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末世 作者:小硕鼠5030(起点2013-10-22vip完结,随身空间,温馨)
“小姨,只要房子没事就行,老贾头再怎么地,他不是已经去世了吗。”姜智和小姨说我们买的是房子,只要房子没事就行。
“那你们要是买了平常就这么放着?”小姨接受了我们要买房子的事,现在开始嫌我们浪费了。
“这不有小姨你们呢吗,你们有空就去看看就行。平时没事了,我也可以让我妈也来多住住。”这个说法打动了小姨。寻思要是自己的姐姐能常来住也挺好。
“那行,一会就让你小姨夫去村长家看看,村长这阵子也上火了,本来村里想把房子卖了好还发送贾老头的饥荒,可是他家地方偏,在村东头,紧挨着大山,也没人买啊,这房子要是再这么空放着几年,准得废了。”小姨想开了以后,行动力还是很快的。
等小姨开始做饭的时候,就把小姨夫打发去村长家问房子的事了。
小姨夫很快就回来了,村长很高兴有人买房子,也没赶开太高的价,20万就卖,还附赠贾老头的两亩水田,十亩10年的松林承包权。
这附赠的条件可太让我心动了,但是我们还是问了小姨和小姨夫的意见。
小姨还是嫌贵。
小姨夫却说,那个房子这个价值了。
我们打算明天早上去看看房子在定,其实我们心里都在想,那个房子只要能住人就买。
房子的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我们安心的吃饭,吃完饭我要积极表现,到厨房刷碗去。我碗还没刷完呢,就听到了秦婶的大嗓门吆喝。
“淑菊,吃完饭了。”她肯定是在院子里始终瞄着我们呢,看我们刚撂下碗筷,就来了。
“琴姐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小姨热情的招呼着。
“那什么,我给大侄子送山货来了。”秦婶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发,她可能是怕我们反悔,想把山货赶紧卖给我们。
“还是琴姐你帮忙,要不你说就我那点东西也不够给他们的呀!”小姨还是蛮会说话的,几句话就解了秦婶的尴尬。
“你可别这么说,大侄子这个时候买我们的山货,我们可记得他的好呢。”秦婶也赶忙说。
“行了,都别现在唠了,咱们先干正事。”还是小姨夫有正事。
小姨从仓房里拿出小姨夫去村长家时现借回来的大秤。准备开始过秤。“琴姐,小智他们也不光给自己买,还给别人带一些,所以咱们亲兄弟明算账,以秤上的数为准,咋样?”
“行,正应该这样,咋也不能让大侄子亏了。”
接着就把几个麻袋的山货都秤了一下。
共计643斤,其中松子近150斤,核桃340斤,其它的都是榛子。
秦婶又不好意思的拿了一筐,刚刚晒干的野菜干,问这个收不收。我们收,但是野菜正事下来的时候,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所以价格较低。所幸秦婶也没打算卖高价,可能是被去年的事吓着了,能卖就卖。
我们告诉秦婶明天去县里取完钱就给把钱送去,秦婶忙说,“不忙,我还能信不着淑菊。”之后就挥挥衣袖喜滋滋的家去了。
在她走后不一会儿,就又有自己听信说我们收山货的村民,拎着自家的山货来小姨家问问收不收。我们是来者不拒,只要东西质量好,我们就收。
就这样,我们忙了2个点儿。收的山货种类五花八门,什么大枣了,山杏干,野味腊肉,连家养的笨鸡蛋,鸭蛋,鹅蛋都有。其实我们的空间里这些都有,可能质量比他们的还好,但是看到他们眼里的希望,拒绝的话在嘴里就说不出来。反正我是说不出来,看看这些也没多少,我们就都收了。
院子里也点上了100瓦的大灯泡,把院子里照的通亮。
大家卖完了山货也没急着走,都在院子里或坐或蹲的找到位置,和我们聊了起来。
在这山沟沟里住着,是没有夜间生活的。大家晚上吃完了饭,要不就自己在家看电视,要不就是带着小板凳,拿着大蒲扇,走到村头,找熟人唠嗑,话家常。
今天我们在小姨家收山货,这个院子就比较热闹,所以大家也没回去,都聚到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小姨夫蹲在地上,抽着旱烟和几个老头不知道在唠些什么。
院子里还有好几个小孩子,满院的跑,还不时的从装山货的大麻袋里逃出点松子,榛子什么的,扔到嘴里就嘎嘣嘎嘣嚼,这牙口好的。
其实孩子们也不是馋那点东西,他们家就有的是,在家都不愿意吃了,但是几个小孩子凑在一起偷着吃就别有一番风味了。我有儿子,我还曾经是一名老师(其实现在也是,就是不上课),所以我很理解孩子的这种心里。我就当没看见,再说几个小孩子能吃多少。
几个孩子的家长,看到我看见孩子们偷吃也当没看见的样子,很满意,对我这个城里人的印象好了不少。
这时,在院子外面嗷唠就响起一个大嗓门。
预知末世 第十九章山村极品
这时,在院子外面嗷唠就响起一个大嗓门。
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肩背手提的拿来了一些山货,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也是五十多岁的个男人,手里推着一个独轮小货车,车上满满的放着一些东西。
我看到她的第一眼就不喜欢她。怎么说呢,人家都说相由心生,这位大婶就长着一张刁脸,脸型应该是赵本山小品里说的猪腰子脸,脸的两侧微微向内凹,突出了她的高颧骨,两边的脸蛋因为年龄大了微微的向下耷拉着。肿眼皮,鼓眼泡,看人就翻了眼睛。
刚才她在院外叫了一声,在院子里的人就有小声议论的。说有热闹看了,陈泼妇来了等等。我和姜智对了一下眼神,都明白可能今天要有点小麻烦了。
这位大婶刚进来就满脸堆笑对着小姨夫说:“吕大兄弟,你们家收山货,咋不告诉我一声呢,这要不是我自己听说了,不是得错过了。”
明显的小姨夫不想搭理他,也不回话,自顾自的吧嗒着旱烟。
我估计小姨夫如果知道是谁告诉她的,都能打到人家家里去。看出来了,小姨夫膈应这位大婶都膈应到骨子里了。
小姨看都不说话也不行啊,就只好放下手里的活计,站出来接话道:“陈嫂子也来了,我们可不收山货,是我侄子收。”
这个陈大嫂看是小姨搭的话,脸上的笑容就快速的收了起来,把手里的麻袋往地上一扔,也不理小姨,把脸转向院子里,看向唯一一个她不认识的年轻人。一脸献媚的说“是大侄子吧,你看婶子刚知道消息,就赶忙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拿来了,质量都没说的。”
这是怎么回事,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吗。这是赤裸裸的男女差别待遇啊。
还没等姜智开口,小姨夫就说:“我们收完了。”之后就回了屋里。
小姨赶忙也跟着说:“陈嫂子啊,我们都已经收完了,不收了,你看这当院摆的都是刚收的,都这老些了,我们收够了。我们下次要是再收,肯定第一个通知你。”
陈大嫂听了小姨的话,脸就撂下了。“什么,怎么这么巧,我一来卖山货你们就收完了。”
“对啊,你看就是这么巧。”小姨也不想在这时候于她有冲突,就陪着笑。
我们现在看出来了,这是小姨和小姨夫不想收她的货,以小姨和小姨夫的为人,肯定是这个陈大嫂有什么问题,所以我们也没吱声。
“行啊,李淑菊,你跟我来这套。怎么别人的你就买,到我的你就不收。合着在你这还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怎么着,你是地主老财啊。”这陈大嫂冲着小姨就来了,可真能上纲上线的。
“陈嫂子,你看你说的是什么话,我是什么人咱村里人可都知道,我真不说瞎话,我们真收完了,不信,你问问在场的人。”小姨真没说瞎话,“今天”真收完了。
“你别跟我说那些没用的,你是什么人我可管不着,但是你今天收了这么多家的山货了,不可能就差我一家的吧。你必须把我家的东西收了。”说着头高高的昂起,末了还加了一句。“你只要收了别人的,就不能不收我的。”
也不知道这个陈大嫂的脑袋是怎么长的,这思想怎么就这么的独特呢。这又不是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有别人的,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我们现在可是花自己的钱收山货,原则上应该是我们想收谁家的、爱收谁家的就收谁家的,跟她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但是我们又想都是一个村的,可不能因为我们这外来的人将将起来,再说多收一份也无所谓。姜智就走到小姨旁边开口了:“陈大婶是吧,让我们收可以,但是我们要先看货的,质量好我们才能收。”
陈大嫂听姜智这么一说脸色是先一喜后一僵。我观察着她的表情,看到她的脸色变化,猜测难道是她的山货有问题。
“大家的山货不是都一样吗,这么多你还能挨个的查啊,你可别到我这了就找茬。”陈大嫂指着院子里的麻袋,不讲理的说。
姜智也没和她生气,说道:“陈大婶,我可不是针对你,你可以问问在场的各位,我收他们的东西可是都打开看了。”
其实我们都打开看是想看看都有些什么,不是特意去检查质量的,但是也能看出来,大家来卖的山货质量都不错。
“再说,我这次收山货也是给别人代收的,如果质量不好,人家不要,我可没地方说理去,陈大婶你也不能让我赔钱是吧。”姜智在话里可跟她说明了,我们只是过一下手,收货是要看质量的。
“哎呀,行了,别说那没用的了。快点过秤我好早点回家。”她看姜智油盐不进,也不和他摆笑脸套近乎了。
我听了她的话,就想不明白了,到地是我想买还是她想卖啊。
为了快点打发了这位陈大嫂,我们快速的开始检查过秤。
陈大嫂先自己拎了一个袋子过来,打开给我们看。是核桃,姜智用手扒拉着上面的一层,看着还行,就是上面的青皮有的没有完全去掉,这得压秤,我们也不在乎这点了,就收了。
陈大嫂看到我们收了,很是得意。“看我都说我的东西质量那是没得说。”
她什么时候说了。
接着又拿出第二个袋子,这次是我检查的,打开一看是松子,抓起一把看着也行,刚要过秤,小姨夫从屋里又走了出来,过来拿起袋子,翻了个个,手有伸进去从下面往上掏,我看他的动作很奇怪,但也没有打扰他,等我再次看的时候,差点没气个倒仰,这都什么人啊,也太缺德了,这袋子的下面都是拿松塔打松子剩下的渣。
小姨在旁边和我们说,这是这位陈大嫂买山货的一贯伎俩,常量收山货的小贩都知道踏山村有这么一号人物。她现在也只能骗骗新来收货的人。
看来是想把我们当初冤大头骗啊。我愤愤的拿眼睛瞪着这个中年老妇女。
陈大嫂看到我们发现了就讪讪的,末了还狠狠瞪了小姨夫一眼。“这个肯定是拿错了。”把袋子一系,扔到了一旁,在独轮车上又拿过来第三个袋子。这回我们都好好的检查,开始的时候没发现问题,但离近点儿一闻,一股发霉的味道,这是捂吧了不能吃的。我们就又给她仍回了小独轮车上。
接着拿下的其它袋子里就是一些稻谷,这陈大嫂也太极品了,把稻谷当山货卖。小姨夫看了还说是陈年的稻谷。我服了,极品。
陈大嫂看我们看完了稻谷都没吱声说收,就急了,掐着腰就问。“怎么的了,这稻谷可没掺东西,也没捂吧了。”
看来在陈大嫂的观念里,只要东西是没掺东西的,没捂了就是好的。她可能忘了,我们是收山货啊。
在场的人里也有看不过去的,一个年轻人在人群里冒出头来说,“陈大婶,你那是粮食,不是山货,人家收的是山货,你这卖的不对路子。”
陈大嫂听了立马对着声音的来处大骂,“你个小瘪犊子,你懂个屁。咱这山里产的谷子咋就不是山货了。是不是在山里的地种的,是不是咱山里人养的,是不是咱山里的水浇的。你看外面有咱这味道的谷子吗。”
陈大嫂的排比用的还是不错的。就是嘴里的吐沫星子太多了,我们为了安全,都偷偷地倒退几步,逃出被喷的范围。她的杀伤力太大了。
刚刚仗义执言的小伙子被骂没电了,又缩回了人群后,但还是小声嘟囔着,“那也是粮食,不是山货。”
别人可能听不到他的嘟囔,但是我和姜智是能听到的,对这个小伙子的印象很好。
小姨夫开口说道:“我们收的是山货,不收粮食,要是收粮食,谁家都一粮仓呢。”
陈大嫂一听就不干了,拍着大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