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漫画中的日本历史





  义元对传统文化和京都风俗,简直痴迷到了让人反胃的程度。他穿直衣、戴立乌帽子、涂黑齿、描蝉眉、抹脂粉、养娈童、整天召集无耻文人开肉麻诗会,整个儿一腐朽公卿形象。而且骏河一片歌舞升平,民风日渐柔弱懒惰,竟有“三河人去打仗,远江人种大米,骏河人置酒高会”这种传言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义元志得意满,开始驱动大兵,准备一举攻入京都,取足利将军而自代(同族嘛,他有这个资格)。自战国乱世以来,多少英雄豪杰辈出,都只把目光停留在本家的存续和本地区的安宁上面,而没有天下之志。第一个把夺取天下、统一整个日本国作为自己远大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就是今川义元——起码,他的眼光和志向,是当时最伟大的。许多游戏里面,为了突出织田信长,都把义元画得很难看(化妆怪异还则罢了,因为他本来就够怪异的,但神情太过猥琐,却实在让人生气),能力值也设得很普通,大有专以成败论英雄的味道。我最欣赏的,是PC版《斩Ⅲ》片头所描绘的义元,一样直衣、立乌帽子、描蝉眉,但神色庄重而透着一点阴戾,甚有枭雄风味。再就是古老的《天下统一》中,把他的战斗力设得一般,内政力却设为16(最高值),真的很有见识。
  其实仔细研究过桶狭间之战后就会明白,虽然义元的实战能力真的不怎么样,但信长也完全是抽中了六合彩、撞上了大运,虽然最终胜利,也没什么可夸耀的。
  【悲风桶狭间】
  时为永禄三年(1560年)5月,今川治部大辅义元在经过了周密的部署以后,以三河松平元康为先锋,驱动两万大军,沿镰仓街道西上,矛头直指尾张。尾张守护代织田上总介信长手边不足五千兵马,筑鹫津、丸根等砦防卫,结果眨眼间就被今川军蹉踏了。织田众臣惊惶失措,有说赶紧投降的,有说固守清洲的(清洲是什么鸟城,还想固守,真是做梦)。信长是一个谁都不服的家伙,如何肯降?可是手边也没有妙计,他只好装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宣布回房睡觉,静待时机。
  信长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注意各方面情报的收集,终于,梁田政纲送来了绝妙的敌情:义元本阵五千人行动迟缓(据说因为义元上身长而下身短,不能骑马,只好坐轿),又为了贪图风凉,抄小路走田乐狭间;尾张的父老们忙着趋奉新领主,箪饭壶浆在田乐狭间犒劳“王师”,义元大喜,决定当夜就在那里宿营。
  信长闻讯,乐不可支,因为田乐狭间地势狭窄如桶,故此又名桶狭间。兵法有云: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种地形作战,义元就算有十万人也一样起不了太大作用。于是信长飞一样驰出清洲城,诸将纷纷从睡梦中惊醒,仓促赶上,竟然稀稀拉拉凑了两千之众。信长先来到热田神社,宣读了讨伐源之义元的檄文,然后百里奔袭,半夜到了桶狭间。
  这时候,老天也来帮助信长,风雨大作,今川军迎风而立,睁眼都困难,更别说举枪厮杀了。织田军顺风直冲义元本阵。今川义元虽然武勇,号称“东海道一弓取”,可惜双拳难敌四手,终于被砍翻在地,织田小将毛利新助上前按住脖颈,“喀嚓”一声,枭下了首级。
  于是今川军全面崩溃,织田信长保住了小命一条。现今有一种说法,说桶狭间合战并非侥幸,而是信长一手策划的。论据有二:一是义元引诱鸣海城主山口左马助义继投降,在尾张内部下了一颗钉子,结果信长施反间计,使义元错杀山口义继;二是信长又故伎重施,反间除了义元麾下情报搜集高手户部新左卫门。然而,正如蔡瑁、张允之死,并非曹操赤壁败北的主要原因一样,这两手玩得再漂亮,其实于大局并无补的。
  孙子曰:毋恃敌之不我攻,当恃我之不可攻。信长有何恃自己不可攻?引一段电视剧集《武田信玄》中的情节,正可以体现信长的性格,以及他自己对桶狭间合战的清醒认识。
  那是桶狭间战胜以后,织田诸将大会清洲,歌舞庆祝。正当大家兴高采烈之际,信长却大骂:“笑什么!有什么可高兴的!咱们砍下义元的首级以后,还不是猴子一样逃回来了吗?”众臣吓得不敢再笑,可信长还是一张臭脸:“怎么了,有什么不满意的吗?!唱啊,跳啊,让我高兴高兴。”然后他解释自己的行为:“做人就是这样,要随时可以笑,也要随时可以哭。打仗也一样,如果执着于兵法,一定会失败的,重要是揣摩人心。你们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尾张。西边有京都人,东边有乡下人,不了解京都人骄傲的心理,不明白乡下人固执的心态,说什么平定天下?!”
  噩耗传到骏府,寿桂尼立义元长子氏真为第十代领主。要说氏真荒淫,其实是委屈他了,说他是白痴倒还差不多。虽然义元死前数年,就专力于经营远三,把骏河交给了氏真,给他一个实习的机会,可惜这机会实在太短,尤其不久以后,寿桂尼也死了。从此氏真可以专心一意地开诗会,国家大事搞得一塌糊涂。
  而大将松平元康趁机恢复三河旧领,与织田信长结成联盟,开始侵攻远江。数年后,武田信玄也破弃了三国联盟,亲率大军进入骏河。虽然有小田原北条氏大力的支持,但刘阿斗扶不起就是扶不起,氏真终于丢光了祖宗基业,以寓公终老一生。
  【松平氏和妖刀村正】
  《信长の野望Ⅵ·将星录》里面,曾经出场过一位名叫松平清康的三河冈崎城主,能力值超强,他就是德川家康的祖父。据说,当时对清康,有“如果活到三十岁,定能平定天下”的风评,只可惜他没能活到三十岁,就被家臣误伤而死。伤他的刀是一把名刀,叫作“村正”。
  松平家由是大乱,清康之子松平广忠流亡到了伊势。当广忠终于回到冈崎之时,西有织田信秀,东有今川义元,两只魔爪一齐伸了过来。
  为了家族的存续,广忠决定把年仅六岁的儿子竹千代送去骏府做人质,可谁料半道上竟然被亲织田派的田原城主户田康光给劫了,往相反方向送到了尾张的热田。作为报酬,织田信秀送了给户田康光一千贯永乐钱(小时候就那么值钱,果然前途无量)。
  从此,竹千代就在那古野住了下来,和织田嗣子三法师(信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对应织田的谋略,太原雪斋献计进攻三河安祥城,捉住了城主、信秀的长子信广,拿来和竹千代做交换。信秀无奈,只好送走了这一千贯买来的“宝货”。
  竹千代到了骏府,被雪斋收为弟子,严格管教。有一个传说,据说雪斋、义元等召开诗会,宾客满堂之际,年幼的竹千代竟公然跑到走廊上,向花园撒了一泡尿。众皆大惊,只有雪斋笑不拢嘴,认为这个小徒弟有一套,日后定然有大作为(恐怕雪斋这回是走眼了,他不知道憋不住屎尿,乃是这个日后改名叫德川家康的小子的天生毛病,不信可参考后来大露怯的三方原之战)。
  既然老师如此喜爱这个小师弟,义元也对他另眼相看,竹千代元服以后,义元赐以苗字,称作松平元信,后又改元康,收为大将。而就在竹千代来到骏府前不久,他老子广忠也死了——不是好死的,是死在家臣手握的名刀“村正”之下。
  从此村正被称为“妖刀”,似乎是专为找松平·德川家索命而来到人间的。所以后来大坂之阵时与德川对立的丰臣诸将,以及近代倒幕的志士们,无不在佩刀上镂上“村正”二字,心说不砍死你也把你咒死了。所以凡与德川家有关或描写江户时代的游戏,也往往少不了这样装备。
  义元一死,元康马上在冈崎独立,扔了做人质时候得来的“元”字,改名为松平家康。1566年,他统一三河后,才改姓为“德川”。这个姓氏来源于源的名门新田一族,新田有分支住在上野的“得川”流域。这表明自己是源氏的后裔(天晓得),因此他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开设江户幕府。
  德川家的历史,咱们将专设章节来讲解。需要提到的是,桃山时代封在东海道的诸侯主要有——
  伊势国:冈本宗宪、古田重胜、泷川雄利;
  志摩国:鸟羽·九鬼嘉隆
  尾张国:清洲·福岛正则、可儿才藏;
  三河国:吉田·池田辉政、冈崎·田中吉政;
  远江国:滨松·堀尾吉晴、挂川·山内一丰、有马丰氏;
  骏河国:骏府·中村一氏;
  甲斐国:甲府·浅野长政;
  伊豆国、相模国:属于德川家康。
  到了江户幕府时代,则只剩下尾张的德川(御三家之一)、相模小田原的大久保,这寥寥数家而已。
  ●募捐义演:战国大名的印章:
  sekigun/history/picture/yinzhang。gif
  
  
●十二章、战国的名将·关东篇上'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5:22)
  ●十二章、战国的名将·关东篇(上)
  所谓的“关东”,并不属于古代“五畿七道”之划分,在律令制下,习惯上将三关(伊势铃鹿关、美浓不破关和越前爱发关)以东的东日本全土,都称为关东地区。到了室町时代,以关东管领镇守镰仓,把甲斐、伊豆、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上野、下野、常陆十州作为其管辖领地。到了江户时代,去除甲斐和伊豆,将剩下的德川家康之起家根本,称为“关八州”——也就是我们即将谈到的“关东”地区。
  【梦与现实】
  德川家康的关八州,主要是从北条氏手中夺得的,而北条的领地,直接来源于旧关东管领上杉家族。上杉氏作为辅佐镰仓公方的执事,实际上是关东各州诸将的主人。上杉氏的主要支系有山内、犬悬和扇谷三家,世由山内和犬悬轮流继承关东管领之位,应永二十四(1417)年,犬悬上杉氏宪灭亡,山内上杉遂得以独霸。可是好景不长,1454年,享德之乱爆发,公方与管领在关东广袤的土地上互相攻击,1457年,将军足利义政派遣足利政知接管关东(堀越公方),十州正式分裂。
  前面,咱们已经提过了北条早云的“三岛神社瑞梦”,早云吞并关东的第一个目标,正是堀越派。1491年4月,足利政知去世,早云趁机攻入堀越,追放政知之子茶茶丸,并仅用三十天时间就平定了伊豆一国。
  早云施政清明,课税较轻,深得领民的欢迎。当时关东诸国的税率,法定是五公五民,早云改为四公六民,另外每户多缴一钱作为公益。他还明确规定了米价——百文一斗二升,并规定田一反(日本古代土地面积单位)课税五百文,畑(旱地)一反课税一百六十五文,即平均每反田要缴米六斗,这对当时的农民来说,负担要减轻很多。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北条氏的灭亡。
  享德之乱后,关东诸侯纷起,关东管领上杉氏离开镰仓,在武藏和上野诸国转战。1504年,早云与扇谷上杉朝良、骏河今川氏亲联合,进攻以武藏为根据地的关东管领山内上杉显定。1510年,上杉显定在攻击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上杉谦信之父)的战争中败死,早云遂转头指向昔日的盟友——相模守护上杉朝良,六年后基本平定相模。
  北条早云半生戎马,不近女色,直到五十出头,才娶了小笠原氏,并在两年后产下长男氏纲。又两年(1489年),次男氏时诞生,小笠原氏去世;翌年,早云于六十岁高龄续娶葛山氏为正室,并得到了三男长纲——也即战国时代最长寿的武将北条幻庵。
  1519年,早云去世,长子氏纲继位。其实伊势氏冒充平的名门北条氏,并以北条的鳞形为家纹,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记录,是在氏纲当政的大永二(1522)年。为了和源平合战时代的北条氏作区别,这一族习惯上被称为“后北条氏”或“小田原北条氏”。
  氏纲的目标,是广大而富庶的武藏国,1524年,他攻克江户城,次年攻克岩槻城。1526年,他的后台、姑表兄弟今川氏亲去世,从此骏相的关系日益恶化。1537年,氏纲进攻骏河国,史称“河东一乱”;次年,他又联合足利晴氏,与里见义尧、足利义明的联军开战,揭开了“国府台合战”之序幕。
  1541年氏纲殁,二十六岁的北条氏康继承家督。古语有云:“将门不过三代”,而北条氏在第三代氏康的领导下,却达成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这里,首要一提的,就是与“严岛”、“桶狭间”并称为“日本三大夜战”的“河越之夜战”。
  【河越夜战】
  天文十四(1545)年,北条氏康骏河出阵,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副关东管领扇谷上杉朝定,趁机以古河公方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