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关羽轻捋美髯,沉吟之下,便觉赵累的进言也有道理,遂环视众视,朗声问道:“你们哪一个愿意领兵去平定五溪蛮夷之叛?”
现在的情况下,刘备和诸葛亮等先后入蜀,带走了大批的部将,这些能够入蜀作战,自然也就得到了立功的机会,而随关羽留镇荆州的众将.+虽然看似清闲,但丧失了立功之机,心中也难免会有遗憾。
如今五溪蛮众叛乱,对于他们而言可谓难得的机会,一千诸将自然是跃跃欲试。
关羽权衡片刻,下令命廖化率五千精兵,由江陵而发,经公安南下解临沅之危。
在江陵方面,刘封安插了不少细作,廖化的兵马出发,不出数日,已归临湘的刘封便得到了消息。
在得知关羽没有亲自出马之后,参与策划这场战争的文武幕僚都显得有点失望。
“我早说过,关羽非是善类,岂是那么容易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如今关羽不肯离开江陵,看来我们还得从长计议。”
刘巴的口气中,隐约有几分得意,仿佛今日的局面,早就在他意料之中。
刘封却不苟同他的看法,在与沙摩柯会面之后,他深知他的这位义弟有几斤几两,况且现下又得到了他所暗赠的军械资助,以廖化和区区五千荆州军,未必能够解临沅之困。
“关羽不知五溪蛮反叛是我们从中做局,所以才以为派廖化出马就能平定叛乱,我想他很快就会感到后悔。”刘封的脸上流露着自信。
“即便五溪蛮能够抵挡住廖化的进攻,关羽多半也只会增兵武陵而已,他帐下不乏智谋之士,应该会提醒关羽提防主公,只要有主公在,关羽必定不会擅离江陵。”
刘巴“不厌其烦”的为此番夺荆州之战泼着“冷水”,但这冷水却又是现实所存在的,刘封忽然间意识到,想把关羽这块硬骨头从江陵调出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之事。
历史上,东吴袭取荆州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关羽为了配合刘备的汉中攻势,尽起大军北攻襄樊,而现在,单纯以五溪蛮的力量,以及武陵一地的重要性,确实远非襄樊那样能够引得关羽亲自出马。
议事堂中,一时陷入了沉寂之中。
刘封苦思无计,只有将目光转往了庞统,这个自称对袭取荆州早有奇谋之人,此番倒是一身的轻松闲然,看样子,似乎对眼下的局面,早就所预料。
“先生,看来你这借兵五溪蛮之计,还不足以调虎离山呀。”刘封苦笑道。
“主公莫要担忧,统还有一后计。”庞统微微笑道。
刘封悬着的心顿时落地,早该猜到,以庞统之谋略缜密,不可能考虑不到这一环节。
众人的精神,因庞统这一句话立时又振奋起来,皆竖起耳朵倾听。
庞统的脸上露出一抹怪异的笑,“这一计必能让关羽安心的离开江陵,只不过,还得要主公费些手段,能够说服主母才是。”
孙尚香?怎么又牵扯到了她?
一时之间,包括刘封在内的诸人,均是面露困惑。
大雨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停了,但天色依然阴沉沉的,水珠从屋檐零零星星的滴下来,院子里地上房上湿漉漉的。
刚下过雨,空气很潮湿,接触着皮肤有种清爽的感觉,但刘封心中的那份焦躁却挥之不去。
“是主人,主人回来了。”
院子中的那一帮女侍,正趁着雨停之际,在院子里舞刀弄枪操练,因是刘封说过不喜她们在家中弄武,故而一见刘封回来,马上把兵器放归原位,一窝蜂的上来,叽叽喳喳的上来问安。
“夫人呢?”刘封并没有像平常那样训斥她们几句,怀有心事,他现在没那个心情。
“夫人,夫人她……女侍们吞吞吐吐,似乎想有所隐瞒。
刘封没心情跟她们耗时间,也不等回答,径直回往了屋中。
一入内室,却见孙尚香正跪坐在案前,手中摆弄着一块丝绢,看样子似乎竟然在刺绣,只是看起来手法生疏,有点笨手笨脚的样子。
平素只知弄武的孙尚香,此时竟然做起了女红刺绣,这般举动实在是出人意料,刘封不禁笑了起来。
一听到笑声,猛然间抬头见是刘封,她本能的便把手中的活计往身后藏,慌张之后才想起人家早就看到,藏还有什么用。
孙尚香不好意思的轻声一笑,将那些活计不情愿的放回了案上,“你不是去议事吗?怎的这么快就回来了?”
刘封走上前去,跪坐在她身边,拿起那绣了一半的绢帕一看,只见上面绣了两只鸟儿的模样,估计她是想绣鸳鸯什么的,只是她初次捉针,绣得颇不成样。
“想不到我家夫人也会刺绣了。”刘封端详了半天,一本正经的问道:“夫人,你这绣的是两只麻雀吗?”
孙尚香噗哧一声笑了,但马上又换作不悦之状,将那刺绣从他手中夺过,嘟着嘴道:
“你什么眼神,我明明绣的是鸳鸯!”
“鸳鸯吗?”刘封再次认真的细看了一番,然后才重重的点头道:“听夫人这么一说,再细仔这么一看,确实跟鸳鸯有几分神似。”
孙尚香这才满意,绝美的容颜上,浮现出几许欣慰的浅笑。
如果能与她只这般夫妻恩爱,打情骂趣,这生活倒也过得逍遥自在。
只可惜,他和她拥有着不可改变的身份,这种身份,使他们无法如常人那般生活。
沉吟了半晌,刘封还是下定了决心,他深吸了一口气,向孙尚香道:“夫人,这些天我连日与士元先生他们密议,你可知我们是在谋划何事吗?”
刘封的语气忽然间变得凝重起来,冰雪聪明的孙尚香焉能体察不到,她放下了手中的绢帕,如水的双眸望着他俊朗的面容,顿了片刻,轻声叹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多半是打算和刘备开战了吧。”
刘封心中一惊,没想到她竟然能看出端倪,不禁问道:”夫人如何得知?”
孙尚香淡淡道:“我知你素有雄心壮志,绝非守着这两个郡老死之徒,眼下这般形势,除了和刘备开战,我想不出你还会为了别的什么事如此费心。”
这一番话令刘封心头为之一热,他没想到的是,孙尚香能这般的了解自己。
既到这般地步,刘封也觉没有必要再隐瞒于她,遂是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听你这般一讲,此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关羽调离江陵,我先前在秣陵之时,就听他们说这关羽将才极为了得,能否诱他离城,只怕并非一件易事。”
刘封的坦白,亦让孙尚香感到安慰,此刻,她已是真心为刘封设想。
刘封将孙尚香的纤纤玉手握在手心,正视着她的双眸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件事,我才想请夫人助我一臂之力。”
孙尚香先是一怔,随即毫不犹豫道:“我既已嫁与了你,你的事业便是我孙尚香的事业,如果有必要,我孙尚香就算为夫君你去赴死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这一刻,刘封心头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感动,只觉得妻如此,人生何撼。
“夫人是我拼死要保护的人,我岂会让你受到半点伤害,这件事其实说来也容易,我只是怕夫人你会有些为难。”
刘封当下便将庞统所授之计,如实的告诉了孙尚香。
接着他又叹道:“其实不瞒夫人,吴侯之所以愿意把你嫁与我,根本是想利用我制衡刘备,在荆州维持一种平衡。眼下我若攻取刘备的地盘,全据了荆州,则等于打破了这种平衡,这显然是吴侯不愿看到的。所以,夫人若是助我完成此计,吴侯知道之后,一定会怪怨夫人,其实我真的不想因此而让夫人和吴侯坏了兄妹之情。”
这才是之前刘封觉得不好开口的原因,孙尚香毕竟是孙家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刘封对庞统等人的信任,都要比这个枕边人要高。
原以为孙尚香会为难一阵,但令刘封感到意外的却是,孙尚香只是冷笑了一声,漠然道:“在我那二兄的眼里,根本没有亲人和外人的区别,只有可利用和不可利用之分。更何况,我这个庶女,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是他和母亲眼中的扫把星,他们之所以把我嫁给夫君你,无非是想趁机将我扫地出门,顺便可以利用我来拉拢你而已。”
孙尚香的回答,着实令刘封感到震惊,但他忽然又有些明白了,为何这般国色天香的女子,会如此热衷于武事,或许,正是因为生在那样一个没有亲情的家庭中,只有把自己变强,才能让她有一种安全感。
原来,她的身世竟和自己如此相似。
“如果有一天,在我那二兄眼里,夫君你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他会毫不留情的把你除去,根本不会顾忌到我这个所谓的妹妹。所以夫君你不用担心,这一次我一定会帮你,因为,帮你就是帮我自己。”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夫妻双双把家还”
站在船头,天高云淡,江风徐徐,刘封举目远望两岸,心情甚为开朗。
微风挟着野草与泥封的香味,把长江两岸的芦苇吹得波荡漾。
沿着长江奔流的方向向下游眺望,那里是大片大片的芦苇荡,和镜子般明亮的大大小小的无数湖泊和沼泽。
楚地号为千湖之国,果然是名不虚传。
再向东望,只见重峦叠嶂,郡峰绕云,碧岚如屏,那巍峨的山峦,便是赤壁山。
曾几何时,就是在这里发生的那场南北大战,决定了整个华夏,还有许多人的命运。
过赤壁山不久,船队很快进入了陆口水域。
自赤壁之战后,陆口就成为了东吴继巴丘之外,另一座水师重镇,此间常驻着一万多东吴水军,以及四百多艘战舰,是拱卫夏口及柴桑上游的第二道防线。
一路观景似的徐徐而行,整整磨蹭了七天的时间,今日终于抵达了陆口。”到陆口了吗?”
身后传来一声空灵般熟悉的声音,刘封回头看去,孙尚香不知何时已出了船舱,正微笑着向自己走来。
她一身红衣,腰悬着长剑,迎风而来,衣裳徐徐飘动,雪一般的股肤,在晨晖的照耀下,愈显洁白出尘。
“嗯,快到了。”刘封点头应了一声,顺势将手伸出。
孙尚香习惯性的将纤纤素手放入他的掌心,二人相携并肩立于船头,她的目光投向远方,喃喃道:“我们这计策,真的能瞒过那关羽吗?”
“如果有诸葛亮或是徐庶在,必定瞒不过,但是现在我所忌惮的二人都已入蜀,我们把计策做到这般天衣无缝,以关羽的智谋,绝计无法识破。”
刘封的言词何其自信,这种自信,让孙尚香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顺流东去,船行如风,不知不觉中,十几艘船战舰组成的船队已抵达陆口水域。
事先得知消息的陆口驻军,迅速的派出了护送的战舰,在几十艘大小战舰的护送下,船队平稳的驶入了陆口水寨。
尚未靠岸,大老远刘封便看到,栈桥上,鲁肃正翘首以望,在他身后则是甘宁等东吴众将。
战船靠岸,刘封扶着孙尚香下船上得栈桥,鲁肃忙率一众部将迎上前来,拱手道:
“肃见过小姐,见过刘将军。”
“拜见小姐,拜见刘将军。
身后的诸将呼啦啦一片,跟着向二人请安,躬身之际,衣甲摩擦发出一阵轰然的响动。
所有人都知道刘封要依靠东吴这棵大树,但孙尚香是吴侯的妹妹,刘封是吴侯的妹夫,这等不争的事实,让东吴这些文武,面子上的礼还是不敢少的。
“子敬客气了,许久不见,不知一向可好?”刘封微笑着客套道。
鲁肃笑道:“托将军和小姐的福,身子骨还算硬朗。”
刘封又把目光投向鲁肃身后的甘宁,“上次兴霸将军请了张神医前去给公瑾将军治病,不知公瑾将军的身体现下可有好转?”
甘宁上次来请张仲景,其实是“假公济私”,想必鲁肃并不知情,刘封这般当着鲁肃的面把这件事不经间抖出来,明为询问周瑜病情,暗中却是为了挑拨鲁肃与甘宁间的上下关系。
果然,鲁肃一听此言,眉宇间立刻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阴霾,旁人不知,但却逃不过有心的刘封。”回将军,公瑾都督的病已大有好转,宁在此替都督谢过将军。”甘宁倒是一点都在意,大大方方的向刘封称谢,而且,口中仍称呼周瑜为都督。
要知道,周瑜都督之职,早就被孙权借着养病之由给撇了,眼下在东吴能称为都督的,只有鲁肃。
甘宁心念老上司,或许只是出于无心顺口而出,但却不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般称呼,正是犯了鲁肃的忌讳。
鲁肃的眼中再度闪过一丝不悦,但脸上的笑容却更加灿烂,“此间风大,就请小姐和将军且人中军帐中说话吧。”
刘封达到了目的,也就不再多说,客随请便,便在鲁肃的陪同下,携着孙尚香往营内而去。
走过栈桥,人得辕门,只见左右的刀山戟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点点金光,仪仗的±兵肃然分列两旁,为他们分开一条可供车马并行的驰道。
驰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