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末世 作者:小硕鼠5030(起点2013-10-22vip完结,随身空间,温馨)
10个年轻人,在加上我们家的5个人男人,4个女人,5个孩子。组成了一只松子采摘队。
采摘松塔的工具很简单,一个长竿手钩,一个用铁丝圈撑起的帆布袋。一条系在腰间的安全绳就全了。
我们先是从我们家的松林开始采,到了地方开始采摘后,就看那10个年轻人将手钩搭在最下面的树枝的根部,然后身手利落的开始爬树,攀到树冠处的树杈上就坐好。将安全绳牢牢的系在树干上,就开始采摘起来。双手能够到的,他们就用手摘下来,放到挂在脖子上的帆布袋里,双手够不到的,他们就用手钩将树枝弯过来,再采摘,有些实在够不到的,就会想办法把松塔弄的掉在地上,地上的人猫腰就可以捡起来了。
我们剩下的人就在下面分工合作,姜智、李诚、李山庆力气大,负责把装满松塔的麻袋背回家里,让姜爸和曲爸他们在门前和院子里摊开晾晒。
晨晨带领几个孩子在树下面捡松塔,这个活也算是高危工作了,上面随时有可能掉下松塔来,这要是被重力加速度的松塔砸一下可不是好玩的,所以他们都带着安全帽。
大姐夫、二姐夫、我们姐三个和薇薇则负责在松林里收集粗树枝,捆绑到一起,等姜智他们和松子一起运回家去。还有松树下面都会长些杂草,经过这一夏天的疯长,已经到膝盖高了,我们也会拿镰刀随手割些草,给牛羊储备过冬的食物。
中午的时候,姜智他们上山会带着姜妈和曲妈给大家做好的饭菜,拿出隔潮垫,往松树林里一铺,就是一次野餐。
大家对我们家准备的伙食评价非常高,这么多人吃饭,姜妈都是用大铁锅炖几大锅的菜,虽然是大锅菜,但是我们家菜硬,像排骨炖土豆,都是排骨多,土豆少,每天都有最少两个肉菜。
现在没有菜市场,就没有人天天卖新鲜肉,这么长时间,就有几次外村有杀猪的,我们村得到消息,就会赶到人家杀猪那天,拎着粮食去换一些回来。现在猪肉贵,谁家也不舍得多换,也就是打打牙祭。
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从寒冬到现在,吃肉的次数一个手都能数出来。所以对我们家提供的中午饭非常满意,干起活来就格外的卖力。
吃晚饭后还可以在树下稍微的躺在休息一下,下午再开始工作。大家都说没想到山上这么凉快,而且蚊虫好像比山下还少了很多。
当然了,那是因为我把空间里的驱蚊草用花盆拿出了几棵,放到我们这片松林的附近,多少对蚊虫还是有些驱逐效果的。
“姜哥,你们家现在还要这些松子干什么啊,这些又不能当饭吃。”有一个小伙子吃完饭后,随便在地上找了一根松针当牙签,躺在地上剔牙。看来肉是没少吃。
“哈哈,这松子好啊,有营养,孩子们都爱吃,我们这不是寻思,我们家孩子多,现在也没有地方给孩子买零嘴了,多收点松子,等冬天出不来门的时候,给孩子们炒点,抓着也能噶哒噶哒牙。”姜智随便就找了个理由。
在场的人都听出了,姜智这是找的借口,孩子吃能吃多少,一麻袋足够足够了,我们这些天收的可是它的百倍。
我也对着他们说:“你们回去的时候,也一人拿回去点,你姜哥就说孩子了,其实松子还能榨油,等收完之后,我们想炸点油,家里的油要吃完了。”我说的也是借口,我们家空间种了好几年的油茶树,产的油我们家一半会儿是吃不完的。
我也不知道大家信了没有,但是之后就没人问我们收这么多松子干什么了。
我们从10月份开始,就在山里收松子,直到10月中旬,村里种的水稻都成熟了,我们这里还没有收完呢,但是在忙也不能耽误人家收稻子,所以后面来帮忙的人都回家收稻子去了,就我们自己家人在山里忙活了。
踏山村稻田里的稻子也都成熟了,不管人们多么不情愿在A病毒还泛滥的时候出家门,他们都不得不走出家门,去稻田里收稻子。
因为,出家门不一定就能感染上了A病毒,但是如果不去收稻子,那就一定会饿肚子。
大家下水田也都是消防员的装备,长衣长裤,加上胶鞋,总之是全副武装。但是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他们把自己武装到牙齿是非常遭罪的。有些人家怕中暑,特意晚上煮了一大锅的绿豆水,放井里吊着,第二天冰凉冰凉的,用瓦罐装着,就拎到了地头。中间休息的时候,喝点冰凉的绿豆水好解解暑气。
姜智和大姐夫抽出一天时间,帮陈明和张翰家收稻子去了。他们两个现在还不能下地,陈明家还好点,他上面还有个哥哥嫂嫂,就是他不下地,地里也能忙的过来,张翰家就不行了,他家就三个人,他不能下地,家里就只有他的父母去地里收水稻了,所以他们两个就去帮了一天的忙。
开始李诚也想去了,但是让姜智一巴掌拍回来了,说:“咱是去帮人家忙的,可不是去祸害人的。”
我也在旁边调理他说:“诚子,杀人不过头点地,咱要是和人家有过节,顶天不帮人家到头了,决不能把你派去,你就是一个大型杀伤性武器,你去了,就是要赶尽杀绝了。可怜人家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年,你一去就回到了解放前。”
“全家人都有资格说我,就除了你,我要是大型杀伤性武器,你就是超大型的,你比我还厉害。”李诚被我说的直蹦高。
“我知道啊,所以我有自知之明,我可没说要去帮忙。”我闲闲的和李诚打着嘴仗。
李诚光顾着和我吵谁厉害了,姜智他们走他都没注意到。
那天最后还是乖乖的和我们上山了。
这些天李诚、李山庆、姜智、大姐夫和我都学会了爬树,就负责上树摘松塔,二姐夫开始也要上的,但是实在是条件不允许,他的肚子还没完全下去,他爬不上去树,所以他只能在下面干干后勤工作了。
我们收松子并不是把一棵松树上的所有松塔都摘下来,我们在每棵树上都会留下一半,那些是留给把松子当食物的小动物的。我们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时私欲,导致山里的一些动物到冬天没有食物。
而且就是每棵树只收一半,我们也收不完这么一大片松林。
要说我们为什么要收这么多松子,其实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心里就是想能多收就多收点。看到这些松塔,我就会想到红松林里的红耳。
等有空的时候该去红松林看看红耳了。
城市中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村民们都把水稻收回了家,村长又在大喇叭里通知了大家一个消息。
“各位村民注意了,现在播送一个通知,现在播放一个通知。现在虽然电视没有节目了,但是从收音机里咱们都听说了,这几年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比如说H国的龙卷风,M过的洪水,W过的海啸等等。”
“咱们国家这两年也发生了寒冬和干旱。很多地方的粮食都减产或绝产了,国家为了帮助老百姓度过这个困难时期,连续两年给灾区人民发放赈灾粮,但是咱们国家受灾面积太大了,国库就是在大也有空的一天,国家连续两年的只出不进,已经使国家的粮库空了,但是现在咱们国家好多地方的老百姓还是没饭吃,怎么办呢?”
“都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就是咱们表现爱心,帮助同胞的时候了。国家在今年对全国的粮食统一调控,所有种地的农民都要按照种地的亩数,上交粮食,每亩上交200斤粮食,国家领导也说了,这些收上来的粮食算国家向咱们借的,等灾难过去了,国家缓过来了,国家会还咱们粮食的。”
“明天,政府就会派人来村里收粮食,大家都提前准备好啊,到时候,咱们踏山村得支持国家工作,该咱拿多少咱就拿多少。”
……
我听着大喇叭里播放的消息,一点都不惊讶,这个事我们早就知道了,但是我很担心明天交粮的情况。
“老姜,你说明天大家都会交粮吗?”我问着躺在我旁边休息的姜智。
今年除了我们几家外,其他的人家收成都不好,最好的亩产600多斤稻子。最低的是亩产300多斤。
“这个问题不是大家想不想交的问题,而是人家收不收的问题。你认为国家会让个别人不交粮食吗?”姜智反问我。
“好像不能,要是有一个人没交,那别人也不会心甘情愿的交粮食。大家可都睁着眼睛看着呢。”这个是人之常情,要是别人没交粮食,那我也不会交。
“所以啊,你放心,明天来收粮的人有的是招让大家把粮食乖乖交上去,就是在不行,整几个当兵的拿着枪往村里一站。肯定大家就乖乖把粮食交上去了。”
村里人都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对警察和军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敬畏感,平时有个打架斗殴什么的。一说要报警就都老实了,所以要是收粮的真的带几个警察或军人来,那肯定很好使。
“那咱交不交啊?”他们怕拿枪的军人,我们可不怕,要是我们不想交。这粮食就谁也拿不走。
姜智想了想说:“交,怎么能不交呢,咱今年的收成不错,没必要为了这些粮食,和政府对着干。再说你没听村长说了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咱也为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同胞们尽一份力。”
“你可拉到吧,说的冠冕堂皇的,那些粮食收上去有多少能到那些灾区的老百姓手里啊。政府里的蛀虫可不少,收上来的粮食,不得他们先层层扒皮啊。”我很是看不好政府官员的办事风格,那就是蟑螂,不管有多少次严打。那些贪官污吏还是像小强一样,无处不在。
“既然你都知道政府里是什么样的工作作风。你就更没必要想那些没用的了。土地是国家的,咱种着国家的地,总要付些租金的,至于这些租金的去向,就不是咱这样的小老百姓可以关心的。明天咱把咱该交的粮食交上去就完了,这也算是尽了咱们身为公民的义务,其他的不是咱该操心的。”姜智的想法很明确,土地是国家的,既然国家这个时候让大家都伸把手,那我们就算是租种地的租金,我们上交我们给交的那份,其他的我们就没有了。
这天晚上,村长很忙,忙着去各个村民家做工作。以确保明天粮食能顺利上交。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村子里的炊烟刚刚升起,就听见有汽车进村的声音,不一会大喇叭就又响了起来,通知大家,政府的人来了,让大家赶快的来交粮食。
我们家昨天就准备好了粮食,这是躲不过去的,人家政府都盼半年了,开春的时候还特意派军队来这里维持社会治安,就是为了确保农民有个安定的环境,多种粮食,怎么可能这个时候让大家不交粮食呢,所以不用挣扎了,咱胳膊拧不过大腿,该交还是得交。
姜智和李山庆、李诚用三辆三轮车把两千斤的稻子都装了进去,准备推着去村委大门口的收粮点。
在去的路上,又汇集了二姐夫和大姐夫,在路上也不断的碰到推着车子去交粮食的村民。
大家虽然都要去交粮食,但是嘴里都是满腹的怨言。
“你说都几十年不上交粮食了,怎么这年头越不好,这政府越出幺蛾子,这还让不让人活。”村民甲说道。
“就是,这本来收成就不好,对对付付的能挺到明年秋收,这可好,国家一张嘴,就把一半的粮食收走了,这明年一年就得吃糠咽菜了。”村民乙同样感觉到明年的前景堪忧啊。
村民丙心态却非常好,对他们说道:“这事吧,你反过来想,心里就得劲了。咱们应该觉得不错了,国家还给咱留一半粮食呢,咱顶多煮粥的时候再多加两瓢水,怎么地也饿不死人。这要是国家要的是地里所有的粮食,咱们怎么办?反抗不给吧,人家有步枪加大炮,上哪个咱都顶不住。所有,现在人家一亩地就要200斤粮,没赶尽杀绝,咱就偷着乐吧。”
我听着这几个村民的话,感触颇深。一件事都是有两面性的,端看你怎么去想,从表面上看可能会让你气愤,那么你就从另一个角度再想想,可能那样就能让你心里舒服很多。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阿Q精神。
踏山村很小,村委会就在村子的中间,所以在村民们的谈论声中,不一会儿我们就走到了村委会。
就看到村委会的大院里停了几辆绿色的军用大卡车,旁边站了一溜的拿着枪的战士,院子的中间摆着一个落地大称,旁边还有一套座椅,有一个政府的办事人员正在椅子上坐着,桌子上放着一本厚厚的本子,应该是用来记载村民们交粮的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