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末世 作者:小硕鼠5030(起点2013-10-22vip完结,随身空间,温馨)
红耳听我这么问,脸上有些伤心,我一看得,别问了,这一开口就惹人家伤心了。
“那现在的情况还好吧,你们平时需要喝水吗?”我不知道它们平时要不要喝水,只是想知道这样干旱的天气,对它们有影响吗?
红耳跟我一顿比划,我连懵带猜的总算是整明白了它的意思,也怪我问的这个问题,对于一个松鼠来说,太难回答了。
红耳它们生活在这个松林里,大部分时间都是早上起来去喝松枝上的露水,但是由于最近实在是太干旱了,每天早上它们都找不到露水喝了,所以就开始在松林里找其他可以代替饮用水的浆果,但是这里只有松树,没有浆果,所以它们最近只能去啃一些嫩绿的松针,提取些水分,但是这也不是长远之计。
我沉思了一下,决定把末世的事告诉红耳,好让它有个准备。
“红耳,去年和今年的天气,不是偶尔现象,你们身为动物,应该天生就有对灾难的感应,未来的几年内,都是这样反常的天气,所以你要想个办法,能让你和你的伙伴平安度过这场灾难。”电视里都说,动物对将要发生的灾难有本能的感应,然后做出一些超出常理的事情,红耳是开了灵智的动物,它的感应力应该更强。
红耳听后,深以为然的和我讨论起如果在夏天储存足够的食物,如何在夏天能找到足够的水。
最后我提议,它可以让它的同伴一起把草丛里的蘑菇都采下来,然后挂到树枝上晒干,这样就是放几年也不会坏的。再有它们需要一个高点的储物室,不能把松子什么的都埋在地下了,下雪的时候,它们这小身板是挖不到的。至于夏天水的问题,我认为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在红松林里种些果树,那每年都会又很多的果实,红耳能从果实里获取水分的。
至于在果实还没有成熟结果的这几年,水果问题就由我们这当朋友的给解决了,说好了明天天亮了之后,我们会给它们留下足够多的水果。以后有机会,也会定期的来山里看看它们,给它们留下些必需品。
就这样,我说,红耳比划,我们也讨论了很长时间,直到姜智说太晚了,该休息了,红耳才告辞,比划着说明天早上它会再来的。
城市中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丰收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刚出空间,就看到样我们万分惊讶的场景,原来红松林里一人多高的锯齿草全都倒下了,铺了一地。
姜智蹲下,捡起一根草看了看被割断的地方,说:“应该是被小动物咬断的。”
就在这时,树上传来了红耳的吱吱声,我们抬头一看,就看它在树枝上正比划着呢。
总体的意思,就是它不想占我们便宜,我们又是给它们送松子,又是给它们送水果,它觉得亏欠了我们,所以就命令手下的小弟,从昨天晚上开始,把附近的锯齿草都嗑断了,这些草就是它准备的回礼,因为从昨天的谈话中,它知道我们养猪是需要青草的,它就拿自己不到的草来回报我们的馈赠。
我心里想,它这样太有心眼了,就那些个破草就想当回礼了,也太那个了吧。
姜智看到我满脸的便秘样,笑着小声说:“行了,这就不错了,怎么你还收回点东西,要不那些东西也是白送。”
我想想也对,我不可是不忍心看红耳这么个通灵性的小家伙,被冻死渴死,再说水果我空间里有点是,家里也吃不了,真还不如给它们了呢。就是松子在存储的时候,还需要请人来帮忙,这些是需要花点粮食的,但是那些对于我们这样的大管道,那就是毛毛雨了。
“我还是觉得太亏了,这草和水果松子能是一样的东西吗,真是,这再有灵性也没有和人一样的价值观。”
不过姜智说的对了,有总比什么都没有强,所以我们就开始收集地上的锯齿草,还别说,着草长的高。还密,所以没收多大地方呢,就有好几堆了。
这一天,我们都是在猫腰收草,早饭和午饭都是对付一口就完事,知道晚上我们才说完所有倒下的锯齿草,我用精神力往戒指中一看,好家伙,这一天收的草都有一座山那么多了。
这红耳比划的附近可真是大啊。
晚饭的时候,还是邀请了红耳小朋友一起。吃了丰盛的晚餐。之后我就赶紧的和姜智进了空间休息。
躺在空间里的大床上,这腰一碰到床垫子都想针扎的一样又麻又疼,我不自觉就哎呦哎呦的哀叫了起来。
看到姜智在我面前没事人似的。我这心里就万分的不平,同样是干活,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喂,猫了一天的腰,你要不疼不酸啊?”
姜智看我趴在床上那可怜样。叹了口气,也坐到了床边,用他的大手在我腰上一顿揉捏,“媳妇,咱现在是修真人士,像这样的情况。你可以运行一下功法,让灵气在身体里多走几圈,你就不会酸痛了。”
我一听。对啊,我怎么又忘了我现在修真了,可以用灵气缓解身体的疲劳啊,于是赶紧运行了功法,让灵气一点一点穿过腰际。开始是酸麻的,不一会儿灵气走通了。腰间的疼麻感觉也随即消失了,觉得自己总算是又活过来了。
哎,我也非常郁闷啊,怎么我总是觉得自己还是以前的那个什么都不会的小人物呢,总是忘了自己是身怀功法的修真人士了,看来我以后还是要多练练啊。
第三天早上,我们出了空间后,红耳还是在那里等着我们呢,我心里偷偷的想,它肯定是看我们光说给它们水果,结果这一天多了,我们就光说不练,它不放心,怕我们跑了,所以就看着我们呢。真是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今天我们就要回家了,家里的水稻这几天就要收割了,所以不能在耽误了,我就把我戒指里的大部分水果都拿了出来,不是我不想都给,只是这些水果都是成熟的,不好存储的,就是红松林里比外面温度低了几度,它们还有特殊的储存方法,水果也不能保持超过一个月,所以我就给了它们大概一个月的量,那时温度应该已经下降了,它们这里就应该有露水了。
之后我们和红耳告了别,就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到家的那天晚上,刚好赶上小姨夫来通知,说第二天就可以开始收割水稻了。我们不在的几天,姜爸和曲爸把家里的镰刀都收拾好了,就等着丰收的这一天呢。
2016年8月16号这天,踏山村又迎来了水稻的丰收,家家户户都早早的到了田间地头,武装好自己和工具,站好位置,猫腰就开始收割了起来。
所有人收获的劲头比播种时的劲头还足,全家老少齐上阵不说,割稻的速度还搜搜的快,这是我们家和大姐家、二姐家拍马也赶不上的,而且所有人这天都是全天作业,太阳在晒,天气再热也挺着,直到晚上把水稻都收割回去了才算完事。
我们家可没有这么快,李诚和我割稻这都是费费,所以家里能干活的也就是姜智、姜爸、曲爸、李山庆、大姐夫,大姐和二姐还是负责捆,我和李诚、二姐夫负责挑回家,孩子们负责在家里晒稻子。
第二天早上,非常意外的,来了好多个村里年轻人,都说是家里老人让他们来的,要帮我们家收水稻。
我听了很感动,总算是我们这一年的付出没白费,还有人记得我们家的好,看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们家剩下的水稻也不多了,所以一上午的时间,大家都帮我们收了回来,中午的时候,姜妈和曲妈准备在家里摆上几桌,好好款待一下来帮忙的人,但是大家都推说家里还有事,就都走了,我们知道,他们这是知道现在谁家过日子都不容易,来帮忙的时候,就没打算吃这顿饭。
这回不止我自己感动了,就是姜妈和曲妈也直说村里人心肠都好,只要处长里,大家都当亲人似地处着。
最后,姜妈和曲妈还是在下午的时候,蒸了几锅的白面馒头,让几个孩子给来帮忙的各家送去了。现在白面馒头可是好东西,在这北方的小村子里,种的都是水稻,吃面就靠买了,这几年大家想买也没有地方卖,所以大家都是很久没吃过馒头了,姜妈曲妈送出去的东西还真对了大家的胃口。
之后几天,村里的几台打谷机始终都是昼夜运转着,然后各家就开始在自己家房前屋后还有房顶晒稻谷,直到完全干了,才过了秤,才满脸笑容的收到了粮仓里,接着又开始晒稻杆,这些晒干了可是能到村里换猪肉的。
然后没过几天,踏山村又迎来了旱地的丰收,玉米、地瓜、土豆、和白菜、萝卜这些东西,都陆续的从地里收割了回来。
等地里没有任何作物之后,秦叔一家、郭叔一家、张凡宇一家等等,和我们家联系过密的几家来我们家吃丰收酒来了。
“姜智啊,叔不瞒你,这是叔40多年种地以来最开心的一年,不是说今年的收成最好,确实最踏实的一年,看着家里满满的粮仓,我知道我这一家子,明年肯定是不能挨饿了,生活也看到希望了。叔要感谢你啊,也要感谢你们全家,要不是你们,我们可能会和别的村子一样,吃不饱穿不暖,还成天提心吊胆的,就怕家里被人惦记上,那日子我现在想想都发憷,所有现在我就不客气的那你们家一杯酒敬你们了。”秦叔语带感慨的说完,就一口把一杯的白酒都干了。
其他人听他这么说,也纷纷附和,然后跟着都干了这杯,姜智跟着喝了白酒后,说道:“秦叔,你们可别跟我客气,我有多大能耐我自己知道,我做的就是给大家挑个头,把大家组织起来,活还是大家一起干的,可不都是我自己的功劳。”
张凡宇这时嘿嘿一笑,说:“姜哥,你就别谦虚了,事情是咋样的,咱们全村人都看着呢,别人说啥都没用,不是?”
张老头也接着说道:“哎,这一年总算是有点希望了,大家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今年水稻亩产达到了700多斤,这可比去年翻了一番啊,还有玉米、白菜、萝卜这些,也收回来不老少,你婶子这几天就在家腌咸菜呢,这冬天的菜算是有了,不用像去年一样,干噎白饭了。”
周建国边吃菜边说:“是啊,这紧绷了几个月的心终于落地了,现在这身上是哪哪都疼啊,这接下来的日子可得好好歇歇了,想想清福喽。”
姜智听了,笑着说:“周叔,咱还不能歇着啊,接下来的几天,咱们还得组织人上山捡柴,提前为冬天做好准备啊。”
“对、对、对,这事情永远也没有做完的时候,现在都要十月份了,按照往年的惯例,再有一个多月就又要变天了,咱们可要抓紧时间准备啊。”郭叔说道。
“哎呀,我还忘了这事了,那咱什么时候开始干,我这把老骨头休息一晚上就能缓过来。”周建国知道这事的重要性,所以也不说要歇息了,还是正事要紧啊。
“呵呵,周叔,也不用那么急,还是能休息10天半个月的,只要知道咱还有事没干完,别歇出惰性来就行。”姜智说道。
城市中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努力准备着
“除了上山砍柴外,我们停下的工程也要再次开工,争取在上冻之前,把围墙建起来,冬天的时候,咱也安心点。”姜智说道。
“我看两个活可以同时进行,砍柴也不一定非得年轻的人去,就我这把老骨头一天也能捡下来百八十斤的柴火,在家上我们家老太婆,怎么也能捡够自家冬天的柴火,就让凡宇去工地里干活就行。”张老头说了他的看法,桌上的人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这两个事都得办,哪个也不能落下,农村的人没有什么讲究,家里的老人只要还能动,就要下地干活的,就是七、八岁的孩子,也能看见经常帮家里干活,特别是捡柴火,算是他们最愿意干的活了,又可以玩,又可以帮忙。
“这回咱们干活也不让大家白干了,村里的那三十多亩地,收了不少的粮食,咱们就适当的给大家点奖励,样大家更有干劲。”姜智想用粮食给为村里干活的年轻人发工资。
“嗯,我看行。对了,还得给猪场呢两个小媳妇加点奖励,这干的真不错,就是一个多月,那猪可是蹭蹭长了,我看都要有200斤了。”其实猪场出来两个小媳妇干活外,他们的家人也是经常来帮忙的,所以猪场打理的非常好、非常干净,猪粪也都收集到了一起,等着明年种地的时候好用,现在没有化肥了,这天然的农家粪可是好东西啊。
至于这一个多月猪猛长,其实是我们的原因,我们从红耳那回来后,就拿出一些锯齿草让人喂猪的时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