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是日午后,刘封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了他的镇南将军府,身上脸上已尽为泥渍所污。城西南角的一处城墙,在大水浸泡之下,竟然出现了垮塌的迹象,刘封只能亲自上阵,竭尽全力才勉强的止住了浸垮之势。
“大自然的力量,实在是非人力所及,堵个城墙比上阵大杀一场都累,再这样下去,形势只会越来越不乐观。”
刘封无力的靠坐在门槛上,看着漫至阶下的洪水,心中的阴霾越发的浓重。
山水骤至,并不能持久,只要再坚持几天,洪水迟早会退,这一点刘封很清楚。但是洪水之后,势必会生瘟疫,这才是最致命的打击,到了那个时候,整个临湘城会变成一个脆弱的病人,只要刘备伸出手指轻轻一弹,就会轰然倒地。
即使是表面依然自信的刘封,此刻心中也隐隐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被逼至了绝境。
“绝境,绝境……”
口中反复的念叨着这两个字,猛然间,刘封的眼眸雪亮,仿佛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无比的兴奋。
“巴丘之时,庞统不是给过我一个锦囊,让我走投无路之时打开,其中便藏有解救的妙计吗?”
念及此,刘封急忙寻出了那个一直暗藏的锦囊,拆将开来,取出其中的帛书,迫不及待的细细看来。
内中所书,不过寥寥语,而刘封看着看着,整个人却如获至宝,兴奋的大笑起来。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哈哈哈”
第一百三十一章锦囊遗计
帛书上只有一行飘逸洒脱的字:结亲于江东以制玄德。
但就是这一行字,却让刘封突然间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恍然大悟。
孙权和刘备之所以能够结盟的前提,就是在于双方有着共同的敌人曹操,但这个联盟本身就存在着一个不可解除的隐患荆州归属。
赤壁之战后,孙权之所以默许刘备取南四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操仍然是其目前最有威胁的敌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孙权就对刘备一百个放心,这也难怪,孙权连周瑜都不放心,又怎么会放心刘备这个外人。
那么,如今刘封和刘备的反目,自然也就是孙权所乐见的,如此一来,则等于在刘备的背后放了颗定时炸弹,不劳孙权自己费心,便可用刘封作为牵制刘备的一步棋。
设身处地的作一个换位思考,刘封认为孙权的想法必定与自己是一致的。
那庞统这一句“结亲与江东以制刘备”,应该就是暗示他主动的和孙权结成姻亲,如此一来,有了这一层的关系,刘备就别无选择,即使再不情愿也得撤兵,因为刘备很清楚,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能和孙权翻脸。
“庞统啊庞统,你果然是料事如神。”
想通了破解危局的关键,刘封遂是连夜召集了刘巴、马谡等辈议事。
堂外雨声霖霖,堂内灯火摇曳,昏黄的光线下,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疲惫。很显然,徐庶的这一条水淹临湘的“毒计”,已经把所有人都折磨得够呛。
刘封环视着一张张疲惫的脸,神色间流露着自信,朗声道:“诸位,退敌之计,我已经想到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精神为之一振。刘封这话,就像是给他们打了一支兴奋剂似的,一瞬间将他们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所有人都巴巴的睁大眼睛,等着刘封说出他所谓退敌的奇策。
“子初,江东孙氏一族,待字闺中的女子有几人?”
刘封这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让众人都为之一愣,一时间均没想明白,人家吴侯家有几个没出嫁的女子,又关退敌什么事。
刘巴愣怔了一下,指尖摸着额头道:“这个嘛……吴侯年纪尚轻,膝子之女皆幼,若说孙氏一族还有谁待字闺中,算来算去,只剩下吴侯的异母之妹,似乎叫做……”
刘巴眉头微凝,一时间想不起这位“吴侯的异母之妹”的名字。
“孙尚香。”刘封替他说了出来。
刘巴一拍额头:“正是孙尚香,此女据说是吴侯之父孙文台的遗腹子,虽为庶女,但素来喜好武事,如今年近二十却依然未嫁,倒也是个奇女子。”
这个时代的女子一般十四五岁就会出嫁,二十岁放在后世正当青春华年,但放到此时却已经是标准的“大龄剩女”,刘巴的那一句“奇女子”,与其说是赞,倒不如说暗含着讽意。
命运这玩意儿,还真是个有意思的东西,你信它则有,不信它则无,此刻的刘封,忽然有一种错觉,仿佛冥冥之中,真的有一双叫做命运的双手,将他和那个叫孙尚香的女子联系在了一起。
“主公,你的退敌之策,该不会是……”马谡的话打破了刘封的神思,他似乎已经猜测到了刘封用意。
刘封也不再拐弯抹角,坦然道:“没错,我打算向吴侯提亲,求娶这位孙尚香小姐,借助孙吴之力,逼迫刘备退兵。”
在场的都是一点即通的聪明人,刘封话已如此明朗,他们立时便明白了他的用意,故是刘封的这个决定,倒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刘巴眉宇间涌动着几分兴奋:“孙刘联盟貌和神离,吴侯想必也乐得让我们和刘备互相制衡,主公此计,倒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是唯一的选择!”刘封站了起来,指着堂外漫阶而上的大水,“大水一退,瘟疫必起,到时刘备再趁势进攻,就算我等抱着必死的决心也无济于事,除了和孙吴联姻之外,我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众人的神色为之肃然,沉默片刻,马谡遂道:“主公言之有理,眼下只有这一条计策可以解临湘之危。但不知主公打算派何人去向吴侯提亲?”
刘封踱步于堂间,沉吟了半晌,“若是派别人去提亲,来来去去传话之间,临湘城恐怕早已不保,这一趟我必须亲自前去见吴侯,只有如此才能在临湘城破之前,说服吴侯对刘备施加压力,迫其退兵。”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大吃一惊。
黄忠忙道:“那吴侯与刘备终究还是联盟的关系,主公若是只身前往江东,若是稍有差池,岂非大势去矣。”
黄忠的担心,也正是其他人所顾虑,众人忙是纷纷劝说。
刘封却淡然一笑:“现在一切的可能性,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前提下,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趟即使有万般风险,但为了我与诸位的大业,这个险我也是非冒不可。”
大局如此,众人知道再劝无益,尽管他们不愿刘封涉险,但他们也很清楚,如果刘封不去冒这个险,那么他们就将面对城破身死的悲惨结局。
于公于私,他们都必须全力的支持刘封。
突然之间,黄忠腾的站了起来,神色肃厉,慨然道:“主公你尽管放心的去江东吧,至于这临湘城,我黄忠敢保证,城在人在,城陷人亡!”
“主公,我骗了关羽三次,我可不想乖乖的等着他破城之后把我五马分尸呢。”马谡以一种玩笑似的言语,同样表达了他的誓死坚守的决心。
刘封最担心的,并非是此去江东提亲无功而返,而是他走后,临湘城支撑不到他功成的那一刻,眼前黄忠的慷慨表态,自是令刘封心安了许多。
刘封深吸了一口气,环视着那一张张热血庄严的脸,心情亦是澎湃如潮,他深深的点了点头,正色道:“有你们在此,我便可以安心去了。你们放心,我刘封以项上人头保证,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方角力
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刘封一人一骑悄悄的由东门而出,那一带的地势稍高,所积的洪水不过数尺之高。
借着的卢马的脚力与速度,刘封很轻松的甩掉了四面巡弋的敌方游骑,取道北上,准备经由巴丘,再折往柴桑。
当日刘封在临湘城头,如神威天将军一般,高举着周仓人头的那副情景,江夏士卒无人不为之惊怖,刘封一出城,便马上有人认出了他,消息迅速的就传到了高地大营的刘备手中。
“什么,那畜生出城北去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备显得有些惊讶。
关羽却冷哼一声,不屑道:“多半这畜生看到城池将要不保,所以就弃了部下,独自逃生去了,终究还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而已。”
倨傲的关羽,即使在数度受挫于他口中的那句“贪生怕死之徒”,依然对其充满了轻蔑。
“元直,这件事你怎么看?”刘备却还保持着一份准静,面对这样一个意图模糊的情报,刘备宁愿相信徐庶的判断。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初,徐庶的神色间就笼罩了一层阴影,此时经过一番深思,脸上的忧虑之色不觉更重。
听到刘备有问,徐庶便表情凝重道:“刘封敢做这样惊天动地之事,就绝非是贪生怕死之徒,依我看,刘封此番独自出城,并非是想逃走,而是想去向吴侯求救。”
灰白的脸上,青筋猛然涌现,刘备腾的站了起来,目露惊色:“元直此言何意?”
“吴侯向来是既想利用主公的声望,又想限制主公的发展,如今祸起于庭院,吴侯必然暗中窃喜,倘若刘封前去求救,他就可以名正言顺从中调停,到时候咱们就不得不撤围退兵。之后,吴侯就可以暗中扶持刘封,利用他这颗棋子来钳制主公,倘若真让刘封成功,后果将不堪设想。”
徐庶的分析,直中要害,就连先前有所不屑的关羽,此时听之也不由微微变色。
诚如徐庶所言,如果刘封目的达到了,那么刘备便将被夹在周瑜和刘封两股势力之间,形势将比现在更加的被动,这无论如何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此时的刘备,表情反而平静下来,似乎越是在形势变化多端的时候,他越能保持超乎常人的冷静,当下他只是不慌不忙的问道:“先生说得极是,但现在已经让那逆徒走脱,可还有挽回的机会吗?”
徐庶冥思苦想,却无从得解,叹道:“这件事太过复杂,除了短时间内攻破临湘,造成攻灭刘封的即成事实,让吴侯无可施之外,我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良策。对了,或许孔明能有应对妙计说不定。”
提起了诸葛亮,刘备眼眸顿时一亮,微一沉吟,便道:“这样吧,你与云长率军继续围城,我即刻起程赶往夏口,与孔明军师商议应对之策。”
次日,刘备在刘封突出包围,去往江东之后,也星夜起程北去。
………………
江陵,太守府。
“咳咳”
周瑜扶着左臂,斜卧于榻上,带病疏理着一桩桩的军务。自去岁江陵之战,一味自信的他亲冒箭矢指挥攻城时,就倒霉的中了这一毒箭,虽然伤势最终得到了控制,却因毒素残留在体内,每逢阴雨之时,整个左臂都有一种麻痹的痛楚。
“周都督。”
一人轻步从外而入,拱手微笑见礼,周瑜抬头看去,那张粗糙的脸极好辨认,一眼便知来者是庞统。
“士元先生,你怎么回来了?”
周瑜显得有点意外,放下手中的竹简,令左右下人给庞统看座上茶。
“我在吴侯府下无事可做,故而不久前便请辞回了江陵。”
自从去岁庞统奉周瑜所托,去往柴桑请孙权发兵攻合肥,以解荆襄方面曹军的军事压力,距今已过去近一年。
周瑜面露惊讶:“怎么,难道吴侯也没有挽留先生吗?”
“吴侯麾下人才济济,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又何屑于挽留呢。”庞统干笑着说道,口气中暗含着几分不满。
周瑜的本意是想将庞统举荐给孙权,但庞统的不得重用,却让周瑜感到有些费解。
他沉默了片刻,忽又面露笑容:“先生乃王佐之才,吴侯岂会不重用,多半是他为公事操劳,慢怠了先生。先生放心,他日我必定再向吴侯极力举荐。”
庞统摆手道:“都督的心意统心领了,至于举荐什么,一切随缘吧。对了,如今荆南四郡的二刘之争,都督想必也留意不少吧。”
提及荆南的战事,周瑜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讽笑,“我原还舍不得把南岸地和荆南四郡分给刘备,正想着如何制衡于他,没想到刘封这小子异军突起,演了这么一出大义灭亲的好戏,荆南之事,现在是有趣的紧呢。”
“周都督,难道你还没看出来,现在可是天赐给都督你最好的机会,你岂能不抓住。”庞统的语气忽然间变得郑重起来。
周瑜一怔:“先生何出此言?”
庞统一跃而起,遥指壁上所悬地图:“如今曹军主力已被吴侯牵制于东南,而刘备又后院起火,兵力尽数调于长沙一线,夏口公安等地,可谓是一片空虚。都督眼下手握雄兵数万,若能趁势攻灭二刘,则诺大一个荆州,将尽入都督囊中,到时西吞巴蜀,北取关中,王霸之业何成也!”
庞统这番慷慨之词的意图已经很明显,这分明是劝周瑜背叛孙权,据荆州而自立为雄,以周瑜的智慧,又岂能听不出他弦外之意。
俊朗无双的眉宇间,瞬间闪过一丝心惊胆战,周瑜猛一摆手,毅然道:“士元先生不必多说了,我周瑜无论现在还在将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