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历史小说] 曹贼 作者:庚新(起点vip2012-06-19 完结)
不过邓范没有走,在房间里陪着曹朋。
“五哥……”
不等曹朋开口,邓范就阻止了他。
“阿福,你们出生入死的,还受了伤。我却留在这边,寸功未立。我知道,我武艺不到家,没有大用处。可在这里照看你一下,还是可以的……你若再啰嗦,就是不把我当作兄弟。”
“好吧好吧,那我不催你。”
邓范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曹朋也不好再赶他。
这时候,邓稷带着医生给曹朋把脉。这医生还是前天晚上胡华拉过来的医生,一直就留在高阳亭亭驿。虽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看亭驿里守卫森严,并且不断有官军进出,这医生也知道,一定发生了大事。不过,他没有去问。有时候,糊徐一点,才是聪明的做法。
给曹朋号了脉,医生又吩咐一番,开了一张方子。
其实,说他医术很高明?
未免有些过誉……高阳亭这种小地方,也不可能有什么医术高明的郎中。只不过是诊治一些普通的病症,似曹朋这种内伤,还真不是他能解决。故而开得方子,也是补气养身的方子。
曹朋清楚自己的伤势!
主要还是被雷绪那一脚,伤了内腑。
这种伤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治好,补气养身,倒也算是对症下药。
剩下的,就是自身的调养。曹朋估摸了一下,雷绪这一脚,他至少也要半个月才能恢复。
不过,也没什么事情,曹朋也不着急。
和邓范闲聊一阵,曹朋从枕头旁边拿起匣子,轻轻打开。
“嘶……”
曹朋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
怪不得这匣子沉甸甸的,里面摆放着十镒马蹄金。
除此之外,还有一副白绢,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字体,写信的人应该有一定的学识和修养。字是当下极为流行的飞白书!这飞白书,是一种很特殊的书法,起源于东汉末年的学者名士,蔡邕。
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的匠人用刷白粉的扫帚写字,被蔡邕看到,便创出了飞白书。
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好像枯笔所写,给人以飞动之感。
所以,书法一出现,便为许多人所推崇。包括邓稷对这种飞白书也很欣赏,时时在家练习。
曹朋的书法很普通,不过因为见邓稷练过,故而印象深刻。
能写出如此出色的飞白书,这写书人恐怕也非等闲之辈……
“阿福,上面写的什么?”
邓稷在一旁问道。
曹朋认真看完,把白绢递给了邓稷。
信是一个名叫‘成’的人所书,但是并没有留下姓氏。
他邀请雷绪做一番大事业,并且可以保证,雷绪等人的安全。如果雷绪愿意,可以派人到盱眙和他联系。并且还说,他会在盱眙留下人,等候雷绪的到来。此外,还留了一个联系方式,说是盱眙有一座云山米行,雷绪只要派人过去,言持金求粮,米行里就会有人接待。
总体而言,这就是一封招揽信。
内容写的是神神秘秘,留下的信息并不算太多。
除了知道写信的人是一个名叫‘成’的人外,就是盱眙的云山米行作为线索。
盱眙,也是广陵郡治下的一座县城。
不是说,是薛州招揽雷绪吗?为何又出来了一个‘成’。
邓稷看完之后,问曹朋道:“阿福,你才何计?”
“我?”曹朋摇摇头,“一脑袋的糨糊,现在还真不是太明白。薛州的事情尚不太清楚,如个又蹦出来这么一个‘成’,我是真有些糊涂了。姐夫,你说会不会这个‘成’,就是薛州的靠山呢?”
邓稷想了想,苦笑道:“我也说不清楚。”
“那……咱们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也好!”
身不在海西,也不清楚海西的状况,所有的一切,都是凭空猜想。
无论是曹朋还是邓稷,此刻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更不用说,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来……
“对了,咱们什么时候动身?”
“你说呢?”
“夏侯将军肯定要过来,到时候少不得又要多一番周旋。”
“我觉得,这件事最好别太张扬了。”
“为什么?”
“雷绪这件事,原本就是一个偶然。若弄的太张扬了,咱们这一路东去,少不得会有麻烦。
雷绪是薛州极力招揽的对象,却死在你我手里。
如果传出去,只怕会令薛州警觉,甚至不等咱们在海西站稳脚跟,便动手除掉咱们。咱们现在,并不需要这个名声,说不定会弄巧成拙。我觉得,咱们现在应该是悄悄的去,悄悄做事……而且,夏侯候渊也未必愿意张扬。毕竟陈留郡是他的治下,出这么一桩子事,脸面无光啊。”
邓稷想了想,觉得曹朋说的也很在理。
于是他点点头,把白绢和马蹄金放好,交给曹朋保管。
“既然如此,你先好好休息,我去和濮阳先生,再商议一番。”
曹朋点了点头,有些疲乏的靠在榻上。
邓稷走之后,他闭上眼睛,思索着白绢上的内容。
雷绪…薛州…陈登……
这原本是一条非常清晰的脉络,突然间因为这个‘成’的出现,而变得混乱起来。还有,小五早先曾说,雷成还提起过一个‘鲁美’。这鲁美又是谁?和薛州、陈登又有什么关系?
一个又一个的名字,在曹朋脑海中不断浮现,渐惭纠缠在一起,越发的混乱起来。
盱眙!
曹朋睁开眼晴。
海西…盱眙?
这二者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午后,夏侯渊派人过来,说是要在雍丘宴请邓稷等人。
而邓稷在听从了曹朋的劝说,又和濮阳辏桃榱艘环螅炎急付恚巴N飨亍?br /> 夏侯渊的请柬送到,让邓稷有些为难。
这个时候,他实在不想参加什么酒宴。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夏侯渊。
按道理,夏侯渊宴请他一个小小的海西令,给足了他面子。但如果他一旦出席酒宴,势必会造成诸多麻烦。
去,还是不去?
邓稷感到有些为难了……
天将擦黑,雍丘县衙里、灯火通明。
酒宴已经摆好,夏侯渊穿戴整齐,坐在大厅中,等候邓稷一行人的到来。
在夏侯渊的下首处,是随行的将领、以及雍丘县的官员。而上首一排酒席,则空荡荡,不见一个人。
“父亲,这邓叔孙,也忒无礼!”
一个少年坐在下首,不满的说道。
“仲权,闭嘴。”
夏侯渊严厉的喝道,少年顿时闭上了嘴巴。
这少年,就是夏侯渊的次子,名叫夏侯霸,年十六岁。
因夏侯渊长子夏侯衡已经成亲,算是自立门户,故而夏侯霸便一直跟随在夏侯渊的身边。
听夏侯渊的斥责,夏侯霸虽然闭上了嘴巴,还是微微一撇嘴。
说实话,他对邓稷等人并无太多好感,甚至说还有些厌烦的成分在里面。
原因嘛,还要从曹真等人在许都结义金兰说起。夏侯霸一直自恃甚高,加之也的确是有本事,所以有些骄傲。同龄人中,除了曹昂之外,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这其中,甚至也包括了曹丕在内……
原本在许都,夏侯霸属于那种拔尖儿的人。
可由于曹真等人结拜,小八义之名迅速传播,一下子压了夏侯霸一头,心里自然不太服气。
加之这次讨伐雷绪,说起来也是夏侯渊的失职。
不管夏侯渊在陈留任职多久,也不管那雷绪在陈留潜伙了多久,总之夏侯渊是没有觉察到!
清点雷绪等人劫掠的物资,夏侯渊也有些吃惊。
只那百十匹战马,分明是来自于不同地方。从马上的烙印来看,大都是从陈留过往通行的客商所有。这也说明,雷绪可是做了不少大案。而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夏侯渊都未能察觉到,就算说破了天,夏侯渊也不占道理。这也让夏侯霸看邓稷等人,更有些不太顺眼了。
你说你们好端端的,去海西赴任就是。
偏偏多管闲事,岂不是摆明了要打他父子的脸吗?
所以,当夏侯渊决意在雍丘宴请邓稷等人的时候,夏侯霸就有点不太乐意。
而个天色已晚,自己这么多人在这里等候邓稷那帮人,邓稷却迟迟没有出现,夏侯霸可就有点压不住火。
不过,夏候渊既然开口了,夏侯霸也没有办法。
但心里面已拿定了主意,等邓稷那帮人过来以后,一定要找个由头,好好的羞辱他们一番。
这主意拿定,夏侯霸倒是轻松了不少。
于是和身边的几员将领,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天色也越来越晚。
夏侯渊等的也有些不耐烦了,站起来刚要往外走,就听门外才军士禀报:“将军,府衙外有高阳亭亭长胡华,说是奉了海西令之名,有书信送来。”
“嗯?”
夏侯渊脸色一沉,旋即道:“让他进来!”
“父亲,邓稷这些人,真是太无礼。您好心好意宴请他们,结果他们却让个高阳亭亭长过来,算哪门子道理?”
“仲权,你且住嘴。”
夏侯渊心里也有些不高兴。
那张犹如刀削斧劈般,棱角分明的面庞,微微抽搐了一下。
可他还是压住了火气,厉声制止了夏侯霸。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白发老者,手持竹杖,颤巍巍走进了府衙。
当一双双凌厉的目光凝视在胡华的身上时,胡华也不由得直哆嗦,一进门便匍匐在地,颤声道:“高阳亭亭长胡华,叩见夏侯将军。”
本来,夏侯渊心里很不舒服。
就像夏侯霸所说的那样,你一个小小的海西令,虽然帮我平定了盗匪,也不该如此拿捏架子。
他准备发作一通,可是看胡华那模样,到了嘴边的斥责言语,又咽了回去。
“胡亭长,你先起来。”
“小老儿遵命!”
待胡华站起来以后,夏侯渊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
“胡亭长,邓海西他们,为何没有过来?”
胡华连忙说:“邓海西说,他们要赶往海西,己经耽搁了行程。所以在天黑前,便动身了。”
“什么?”
夏侯渊眼晴一瞪,“他们走了?”
“是!”胡华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副白绢,“邓海西还托付小吏,将此书信,奉与将军。”
夏侯霸起身,大步走过去,从胡华手里一把夺过了白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他读了两句,不由得愣住了。
“这又是什么东西?”
夏侯渊一蹙眉,走上前从夏侯霸手里接过白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是一首五言诗,而且属于乐府题材的五言诗。白绢上的字迹,看上去有些呆板。方方正正,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说不上好,也算不得太坏,中等偏下的水准。不过这诗词却……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轻。”
夏侯渊拿着白绢,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这白绢上的《侠客行》,无疑是出自于曹朋之手。
有汉以来,正是一个任侠流行的时代。无论是曹操还是夏侯渊,少年时也都曾醉心于此。
赵客缦胡樱,吴钩霜雪明……
此二十宇,今夏喉渊不由得想起当年为游侠儿时的景象。
那种气势,那种精神,今夏侯渊至今回想起来,犹似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而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则又是曹朋向夏侯渊表明了心迹:我们之所以插手这件事,并不是图名利,也不是为求富贵。
尚义,重喏,在东汉末年,无疑是一种极为高尚的品质。
夏侯渊不由得想起了《金兰谱》:毋以名利而倾轧,毋以才德而骄矜。
小八义之初,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扶天下,安黎民。而今,曹朋他们也正在如此做……
陈留是什么地方?
也就是当年的‘大梁’所在。
想当年,朱亥、候羸两壮士窃符救赵,夺晋鄙军,是天下楷棋。
在这两位壮士面前,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又有什么值得称赞?慷慨成素霓,啸吒起清风。我们只是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而不是像那个杨雄做《太玄经》一样,穷经皓首,与社稷何异?
“父亲,你怎么了?”
夏侯霸见夏侯渊一直没有说话,拿着白绢呆呆发愣,忍不住上前轻声询问。
夏侯渊突然笑了!
他长出一口气,“却是被小儿小觑了!”
说着,他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