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漫画中的日本历史





  二十六日,探知到一片只没到胸部的浅滩的佐佐木盛纲带着没有战船的源氏士兵暗泅过海,在儿岛登陆,一举击退了平家军,使其退到了海军要塞屋岛。源氏的部队因为没有船只,只好望洋兴叹。不过,如果源氏的部队能够在这个时候趁着士气高涨进击,小小的一个海峡也比一个水洼宽不了多少。可是,血气方刚的战士们偏偏碰上了那么一位不紧不慢的蒲将军,这草包非但没有积极备战,反而招来一帮艺妓,在播磨的室和高砂快快活活住了下来。不久,平家的游击部队抄到了范赖背后,切断了他的补给线。西征军进退维谷,士兵士气低落,失败指日可待。
  眼看西征大业将败,赖朝一面暗骂那个扶不起的阿斗范赖,一面只好又去求助于坐冷板凳纳福的义经代替范赖。义经倒是不计前嫌,二话没说带上一百五十骑直奔前线。
  元历二年(1185年)二月初,义经到达前线。见到大将军到来,战士们都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又高涨了起来。
  经过周密的筹划,在一个风疾雨骤的夜晚,义经带着三百勇士乘坐五艘战舰顶着风雨在屋岛的胜浦登陆。在天色微亮的时分,义经在大雾中竖起了白色军旗,呐喊着杀入敌营。平氏的士兵们此时尚且还在梦中,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源氏的部队会在这样一个风浪险恶的日子渡海进击,于是乎又大乱起来,自相践踏,夺船逃命。实际上,发动攻击的部队只有义经的三百人,计划中协助作战的二百余条兵船被风吹到了阿波,没能赶上作战。就这样,平氏稀里糊涂的又打了个败仗,仓惶败退而去。义经紧跟其后,又连打了几个胜仗,部下斗志大盛。
  山穷水尽的平家只好将所有的兵船和士兵集中起来,准备在有绝对优势的海面上痛歼源氏。
  这一回,就叫作九郎判官(义经)烈风逆橹,强登屋岛。不管结果如何,这招有点儿行险,大将棧笆痹涣勺琛5寰坏唤ィ炊舐罹笆薄暗ㄐ 薄K畋鹑嘶购茫馕痪笆毕壬刹皇浅运氐模毕麓蚨ㄖ饕庾苡幸惶煲隽四阏庑∽印?br />   【最后的坛之浦】
  这时的义经由于在屋岛海战中看到了自军不通水战的弱点,于是抓紧时间,日夜操练,在一个月内硬是将一帮只会骑马的关东山猴子训练成了海军。在对于这次平氏准备进行的决战,义经本想让远在九州作战的范赖支援。但是,那个草包自己都应接不暇,被独立性很强的九州豪族们打得象狗一样乱窜,根本没有余力支援义经。
  为了试探义经的水上作战力量,二月十八日,一队平氏士兵乘着战舰来到源氏部队阵前。在这些战舰中间有条小船,船上站着位十七八岁的美女,将一面印着金色太阳的折扇插在了船的板棚上。义经军中的神射手那须与一抢步上前,在上下晃动的船上一箭射落了那面折扇,两军的将士都欢呼起来。与一抬手又射倒了一名平家的将领,于是两军发生冲突。
  在冲突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义经在指挥时腰上别的弓落入了水中,他发觉后大惊,没命的用手去捞,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捞到。部下们都很奇怪,大将军为何如此珍惜这张弓。后来还是义经自己红着脸道出了真相:“我这张弓软得很,如果被敌人捡到的话一定会笑话我。”闲话少说,这场战斗下来,平家的人们再也不敢小看源氏的水军力量了。
  不久,两军在瓒岐的志贺浦又小战了一场,平家又一次大败,屋岛附近的残余平家部队基本全军覆没。熊野别当湛增见平家大势已去,用七只红鸡和七只白鸡互斗占卜后,决定归顺源氏。四国豪族们见湛增降了源氏,也都背叛了平氏。这回,平家的人们彻底失去了在陆地上的落脚点,只得背水一战。
  元历二年(1185年)三月二十四日,两军决定在门司和赤间之间的坛之浦海面决战。
  当日,海面上西边红旗招展,东边白帜飘扬。两军的的战舰纵横交错,箭支四处横飞,大将军义经身穿红黄相间的铠甲,带着一小队人马在敌人的战舰上跳来跳去,平家的武士们也知道这是本家的最后一战,抵抗得极为顽强。午前时分,潮水忽然从西向东涌动,源氏的船只被冲得七零八落,平氏却趁机奋勇向前。义经镇定自若,亲自把舵,鼓励部下,努力作战。到了下午,潮水转向西边涌动,平家船只大乱,源氏得手,占有了战争的主动权。
  一战下来,平氏的武士几乎全部慷慨战死,不能作战的妇孺全部跳海自尽,幼小的安德天皇也带着三种神器中的剑和玺葬身海底,只有神镜被抢救了回来(大家明白为什么要称现在的三神器为“依照仿制品而仿制的仿制品的仿制品”了吧)。
  平氏连同锦绣相似的平安朝一同灭亡了。日本的历史开始走入长达七百年的幕政时代。
  【烈火衣川之馆】
  自古以来,想得天下者,必须要心够狠,手够辣——好比那位征夷大将军源赖朝。赖朝时刻记着平清盛心慈手软放过源氏遗孤导致平家灭亡的教训,于是大开杀戒,将所有和平氏血缘有关的人宰了个干净。
  可是这样他还不放心,因为两个弟弟统领大军在外征战的时候,他不过在老窝镰仓搞内政。恐怕现在军中只知有蒲将军和九郎判官,而不知有他自己这个源氏栋梁了。于是乎黑手向老弟们伸去。
  范赖听到风声,吓个半死,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就知道求神拜佛,加上一封又一封给老哥写效忠书。赖朝也知道他是草包,可是草包手握重兵(哪怕是曾经手握重兵)一样很危险,终于还是找了个借口把可怜的范赖干掉了。
  下一个目标,当然是义经。这时候,棧笆奔笆泵傲顺隼矗急副且宦钪稹F涫道党幢夭恢谰笆痹诖蠼寰牟餮裕槌颊庋稣行壑鞯南禄场S谑窍蛱煜路⒉剂颂址フ诰┏亲な氐脑匆寰睢?br />   义经无奈,想起从小受雄踞奥州的藤原氏之庇护,于是携带妻女、侍妾静(心静)、大将武藏坊弁庆、鹫尾经春等再度逃往陆奥。
  日本东北部地区的陆奥、出羽两国,在此前一直是蛮荒之地,从藤原氏统治此处开始才逐渐繁荣起来。尤其到了藤原秀衡这一代,依靠新发现的金山招兵买马,在源平两氏中间上下其手,大发战争财。
  秀衡这只老狐狸,虽然与赖朝一向关系不错,但平氏既灭,然后四国、九州平定,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奥州危险了。于是高兴地收留下义经,心说一旦开战,就让你们哥俩儿拚去,我乐得渔翁得利。
  可惜秀衡太老了,没几年就GAMEOVER,家督之位传给了儿子泰衡。泰衡这家伙是典型的聪明面孔笨肚肠,赖朝一威吓就怕得要死,秘密派军包围了义经的住处衣川之馆。三十一岁的义经知道大势已去,于是和妻(三十二岁)、女(四岁)、静自焚而死,弁庆与经春等则恶战到最后一口气……
  赖朝总算拔出了肉中刺,于是立刻发兵,攻灭了自毁长城的奥州。这下终于真正得到统一了,所有平氏和除自己外的源氏嫡系都绝了种。松了一口气的赖朝这才在镰仓称制,建立幕府,开始了之后长达七百年的日本幕府政治时代。
  ●并非题外话·不要脸的小日本
  话再说回来,一代名将源义经落得这般下场,谁都会扼腕叹息。日本历代就因此产生了许多义经逃出衣川之馆,各处流浪的传说。到了近代,为了方便侵略和殖民我国东北,小日本更造出了义经逃到大陆,成为建州女真祖先的不轨传闻——换言之,原来清朝的祖先是日本的源氏啊,真是不要脸!
  还有不要脸的,不久前看过一部名叫《王狼》的日本漫画,竟然说源义经没有死,西渡来到大陆草原,征服当地部族,然后被尊为“成吉思汗”!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更可笑的,据说这位“成吉思汗”生了个儿子是元太祖忽必烈,还说忽必烈所以多次企图征服日本,是为了想回老家。哈哈,作者连一点点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不过想来对殖民主义的手法倒是非常精通呢。
  日本在二战以后被压制到了谷底,近年的反弹绝对不可轻视。石原慎太郎的那一套,在其国内肯定是有相当多拥护者的。可惜司马辽太郎写得多好的历史小说,却也一肚子军国主义观念,还和李登辉谈古论今、大放厥词,亏我曾经那样尊敬他。
  有一部老片子,名叫《军阀》,是骂东条英机的,建议大家可以找来看看,相当不错——其实日本人才应该都看一看才对哪!
  
●五章、镰仓幕府和执权北条氏'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5:16)
  ●五章、镰仓幕府和执权北条氏
  从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之日起,幕府和朝廷便结下了血海深仇。幕府流放天皇,朝廷召兵倒幕。镰仓幕府运转了一百余年,以朝廷为代表的宫方和以幕府为代表的武方也斗了一百余年。一会儿你胜利,一会儿我上台,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实为史所未有的热闹也。只是斗到了最后,获利的却是源平合战时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豪族——出身清河源氏的足利一族,可谓到头来两手空空一场梦。要想了解镰仓幕府到南北朝直至室町幕府这段历史,还要从征夷大将军源赖朝开幕后的历史说起。
  【源的三代而亡】
  幕府建立不久,源氏栋梁的将军赖朝便撒手西去。在其出家为尼的遗孀北条政子及其父北条时政的推戴下,赖朝长子源赖家继承了将军之位。为了掌握幕府实权,北条政子一方面以辅政之名垂帘听政,而另一方面又建立了由北条时政担任首脑(别当)的十三元老听政会(政所),彻底剥夺了将军的一切行政权利,以至武士们“只知别当,不知幕府;只知尼将军,不知大将军”。此时已经拥有独立思想能力的赖家自然不甘心任由母上摆布,为了摆脱架空的状况,于是扶植妻党比企氏,以同母党对抗。
  建仁三年(1203年),源赖家自称患病,将富庶的关东地区二十八国封与妻党比企一族支持的嗣子一幡;比较贫瘠的关西三十八国封与母党北条一族支持的弟弟千幡(源实朝),使两族的势力得以达到平衡。但是,此举无异于让日本再次回到源平合战时期的割据状态。最后,终于引起了北条一族与比企一族的流血冲突,赖家岳父比企能元一族被斩尽杀绝,嗣子一幡遭诛连杀害,自己也落得个流放被杀的结果。继任的三代将军源实朝的命运比其兄长尤其不及,自上台之日起,便多次陷入其外祖父时政和舅舅义时的暗杀计划,到承久元年时终于被干掉。后来,时政之子义时又杀死了同为别当的和田义盛,兼并权力,自任执政,操纵幕府。
  至此,源赖朝及其嫡系子孙统治镰仓幕府不过二十七年,便如同被他杀尽的平氏一族、源义经和源范赖一族一样绝了根。之后的镰仓幕府将军一职世代由藤原氏和皇室担任,真正的实权却掌握在了世袭执权的北条一族手中,这大概就是佛家所谓的“因果报应”吧?
  【上皇反乱】
  镰仓幕府内讧,流血的是武士们,而皇室和公卿们却笑出了眼泪。
  好容易摆脱了三百多年来藤原氏和平氏操纵的皇室和公卿们,一下子又落入源氏军人幕府的操纵,虽然在经济上比藤原氏和平氏统治时期宽裕了许多,幕府在礼节上也还算周到,但源赖朝这家伙对权力的把持却更加滴水不漏。北条与比企的斗争让皇室看到了复兴的希望,于是一面打击幕府势力,一面拉拢地方武士和被夺去土地的寺院势力。当自认为准备已经十分充分之后,后鸟羽、顺德、土御门三上皇终于在承久3年(1221年)5月发难,以拼凑起来的武士和僧兵部队一万余人在京都起事,并发出院宣,号召全国的守护、御家人响应倒幕。
  在得知了反乱的消息后,镰仓幕府的执权北条义时非常惊慌,因为虽然反乱人数不多,但是如果天皇亲征,当御辇出现在敌阵前时,幕府方的武士势必摘掉头盔、扯断弓弦(要知道,谁也不是傻瓜,武士们再胡作非为也不敢对天子射箭)。到那时,战不能战、退不能退的尴尬局面便会出现,召集起来的部队纵有百万,也要一哄而散,甚至因为形势所迫站到敌人一边。
  当天,义时以下所有在镰仓的御家人都被北条政子召集到了一起。在众人到齐后良久,北条政子才缓缓走出,她流着泪动情地向御家人们讲起了过去武士们被贵族象狗一样呼来喝去的悲惨命运,讲起了先将军赖朝率领武士们披荆斩棘、建立起镰仓幕府的光辉业绩,指出武士们只有团结在幕府周围才不会再次沦为贵族的奴婢。在场的御家人都感动得哭泣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