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末世 作者:小硕鼠5030(起点2013-10-22vip完结,随身空间,温馨)
“这就对了,女人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这是一门大学问,像你这样智商的也就能对付着当男人了。”不是都说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吗?也就没啥智商了。当然我们家其他男人的智商还是很高的,李诚是个意外。
我和李诚在竹林里边斗嘴边干活,忙活了一天,往回走的时候还是原路返回,他把先前砍好扔在地上的竹子,又一根一根的捡了起来,抗在了肩上,我看他越抗越多,有些担心他的身体,就给他拍了一张巨力符。
“姐。我没事,我能抗动,你这多浪费啊。”李诚咧开大嘴边笑边说。
“行了啊,嘴都咧到耳朵上去了,你是真心嫌我浪费吗?”我看着他那样也跟着笑了,这个弟弟真的很不错。
“嘿嘿,没事,我姐有本事,就这符箓有的是。”李诚狗腿的说着。
我受用的点了点头,我把符箓用在自己家人身上真是一点都不心疼。
我拎着一篮子的竹笋。李诚扛着一大摞的竹子回到了家,然后我把竹笋交给了曲妈,说晚上加菜。接着把竹子都削成棍放到院子里暴晒,到了下午3点多,姜智就骑着三轮车回来了,他后面三轮车上的东西比他高多了,摞的一摞一摞的。我有些担心这辆三轮车得寿命。一次拉这么多的东西,估计姜智用上了轻身符,要不三轮车都走不了道。到家后把最上面的几卷遮阳网放下后,就直接骑着车把沙子、水泥送到小姨家去了。
然后吕芳就开始筹备挖冰窖,直挖了一周才把她自己家的挖好,接着是曲大姐家和曲二姐家。接着就是秦婶家了。这些天,秦婶就派他儿子始终帮着我们干活,我们挖谁家的他都去。一直到我们这三家实在亲戚都挖完了,他才说:“姜哥,你看我都排这么长时间对了,下一个该轮到我了吧。”
没说的,就这排队的积极性。怎么的也该轮到他了。后面挖冰窖这几个人是越挖越熟练,也就四五天就挖一个。我们家这几个人说了,这是最后一个了,这些天他们重复着一个弯腰挖土的工作太累了,得好好歇歇了。
我也是这个意思,我和吕芳说了,让她把着点,要是有人来要求她给挖冰窖,让她开口要工钱,这活可不是轻松活,别看我们家几个男人挖一周就能挖一个出来,那是因为我们有辅助工具,你让那些建筑工人来试试,我们家当年挖冰窖可是将近一个月才挖好的,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吕芳第一次指导挖不是太熟悉,很多地方都是先研究然后才动工的,但是要是那些工人现在来挖,没有半个月肯定是完成不了的。
怎么说这也是个大工程,要点工钱是合情合理的。我和吕芳商量的半天,把价格定了下来,按平米算钱,一平米的工钱是10斤大米,包工包料一平米就是20斤大米。最低消费是200斤大米。
我把这个价格已宣布,李诚就说我,“姐啊,你太黑了,这人家挖一个50平米的冰窖就得500斤大米,要是包料就是1000斤啊。有人舍得花钱挖吗?”
我可不这么认为:“这个事得看你怎么想,1000斤大米是个什么概念,在平常的时候也就是一亩地的收成,1000斤大米才能卖多少钱?咱们挖冰窖和该房子有什么区别,就是一个在地上面,一个在地下面,咱们在下面挖只比盖房子难不会比它简单的。这样算的话,花1000斤大米就能盖一处50平的房子,太划算了吧!
至于你说没人想挖,那也是暂时的,等今年夏天一过,秋天的时候吕芳的生意肯定红火。”
忍受过饥渴的人都知道水的重要性,如果有个方法可以把水在多余的时候有效的储存起来,在最关键的时候拿出来救急,我想很多经历过干旱的人都不会介意那点粮食的。
“而且,这活,咱自己不能干,要是想靠这个挣点大米,就找个正经的施工队合作。”
“为什么啊?”吕芳和李诚一起问道。
“你们想啊,如果咱家这几个人给人家收费挖冰窖,挣多少大米都是咱们一家的,那村里人能没有眼红的吗,以后想过消停日子就难了,要是找别人合作,大家就会想你也只是赚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要给别人分的,那就没人会眼红的。”
他们受教的点点头。
城市中 第一百三十六章干旱开始
时间就在我们这么的忙碌中过的飞快,一转眼就到了7月中旬。天气也一天热过一天,眼看着家里的温度计都到了40多度了,大家都不怎么出门了,因为太阳太毒辣了,把大地炙烤的像炭炉一样。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家躲着,还有要种地的村民每天都要去地里看看,他们不得不忍受着太阳的炙烤。
这天早上,刚刚吃完早饭,曲妈就喊大家该去地里了:“快点,快点,趁太阳还没全露出来,咱们赶紧的去把防晒网支上。”
我们家在太阳开始暴晒的时候,就将防晒网用上了。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后,就全家出动,用三轮车把成卷的防晒网运到地里,两人一组,就能把防晒网支起来。
我们听到曲妈的召唤,赶紧的都把自己武装好,长衣长裤,口罩、帽子、手套、布鞋,一样也不敢落下,把自己从头到脚的包的就剩下眼睛露在外面了,姜智他们几个也是这副打扮,就是把口罩变成了防风围巾。因为我知道今年的干旱开始了,这样的暴晒会把人晒坏的,所以就要求大家这样天气出门的话就要穿这样的装备。
孩子们在吃完饭的时间,也是这身打扮赶着牛羊去山里避暑了,他们还好,到了有树荫的地方就可以把外面的长衣长裤脱下来,放到背包里背着,下山的时候再用,在山里的时候还是短衣短裤,很凉快的。
我们把院门一锁,推着三轮车就去往地里走,路上汇合了大姐家的四个人和二姐家两个大人、小姨家三个人一大队人马一起向地里进发。
晨晨自此地里需要支防晒网后,就不在去山里了,而是留下来帮忙,家里的牛羊就交给茜茜她们几个。他现在很有男子汉的样。做什么都很有责任感。
二姐夫经过两个月的修养终于彻底恢复了,这次我们虽然没有明说自己家负责自己家的那几亩地,但是他很自觉的和二姐说不能再麻烦我们了,他现在伤也好了,该是他撑起这个家的时候了。
二姐跟我学二姐夫的话的时候,我很是惊讶,这二姐夫不会是受刺激过大,心也长全乎了吧。还知道自己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还知道要照顾老婆孩子,如果他心里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那他这个人我们也算是没白救。不过这个事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不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吗。现在大家住的这么近,干什么都是在大家眼皮底下,你是啥样的,想装是装不了的,想藏是藏不住的。说的再好没有做的好,他是不是真的转变了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汇合了三家人我们就一起往地里走,到了地里,大家都手脚快速的拿起成卷的防晒网到自己的位置开始工作。
当初姜智从县里拉防晒网回来后,我们就想了很多的方法,想找一个简单快速、效率高的方法。通过实践最后确定的方法就是把防晒网的两头都用竹竿绑住。在地的两头都垂直插着竹竿,我们只要在一边将防晒网的竹竿卡在地头上的两个竹竿之间,然后两个人个拿一卷防晒网的两头。同步的把卷展开,到地的另一头正好防晒网用完了,把带有竹竿的防晒网尾巴卡在地这头的两个竹竿之间就行了。为了防止防晒网过重,会塌陷压到水稻,我们在中间也竖了几个竹竿。中间用竹竿一堂。整体看起来,就像汉子里的下框。一长条地就有四五个这样的框撑着。到目前为止防晒网支的好好的,没出现过任何问题。
支网的时候我们都是俩俩搭配,我和姜智、李诚和李山庆、姜爸和曲爸、曲妈和薇薇、梁姨和大姐、大姐夫和晨晨、二姐和二姐夫、姜妈和小姨、小姨夫和吕芳。这也不是随便搭配的,必须要两个人的步伐差不多,搭配的好,要不一个走快了一个走慢了,防晒网该拧歪了,最后就卡不上原定的竹竿上,还得从新调整,很耽误事。
我和姜智干的最快,也许是练习功法的原因,我们做这事很同步,还有力气(我用巨力符了),所以做的最快,其次就是李诚和李山庆,我们干完自己的任务,就去帮曲妈和薇薇,然后是姜爸和曲爸,接着就是二姐和二姐夫。
这所有人里面就二姐和二姐夫干的最慢,第一是他们就一组人,第二就是二姐夫太胖了,本来胖人在这种天气里就很遭罪,他再穿着长衣长裤,就更热了,就看他干一会就得听下来歇一歇,擦擦汗,然后接着干。二姐有些心疼他,说让他上旁边去干点别的,比如说给大家递递防晒网、竹竿什么的,虽然也累,但是肯定是比这样在太阳底下总是走动强。
二姐夫说什么都不同意,说:“不行,咱家这几亩地是小艺白给咱们的,种的时候我下不了地,也是他们帮咱们种的,现在我都能下地干活了,还让人家帮咱,那不是相当于白的粮食了吗。再说,我也不是不能干,就是慢点,流的汗多点,我就当减肥了,以前你不是总吵吵让我减肥吗,现在就开始了。”
我听了他说的这几句人话还算顺耳,再说,二姐夫是有些胖,当然是和我们比,要是和他以前比,他现在已经瘦多了。
刚开始支防晒网的时候,我们总是帮着二姐和二姐夫,二姐夫很是不好意思,所以他第二天就去的更早,想提前干,这样就不托我们的后腿了,也不用麻烦我们了。
但是让小姨夫批评了一顿,水稻的成长是需要日光照射的,我们现在去的时候就已经很早了,要是再提前,那水稻日照不够,也是长不好的。
二姐夫这才打消提早去干活的想法,接受了我们不时的帮助。
秦韩斌在我们家第一次用防晒网的时候就来问过了,知道了防晒网的用途后,他也整了几个防晒网,每天早上晚上和他爸一起收放。
开始的时候村民们看我们家给水稻遮阳,就说我们城里人就是能得瑟,水稻从古到今都是在太阳下生长的,从没听说过有谁给水稻遮阳的,我们这么每天早上晚上的忙活,在他们看来就是在出洋相。
不过,没几天,他们就不这么认为了。由于太阳的暴晒,水田里的稻苗很多都开始打蔫,地里的水也干枯的非常严重,天气热的这些天,村民们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到田里去给稻田再放些水,而我们家的稻田就不用,因为受到的暴晒时间短,水蒸发的相对就少了很多。
如果说我们家的稻田和别的村民不一样,因为我们家的稻苗到开花要灌浆了,所以比小稻苗抵抗能力更强,那秦韩斌家的稻田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家就有4亩地种了我们家的稻苗,其他的地种的和村民们一样,稻苗刚下地1个多月,他把他家的所有地都用遮阳网遮住了,虽然他每天得用四个小时铺网收网,但是效果也是显著的,就不说那些已经长大了的稻子了,就是那些和村民们一样的稻子,也是绿油油的一片,星崩能看到有些发黄有些干枯的稻苗。
看到人家老秦家的稻子遮了防晒网打蔫的那么少,还省水,这才正视起来这种方法。经过研究发现这个防晒网好啊,虽然在水稻上面遮了一层,但是并不是把所有的阳光都遮住了,它中间是有空隙的,阳光可以通过空隙照射到下面的水稻,这样水稻又照射到了阳光,又不会暴晒在太阳下,所有用了它的水稻才会在这种天气里长的那么绿那么好的。
大家开始纷纷打听,这种防晒网是从哪里弄来的,我们也没有隐瞒,就告诉了来打听的人。我们家存了足够的防晒网,再说要是今年这种方法能成,那我们家真正用到防晒网的时候不会超过一个半月,这个东西很结实,只要不是故意用刀去割它,它一般是不会坏的。
所有县里其他的防晒网的去处我们就不关心了,要是我们村的人能一家一份就更好了,因为只有大家都不饿肚子,我们才消停的过自己的日子。
当然麻烦还是无处不在的,大家知道防晒网的好处后,村里就有人歪歪上了,说我们老姜家不地道,有这么好的东西都不和大家说一声,要不他们家的水稻也不能打蔫,就这样到秋天减产是肯定的了。
我们听到这样的话,也就是一笑置之,对那些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的人,讲理是讲不通的,再说也没必要和他们讲什么理,东西是我的,我想告诉你就告诉,不想告诉的时候谁也别想知道。
而且村里大部分人现在没有那个闲情去传闲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