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历史小说] 曹贼 作者:庚新(起点vip2012-06-19 完结)
狄仓皇且桓雒迳系娜僖选?br /> 贾诩如今真正的职务,是参司空军事,也就是司空府幕僚。
自有汉以来,官分爵、阶、职。
爵,官之尊,例如贾诩的都亭候:阶,官之次;职,官之掌。
后陈群创九品中正制,加入了,品”也就是官之序。对贾诩而言,都亭候是他的爵,执金吾是他的阶,参司空军事,才是他的哦在执金吾衙门里,曹朋终于见到了那位大名鼎鼎的毒士,贾诩。
贾诩是武威姑臧人,个头偏高,大约有昭左右。瘦高挑,肤色古铜,显然是常年受风吹雨打所致。做一个有些的谋主,可不是整天呆在屋子里,他同样要进行大量的户外活动……
贾诩长的很英武,年轻时应该属于帅哥一类。
颌下长髯,面带笑容,颇有几分慈祥长者的外貌。
“曹中侯!”
“卑职曹朋,见过都亭候。”
“哈哈,不必客气,不必客气,曹中侯还请入座。”
别看这厮笑得灿烂,外表和善,可曹朋却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受。
好像,好像一条隐藏着草丛里的毒蛇,当贾诩目光落在曹朋身上的时候,曹朋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这家伙,感觉比郭嘉还要可怕!
郭嘉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的,鬼”也就是变幻莫测,难以琢磨。
而贾诩,似乎在难以琢磨的基础上,还要增添一分阴鸷。他的谋划,往往一针见血,直击要害。不出招则以,出招就是置人于死地的毒招。李儒和贾诩曾同为董卓效力,他也说过,若是以谋略而言,他差贾诩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贾诩是他当时唯一看不懂的家伙。
贾诩似乎并不是全意为董卓效力。
而这里面,也有董卓对贾诩轻视的因素。
自进入睢阳后,董卓对世家子弟尤为重视,而对之前那些追随他的寒门士子,相对冷淡了。
李儒对曹朋说过,若见到贾诩,最好以静制动。
否则的话,就很容易被他看出破绽,一一一一一所以,曹朋彬彬有礼,坐下之后,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好像老僧入定一般。
若说贾诩对曹朋有恶感?
那倒不至于…………只是他心里不爽曹朋破坏了他韬光养晦的策略令他到许都后,颇有些尴尬。
内心里,他未尝没有几分得意。
毕竟曹朋是曹操的族人而且以《八百字文》而显世,不大不小也是个名人。
能得到曹朋那么高的赞誉,贾诩要说不开心,那纯粹胡说八道。他阴了曹朋一招之后,心情也舒缓了许多。今天把曹朋叫过来,就是想再敲打一下,顺便和曹朋拉一拉关系………
朝中有人好办事!
这人情世故贾诩看得比郭嘉透彻。
可没想到,这曹朋进屋以后,好像刺猬一样的把自己保护起来,坐在那里,是一言不发。
这小家伙,倒也能沉得住气。
“听说曹中侯,是舞阴人?”
“哦家父早年曾在舞阴居住,是中阳镇人世。”
“中阳镇啊,我知道那地方,我还去过那里………不过曹中侯又怎么来到了许都?令尊何等才华,若当时投效张伯鸾也是能出人头地啊。”
“这个…………只因当时得罪了舞阴令,只得逃亡。”
“原来如此。”
贾诩轻轻点头,“那姓成的非善良之人,竟使得我们如今才得相见。”
“以后,还请都亭候多多关照。”
“呵呵,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贾诩眼睛微合,沉吟片刻后,突然道:“贾某初至许都就听人谈及曹中侯之威风。更拜曹中侯所赐,贾某得主公看重忝为执金吾,不胜惭愧。
不过呢,有一件事还要请曹中侯多多包涵。”
“什么事?”
“前些时候,我与主公商谈时,曾建议主公在梅山设置兵马。
主公当时间我什么人合适,我对这边的人也不熟,所以就贸然提起了令兄之名,不知曹中侯意下如何?”
我意你妹……
曹朋心中陡然大怒。
我说老曹干嘛突然把我姐夫从海西调回来,原来是你这老家伙在里面鼓捣。我和你无冤无仇,你差点坏了我的财路…………你现在既然说出来,等著吧,这事儿不算完,早晚要爆回来。
脸上,却是一派郑重。
“都亭候严重了,皆为朝廷效力,朋焉能有怨言?”
“呵呵,没有怨言就好,没有怨言就好……”
贾诩脸上笑容更浓,而曹朋依旧是你问我一句,我回答一句。
两人各怀心思的聊了片刻,曹朋告辞离去。
他前脚刚一离开,贾诩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他揉了揉鼻子,突然道:“确是个有趣的小家伙。”
“父亲,此人如何?”
贾星站在贾诩身后,低声问道。
“这小子似乎很了解我,在刚才说话的时候,居然以静制动,丝毫不露破绽…………不过呢,这小子可走向我下战书了。”
“什么时候?”
贾星一直在旁边侍候,闻听不由得一怔。
贾诩呵呵笑道,“我刚才告诉他,我把他姐夫召回许都,问他意下如何。你还记得,他怎么回答?他说“焉能有怨言,!焉能有,那就是有喽……,这小家伙,一定会有其他的动作。”
“那……”
“嘿嘿,这样倒也不错。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个小家伙来逗我开心,挺好……退之,从明日起,你就到他手下做事。”
“啊?”
“他这北军中侯以下,尚有中丞空缺,你就先做那北军中丞。”
“喏!”
“他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我的意思是,帮我盯着这小子。”
贾星有些不友理解,但想了想,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这贾诩,太可恶了!”
曹朋回到府中,在佛堂里暴跳如雷,“我又为招惹他,他竟然差一点坏了我的财路。”
李儒身披一件裘衣,颇为悠闲的掏着耳朵。
等曹朋骂完后,他才不阴不阳的开口道:“依我看,你何止是招惹他,还坏了他的大事呢。”
“此话怎讲?”
“曹孟德多疑,心机之深,少有人可比。
贾文和初来许都定想着韬光养晦慢慢来,可你却好死不死的在曹操跟前说了一句想要拜他为师的话,等于把他给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公子,你可不是那市井小民你一篇《八百字文》,得天下人赞叹……你想拜贾文和为师?岂不是把他给抬到了桌面上,下不来吗?”
“下不来,就呆着。”
曹朋气呼呼的道了一句,旋即又笑了。
“若非先生提醒,我险些不知这其中奥妙。”
“那家伙,不谋则已一谋必杀,他倒也没太大恶意,就是想出口气,恶心你一下吧。”
“那我,就给他恶心回去。”
“哦?”
曹朋搔搔头,苦笑道:“不过我还没想好,怎么才能恶心到他。”
李儒眼睛顿时澄亮,轻声道:“这还不容易?他越是不想出风头你就越要让他出风头……”
曹朋一怔,不由得嘿嘿直笑。
“说得好,说得好!”
这心里面就盘算起来,该怎样恶心到贾诩当晚,曹朋在府中设宴,宴请魏延。
两人自汝南一别之后,已有两年多没见过,这一重逢,自然有许多话要说,更生出许多感慨。
想当初,魏延不过是一个大头兵。
而今”他已成为曹操眼中的大将。回来这一段时间里,曹操几次召见他,询问他很多事情。
看得出”魏延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郁郁不得志的家伙,即将飞黄腾达。
为此”曹朋和他连干了好几碗。两人谈起九女城,说起夕阳聚,还聊到了当初死战不退的唐吉。
“阿福,还记得咱们当初的誓言吗?”
“恩?”
“总有一天,咱们要马踏江夏,拿住那黄射,千刀万剐。”
在曹府门前,魏延拉着曹朋的胳膊。
曹朋郑重的点点头,“魏大哥放心,我没有忘记!”
可是,这心里面还是有些矛盾。黄射,断然不能放过…………但我答应了月英,会饶他性命。
可昔年头阳武卒的仇,却不能忘却。曹朋送走了魏延之后,不禁心事重重,彻夜难寐“……
一边是兄弟,一边是月英,我该如何选择?
建安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大河两岸,突降暴雪。
这也是建安四年,最后一场雪吧!
刘延登上了城头,举目眺望苍茫原野。之见大耳上下,千里冰封,茫茫苍原,染成了白色。
这两天,河对岸的袁绍军很安静。
安静的让刘延心里面有点发慌……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不太可能出现什么战事,毕竟马上新年,大家的心思未必集中在这上面。可对于即将决战的双方而言,每一次时机的出现,都有可能产生出极为严重的后果。
这么大的雪,万一袁绍军攻过来的话,那还真不太容易防御。
“城中百姓,可迁移完毕?”
刘延揉了揉太阳穴,低声问道。
曹操把东郡交给他,使得刘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东郡,是最前沿。一旦双方开战,东郡首当其冲…………所以,刘延决意,将白马县的百姓全部迁移至濮阳。这样一来,双方即便开战,也能有足够的缓滟想到这里,刘延又叹了一口气。
哈气从口中喷出,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太守,大事不好!”
就在刘延准备下城的时候,就见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冲上来。
“袁绍军,袁绍军………
一股寒气从腰间升起,顺着脊粱骨直冲头顶。刘延一个哆嗦,连忙冲上去一把抓住了斥候。
“袁绍军怎么了?”
“袁绍军,渡河了!”
“啊?”
刘延只觉脑袋里嗡的一声响,眼前直冒金星。
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袁绍居然出兵了?在这个时候出兵?
“可看清楚有多少人马?”
“大约有数千人,正朝这边赶来。”
刘延连忙跑到箭楼上,头伸出垛口向下观瞧。一批批百姓,正携家带口的鱼贯往城外走出去。
这如果要被袁绍军追上的话,必然是死伤惨妻。
“传我命令,立刻让他们回来。”
“可是………
“休得赘言,马上传令……来人,即刻向濮阳求援,恳求徐晃将军出兵援救。来人,给我抬刀备马。”
说话间,就听到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响。
刘延忙凝神观瞧,只见天尽头,一股雪尘滚滚而来。
“是喜绍的骑军!”
有军卒一眼便看出了那雪尘的来历,大声嘶喊。
此时,城外的百姓,已经开始往回走。只不过,出城容易,进城却难。许多人聚在一起,堵着城门口,使得城门一时间也无法关闭。看那雪尘扑来的速度,估计很快就会抵达城下。
刘延也顾不得许多,跨上马,抄起大刀,率领军卒冲出城门。
这一路上,他连砍了十余个堵在城门口的百姓,而后才算是清出来了一条通道。
“我乃东郡太守刘延,尔等速速列队进城,不得慌乱。某家会领兵卒在城外阻拦敌军,但有一人未入城,刘延绝不退兵。”
“大人,“”
也许,是刘延的这个保证产生了作用:也许是生死关头,百姓们也知晓轻重。
城门外的百姓,开始有序的进入城内。与此同时,刘延命人列阵在城下,一个个紧张万分。
“若我战死,可由白马令暂领军事,闭门不出,静待援军。”
“喏!”
刘延吩咐妥当之后,立马横刀,站在阵前。
风很大,卷裹着雪huā扑面而来,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一队铁骑似洪流般,出现在视野当中。为首一员大将,黑盔黑甲,胯下马,掌中一口大环刀,就好像是踏踩着狂风暴雪般,冲向城门。刘延的瞳孔,骤然一缩,心里更加的紧张,…
“快关城门!”
刘延突然大声叫喊。
也就在这刹那间,飞骑而来的大将爆出一声巨吼:“我乃大将颜良,敢拦我路者,杀无赦!”
卷一 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1/3)
风雪止息,天地间白皑皑,一派苍茫。
深冬时节的太阳,看上去似乎很明媚,但实际上,却散发出刻骨的寒意。这也是严冬在建安四年的最后一次肆虐”可是却冷得骇人,冷得让人感到难受,冷得让人……,…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从濮阳到白马的官道上,一队军士正飞快行进。
战马口中呼出的热气,在冰寒的气温下,格外清晰。呼气成冰,似乎并不是一句形容词。
徐晃不停的催促兵马加快行进,心中更感到焦躁不安。
袁绍军在年关突然发动攻击,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前袁绍按兵不动,甚至还后撤百里,让许多人都以为,至少在年前,袁绍不会出击。这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