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历史小说] 曹贼 作者:庚新(起点vip2012-06-19 完结)
而陈群本人呢似乎也无意辅佐吕布,于是便得了个闲职,四处游逛,呼朋唤友的很是快活。
曹朋知道陈群这个人,但并不是很了解。
他对东汉末年的那点了解主要还是脱胎于三国演义。
而三国演义中,陈群也只是个龙套角色。除此之外,曹朋对陈群的了解,还有一点…………
那就是后世极为著名的九品中正制,就出于陈群之手。
但如果你去问曹朋:九品中正制是什么内容?
他还真不一定能回答出来。
其实,九品中正制脱胎于九品官人法,由曹操所创立。而后陈群在此基础加以改变,就变成了九品中正制。可以说,九品中正制在此后的数百年里,对华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当晚曹朋在家中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家宴。
不过与这时代最常用的分餐制不同,他让人准备了一张圆桌,而后把铜锅放在圆桌的中央。
北集市并没有河套地区的羔羊肉,但是却有本地喂养的小羔羊。
经过屠宰之后,曹朋让人把羔羊肉片成薄薄的片状而后用大盘盛装,摆放在圆桌的上面。
鲜嫩的羔羊肉,还有各种蔬菜此外还有曹朋命人特制的作料。
当然了,不会有麻酱味精之类的作料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这种东西。曹朋也只是让人用现有的作料进行简单的调制,而后端上来,别有一份风味。
陈登也是个老饕,更甚于陈群,
早就听陈群说过这种新鲜的吃法,如今既然有机会品尝,他自然不会错过。
只放了葱姜的清水煮沸之后,把鲜嫩的羊肉在里面来回一涮,很快便熟了……”曹朋招呼众人用餐,陈登和陈群也不客气,把鲜嫩的熟肉在料碟里蘸了蘸,放入口中咀嚼,连连点头。
“这食法虽简单,却别有风味。”
“恩,我倒是觉得,这等天气,配上这等美味,绝对是一种享受”
两个老饕称赞不已,而邓稷则不住责怪曹朋。
既然知道有这等吃法,为什么不早一点说呢?
曹朋忍不住笑了,“就算我说了,姐夫你有那胃口食用吗?”
“这个……”
邓稷也不禁哑然。
曹朋说的是实话,在今天以前,邓稷可算得上是连轴转,一直都没能得空出来。
在许都是帮助典韦练兵,而后到了海西,又面临着重重困难,重重危险。如果不是昨夜将海贼们解决,说不定他现在,还是提心吊胆。嗯想也是,来海西之后,好像只有今天最轻松。
“叔孙,你准备推行屯田,我不会反对。
但是有两件事,你必须要答应我。第一,你不能强行屯田,还需乡人自愿。海西县这些年来多灾多难,如今好不容易平定下来,我实在是不希望,这海西县再有什么磨难和麻烦………而且,这样对你也有好处,海西地方虽不算太大,可那些乡人在广陵,毕竟是盘根错节,很难说清楚他们之间的关联,如果你强行推广,恶了名声,那对你日后而言,可没有好处。”
陈登这一番话,是为邓稷着想,
邓稷也不是那种不识趣儿的人,焉能听不出陈登的好意?
“这个请陈太守放心,下官一定会小心行事。”
“这第二件事………”
不等陈登说完,陈群就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元龙兄,你们这等公务,最好还是在私下里说。
此等美味在前,你居然还有心情说什么公务,真是大煞风景,大煞风景………来来来,叔孙,请酒。”
陈登不禁苦笑,瞪了陈群一眼。
曹朋开口道:“陈太守可是担心,海西有危险吗?”
“这个…………”
陈登叹了口气,点点头。
“其实有些事情你们也都知道,我就不复赘言。
但我必须要提醒你们,你们设立盐引,使私盐合法化时海西目前来说,的确是“是个好办法。只是这样一来,你们势必会引得一些人的仇视。尔们把海西的盐路控制手里,只怕呢………”
“东海糜家?”
“这个………”
陈登没有想到,曹朋会说的这么直白。
唉,到底是有年轻气盛。
“东海糜家毕竟经营多年,糜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
他如今虽然不在插手家族里的事务,可实际上,东海糜家始终都是糜竺手中一支极为强大的实力。嗯当初,东海郡也不是不想收拾糜家,但到头来,也是凄凄惨惨的离开了东海郡,糜家不仅仅有私盐,也有人脉。你们若是封锁海西盐路的话,势必会遭受到糜家报复。”
陈登这一席话,其实隐含一个意思。
如果糜竺出手报复的话,他虽然是广陵郡太守,恐怕也不会出手相助。
这其中的环节,想想其实也非常简单。
糜家祖世贩卖私盐,将两淮私盐牢牢把持在手中多年,肯定有他的道理。广陵正是在两淮之地,又怎么可能没有糜家的人呢?邓稷若真的控制盐路,只怕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到那时候,陈登不见得能够给予邓稷太多的帮助。虽然在私下里,陈登也赞成把盐路控制。
“这个嘛……下官已经有了打算。,,
“哦?”
“我离开许都之前,曾听人说,曹公欲行兵屯之事。”
“兵屯?”
邓稷点点头,“我欲效曹公之法,在海西商屯与兵屯并行。农忙时务农,农闲时练兵………正所谓寓兵于农,兵农合只只要能撑过来年秋天,就算糜家在厉害,我也不会害怕他。”
“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陈群放下筷子,看着邓稷轻声道:“莫非叔孙是法家子弟?”
“啊?”
“这寓兵于农之法,与当年暴秦颇有相似。
曹公行兵屯,也许还不会被人攻击;但如果叔孙你行兵屯,传扬出去的话,势必会引发争议。
以我之见,你可以推行这兵屯之法,不过当以商屯为主,兵屯藏于其中。
同时,你必须要尽快将此策略上疏许都,求取曹公的首肯。否则的话,很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
练群这一番话,一下子点醒了邓稷。
他扭头向曹朋看去,就见曹朋轻轻点了点头。
邓稷是个修律法的人,其实哪里懂得这些?兵屯藏于商屯之法,其实是曹朋给他的一个建议。
三国时期,的确曾出现过兵屯,而且走出自曹操手笔。
只不过由于目前民屯刚刚开始,才不过两年时间,故而兵屯尚未出现。
至于曹操是否真的提出兵屯的概念,曹朋也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若想说服邓稷兵屯,就必须打着曹操的幌子。陈群说的不错,如果贸然推行兵屯,弄不好会被曹操怀疑,毕竟,曹操的多疑,可是在历史上出了名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这搞不好真会引起曹操的多心。
自己似乎还是考虑的简单了一些,的确应该上疏许都才是。
邓稷端起酒杯,“长文,多谢了!”
“那友学至广陵之事…………”
陈登突然旧事重提。
曹朋揉了揉鼻子,疑惑问道:“但不知,陈太守为何征我前去呢?”
“这个………实不相瞒,此并非我的主意,而是家父之意。”
“陈公汉瑜之意?”
“正是。”
曹朋有一点懵了!
他可以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和陈珪并没有任何关联。
怎么好端端,陈珪要征辟他呢?
“陈公征我,欲有何用?”
“这个”家父倒是没有说过,只是说,尽量能征辟友学,前往广陵。”
曹朋这一下,可真的有些糊涂了。
“陈太守,非我不识抬举,这件事容我三思如何?”
“这当然可以,不过你最好早些决断。”
曹朋和陈登的对话,就此结束。
众人再一次推杯换盏,四个人足足消耗了近六斤的羔羊肉,才算心满意足的结束了酒宴。
其中,曹朋一个人就吃了将近两斤。
随着他此前在下邳再获突破,骨骼生长越发旺盛,而且食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惊人。
不仅仅是他,王买等人也面临这样的情况。据王买自己说,他现在一顿至少能吃下十个面饼,差不多两三斤之多。如此惊人的食量,更促使了他们的气血进一步旺盛。曹朋吃饱了之后,在院子里又活动了一下,便带上了两个随从,前往北集市,和王买邓范等人商议事情。
第二天,陈登回去了!
如同他悄无声息的来到海西,如今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海西。
不过,陈群却没有走。
他留在海西,言明要吃遍曹朋所说的那些美食。
对于此,曹朋自然也不会拒绝。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道理,曹朋非常明白。
前世,他就是因为自己的交友太过狭窄,以至于在关键的时候,只能单枪匹马的做事,最后累得一个家破人亡。这一世,曹朋刻意的改变自己的性格,努力和周围的人交往,试图进一步融入这个时代。
陈群的也是个好结交朋友的人。
而且,他没有那种世家子弟的纨绔,虽然骨子里带着一股子傲气,却也是要看和什么人结交。
比如在面对黄整潘勇这些人的时候,陈群往往是不屑一顾。
但转过头,和濮阳辏Р芥镎庑┤肆奶斓氖焙颍拖缘眉逖牛虮蛴欣瘢劣诤筒芘笤谝黄穑氯焊袷且桓隼削遥液芑钇茫统氯航峤唬煤笫赖幕八担且蛔堋八钡氖虑椤?br /> 陈群学识过人,博古通今。
他好说,但是却极有分寸…………
曹朋很少从他口中听到什么点评时局的话语,也很少说当今天子的是非。
凡涉及朝堂的事情,陈群都会用一种非常圆滑的方式转换过去。而且,他不说刘备,不说吕布,只说一些风土人情。但如果你仔细去深思,就会发现陈群的话语中,有着极为鲜明的观点。
他,拥曹!
对此,曹朋心知肚明,却不会当面点破。
麦仁突然死亡,引发了海西不少缙绅的忧虑,
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海西乡老缙绅,便分化成为两派,一派是坚决不肯出让土地和人口,另一派则慢慢开始支持邓稷。辜月中下,邓稷下令开始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反对派依旧是立场坚定,而支持派则主动配合。至辜月下旬,海西九大行首纷纷交出了手中的土地………………
从九大行首的家中,清查出近三千庄户。
这些人,被统一登记造册,正式成为海西的百姓。
十二月初,郁洲山第一批海民共八千人,乘船抵达海西堆沟集。
邓稷命步骘亲自主持安置,随后不久,八千海民便入住屯田,成为海西民屯的第一批参与者。
一时间,小小的海西县,竟凝聚了无数人的关注。
不仅仅是陈珪陈登父子开始关注海西的事态发展,并有许多人,包括下邳,东海,乃至于与海西相隔下邳的沛县,也把目光投注手海西这小小的弹丸之地。海西县,一下子成了整个两淮地区的焦点,
邓稷,一个对许多人而言,是极为陌生的名字,开始被人们关注。
这个人的崛起,似乎颇有些戏剧性。
他原本只是南阳郡棘阳县的一个小小胥吏,后来不知道怎地,就到了许都,并与许多人有了交集。
汝南太守满宠、军师祭酒郭嘉、尚书荀攸、侍中荀彧”
这些人,似乎和邓稷都颇有关系。
而且邓稷在许都,曾协助典韦练兵的事情,也被人翻了出来。于是独臂参军,柚臂督邮的名号,渐渐开始响亮起来。之后,邓稷还是隐墨矩子,如今少府诸治监监令曹汲的女婿,也被人查探清楚。在一年前,邓稷的名声还不响亮,可一年之后,他已经开始主政一方,并且成绩斐然。
不过,正是因为邓稷的光环,使得曹朋这个名字,除了少数人知晓外,并没有传扬开来……………
沛县府衙里,一个中年男子,正眉头紧锁,一脸的忧虑之色。
他一身华美锦服,身材高大。
相貌很俊美,给人一种宽厚和蔼之色。
不过,如果说到最为显著的特征,还是那双颇有服气的耳朵。
耳垂很大,而且很厚实。
如果按照后世相法里的说辞,这是招福双耳,
花厅里,还有几个人,
华服男子端坐中央,在他身后,一左一右,各有两个魁梧的彪形大汉,
一个,身穿鹦哥绿战袍,美髯垂胸。枣红色的面膛,卧蚕眉,丹凤眼,有一股骇人的气势。
而另一个则是一身黑袍,豹头环眼,亚赛钢针般的络腮胡,令他偷着彪悍之气,
一张黑脸,双手抱胸,
他和那红脸男子静静立于华服男子身后,活脱脱哼哈二将一般。
“公佑,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是已经安排妥当了吗?又怎会突然发生这种事情”麦仁突然亡故,海西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