,你要去哪里?”士仁一把扯住了马谡的马缰绳。
“敌人已经中计,我们的任务已完成,不赶紧撤难道还留在这里等死不成。”马谡边说边瞅了一眼越发逼近的尘暴,形色颇为焦虑。
士仁凝眉喝道:“可是关将军有令,令我等务必将刘封拖得越久越好,你岂可违令先走。”
“敌众我寡,而且还是刘封亲自前来,那个人可是连定国少将军都能斩杀的人,如果你觉得是他的对手就留下来好了,我可不想陪着你在这里等死。”
马谡奋力的夺了缰绳,二话不说便匆匆的逃离粮队所在。
马谡的临阵先逃,立时扰动了军心,而士仁也为他的话所惊,回头再看一眼袭卷而来的浩大敌势,本欲死战的勇气立时就被击碎。
“撤,全军速撤。”
士仁再无战心,大叫一声拨马先走,军阵随之轰然而崩,五百军卒,还有那些赶车的民夫,都随着士仁望风而逃。
一千多辆粮车,就这样被遗弃于荒野大道上。
片刻之后,令士仁不惜违背关羽之令,望风而逃的敌众终于杀至。
马蹄收,人止步,漫天的尘土落定,哪里有什么倾城而出的敌军,不过是黄忠所率的一百多骑兵而已。
只是,这一百骑兵,每一匹战马的尾巴上面,都拖着几根大树枝,奔行之际扫刮地面,正因此才能扬起漫天的尘土,造成了一种大兵逼近的假象。
黄忠策马穿梭在一辆辆的粮车中间,大刀往其中一袋粮袋上一砍,白花花的米粒便哗哗的流出,黄忠不禁笑道:“主公的识人之能果然非同寻常,这个马谡,今日的确是让我看到什么叫作后生可畏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三环诈降计
“快,把粮车绕道东门运回城去。”
不用黄忠的号令,部下早就忙碌了起来,一千多辆粮车掉转方向,吱吱呀呀的朝岔路而去。
车队刚刚开动,黄忠猛然间觉察到了异状,他急是拨转马头,再向敌人逃撤的方向望去。
视野之中,一人一骑正从滚滚的尘雾中奔出,向着这边轻尘而来。
手中宝刀紧握,杀气在苍老的身躯间流转。蓦的,蒸腾而起的杀意陡然一沉,黄忠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
闯入眼帘中的那个瘦削的人影,正是马谡。
“马中郎,你的计划可比想象中有所改变呀,老夫本以为要大杀一场才能夺下这批粮草。”黄忠策马迎上前几步,拱手笑道。
马谡拱手还礼,俊秀的面容上涌动着几分得意,“我本来是打算突施杀手,斩了领军的敌将,跟老将军来个里应外合的。没想到关羽所用的这个叫士仁的家伙,竟是个胆小怕死之徒,被我一吓唬就望风而逃,倒也省了我手上沾血呢。”
黄忠兴致昂然,不禁哈哈一笑:“马中郎,你这三环诈降计的杰作,实在是惊为天人,老夫不得不对你说一声‘佩服’。”
黄忠称赞让马谡愈加的得意,但他却没有得意忘形,淡然一笑:“计策虽妙,但若没有主公那般的胆色与果敢,恐怕也不会采纳。”
“那是,那是。”黄忠点头表示认同。
“我们赶紧回城吧,关羽估计很快就会知道中计,我们得赶在他醒悟之前,把这批宝贵的粮草安全的运回城。”
“言有之理,都动起来,麻利点。”
…………
临湘城,西门。
箭如雨下,杀声震天,四千多关羽军的猛烈狂攻,已经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西门一线,不到五百人的长沙军拼死的抵抗,但在几乎十倍于己的敌人强悍的攻击下,形势已经相当的艰难。
城破,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城楼之中,一双刀锋似的鹰目,却在闲逸的欣赏着这场一边倒似的激战。
“主公,刘太守快要撑不住了,他想请主公立刻发动。”一名面上带伤的士卒奔入城楼,喘着气向刘封求援。
刘封呷了口香茗,表情依旧沉静如水,淡淡道:“敌人还没到强弩之末,转告刘太守,让他再坚持一刻。”
“诺。”士卒匆匆而去。
刘封饮尽杯中之茶,他站了起来,信步来到门前,借着居高临下之势,遥视着城下汹汹的敌阵,嘴角泛起的不是惶然,而是一抹冷笑。
马谡所献的三环诈降计,到此时为止,可以说是全部成功,刘封现在要等的,则是黄忠那边的回报,他要为那二人争取更多的时间。
所谓的三环诈降计,第一环,就是在城下与关羽决战时,马谡趁乱伪降关羽。
刘封当然知道,以关羽的智商,很难骗得到他,而他那故意刺马谡的一枪,就是为了加重关羽的怀疑,当关羽自以为是的以为识破马谡的伪降,要杀马谡,这个时候,马谡就可以顺势实施第二环计策。
关羽很清楚刘封的弱点不仅仅只有缺兵,而且还少粮,所以刘封就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精神,大大方方的让马谡献了一条劫粮计,如此一来,关羽自然对马谡就深信不疑,这时就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