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军师,那逆子纵然有些能耐,但终究只是一时之患,如今周瑜和鲁肃等人表现,分明是东吴有打算插手荆南的迹象,这才是令我最担忧之处,军师可有何应对的良策?”
面对着种种复杂的局势,纵使是一向云淡风轻,稳坐钓鱼台的卧龙,此刻,他的脸上也不禁浮现出了几许阴霾。
轻摇羽扇,踱步于堂前,沉吟许久之后,明朗如星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诡笑。
“主公不必担心,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一个机会,倘若能把握得住,收获只怕将比平定刘封之叛更加丰厚。”
第一百三十五章秣陵
“军师的意思是……”一听诸葛亮那胸有成竹之词,刘备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借南郡。”
诸葛亮干脆利落的道出了这三个字。
“借南郡?”刘备有些惊讶,一时之间无法体会出诸葛亮的话中真意。
诸葛亮摇扇淡淡笑道:“荆州之重,唯在南郡,得一南郡,比得其余六郡都更有价值,周公瑾不是想插手荆南之局的吗,那我们就正好利用这件事做一做文章,将南郡从吴侯的手中借过来。”
刘备的情绪愈加的兴奋,隐约听明白了几分,但仍无法彻底领悟,忙道:“南郡乃吴人千辛万苦才打下来,如何能让吴侯拱手相借?”
“南郡固然是块大肥肉,但对吴侯来说,什么都比不上保住他江东之主的位子更重要。”诸葛亮的口气极有深意。
点拨至此,刘备的眼睛蓦然一亮:“军师的意思,莫非是想离间吴侯和周公瑾的关系不成?”
诸葛亮微微而笑,缓缓道:“周郎先打胜了赤壁之战,又打下南郡,足可谓威震天下,现下他占据荆州精髓之地,手握东吴半数之兵,更难得是其麾下将领,对他都是倾心的信服,现在的周郎,用‘功高震主’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
刘备深以为然,点头道:“赤壁之时,吴侯对周郎本就有所顾忌,所以才会派程普做副都督以钳制,而赤壁之后,吴侯默许我们去取荆南四郡,其中亦有借我之力钳制周郎的用意,而今刘封叛乱,我的实力大减,对周郎的制衡自是大为削弱。”
“而这个时候,周郎又出手相助刘封,倘若最后周郎和刘封结成同一阵营,那吴侯苦心营造的制衡体系便将完全的瓦解,在整个荆州,将无人能再钳制住周郎,这无论如何也是吴侯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我便趁势去借南郡,吴侯为了恢复荆州制衡的局面,就必定会答应,为了防止周郎和刘封联手,吴侯也将不会插手我剿灭刘封之事。”
主臣二人,仿佛在这一刻思想融合了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将整个计划一字不带停的先后道出。
说罢之后,二人相视而笑,神色之中皆是默契与得意。
“如果主公同意,那亮就再去一趟江东,凭亮三寸不滥之舌,必可以说服吴侯。”诸葛亮很是自信。
这时,刘备却摇头道:“这一次江东之行就不劳烦军师了,我要亲自前去会一会那吴侯。”
诸葛亮神色微变:“主公万金之躯,亲去江东的话,是不是太过冒险了。”
孙刘虽是联盟,但说到底,刘备只不过是寄于孙权篱下而已,以孙权的实力,如果头脑一发热,不顾一切的要先灭了刘备,吞了荆州,也并非没有这个能力。刘备这般“送上门”似的去往江东,自然是极为冒险的。
不过,在这方面的经验,却没有人比刘备更为丰富,他敢于如此,自有其信心所在。
“此事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我必须亲自去一趟,以向吴侯彰显我的诚意,让他放心的把南郡借给我,而且,我也很想会一会吴侯,亲眼见识一下,这个‘碧眼儿’到底是个什么人物,也算知己知彼,以为将来做准备。”
刘备的话则是在暗示,将来总有一天,他和孙权的关系会变成敌人,作为一名强劲的对手,他需要了解他的敌人是何等的人物。
刘备心意已决,诸葛亮便不再多劝。
………………
时至盛夏,尽管已是清晨时分,但闷热的空气仍然黏稠而又沉重,一丝凉意都没有。
刘封身裹青衫,内附细甲,扶剑静静驻立于船头。两岸的景致,飞快的向后倒去,目之尽头,一座依山而建的石城渐渐的映入眼帘,不觉数日已过,前边就是此行的终点秣陵了。
战国之时,此地名为金陵,后秦皇统一六国,巡游至此,听闻陪同相士说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有天子之气,秦始皇遂改金陵为秣陵。秣者,草料之意也,秦皇的意思是此地只配作为牧马场。
孙氏攻下江东之后,便将秣陵作为丹阳郡治所,现在孙权又将之作为吴侯军府的驻地,至此之后,秣陵就成为了江东政治经济的中心,经过孙氏多年的经营,其东南心脏的地位已初俱规模。
天光大亮之时,战舰抵达了沿江码头。
尚未靠岸之时,刘封便瞧见栈桥上,早就候着一队车马,一干人等正向着来船张望不停。他猜测多半是先一步抵达的信使,将自己欲来求亲的消息报知了吴侯,栈桥上的那些人,应该是迎接自己的,光看排场的话,似乎那吴侯对自己的到来还很重视。
船一靠岸,刘封深吸一口气,信步走上可栈桥。
那一群人果然便迎了上来,其中一名中年文士上前拱手一礼,客气的问道:“尊驾是否就是刘将军?”
“正是本人。”刘封也还手一礼。
他虽孤身一人深入江东,而且还是有求于人,但言辞举止却毫不见一丝局促,俨然是来到了自家的地盘。
“在下吕范,奉我家主公之命,在此恭候刘将军。”
原来是此人。
这个吕范乃是孙氏旧臣,在孙氏集团中也算有一定的地位,孙权派此人来迎接自己,也不算慢怠。
“原来是子衡先生,久仰久仰。”
吕范呵呵笑道:“我家吴侯听闻将军到来,已命吕某将最好的馆驿收拾出来,刘将军一路辛苦了,我这就送将军先回馆驿休息吧。”
“休息倒不急。想必吕先生已经知道我此番的来意,那我想现在就能见一见吴侯,尽快向他表明我求娶孙小姐的诚意。”
刘封的开门见山,让吕范颇感意外,他愣怔了一下,笑道:“原来刘将军是想来求娶我家孙小姐,不过我家孙小姐乃金枝玉叶,她的婚事岂能轻易定之,刘将军也不用急于一时。”
身离长沙千里之外,那里的形势什么时候会起变化,刘封都难以有十足的把握,他当然是要急于搞定这桩婚事。
“正因为孙小姐乃金枝玉叶,为了表明我的诚意,所以我才要一到秣陵就向吴侯提亲,希望吕先生能够安排。”
面对刘封的执意,吕范干咳了几声,面带难色道:“这个嘛,实不相瞒,我家吴侯目前巡视在外,暂时不在秣陵,刘将军想要见吴侯,只怕还得耐心的等几日了。”
吕范话一出口,刘封就知道他在说谎,什么孙权巡视在外,那碧眼儿分明是故意想拖着不见他。
第一百三十六章黑衣
孙权此人城府极深,权谋之心极重,倘若在他眼中,自己完全没有利用价值,决意要坐视自己被刘备所灭的话,那孙权就绝不会冒着开罪刘备的风险,如此盛情的招待于己。
而今迎而不见,多半是这碧眼儿心中还另有算计,刘封便想既来之则安之,无论如何,也只有耐着性子,静观其变。
“既是吴侯不在,那我多等几日又何妨。”刘封不再坚持见吴侯,而是改换口锋,客随主便。
在东吴车驾的护送下进入秣陵城,穿越几条繁华热闹的街市,一路去往了距吴侯军府不远的一座馆驿。
“我家吴侯怕旁人打扰了刘将军休息,特意将整个馆驿腾空出来,刘将军就好好休息吧,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晚些时候再来探望将军。”
“吕先生客气了。”
几番客套话后,吕范将刘封安置妥当,便告辞而去。
诚如吕范所说,诺大的一座馆驿,此刻却已空无一人,除了十几名仆丁和婢女之外,就只剩下自己这一个客人。
刘封沐俗更衣,一洗旅途风尘,一觉睡来之后,丰盛晚宴已经备好,酒菜果蔬,俱是上等的美味,刘封索性放开肚子大吃一顿。
一连三日,东吴对他都是好吃好喝伺候着,招待得倒也是相当的热情,吕范也曾两度的来探望自己,但除了嘘寒问暖之外,却从不提及其他。
刘封曾暗中查看过馆驿附近,不光前后门部署有全副武装的甲士,就连四周也安排有巡逻队,而且就刘封的观察,馆中的那些仆丁,有不少人也是暗藏着武艺,显然都是军人假扮。
夜晚之时,刘封总能觉察得到,门外窗外不时的会有隔墙之眼在监视于他,而白日他以客人的身份出外游赏秣陵风情时,除了随行的护卫之外,暗中同样跟随着不少布衣暗探,时时刻刻的环绕在他周围。
‘我孤身一人来到秣陵,就算心怀不轨,又有掀起什么风浪呢,孙权啊孙权,你这般防贼似的防着我,未免小人之心了吧。’
刘封心怀不满,但因去国千里,又有求于人,也只有暂时的隐忍,对于所有的防范手段,只假作不知,每天该吃吃,该睡睡,一副安然享受的样子。
第四日的晚上,月明星稀,用过晚饭之后,刘封又如往常一样,在馆驿的院中散了一会步,便回房蒙头大睡。
过不得多久,便是鼾声如雷,在外面听起来,刘封睡得正香,但此刻的刘封,其实却在盯着屋顶出神。
‘这个孙权,总是把我晾在这里不见,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白耗了数日,即使胸有成竹的刘封,此刻也有点不安起来,他辗转难眠,苦苦思索揣摩着孙权的心思。
不知不觉中,已是深更半夜,就连窗外躲藏着的那些秘密的监视者,此刻也已是人困体乏,悄无声息的退下去休息了,但刘封却依然耳清目明,没有半点困意。
耳边,忽然飘入一丝细碎的脚步声,声音借着蝉鸣的掩护,悄悄的接近刘封所居之房,极其的细微,若非刘封超强的感知能力,一般人很难听出。
脚步声在房门外停下,接着,便又听到某种很细微的,像是刀刮木头般的摩擦声。
‘有人从外面用匕首翘动门栓!’
刘封的脑海里立刻闪现这个念头,心中不觉有些吃惊,先前他以为又是一名监视者而已,但外面那人竟然想偷入他的房中,这自然引起了刘封高度的警觉。
咯噔,门栓被移出,沉静了片刻,房门吱呀呀的轻轻被推开,月辉之下,一个黑色的身影蹑手蹑脚的潜进了房中。
单凭那人的步迈之轻盈,刘封就知道那人武艺不弱,而且还一身的夜行衣装祟,多半来者不善。
刘封佯装熟睡,一只手却已悄悄的伸入榻侧,摸到了随身而带的青釭宝剑。
黑衣人一入房内,直奔他而来,几步移至他近前,刘封立时感到一股浓烈的杀气侵袭而至。
月影之下,寒光辉映,那是一柄明晃晃的短剑,在反映着月之银光。
黑暗之中,那深陷在黑布中的眼睛,闪着幽幽的几星碧光。
黑衣人静静的注视着他,仿佛在审视着一块板上的鱼肉,该从何下手一般,片刻之后,刘封清楚的听到了一声冷哼。
蓦地,寒光流转,黑衣人手腕一抖,短剑之锋破空而下,直刺向刘封的心脏所在。
果然是杀手!
刘封早有防范,剑锋一动之时,身形已如猿猴一般机敏的向旁一翻。
噗!
一声刺耳的木板破裂之声,那刺客用力极猛,一剑刺空,竟是深深的穿入榻板之中。
一剑未中,刺客似是吃了一惊,但其反应极快,短剑落势未消之时,顺势又向前挑去。也不知是对手的力道凶猛,还是这短剑太过锋利,寒锋竟是如切豆腐一般,轻易的切断了厚实的榻板,呼呼生风的向着刘封的腰际割去。
‘好快的反应!’
刘封不及多想,左手猛一下撑,整个人借力而起,转身之际,顺势一脚便踢向那刺客的面门,后发而先至,刘封的反应显然更胜一筹。
刺客似乎并未料到刘封的武艺这般了得,只伏下一式后招,这迎面的一脚击撞而来,逼得那刺客足下急点,身形如燕一般轻盈的向后翻了一个跟斗,稳稳的落出两丈之外。
尚未落地,刘封人已从榻上窜出,“铮”的一声嗡鸣,寒光暴涨,青釭宝剑出鞘,如一道白虹,刺破夜的黑暗,直刺向那黑衣人的喉咙。
落地的瞬间,涌动的寒光已扑面而至,那刺客似乎预料到刘封会趁势反击攻来,即刻擎剑相挡。
区区的一柄寻常短剑,岂能抵得住青釭宝剑,在一阵刺耳的金属撕裂声中,刺客手听的短剑顷刻被斩断,锐利无比的剑锋势不可挡的刺来。
黑暗中听到一声惊臆之声,显然那刺客根本未料到刘封手中会有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剑。
咫尺之间,刺客的生死已操于刘封之手,但本欲穿喉而过的剑锋,却在生死一刻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