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末世 作者:小硕鼠5030(起点2013-10-22vip完结,随身空间,温馨)
他们那天在我们家听了姜智的话,前几天就去县里看了看,也到加油站问了价格。
在加油站问价格的时候,那个政府人员明目张胆的给他们推销个人手里的柴油,价格要比加油站卖的柴油稍微的便宜些,也不用什么介绍信,他们几个一商量,孙军想省点是点啊,就想买了个人的柴油,张凡宇则怕个人的柴油不好用,里面掺的东西太多,就想买公家的。
意见不统一,没办法只能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最后还是想省点的人多,就决定回去买那个人推销的私油。
结果他们看到那个人直接从加油站的油枪现给他们装柴油,这下子就皆大欢喜了,粮食省了,质量也有保证。不会存在对水或对其它油的可能。
他们运回来的时候,用的是从我们家借去的三轮车,稍微遮盖了一下,就在中午大家都回家吃饭的时候,运回了村里。
他们都很有先见之明,说油得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要不该有人到家里来候候了。
也跟我们报告了一下,说他们要像我们家学习,在开点荒地种粮食。得到了我们的高度表扬与鼓励。
5月末的时候,我们在开出的4亩地上种了土豆。8亩地上种了地瓜。
大姐夫家的四亩地和我们家一起,一半种玉米,一半种地瓜、土豆了。
在我们家开荒这段期间。村里也不是风平浪静的,有些人看我们家一下开出了这么多地,种了这么多了玉米和地瓜,就有些眼红了,这到了秋天我家得收多少粮食啊。他们只想到我们将要得到的。没看到我们付出的。没看到这些天,姜智他们几个天天耗在荒地上,一干就是一天,流下的汗珠都能用盆计算了。
没几天在村里就流传出了我们家开荒的时候乱砍乱伐、占了全村人土地的谣言,陈明和秦韩斌给我们打听了,四处散播谣言的就是李家两兄弟。
他们两兄弟鼓动了几个耳根子比较软的人。分别去村长那去说事去了。说我们家,刚来就这么大肆的开荒,这是想干啥?又提出。村里的地是全村人的,不是我们一家的,这就是嫌我们家开荒的面积大了,多吃多占了。
其实这段期间不光是我们一家在开荒,在水田的西头。还有好几家再开荒,就是陈明家和孙军他们几家。小姨家也在西头开的地,姜智还去帮忙了两天呢。只是他们几家的劳动力有限,只开出了几亩地,不像我们家这样,有巨力符作弊,劳动力提高了好几倍。
村长被这么几个人烦了几天,也没当个意志坚定的人,所以在踏山村出台了一个土规矩,每家每户开荒亩数不得超过十亩,如果超过的话,就要将超过的土地交与村里统一处置,或是支付一定的粮食买土地的使用权。
随后,几个找事的村民簇拥着一个很有派头的白发老头来到我们家,经过介绍我们知道这个老头是踏山村最有威望的老人,前任村长,现任村长的叔叔,大家都管他叫李三爷。
李三爷身穿一身藏蓝色的长褂,根据满头的白发及满脸的褶子,我判断应该有70多岁了。
他在几个的簇拥下,进了我们家就自己在客厅找位子坐,坐下后就闭上眼睛,好像等着我们上前去请安一样,很是能装。
看到这种情况,我把要去后院叫姜爸和曲爸的薇薇拦住了,没必要让我们家老人来看这些不认识的人的脸色。
我把薇薇她们都打发走了,客厅就留下了我们夫妻和李山庆、李诚,我们把来的人让进了客厅,也不管座位不够,我们就都坐到了沙发上,闭嘴不吱声了,就看着来的这些人,那些虾兵蟹将却都看着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的李三爷,客厅里一时出现了鸦雀无声的场面。
李三爷坐在那里有些憋不住了,只好自己睁开了眼睛,看到我们也坐到了沙发上,眼里露出了不满,皱起了眉头开口问道:“你们就是新搬来的人家吧?”
这不是废话吗,要不是新来的,你能不认识?我们听了这样的问话,都没出声。
姜智听了也不吱声,就是笑看着他。
李三爷见没人回他的话,估计有些不习惯,把脸板得紧紧的,又问:“既然已经搬到了我们村,就要遵守我们村的规矩。小峰,你给他们说说,咱村的规矩。”
我早就看到了隐藏在人群里的李氏兄弟,觉得他们就是找抽,以为躲到人群里我们就发现不了,就他们家这俩人,化成灰我也认得。
现在李峰听到李三爷叫他,一瞬间脸上露出了丝不满,但很快就隐藏了起来,他走出人群,离沙发老远了就停住脚步,站住后对我们说:“咱村有个规矩,不得私自开荒种田。要想开荒必须经过村长的批准,而且每家最多只能开荒10亩地,如果多出10亩,村里有权把多出来的地收回,然后统一分配,或者是拿钱买土地的使用权。你们家开荒超过10亩了吧?看你们是新来的,可能不知道咱村的这个规矩,所以就不追究了,但是还是得按照规矩办事,你们看看是交地还是交粮吧?”
李峰说完后就看向了李三爷。李三爷听完李峰的话后,就把眼睛又闭上了,那样子好像等着我们给他说好话。等着我们去求他呢。
我实在是有些看不惯他这样子,你说我们都不认识你,你上我们家摆什么派头啊。
“李三爷是吧,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们开荒前可是去问过村长。村长当时可没说有这规矩,怎么这规矩连村长都忘了?还是这规矩是某些人专门针对我们家设定的啊?”我说着眼睛就瞄向了李峰。
李峰让我看的有些不自然,但还是力持镇定的和我对视。
我看他那德性懒得多看,把眼光又转了回来。
李三爷听了我的话,立刻瞪大了眼睛,好像要吃了我似地说:“你们家也太没有规矩了。女人能干啥?在屋里做做饭,看看孩子就得了,你们家怎么让个女人出来回话?”
我听了这话肺都要气炸了。这还看不起女人了,这就是有妈生没妈养的人,不了解女性的伟大,我刚要奋起理论,姜智在旁边按住了我。小声的说:“没必要和这种人生气,也没必要和这种人理论。你说了,他也不懂。”
“李三爷,你这可是老思想了,我们家的女人啥都能干,具体能干啥我就不和你详细说了,说了你也不明白,但是我能跟你说的是,我们家女人个顶个的都能做主。
还有你们刚刚说的,咱村出了新规矩,我们家也不追究这新出的规矩是不是就针对我们家了,我只和你们说,既然我们搬到这来了,肯定按规矩办事。
我们家到现在为止,开荒开了24亩,要是有人不相信,可以去我们家的田里量量,但这24亩地是我媳妇她姐三一起开的,我们是3家一共开了24亩,按规矩我们家还能再开6亩地呢,我没算错吧?”姜智看着前面站着的李峰问道,没理会李峰躲闪的眼神,又说道:“所以我们可没超出咱村规定的开荒数。”
在上次的村委会上,我们家可是按照3家算,交了3份粮食,没道理该尽义务的时候我们就算3家,该享受权利的时候我们就算一家吧?
在场的人都参加了那天的村会,所以没有人敢对我们是三家提出异议,那我们开荒就没超标。
这次姜智没有采取激烈的手段,我们家有理,咱有理不怕讲,有事不怕说。
姜智一句话就将这些气势汹汹要来找茬的人都打发走了。
看着李三爷领着那些人佯装镇定的走后,我就感慨到,“这些人怎么就不能消消停停的过自己的日子呢,非得天天的盯着别人家,看别人哪儿比他强了,就出来蹦跶一下,有意思吗?”
姜智回答我道:“这就是人性,就有些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他要是不给别人找点麻烦他都睡不着觉。咱可没时间管这些人要干什么,只要不影响咱自己的日子,他们爱咋蹦跶就咋蹦跶,有他们哭的那天。”
算起来我们家要是按照村里的规定,还可以再开几亩地,本来我们想这些已经足够家里人吃的了,但是既然人家为了我们都立了规矩了,我们要是不遵守,好像我们有些不合群了,所以我们又多工作了一天,又开出了6亩地,种上了黄豆、绿豆等农作物。
基本上,我们新开出的地已经接上了大山,和水田连成了一大片,方便以后的种植和管理。
城市中 第一百二十七章村长是能人啊
种完所有的地后,姜爸提醒我们,家里的羊圈和牛棚可都整好了,让我们尽快把羊和牛买回来。
我和姜智又去了一趟县里,拉回了一车小羊羔和小牛犊。由于我们空间的时间与外界的比是30:1,所以外界每6-7天左右空间才会产一批小羊,每12天左右才会产一批小牛。
每天晚上姜智都会在空间里宰杀一批饲养的动物,以控制空间里动物的数量。
现在想拿出来养,就只能分批分次的把需要的牛羊拉回家里。而且我们不打算养很多的牛,因为牛太能吃了,我们家怕养不起。
所以我们家留了7只公羊、3只母羊,2头公牛、1头母牛。以后大姐和二姐家也比照着这个来。
现在是六月份了,温度白天在20多度,不冷不热非常的适宜。山上这一个多月来草长的老高了,所以每天晨晨都会带着几个弟妹,赶着牛羊上山吃草。
几个孩子都带着小篮子,放羊的时候就顺便挖一篮子的野菜,回家给自己的小鸡小鸭小鹅剁剁吃。他们每天都过的非常充实。
有的时候我和薇薇,或者是姜妈和曲妈跟着孩子一起上山,主要是挖些野菜回来,或蘸酱或油炒都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在我们为接下来的灾难积极准备、储备物资的时候,村里也不平静了起来。
这些天村民们很是焦躁,看起来急候候的,都是因为到县里购买柴油的事。
现在好多村民育的水稻苗已经长到了3~4叶了,眼看着可以移栽到水田里了,所以大家都开始忙着要整治水田了。
现在犁地已经基本不用人工和牛了,都是机械化了,踏山村由于是山村。比较落后,所以一直用的就是拖拉机犁地。
要用拖拉机犁地就要给拖拉机加油,村长在那次村委会上可是说了,借拖拉机得自己负责柴油。开始大家听了这个消息可都没当回事,还认为和往年一样,到加油站就能买到。
有的人心眼活,早就和我们打听过加油站不买油了,但是他不相信,认为政府不可能把加油站都停了,那不是整个Y市的交通都瘫痪了吗?
所以这天一大早大家就像以前一样一起骑着自行车。后面绑着油桶去县里的加油站买柴油,结果中午的时候空手而回。
看他们这样,好多想去还没去的人就上前打听。从他们愤愤不平的抱怨声中。了解到,县里现在加油站都没油了,只有在县政府旁边的一个加油站还对外加油。
他们去的时候人那个多啊,加油站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村里有人挨了无数声骂。遭了无数个白眼,终于挤到了前头。结果看到加油站被拿着真枪实弹的武警围了一圈(我估计是吓唬人的,在加油站开枪多危险啊),只有一个口让人进入。在这个进口处已经排了一大长队,慢慢的向里移动。大家也都想挤到这个进口前面排队,但是人太多。挤着挤着就变成围堵了。
从那个留出来的进口处,一会儿就出来一个人,不是拎着油桶满脸欣喜。就是一脸忿忿、垂头丧气。
他们就找垂头丧气出来的人问怎么回事,怎么没买到柴油呢,人家连话都懒的说,直接就往加油站的大门口一指,然后就飞快的消失了。
他们这才看到加油站的大门口张贴了一张告示。是政府贴的,上面说明现在加油站一律不对个人开放。农民春耕用油要持有村委会开据的介绍信,并且也写明,买油的价格,一升柴油换5斤大米。提醒大家准备齐全了东西再来购买,怕耽误农民春耕的时间。
这么一算犁10亩地得用20升左右的柴油,就是80斤大米,真贵啊。
他们向那些排队的人一打听,人家说好多人为了能尽快的买柴油,半夜就在加油站外面等了。
这些人都是临近的村镇上的农民,大家都是等天好了开始育稻苗的,所以都要这几天犁地,过几天插秧。
而且在告示的最后,还有一句“柴油、汽油有限,预购从速”。
就是这一句把有些人的犹豫心里打消了,都抓紧时间回村开介绍信拿粮食,就怕自己买的时候没有了。
我们村的人也是,回来后所有人就糊到村长家了,等着村长给开介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