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燕元宗微笑着向我走来,在他的身后跟着两名身材魁梧的门客,其中一名满面虬髯的黑脸汉子,把三张千两的银票递到我手中,伸手去取文案上的字。
“这位兄弟仪表堂堂,风采出众,不知道因何会在这里?”岐王果然像传闻中那样求贤若渴,平易近人。
我把银票交到采雪的手里:“落魄之人,不提也罢!”让采雪收好了笔墨,就要离去。
岐王拦住我的去路道:“燕某的会馆就在此地,先生如果不弃,可否前去停留片刻。”我故意做出不感兴趣的样子:“多谢兄台盛情,不过在下家中还有急事,今日定然是不成了,若有机会,改日再来拜访!”
我这是最普通的欲擒故纵之术,以岐王对书画的痴迷,他肯定不会放过和我相交的这个机会。
岐王面上写满失望之色,身边的两名门客看到我漠然的态度,顿时不耐烦起来,那名虬髯汉子怒道:“混账!你知不知道正在和谁说话?眼前的这位是当今七皇子岐王殿下!”
岐王燕元宗狠狠的瞪了那汉子一眼,显然是责怪他多事,那汉子惶惶不安的垂下头去。我恭恭敬敬的向岐王行了一礼,转身带着采雪扬长而去,这世上越是才高八斗的才子越是清高踞傲,既然扮演了这种角色,我就要表演到极致。
采雪一脸迷惘的跟着我离开了‘竹影丘’,她已经看出我之所以选择岐王会馆卖字,就是为了引起岐王的注意,可是对我拒绝岐王的主动邀请,表现的极为不解。
看到周围无人,她低声道:“公子为何不接受岐王邀请?”
我淡然笑道:“若是我主动去攀系他,在他的心目中,我的地位和寻常食客无异,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弥足珍贵。如果我没有猜错,他的好奇心已经被激起,很快就会上门拜访!”
三千两银票在我的口袋里并没有存留太长的时间,中午和采雪在‘兴敬德’大吃了一顿,又买了些山参和眼窝之类的补品,剩下的那些银两全部捐给了赌坊。
回到质子府后不久,我便听到侍卫在门口叫到:“岐王殿下!”我和身边的采雪相视而笑,放下手中的书卷,缓缓向门外走去。
燕元宗带着一名提着精巧木盒的书僮走入了院落,远远向我笑道:“我当是何人拥有如此才学,原来是平王殿下!”
我惶恐道:“落魄之人哪里还当得起殿下的称呼。”
燕元宗马上听出了我话音中的感叹,淡然笑了笑,示意那书僮把木盒放在院内的石桌上。
已是初春,院内的花草树木吐出了星点的绿意,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我和燕元宗便在院内的石桌旁落座。
燕元宗道:“平王殿下年纪轻轻却已经深得书法真昧,元宗实在是佩服之至!”
我谦虚道:“雕虫小技,岐王过奖了!”
采雪为我二人端来香茗。
岐王的书僮从那木盒中拿出一卷用绸缎包裹的卷轴,揭去外面的三层绸缎,才显出里面那古旧的卷轴来。
岐王小心的将卷轴递到我的手上:“这幅字是元宗前些日子辛苦从大汉得来,平王可否帮我鉴别真伪?”
采雪喊了那书僮一起抬出一张文几,我将那卷轴徐徐展开。当我看清卷轴时,内心之中一阵暗喜,这卷轴竟然是前朝八均山人的名篇《望空山》,我敢断定,这幅卷轴是百分之一百的赝品,要知道真正的《望空山》在我七岁的时候已经被母亲付之一炬。
我仍旧做出仔仔细细的模样来回仔细观看了数遍,找出了其中的若干破绽,然后方向岐王道:“此物实乃赝品!”
“哦!”岐王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奇,目光中竟然流露出欣赏之色。我心中一动难道他故意拿了一幅赝品来试我的才学?
我朗声道:“八均山人淡薄名利,隐居世外,书法之中自然流露出一种随意,布局之中深得自然之妙,宛如山水般奇险,恣态纵逸,当世之中无人能与之匹敌;他已经达到用墨信手插柳,俯拾即是的天然境界!”
岐王频频点头,我的目光转向这幅赝品道:“此作粗粗看上去已具备了八均山人字体的形状,若是模仿其他墨作倒也可以乱真,可是此人居然选择了八均山人最得意的《望空山》,要知道这幅字乃是八均山人悟道仙去之前所做,字里行间已经集天地之灵秀于一身,其中的神韵又岂是可以描摹出来的!”
岐王的目光已经由欣赏转为叹服,他又怎会知道,若非我见过《望空山》的真品,又怎会解说的如此详尽。
我这才请岐王重新入座,两人边饮香茗,一边纵论古今文章,岐王的双目中不断闪现异样的光彩,我的见解和论断多处和他不谋而合,我们都是生于帝王之家,我对他的生活几乎是感同身受,揣摩他的心理对我来说只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一直谈到日薄西山,岐王燕元宗仍旧是兴致高涨,他身后的书僮小声提醒道:“殿下!晚上还要入宫赴宴!”
岐王这才意犹未尽的站起身来,我慌忙起身送他。
岐王握住我双手道:“元宗和平王一见如故,今日若不是有要事在身,一定和你秉烛夜谈。”
我装出激动的模样:“胤空和岐王殿下有着一样的心思。”
岐王道:“既如此,明日正午你便到岐王府来,我还有许多书法上的学问向平王请教。”
我自然没有推却的理由,愉快的答应下来。
既然是第一次登门,我怎么也要给他带上一些礼物,我让采雪买来一面白扇,在扇面上用瘦金体书写了一首七言诗《偶遇》,采雪在一旁为我掌灯,孙三分也凑过来看热闹,等我书写完毕,他借了过去反复的看了数遍,忍不住感叹道:“公子的书法果然是神来之作,难怪岐王会舍得花三千两银子求你的一幅墨宝。”
我笑道:“孙先生若是想让我帮忙抄写方子,我可以分文不收。”
孙三分苦笑道:“那恐怕孙某的方子都要被秦都人抢光!”
去岐王府的时候,我并未带采雪前往,岐王府食客万千,其中的能人异士不知道要有多少,采雪的伪装虽然巧妙,可是仍然有被识破的危险。我换了一身青色长衫,携了扇面向岐王府走去。岐王府位于城南胭脂湖边,其建筑风格和我之前去过的太子府全然不同,整座王府依湖而建,掩映于湖光水色之中,让人恍惚间仿佛来到江南。主体建筑也并不像秦都内粗犷的砖瓦结构,大多数都采用了木质结构,处处雕梁画栋,飞檐叠瓦,写满江南的柔美与婉约。我随即想到他的母亲项晶本是大汉的公主,这座王府的选址和修建,八成是受到了她的影响。
来到门前,我将自己事先准备的拜帖递给门倌,没过多长时间,就看到身穿白色儒衫的岐王从府中迎了出来。
他远远笑道:“平王果然守时,元宗正想去门前等你,可巧你就来了!”
我笑道:“胤空心急见到岐王,是以早到了!”
岐王和我相视大笑了起来。
走入王府大门,我才知道岐王府面积之大,郁郁林木掩映中,只见一面月牙形的小湖展现眼前,湖的中心有一片绿洲,纵横数十亩,上面有十多座雅致精巧的小楼房舍,一道雪白的玉制长桥连接洲岸,走上长桥,便像走入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风拂碧水,林树争艳,洲上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小桥流水掩映於枝青叶秀之中,粼波潋漪,绚丽多姿。穿过了一条修竹曲径和经过了两个避雨小亭後,我们方才来到那片小楼前的空地上。
我从周围的格局猜测到,这王府内的小湖定然是引府外的胭脂湖水建成,在府内建成了这湖中有湖的人间仙境的确是妙想天开,我在内心中暗暗赞赏了一番,即便是在大康,我也未曾见过如此雅致的府邸。
小楼前的花坛之中,有数名身穿白色长裙的女子正在修剪花枝,一个个人美如玉,在鲜花的掩映下显得越发的娇艳可人。两人穿过花丛,来到岐王平日读书阅览的小楼前,眼前的小楼全部都以木料楔合而成。我仔细观察,方才辨认出,用来建筑的材料是原产于大汉的异种檀香木,小楼一半以地为基,另一半则悬在湖水之上,楼前的观景台上还用一条粗绳,拉住一只独木兰舟。
从外表看来,这小楼的支支香木,粗细不一,但安插及编装,甚有条理,不失自然之美。因此显得均匀有致,别具一格。小楼周围种植着不少奇花异草,散发出阵阵清香,与小楼本身檀香木所散发出的特有芬芳气味,揉合在空气中,冲人欲醉。
小楼门前,有六级圆木台阶,爬上台阶,才是回廊,直通到小楼的入口。
回廊设计得颇具匠心,看似阁楼回廊,却隐含璇宫图特有的“三折二曲,一弯四角”的原理。楼内的装饰和外观极为一致,墙面,地板都用木料制成,窗帘织物也用手工纺织而成,厅中桌椅都是大大小小的树桩,就连桌上摆放的茶具也是木料所制,更显得整个室内朴实无华。
我环顾四壁,墙上挂有历朝历代的名家墨迹,其中固然有平庸之中,当然也不乏是价值千金的名作,我看到一幅张旭的狂草,情不自禁的走上前去,仔细欣赏了起来。
岐王很会揣摩他人的心意,看到我沉迷在书作之中,他并不打扰,示意奴婢为我沏茶,自己在一旁静静的恭候。
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考校他耐心的机会,装出流连忘返的样子,如痴如醉的欣赏了足足半个多时辰,直到自己看得是颈部酸麻,方才由衷的感叹了一声:“好字!”
燕元宗的脸上露出欣慰之色,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要远远落后于我,不然也不会收藏了这么许多良莠不齐的书作。自从我在他面前展示了那手漂亮的墨迹之后,他对我的眼光相当的信服,我的赞许无异于对他的最大肯定。
燕元宗笑道“虽是好字,可是比起平王的墨宝相差的又何止千里!”
我这才把那幅扇面拿了出来,双手奉与岐王道:“岐王殿下,胤空昨夜为殿下书写了一幅扇面,还望笑纳!”
燕元宗展开扇面,双目之中顿时露出激动的神情,这幅扇面是我的专心之作,和昨天的那幅即兴挥就的条幅风格全然不同。
“好字!好字!”燕元宗连续赞了两句,把玩扇面许久也不舍得放下。
燕元宗对于书作的收藏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墙上所挂的作品仅仅是他众多收藏中的万一,这小楼共计五层,每层都存放着他收藏的书作,要是让我逐一的看完品评,恐怕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根本不可能办到,好在他也并没有让我继续鉴赏的意思,小心的收起扇面和我一起来到楼前的水榭之上。
早有四名少女在水榭中准备好了酒菜,天气渐暖,四名少女全都换上了轻薄春衫,娇躯春色盎然,让人怦然心动。
燕元宗手下的奴婢个个都是绝色,后来我方才知道,这些奴婢多数都是遴选剩下的秀女,当今皇后项晶出于对儿子的关爱,便将她们赏赐给岐王为奴,其实她生恐宣隆皇被其他的女子所吸引,危及到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所以燕元宗手下的奴婢甚至比宫内的佳丽犹有过之。试想项晶又怎会把姿色出众的佳人留在宫中如徒增自己的危机呢。
我目光在四名少女高耸的胸膛上逐一扫过,燕元宗看到我的失态,忍不住微微一笑,他大概已经听说了我的各种传闻。
燕元宗的生活追求完美,不但他所用的饮食器具都极尽精致,甚至连每一道菜肴都要追求完美的形态,看着眼前这一道道宛如艺术珍品的各色菜肴,我简直有些不忍落箸。
燕元宗和我对饮了一杯,道:“据我所知平王今年应该才十六岁,书法造诣竟然如此精深,却不知师从何人?”
我淡然笑道:“胤空并未有老师,所学书法皆得自临摹他人精品!”我这句话丝毫没有夸大,除了我的母亲教我识字以外,书法方面我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自学成才。
燕元宗赞道:“平王果然是惊世之才!”
“胤空惭愧之至,除了能写上几笔,胤空一无所长,岐王见笑了!”我面露羞惭之色。
燕元宗哈哈大笑了一声,他的目光望向湖面的方向,一阵悠扬的琴声从远处飘来,我细细听去,那琴声仿佛是少女相思情郎的轻声呢哝,又似深闺少妇思念远行丈夫的悲声啜泣,声声仿佛吹进他人心窝,让人不由黯然神伤。
我顺着燕元宗的目光看去,却见一艘饰满鲜花的木兰舟悄声无息的向我们的方向飘来。船头一个白衣少女长发披肩,纤手抚琴,如诗如幻。那兰舟渐渐飘近,只见那少女十七八岁年纪,秀眉宛如新月,一双美目荡漾着哀伤婉约的神情,肌肤欺霜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