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果然,不出多时,原本汹汹杀入城中的江夏兵,此刻却阵形零乱,披红挂彩的狼狈退出了城外。
一出城外,这些惶惶的士卒便再无战心,乱遭遭的阵形轰然而乱,不及千余败兵,向着西面望风而逃。
时机已至!
刘封抖擞精神,翻身上马,的卢神驹前蹄高高跃起,发出一声响彻云霄的长嘶。
“出击!”
月色之下,白袍银枪的刘封,犹豫神威天将一般,一声裂空般的长啸中,整个人化做一团流虹,呼啸而出。
“杀!”
草如浪开,一千精锐,热血已燃至顶点,惊雷般的怒吼声中,如决堤的洪流,挟着摧毁一切的狂暴战意杀出。
正面交手,刘封这一千兵马,绝不是关羽丹阳军的对手,但眼下关羽中计,部下已是军心瓦解,正在撤退的途中,突然又遭遇到这么一支伏兵,后果可想而知。
一千伏兵,如一支利剑,顷刻间将江夏军斩成两段。
关羽军,就此土崩瓦解。
殿后退出的关羽,根本没有料到,在城外还有一支伏兵,当他亲眼看到自己的军队被拦腰斩断时,心中的惊骇更是无法压制。
月辉之下,关羽一眼看到了手舞银枪,所向披靡的刘封,积聚于心的怒火,一瞬间全部喷发。
“今日不取你的狗命,我关羽颜面何在!”
长啸一声,赤兔马如流火一般,冲破混乱的杀场,向着刘封疾射而去。
第一百五十六章新的境界
千百道枪影暴涨如虹,四面八方的激射而出,银色的枪芒过处,无数的断肢与残破的甲胄溅射开来。
的卢神驹奔行如风,四蹄过处,尚温的鲜血铺伸开来,形成了一条腥红的地毯。
那一条血路,将敌军一分为二,溃散的敌人,仿佛羔羊之内,深陷在冰冷的绞肉机中,血肉之躯,被无情的绞成血肉模糊的碎片。
耳边是敌人的嚎叫,风中血腥在弥漫,手中的重枪毫不迟滞,将阻挡他去路的任何敌人斩杀。
此刻的刘封,仿佛修罗地狱而来的浴血杀神一般,即使是追随自己的部下,见得他这般狠辣的杀势,也无不为之悚然。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狠毒,刘封的脑海,此时已完全被一个巨大的“杀”字所填满。杀红了眼的他,仿佛要用敌人的鲜血,来洗尽自己这数月以来所受的压迫。
“将军小心!”
一声示警,刘封猛回头时,蓦见七步之外,一条赤色的光影破阵而来,尚未看清来者的动作,那名示警的士卒已身首异处。
敌骑未至,那前所未有的杀气,便如暴风骤雨一般先袭而来。
是关羽!
刘封识破了关羽回马枪之计,但却没有想到,本该坐镇中军指挥的一方元帅,竟然会亲自参与到这场偷袭战当中。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关羽这般如怒涛一般奔腾而至,他这是为报仇而来。
一瞬间,刘封意识到自己这回有点托大,尽管这场伏击战大获全胜,但因他亲身参与到伏击作战,使得如今在战场上与关羽意外的碰面。
身系全局的他,若是在这个偶尔的失误中陨命于关羽手中,所有人的努力,岂非前功尽弃。
当年官渡之战,本占优势的河北军,不就是因为主将颜良被关羽临阵而斩,全军转瞬瓦解的吗?
诸般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刘封没有时间多想,借着赤兔马的速度优势,关羽转眼已近,此时此刻,他唯有硬生生的迎接这一击。
昏暗之中,青龙刀横斩而来,鱼胶般怪异的杀气瞬间将整个空间膨胀,以刀锋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锋涡,霎时间,刘封便觉被紧裹其中,在这凌烈之极的气劲压迫之下,呼吸竟似变得不畅。
势,那是前所未见的势。
无论是精神还是物理上,都几乎达到巅峰的完美一刀。
刘封心知避无可避,这蓄满气势到达巅峰的一刀,已将他所有的闪避之路封住,接下来的攻击便将犹如决堤的江水,这是毕其功于一役的绝杀之势。
长长的深了一口气,心神收敛,极力的将关羽的“势”之压迫化解,所有的意志都集中于手中的重枪。在那一刻,刘封只觉天地之间空无一物,唯剩下了手中的神兵。
一身之力尽灌于臂,虎掌擎稳重枪,凛冽的刃气尽聚于锋,重枪若游龙一般向前猛窜而出,枪锋所聚之力,宛若千斤巨石,向着关羽那平推而来的刀幕射去。
这一枪,无论是势、力还是技,武道三诀,已是刘封长时间勤修苦练,以及临阵交战得到的经验融合的顶点,积蓄了他所有的潜力,以雷霆万均之势迸射而出。
在重枪刺出的那一刻,刘封猛然间有一种觉悟,自己的武技已经突破了旧有的境界,已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黑暗之中,两道电光相对扑至。
当!
一声震动四野的巨响,重枪撞上刀锋,仿佛巨石掷入宁静的湖水,一石激起千层叠浪。
枪与刀所挟的凛冽之极的杀气,陡然间纷飞瓦解,无数道无形细碎的气流,附含着鬼哭狼嚎般的锐鸣,四面八方的溅射开来。
扩散的气劲所过之处,数步之内的士卒,竟是被那强烈的劲道所掀翻,漫空而起的尘埃,与腥风鲜血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可怕的尘雾。
一招交手,刘封只觉如中雷击,五脏六腑像是被沾水的鞭子狠狠的抽打,几乎要从嘴里喷出来一般的难受。
果然不愧是关羽。
尽管这一枪已是刘封武技的最高境界,但依然难于抗衡关羽那一刀,他当下身形急侧,重枪旋转而动,刃风护住身体,借着倾斜之势,艰难的化去了刀枪相撞的余力。
两马相错,回身之际,关羽已在十步之外。
刘封感觉到鼻孔似乎在流出黏稠的液体,伸手一拭,竟然全是温热的鲜血,显然已是受了不轻的内伤。看来,自己终究还是太嫩,尽管自恃武技突飞猛进,但与关羽那深不可测的功力相比,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
不过,承受住了这一击之后,刘封知道自己已无性命之忧。
关羽战马的冲势已消,先手的优势已无,即使是他想借着赤兔马的速度再度向自己发起冲击,但刘封胯下有的卢神驹,在这般混乱的局面下,亦足以甩脱关羽的追杀。
十步之外,勒马驻立的关羽,并没有急于再发动进攻,关羽那双一贯藐视天下的眼睛,此刻,竟然闪烁着从未曾有过的震惊。
虎步天下数十年来,死在自己手上的武将不计其数,如今的关羽,自信以他现下的实力,当今天下,能挡得住他那完美一刀之人屈指可数。
然而,就是这个在一年多前还被自己视为武技卑微,不入自己法眼的仇人,方才却奇迹般的接下了自己不可一世的一刀。
这种深深的震撼,竟然达到了让强者却步的地步。
城门中,越来越多的长沙兵在冲出,身边斗志的瓦解的士兵却越战越少。
十步之外的刘封,抹干净嘴角的血迹,重枪一横,冷笑道:“关云长,你的刀法果然了得,不过想杀我却没那么容易,来吧,再让我见识一下你有多少能耐。”
刘封这是想激怒关羽,迫使关羽做出错误的决定,以蛮横之力继续与自己纠缠下去,这样的话,当自己的大军尽皆杀出城来,便可借着人数的优势,将关羽围杀。
若能擒杀了关羽,对刘备必将是巨大的打击。
第一百五十七章节外又生枝
(求收藏,求推荐,燕子谢过)
若是平时,刘封那几似于挑衅之词,必会令关羽狂怒,不斩对手誓不罢休。
但是现在,关羽却并未出招。
似乎,方才刘封接下自己完美的一刀,这般不可思议之事,让这位不可一世的美髯公一下子清醒了几分。
即使是长子爱将被杀,三环诈降计骗得关羽损兵折将,关羽也从未曾把刘封放在眼里,一直固执的认为,刘封所获得的一切胜利,无非都是侥幸而已。
直到今天,亲手与刘封过招之后,关羽才意识到,眼前这个背逆之徒,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只会凭借运气的跳梁小丑,而是一个必须重视起来的对手。
一个真正的对手。
乱军之中,关羽傲然而立,在他眼中,身边的一切都视若无物,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和刘封。
注视着刘封良久,他缓缓抬起青龙刀,遥指刘封,傲慢道:“刘封,你的人头暂且寄在项上,总有一天,我关羽会亲自将它斩下。”
‘到了这般地步,还是这般自大,真有你的。’
面对关羽的威胁,刘封付之一笑,勒转马头,竟是徐徐向前三步,冷视着关羽道:“说大话谁不会。关云长,你的人头我也暂时给你寄在项上,不过我赖得去取,或许哪一天我心情好,会派一个无名小卒去取了回来。”
刘封的言辞愈加的无礼,他依然试图激怒关羽。
只是,令刘封感到意外的是,关羽并未如他所想的那想暴走,只是冷哼了一声,仿佛不屑再与他逞口舌之快似的,转身拨马向西而去。
青龙刀,赤兔马,轻易的便斩开一条血路,苦战不利的六七百江夏兵,狼狈不堪的追随着关羽冲出围困,一路向西退去。
刘封并没有下令继续追击,他手中的兵马不过三千,而对手又是关羽,仅仅以这点数量的兵力,还远不能达到将敌人全歼的地步。况且关羽是否还安排有后续援兵尚未可知,这般情况下贸然穷追显然不符合兵法之道。
城头上火把遍布,旗帜飘扬,西城一线,得胜的士卒兵欢声雷动,是在向败退的敌军耀武扬武,又是在抒发长久被压抑之后,所释放出来的痛快。
刘封驻马于遍地的尸骸之上,回头看着那一张张兴奋的笑脸,此刻,他的心中竟然涌上一阵长久未尝感受到的畅快。
………………
临湘北部。
湘水之中,一艘艘满载着士兵的战舰徐徐而行。
徐庶立于旗舰的船尾,遥望着南方,脸上尽是忧虑之色。
按照刘备的命令,徐庶本是作为谋主,协助关羽共同指挥临湘的大军。就在不久之前,关羽让徐庶率六千主力先行北归,他自己则率余军殿后,随后即至。
“云长性格傲慢,刘封与他仇深似海,他会甘心的咽下这口气吗?”
徐庶喃喃自问着,他心中更是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关羽之所以让他先走,只是借故将他支走,自己才好自作主张,趁着临湘城松懈,杀刘封一个措手不及。
“云长,如果你真的这么做,只会令一世英名再度受损,刘封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刘封,难道你还没有看清楚么。”
作为一名旁观者,徐庶对刘封的了解程度,显然比关羽更客观。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一夜未睡,心怀不安的在此等候着关羽的消息。
天蒙蒙亮时,一艘走舸从南面加速进入舰队群,很快,被徐庶派出去打听关羽消息的探子;将来自于临湘的情报送到了徐庶的手上:关云长夜袭临湘,反遭刘封伏兵,损兵五百,大败而退。
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是一个令徐庶感到心情复杂的消息。
“云长夜袭不果便罢,竟然还被刘封杀得大败,这怎么可能……”
刘封的身边,所谓智谋之士,无非刘巴和马谡。
徐庶虽未见过刘巴,但对此人却很了解,这是一个搞政务的能手,但要说到军谋武略,却远不足以做刘封的谋主。至于马谡,虽然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年轻智囊,但也绝计无法达到料事如神的地步。
而刘封,从密谋自立,到结亲与东吴,再到一而再,再而三的化险为夷,以弱胜强,徐庶绝不相信这都是出自于刘巴和马谡之手。
“刘封的背后,一定有高人相助,可是,到底会是谁呢?”
关羽的失败,徐庶并不吃惊,真正让他吃惊的,为何那个一败再败关羽的人,竟会是刘封,他的背后,究竟又是谁?
木已成舟,徐庶亦无法挽回,只得一面分出两千兵力,回师南下去接应关羽,一面继续率师北还。
几天之后,徐庶和他的水军进入了洞庭湖,由此溯江西进,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抵达公安城。
就在舰队刚刚出湘水口时,徐庶意外的与南下而来的刘备相遇。
“主公,你不是人在公安,因何会出现在此?”迎接刘备登上旗舰之后,徐庶便好奇问道。
刘备携着徐庶手移至船边,将左右亲兵甩到远处,这才低声道:“不瞒元直,我担心云长一心想着报仇,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所以才决定亲自去往临湘率军北还。不过在这里见到你,我就放心了,对了,云长何在?”
原来刘备也早有此顾虑,只可惜,你来迟了一步。
徐庶摇头一叹,遂将关羽大败之事道出。
刘备听罢,不禁眉头暗凝,不悦道:“云长怎能这般不顾大局,我已跟吴侯达在协议,他还公然的对刘封动武,这岂非是给我节外生枝!”
关羽乃是刘家军第二号人物,跟刘备的关系又特殊,刘备可以对关羽的冲动予以不满,徐庶却不好附合,只得从旁宽慰道:“所幸云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