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而且,离开长沙已久,刘封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主持大局,以免在这一段真空期里,刘备又耍什么手段。
按照正常的路线,刘封应该由秣陵乘船,走水路逆江西上,经柴桑去往巴丘,再由巴丘转入湘水,直抵临湘。
不过,从柴桑到巴丘的这一段路线,北岸的江夏尚为刘备的控制地带,为防不测,刘封就并未走常规的路线,而是按照庞统的建议,抵达柴桑之后,则改走陆水去往陆口,绕过刘备的防区,然后再走陆路南下临湘。
十天之后,行程千里,刘封终于看到了临湘城。
经过大水浸泡过的这座城市,此刻已是伤痕累累,远远观之,就如同一个病危之人一样摇摇欲坠。
刘封能够想象得到,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临湘城经历了怎样的煎熬,不过现在看来,刘巴、黄忠这些人并没有让他失望,残破不堪的临湘城,依然坚挺的屹立在那里,撑到了自己的归来。
时值盛夏已过,湘水渐弱,围城的大水渐已退去。至于城外的江夏军,应该是被刘备严令不准攻城,故而营寨已退到了湘水岸边,往昔逼城下寨的那份气势汹汹已是一去不返。
地面虽然泥泞,但刘封骑着的卢神驹,却如履平地一般,黄昏之前,一人一骑直抵临湘北门。
城上的守值士卒见是镇南将军归来,自然惊喜不已,急忙放下吊桥,大开城门放刘封放内。
刘封回来的消息,迅速的传遍了全城,本是死气沉沉,志气低落的临湘城,因为刘封的归来,很快便沸腾了。
刘巴、黄忠、马谡等辈听闻消息,第一时间放下手头之事,怀揣着激动的心情飞马赶到了北门,当他们看到刘封安然无恙之时,所有人的眼眶都禁不住湿润。
“主公,你总算平安归来了。”马谡的声音有些颤抖,年轻的他尚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此刻已是热泪盈眶。
刘封心情亦是颇为澎湃,重重的一点头,“嗯,我回来了,这些日子你们辛苦了。吴侯已经答应与我结亲,这一关,咱们好歹是撑过去了。”
此言一出,众人瞬间如释重负。
凭着对刘封的信任,他们在这般逆境下苦苦的支撑,现在,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他们所忠于的那个人,果然没有让他们失望。
刘封扫视激动的众人,发现不见刘琦,便问道:“子德兄长呢,怎么不见他?”
一提到刘琦,诸人欣喜兴奋的神情马上褪色几分,刘巴凑上近前,附耳低语道:“主公,子德州牧他染了重病,眼下正卧床不起。”
第一百五十二章风雨飘摇的大旗
州牧府。
刘封脚步轻轻的转过屏风,当他看到床榻上静静躺着的那个病人时,心中立时涌上几分痛惜。
床上的刘琦,形容憔悴,面色枯黄,整个人像是一根被吸干了水份的枯木,即使是不懂医术的外行人也看得出来,刘琦的病情有多么严重。
才分别短短不到一月,原本那个鲜活的年轻人,眼下却病成了这般模样,这实在是让刘封心痛之余,又大感意外。
尽管刘封的脚步很轻,但还是惊醒了刘琦。
刘琦睁开眼,模模糊糊中,当他认出是刘封时,整个人仿佛被打了一针兴奋剂,一瞬间委靡的精神竟然振奋起来。
“阿封,你回来啦。”深陷的眼眶中,涌动着欣喜,刘琦挣扎着就要坐起来。
刘封赶紧上前一步将他按下,“兄长,你有病在身,就不要乱动了,好好躺着。”
刘封扶着刘琦躺下,又给他按好了被角。
“阿封,你能安然回来,看来和孙氏结亲之事是成了吧。”刘琦说话之际,气若游丝,似乎每吐一个字都在消耗着他的生命力。
刘封点了点头,“孙权已经答应把妹妹许配于我,最迟下月人就会送到,我估计刘备很快就会撤军,兄长,咱们总算是撑过了这一关。”
“那就好,那就好。”刘琦长松了一口气,却又叹道:“让你孤身一人身赴险境,撑起整个局面,为兄却帮不上什么忙,真是难为你了。”
刘封笑道:“你我兄弟一体,何必说这等话。”
刘琦只是点头不语,神情之中,似乎尚有几分隐忧。
刘封知道他在顾虑什么。
刘琦和他的父亲刘表,同孙氏乃是世仇,彼此间都根深蒂固着仇恨的心理,即使是联吴抗曹,刘琦最初也是极不情愿,只是在刘封的劝说下,才不得已而从之。
而眼下,为了对付刘备,刘封竟然不惜与孙氏这个仇敌结成亲家,虽说仍然是为了大局,不得已而为之,道理上刘琦无话可说,但心里边却总归会有解不开的心结。
“孙权将其妹嫁给我,只不过是想利用我和兄长制衡刘备,而我娶其妹,也不过是顺势利用孙权来对付刘备,我们和孙氏之间,终究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将来总有一天还是要撕破脸皮,兵戎相见的,这一点兄长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刘封这是在向刘琦承诺,对于孙氏这一条贪心的狼,他绝不会真心的与其“同流合污”。
有了刘封的保证,刘琦神情间的忧虑马上褪却,他颤巍巍的伸出手来,紧紧握住刘封,语重心长道:“孙氏一族皆乃虎狼,与其合作,形同与虎谋皮,一旦稍有不慎,必会遭灭顶之祸,我也是因此才会有所担心,既然阿封你心中早有打算,那我就放心了。”
“兄长放心,我自有分寸。”
又安慰了一番之后,刘封便不想打扰刘琦的休息,退出了房外。此刻,刘巴仍候在外面,刘封便问刘琦为何会突然病成这样。
原来,自打刘琦脱离了刘备的控制之后,整个人精神得到解放,旧时的好色心性大作,整日里便沉迷于酒色,这般长时间,持续性的纵欲,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后来大水围城之时,刘琦也和其他人一样,为保临湘竭尽全力,每日都亲自上阵,处在抗洪的第一线,疲惫之下,身体又进一步变差。
再到后来,大水退后,城中到处是腐烂的人和动物尸体,城中因此便引发了一场疫病。虽然刘巴等人及时采取措施,很快控制了疫病的扩散,但刘琦却不知怎么的,不小心被传染到,所以才会病成今日这般地步。
“酒色伤身,早知如此,当初我就应该多劝劝他,不该那般放纵于他。”刘封摇头自责,忙又问道:“兄长他病成这样,你们可有为他请名医治疗吗?”
刘巴叹道:“州牧他病成这样,我们岂能置之不管。自从州牧病后,我们为他请了不少的名医,但所能做的,也只是延缓病情恶化速度,却没人能够治好他的病。”
“这还真是件棘手之事……”刘封皱眉道。
于公,刘琦乃是一面招揽刘表旧部的大旗,自己之所以能跟刘备决裂,而且还能让湘东二郡的士吏忠于他到现在,除了个人的魅力之外,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刘琦这面旗帜的号召力,倘若任由刘琦的病情恶化下去,直到哪一天病故了,这对刘封的大业来说无疑将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于私,刘琦与自己共患难,同舟共济,兄弟情谊犹在,刘封心中也着实不忍他就此病去。
“主公,眼下局面刚刚开始好转,正是我们奋发图强的时候,若是州牧他在这个时候有个三长两短,对我们恐怕会极为不利呀。”
刘巴同样在担心,不过,在刘巴的口吻中,却不带有任何私人的感**彩,在他看来,刘琦的价值就在于他的号召力,除此之外,刘琦的死活其实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刘琦微微点头,喃喃道:“这也是我所担心的,必须得为兄长找一个名医,想办法把他的病治好才是。”
“可是,长沙的名医已尽在临湘,这些人都没有办法。要不然,我再派人手,往外郡去请些名医回来。”刘巴的口气有点无可奈何。
刘封沉吟半晌,忽然间眼眸一亮,“子初先生,我记得长沙有位叫作张仲景的名医,不知可有此人?”
刘封的话提醒了刘巴,他神色间涌上几分兴奋,“主公不说我倒忘了,说起来这个张仲景还做过长沙的太守,此人医术据闻堪比华佗,不过早先听说已隐居于岭南一带,恐怕不易寻找。”
刘封只是记得张仲景存在于汉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刘巴,没想到竟然真有此人,当下刘封咬牙道:“只要能治好子德兄长的病,就算这个张仲景跑去深山老林做野人,我们也一定要把他给挖出来,必须把他挖出来!”
第一百五十三章没那么容易
派人寻找张仲景之事,刘封就交给了刘巴,命他速派人通知桂阳郡守马良,令其速遣人密往岭南寻访这位名医。
尽管刘封知道,在这样一个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的年代,去岭南那种不毛之地寻访一个隐居之人有多么不易,但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大业,还是为了兄弟情谊,他都必须一试。
刘琦生病的消息秘而不发,刘封回归的消息,却被刘巴他们迅速的传扬开来,不出旬日,不仅仅是临湘城,整个刘封控制下的湘东二郡各县,均得知了他们的镇南将军与孙氏结亲的消息。
这些原本还在继续忠于刘封,还是倒向刘备之间摇摆不定的各县士吏,在知道刘封搬来救兵,为他们找到了大靠山之后,果断的坚定了继续忠于刘封的信心。
临水东岸,关羽营。
大帐之中,气氛如死水一般沉寂。
自廖化以下,诸将无人敢大声出气,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偷视着如铁塔般冷坐的关羽,生怕一不小心惹了这位正在怒头上的美髯公。
此刻的关羽,正面无表情的盯着案上摆着的那道军令,刀锋似的眼眸光,涌动着不甘与愤恨。
那是已经回到公安的刘备,刚刚向他发来的最新军令,命他立刻班师,率全军撤出长沙,还屯于公安待命。
刘备知道关羽有多么的恨刘封,所以在这道军令中,还刻意的加上了他已向东吴借到南郡这件事,算是对关羽的一种安抚。
不过,这点小小的慰藉,显然无法平伏关羽的丧子之痛。
关羽很清楚,刘封那小子找到了东吴这座大靠山,今日自己一退兵,将来只怕便再无机会去杀那小子,而丧子之痛,失却爱将之仇,以及被马谡羞辱之耻,诸般切齿的仇恨,只能硬生生的吞入腹中。
藐视天下的关羽,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将军,主公命我等退军,那是退还是不退呢?”廖化大着胆子问道,如今全军之中,敢在关羽发怒之时说句话的,也只剩下廖化一人。
啪!
一双虎掌狠狠的拍在了案牍上,声音震得所有人的心都跟着一抽。
现在的关羽,在诸将看来,就像是一座已经冒烟的火山,随时都可能喷发。廖化被震得脸色煞白,赶紧闭上嘴巴不敢吱声。
“不杀刘封,我岂能退军!”
………………
江陵城,太守府。
此刻,同样有一人愤慨当难。
甘宁从未曾想象过,江东美周郎那张美到让男人看了都会神魂一怔的脸,怒将起来,竟然也会这般的狰狞。
“主公,你中了那刘玄德的诡计了!”
周瑜愤慨之际,只觉胸口气血翻滚,把持不住,张口便喷出一蓬血箭。
“都督!”
甘宁大惊失色,赶紧冲上前来,将摇摇晃晃的周瑜扶住,又赶紧倒了一杯热茶奉上。
周瑜勉强的吞了口气茶水,绝美的脸苍白如纸。早先江陵之战时,他身中毒箭,残留在体内的毒素一直没有被除尽,脏腑已尽为所伤,而今急怒之下,气血攻心,本来才刚刚有起色的身体,突然之间又变差。
那一股血箭吐出来之后,似乎心中所积的怒气也稍有减息,甘宁从旁劝道:“都督,主公虽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不过却换回了江夏,看起来似乎我们东吴吃亏也并不算大。”
周瑜摇头叹惜道:“南郡西接巴蜀,吴侯若想成王霸之业,就必须西取益州,全据长江,而后北夺汉中,进取关陇,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凉州的马匹,自西向东对曹操形成俯攻之势。若不然,就只有从青徐方面北进中原,然我江东无骑兵优势,如何能在平原地带与曹军争雄。主公把南群拱手送给刘备,这是自毁王霸之业呀!”
周瑜的一番“控诉”,令甘宁清醒之余,更是浑身的一哆嗦。
周郎说得没错,吴侯这是在为眼前的利益,放弃了更大的长久之利。
“都督,听闻这借南郡之事,乃是鲁子敬所力主,你一向都说子敬是江东少有的识大局的人,可是现在他怎么反而忽然糊涂了?”
甘宁终究乃一介武夫,他万万也想不到鲁肃的用意。
周瑜却不同,经甘宁这么一提醒,他马上便想明白了一切,他知道,鲁肃这是想借着吴侯对自己的猜忌,趁机上位。只是,周瑜明知自己所受这般委屈,但却无法同甘宁明言。
轻叹一声,周瑜目露决毅,“这件事关系到我江东的前途命运,我绝不能让刘玄德得逞,我必须阻止主公。”
甘宁一怔,忙道:“可是主公已经将此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