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漫画中的日本历史
另一位源氏的名人叫做源义经,他是赖朝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在平治之乱后发往鞍马寺出家,时年七岁。平氏万万没有料到,他们对义经的这种处置,为源氏一族培养了一位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奇袭战术的大师。在鞍马寺,义经不仅得到了家传的《孙子兵法》珍本,还遇到了鞍马流兵法及剑术家鬼一法眼,于是从之修习武艺。
他在15岁得知悲惨的家世后,云游四方,研修兵法武艺,寻机复仇。义经身材娇小,皮肤白晰,相貌如同漂亮的女孩一样美丽(由此在上田伦子的漫画《竣》中,爽性就将他画成了女扮男装的丽人,还差点被其兄赖朝和范赖强暴……)。在京都五条大桥上,义经扮成美女,击败了拦阻旅客、为收集千把名刀而战的恶僧武藏坊弁庆(这倒是同荻野真的《孔雀王·;退魔圣传》中的情节一样)。弁庆为义经扮成女装后娇艳欲滴的秀色所迷惑(变态),于是决心一生跟从义经(这大概也是一种爱!?)。后来义经的小部队历经种种艰险,终于和赖朝在黄濑川会面,这次会面成了后世所津津乐道的盛事。
最后一位源氏的宿将叫木曾义仲。他的父亲是在源氏内斗中死去的,从小就被送给了信浓的木曾中原兼远(木曾为地名,中原为姓)家抚养。他自小就孔武过人,拉得硬弓,骑得劣马,勇猛过人。
在得知赖朝起兵后,他决心举义,在八幡菩萨面前挽上发髻,自己取名木曾义仲,号召信浓武士跟从。信浓的武士素来信服他的武力,于是一呼天下应,信浓举国造反。
不过,木曾本人倒还不是最出名的,他手下亦从亦友的木曾四天王——今井、桶口、楯、根井的威名更胜于他。另外,他还有一名人称日本第一美的待妾巴御前。巴御前不仅相貌美丽,而且长发委地,性格淑良谦和。各加难得的是弓术堪称当世无双,刀术迅猛,马术也极优秀,多建战功,被当世誉为以一当千的女中豪杰(真是最完美的伴侣!)。
这些源氏的战士们在各自的阵地大破平氏兵马,并不断扩大战果,向平安京挺进。
平家军一败再败,险隘尽失,主力尽丧。在内交外困之中,清盛惊怒成疾,终于在治承五年(1181年)四月病死。失去清盛的平家更加衰弱,灭亡的丧钟终于敲响了。
●世纪之骗局·;兵阴阳
所谓的兵阴阳,原本是中国军队中的一些随军方士吃多了没事干,又不好白拿工资,因此胡乱搞出一些懵人的玩意儿。当日本的留学人员来到中国时,这帮子方士仗着三寸长舌,两排利齿,竟使得那些正在拼命收集中国军事书籍的日本书呆子们误以为兵阴阳之术也是中国军事文化的一部分,于是也就稀里糊涂的带回了日本。
自此后,观风角、看天象便成了日本武将的必修课。为了占卜方便,居然有闲人将带有金刚界大日如来种子梵文的圆阵、十二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的图像绘在了军扇上。于是乎,大将们的位置从阵前移到了阵后——因为光是计算军扇上那鬼画符般的怪符号已经够烦了,哪还有闲功夫去冲阵?不过等他计算完自军吉利的开战时间、必胜的位置、合乎星象的人员配置位置时,大约敌人他已经冲到面前了。
后来,日本的阴阳师们也纷纷写兵阴阳的书籍混饭吃,此类书籍顿时多如牛毛。书中的内容多为劝请军神加入我方阵营的法术;脱身、隐身、撒豆成兵之术;还有什么恶日转吉日咒语、摄敌魂魄神术之类;最后是旗杆折断、旗手落马、弓折弦断的吉凶判断。
总之这类书籍的档次基本等同于盗版三流武侠小说的水准,至于灵不灵,管不管用,只好去问那些已经被敌人切下脑袋,挂在枪尖上游街的将军们了。不过……想来这时的他们就算想大骂那帮正拿着稿费花天酒地的阴阳师们也已经不可能了。
●四章、源平合战(中)'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5:15)
●四章、源平合战(中)
日本有两部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一是《源氏物语》,一是《平家物语》。《源氏物语》是讲述平安时代贵公子玩弄女性的风花雪月之作,深得广大美眉们的喜爱,而且经常被改编为少女漫画。然而奇怪的是,KING竟然也喜欢这种东东——不过若论无节操和好色,他倒是与小说主人公光源氏有一拚啦,说到相貌嘛……光源氏是个美男子,KING则……(以下作者为避免遭到删节,而自动删除一千二百五十三字)。
《平家物语》就是描述源平合战的历史,很受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但粗糙很多,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
【横田河原之战】
富士河穿岩奔腾的水,
赶不上伊势平家的腿。
这两句诗歌是平安京的百姓们在目睹平家军队狼狈逃窜时所做的,其中充满了调侃意味。平家背弃了天下人,天下人也抛弃了他们,失去了平清盛的平家,灭亡指日可待。
寿永元年(1182年)三月十日,三万平家军在左兵卫督平知盛的率领下在尾张河西岸歼灭三千大意渡河的源氏部队,小胜一仗。
九月二日,欣喜若狂的平家命新任命的越后守城四郎助茂讨伐在信浓虎视眈眈的木曾义仲。助茂暗自叫苦,本以为升官后总算可以狠狠捞上一票,赚点以后返乡的养老金,却派下了这样一个危险的任务。助茂又想到他哥哥助长就死在了这越后守的任上,越来越觉得平家是将一块火炭扔到了他的怀里,可有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拒绝这个要命的任务,结果哭丧着脸辗转反侧了一晚上。第二天,助茂改名长茂,带着一肚子的苦水凑了四万人马南下作战。
此时,正在信浓依田城驻扎的义仲得知平家大军来讨,也和长茂刚接到讨伐令时一样大吃一惊。依田城中只有三千人马,连填讨伐军的牙缝都不够。在聚集部将讨论了一晚后,决定采用井上光盛的计策,当夜将部队分成七支,各带平氏的红旗和和源氏的白旗一面,在横田河原附近的山上设下了埋伏。
第二日,平氏的大军到达横田河原。长茂见到漫山遍野的平氏红旗,心中大喜,以为这是信浓各地支持平家的豪族前来支援,于是精神为之一振,大声疾呼着拥兵向前。就在这时,只见满山的红旗在一声吆喝之后突然全都变成了源氏的白旗。满山的白旗在震耳欲聋的呼喝声中向长茂扑来。长茂吃了一惊,驳马就走,手下的武士们也纷纷落荒而逃。士兵们自相践踏,死伤累累,许多有名的大将都死在了军中,长茂本人也中了一支不知是从敌人那里还是自己部队中射出的箭,差点丢了性命。
此次大胜之后,平家在东国的军队完全损失殆尽,原本就对平家充满怨恨的寺院势力也掀起反旗,京都完全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
义仲威名大震,正在关东剿灭平氏残余势力的源赖朝却不高兴了。于是,在寿永二年(1183年)三月上旬,赖朝兴兵十万,寻了个不相干的罪名前来征讨信浓。眼看源氏内部失和,骨肉相残的战斗一触即发,义仲以大局为重,送来了儿子义重做人质。赖朝也不是傻瓜,知道做事点到为止,见好就收,立即收了兵。但是,赖朝和义仲这两大源氏势力从此有了矛盾,刀兵相见已经是必然的结果了。
【俱利迦罗谷的晚钟】
安抚了后患的义仲立即挥兵平定东山和北陆两道,实力开始雄厚起来。下一步,他准备集中五万精锐部队直逼京都。平家那一边呢?自然也没有闲着,他们从关西诸国抽调亲信可靠的部队,宣称要在来年马儿有青草吃的时候发兵东进,扫平源氏势力。
在部队整编完毕后,六波罗政府以小松中将平维盛(其父小松公平重盛乃平氏第一栋梁,素来不满老爹亲盛所为,可惜死得太早)、越前守平通盛、但马守平经正、萨摩守平忠度、三河守平知度、淡江守平清房等六人为总大将,部将三百四十余人,统兵十余万,于寿永二年四月七日辰时起兵,浩浩荡荡地向北国挺进。一路之上,大军以征集军用物资的名义敲诈豪族,凌辱百姓,沿途鸡犬牛羊和姑娘媳妇全被这支“正义之师”剿了个干净。百姓们闻听得是官军前来剿贼如同土匪过境,纷纷携妻揽子,哭天抢地的带着财产逃往深山。
得知平氏大军到来的消息,义仲丝毫不敢怠慢,立遣六千人马在越前火打城布置作战。火打城是通往越前腹地的门户所在,城池坚固,地势险峻。为了阻碍敌人进攻,义仲的部队在适当的河流交汇点筑起了堤坝,使火打城之前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人工湖。平氏的军队未曾考虑到面前会出现一片汪洋,没有准备船只。而附近的百姓也被他们剿得差不多了,半只船只也征集不到,只好驻扎在高阜之处发愁。
负责防守火打城的源氏大将斋明威仪师是个骑墙派,见平氏势大,早就心怯了几分,但又没胆背反义仲。越愁越不对味,只好一个人晚上喝闷酒。几钟老酒下肚胆子壮了起来,于是便写了封信,捆在箭上射入敌营,告知此人工湖的水坝位置,并愿为皇军内应。维盛见信大喜,于是暗派精细士卒掘开水坝,排干湖水,在威仪师的接应下攻破了城池。守城的源氏官兵虽奋起抗击,终究寡不敌众,只得向加贺方向撤退。势头正盛的平氏军队一路又顺势攻破了林城和富樫城。
维盛大喜,看到了战争和自己的光辉前景,旋即写了一封夸大战绩的信命快马送入京中。信里吹嘘自己如何指挥得力,部下如何用命,赖内大臣宗盛公(清盛死后的平氏领袖,是个白吃饭的老好人)神威及祖宗荫德,敌人望风而逃云云。平宗盛以下平氏一门无不欢欣鼓舞,以为天下行将太平。
平家军在火打城所耽搁的这段时间里,义仲及时将散布在四方的五万部队聚集了起来,分成七路向黑坂方向进军。平维盛方面也调出七万精锐部队准备翻越砥浪山与义仲决战。
义仲识破了维盛以优势兵力在开阔地区进行主力决战的计划,决定避其锋芒,在无法排布大军的俱利迦罗谷交战。他先命机动部队趁黑夜赶在两军之前冲上黑坂的坡头,在上面插了三十面军旗,使维盛疑惑不已,不敢轻易地在夜间爬过黑坂,争取时间布下了埋伏。直到第二天,维盛的部队才翻过黑坂,在他面前出现的是盔明甲亮的二万源家军。
两军对圆阵势后,义仲不断地派遣小队武士进行挑战,险峻的峡谷不允许平家大军发动压倒性的冲锋,而且在义仲胸有成竹的挑动下,平家的年轻武士愤然而起,一个个纵马出阵同前来单挑的源氏武士厮杀。就这样,一对一的角力进行了整整一天。当天色阴暗后,义仲早已埋伏下来的部队借着夜色绕到了平家军的背后。
见到义仲发出的信号后,四万源氏武士一起敲打着箭筒高声呐喊起来,吼叫声在山谷中产生回音,如同有数十万人共同在喊叫。平家的武士们万分恐惧,以为遭到了强大敌军的合围,四散奔逃。七万部队相互拥挤,有许多人被挤入了俱利迦罗谷,剩下的人因为天色黑暗而无法辨认道路,以为前边落下谷底的人找到了一条通往谷外的道路,于是也一队队的在大将带领下向谷底跳去。源氏武士步步紧逼,俱利迦罗谷附近一片惨状,凄凉的叫声响彻山谷,如同人间地狱。到了早上,七万平家武士几乎全部摔死,溪水变赤,骨肉糜烂,平家的许多名将都死在了谷底,只有维盛和通盛以下两千人侥幸逃得了性命。
这时,在志保山率领一万士兵阻挡平氏后续部队的源十郎藏人行家派来了斥候,请求义仲迅速救援。义仲闻知后,在四万士兵中挑选出两万人朝志保山方向疾驰。大概是真的有神灵在佑护义仲,当大军到达日比渡口时,连平日湍急的河水都变得又浅又平缓,使部队得以安然渡河。志保山方向,行家的军团正在苦苦承受三万平家部队的猛攻,义仲见状,立即带着尚未从俱利迦罗谷的大胜利中平静下来的两万铁骑冲入敌阵。已经恶战一天的平家部队遭到这阿修罗般的部队猛烈冲击,全线崩溃,连统军大将平知度也战死在了乱军中。
从各个方向败退下来的平家部队聚集起来,在加贺国的篠原扎下了营垒。追赶而来的义仲军在五月二十一日辰时一刻赶到篠原,并发起了攻击。义仲手下的四天王各领本部兵马左右冲突,极为活跃,源氏的军队在一开始就占尽了优势,胜劵在握。平家军虽然已经完全处于下风,将领们也知道是必败无疑,但连连的失败却唤起了他们非凡的勇气,打了一场在这次战争中真正值得称道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平实盛等许多有名的武士都奋勇当先直至战死,部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