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潇湘冬儿11处特工皇妃 _完结
夜风有些冷,吹在楚乔的脸上,她的睫毛很长,又黑又密,像是两把小扇手。她微笑着说:“燕洵,我想念你。”
“恩。”燕询伸手揽住她,在她的额头轻轻一吻,唇瓣冰冷且潮湿,楚乔靠在他的怀里,男人的胸膛坚硬且宽阔,透过孱重的大裘仍能听到稳健的心跳声,一下一下,那么坚定。他们的动作很自然,八年间,似乎一直是。样渡过的,他们谁都没有说话,有些默契像是陈年的酒,不时的散发着浓郁的香。
有些感情,就像是河岸的堤坝,那么沉默,无声的坚守着,一年又一年。也许没有激烈的浪头,也许没有炙热的火花,但是那都是最坚定的所在,很多人也许会因为堤坝的沉默而忽视了它的力量,但是一旦有一天它不在:,洪水滔天肆虐而来,那场面将会是无比的疯狂和可怕的。相濡以沫,在很多时候看来,都太过于平淡,似乎不适合他们的年纪。可是那些痛苦的经历早已让他们早早的成熟,激动和热血仍在,只是早已帚很好的隐藏起来了。
“燕询,大夏会派人谁来攻打燕北吗”赵彻吗?还会是谁?”海,天中文首发
“蒙阗已经老了,燕询的声音带着几丝沧桑的凝重,夜风中,显得有些沙哑“至于赵彻,他恐怕就要有麻烦了。
“哦?为什么?”
燕询微微一笑,低头轻弹了一下楚乔的额头,故意皱着眉说道:“我心阿楚,你是不是故意的,这种事都要问我?”
楚乔嘟囔着摈了探额头,皱着鼻子说道:跟你在一起人家不愿意动脑子嘛。”
燕询啼笑皆非,看来无论怎样睿智的女人都是有小女人的一面的~
“当日真煌叛乱之后,各地方流寇伺机而动,一此地方诸侯也小心的训探赵氏的力量,再加上真煌瘟疫流行,赵氏无奈下不得不迁都。这是百年司赵氏第一次这般软弱,几乎成为了全天下的笑柄,但是唯有赵彻没有撤离,而是留下来独立守卫京都,保护真煌百姓,抵御流寇,威慑诸侯,无论是年政两届,都建立起了崇高的威望。你想,以夏皇和大夏那些虎视眈眈的皇族的度量,还有帝国长老会的那群老家伏们,会容得下他吗”,
楚乔点头:“你说的对。”
见楚乔眼睛都快睁不开了,燕询扑哧一笑,说道:,还对呢,看你困的模样。”
“没,有,我在认真听着。”
楚乔打了个哈欠,燕询站起身来,一把将她打横抱起“走吧,别为别人操心了,反正要来一个,等着看,看谁先当这个出头鸟。”
楚乔缩在燕询的怀里,闷闷的答应了一声,手揽着燕询的脖子,竟然京这样呼呼的睡了过去。
月光之下,远处的军营吹响了熄灯号,万干灯火一起熄灭,蔚为壮观。
燕询看着怀里的女子,突然间,觉得心里充满了力量,生平第一次,~觉得人生是这样的坚定,他也将守卫着自己的一切,夺回应得的东西。
此时此刻,在万里之外的红川大地上,巍峨的沧目山下一片灯火通明,无数的火把在山脚下汇成一茶长龙,战马的嘶鸣声和战士行军时的歌声不匪的传来,旷野上一片簌簌,野草高及半身,灰暗的大地上,战士们的铠甲年刀刻碰在一处,发出寒铁特有的清脆声响。
赵彻站在高岗上,冷风吹在他坚韧的面孔上,有著风霜的痕迹,他身万的乌黑战袍披风在北风中猎猎的翻飞着,露出里面暗红色的底子,他的手寸在腰部的战刀上,像是冰冷的雕塑。他看着自己的军队从他的面前经过,好似滚滚的大潮,卷起滔天的烟尘,刀枪、战马、铠甲、川流不息,渐渐远望,消失在遥远的驿道上。男暗中,他的背影挺拨且坚韧,像是一柄锐利的战刀,然而大风过后,他的衣袍颤抖,却显得那舰孤独和寂寞。
“殿下,请你上马,我们需要在两天之内赶回真煌,圣上十分想念你~
尚律院的官员站在他的背后,在离他们不远处,有二百多名尚律院的小兵,装配完善,一身戎装,刀剑虽然没有出鞘,但是面容却是冷峻不可侵犯的。
空气里的气氛十分尴尬,人们的呼吸都有些急促,面对着这个皇朝之内久负盛名的七皇子,无人敢给与半点小视。
赵彻缓缓的转过身来,面色平静,并没有官员想象中的激动,他抬起眼睛,眼梢冷峭,只是静静的看了一圈,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畏缩的恐惧。
十月初二,在沧目山下,大夏七皇子赵彻被急招回京,他所帅的二十万西南军阵前异主,改由三皇子赵齐统帅,三日后,赵齐与从西北赶来的十。皇子赵顺会师,整编两军,更名为北伐军大军只休整一日,然后迅速开往西北,沿途省郡积极供应军需粮草,就此,历史上大夏对燕北的第一次北伐战争缓缓的拉开的序暮。
赵彻回到真煌的那一天,大夏的都城霎时间沸腾了,百姓们齐齐出城,赶到三十里之外的落马坡,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声势浩大,一片欢腾。赵彻的车马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海洋般的欢腾。对于这个在整个皇室都逃君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坚守皇都的殿下,百姓们给予了他发自真心的拥戴。人们大声呼喊著他的王号,道路两旁桥满了粘着尘土的额头,一双双热情的眼甲凝视着那辆风尘仆仆的马车,妇女和孩子在大声叫道:殿下,出来,出来见见我们啊!
人群是如此的热情和兴奋,他们像是服食了烟土,挥舞着双手大声叫过:我们的殿下回来啦,
人群中甚至还有偷偷跑出来的军人,他们换下了军服,背着自己的长官,前来迎接这个被夺了军权的殿下,热情欢呼道“殿下,向您致敬,
尚律院的士兵们面色很差,尽管头皇都警卫的簇拥,但是群众的白眼运是冷箭般的射在他们的身上,好似刀子一样,不见血肉誓不罢休。
赵彻坐在马车里,脸色铁青,他听到了外面群众的呼声,但是他却不敢探头出头去,他不知道自己该用怎样的态度和表情来面对那些真心拥戴他的习民。在这之前,他从来没关注过这些人,他将他们当成帝国的奴隶,当成可以随意屠杀的猪狗,当成一文不值的草芥。尽管他曾孤身留下,护卫皇都,护卫帝国,但是那只是因为他想要保护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血脉,保护大夏的威严,而并非为了守护那此平民的家园。但是在九死一生之后,在百战而归之后,在稳定了局面之后,帝国给他的却是怀疑和排挤,就连他的父亲都忌讳他的能力,长老院对他的功绩只字不提,官僚们弹劾的文件挤满了尚律院的文案,他们畏惧他在战乱中积攒的实力,畏惧他在民众中存留的拥护,畏惧他在军队中可怕的声望。剥夺兵权,变相软禁,多年前的一切再一次重现,而当他一无所有的回到原点的日候,一如既往给予他爱戴和拥护的,却是这群一无所有的平民
对于他们的这份热情和感恩,赵彻突然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他们并不明白,正是因为帝国的暴政才造成了这场无妄之灾,而默默习受了一切恶果的他们,都还要为罪魁祸首的一点仁慈而感激涕零。
他突然想起不久之前,楚乔在他军中之时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平民们是这世上最宽厚的人,千百年来,他们默默的忍受着一切。暴政、课税、劳役、压迫、他们忍饥挨饿、朝不保夕、辛苦劳作、甚至毫无尊严的活着,将自己辛苦所得的一切都上缴出去,只留下极少极少的一点来养家糊口”从无怨言。但是只要你对他们有一点好,有一点慈悲,他们就会黑默的记在心里,发自真心的拥护和爱戴你。”
当时的他,不过是一笑了之,为了利用这个当时看起来并没什么显赫。女奴,他甚至大发慈悲的没有开口鄙视反驳。但是现在,他却突然了解了,有些激荡的情绪在他的内心里生根发芽,像是一颗种子,终于破出土壤,慢慢生长起来了。诸葛大宅的青山别院里,赋闲在家的诸葛府四少爷正在花厅喝茶,这2多年来,他一直是个很会养生的人,虽然如今在家族失势,但却并未如外己所料的那般颓废自弃,反而很悠闲的品茗养兰,写字看书,不时的,还去马场骑骑马。
看到他这个样子,任谁也不会想象的到就在不久前,这个人刚刚在家力的权利角逐上败下阵来,一个严重的失误让他彻底下台不可翻身,如今连诸葛府的大门都无法走出,几乎已被完全的软禁。
月七走进花厅,小声说道:,少爷,我回来了。”
“恩”诸葛玥懒散的抬了下眼睛,答应了一声,正在很认真的用茶牙盖撇着里面的茶叶。
“七殿下回京了,现在已经往圣金宫的方向去了,尚律院的士兵左右显着,西南军的官兵们一个也没在身边,听说,已经被三皇子接管了。”
诸葛玥的动作微微一滞,随即轻笑一声,听不出喜怒。
“西北的各大省郡都做好了粮草接应淮备,巴图哈家族派出精兵十万随军,十四殿下也要赶往会师,这一次帝国出兵兵力多达六十万,全部都是精锐箭兵和重甲步兵,兵铎十分强悍啊。”诸葛玥一边喝茶一边轻哼一声,语调淡淡的说道:,一群狗也打不过一只狮子,派出这么一帮窝囊废,我看大夏的气数是要尽了。”
月七微微一愣,说道:“少爷,三殿下是讲武堂出身,十四殿下近来在西北也连克燕北军,巴目哈家族更是兵强马壮,怎能说是废物呢?”诸葛玥缓缓抬起头来,眼珠黑似点墨,缓缓说道:纸上谈兵是一回了,真刀真枪是另外一回事。这场仗若是完全由赵齐或是由赵飏或者随便什么人指挥,都会有五成胜算,但是如今二路大军出征,统帅又是三个自命不凡深以为自己了不起的大人物,你觉得会是什么效果”,
月七闻言,顿时语塞。诸葛玥微微皱起眉来,语调低沉的说道:军队里只能有一个声音,二能保证战略实施的上行下效,必如今三足鼎立般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燕询若击不懂得捡这个便宜,那就真成了白痴了。”
男人身材修长,缓缓的站起身来,就往内厅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通知朱成,将我们手底下的生意都从西北收缩回来,这场仗旷日持久,西北没钱赚了。”秋高气爽,阳光亮的刺眼,男人青衫宽袍,缓缓隐没在重重花盆兰草这间月七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有些疑感,有些话他想问,却不敢问,其实扫真的很想知道:少爷你,又希望谁赢呢?
十月初六,大风
由十四皇子赵顺率领的西北军、三皇子赵不率领的西南军、巴图哈家方的长子图巴古力率颉的金日军团、还有西北各大省郡齐齐出动组建的北方联盟四路大军齐齐开进西北,西南军和金日军正面强攻,西北军左路包抄”方联盟右路包抄,犹如一把尖刀般,山呼海啸般奔腾卷杀,总兵力多达七十万之众,加上后路负责的后勤粮草押运辅助军,共计上百万的军队,向着燕北大地呼啸而来。
在大夏国内到西北的驿道上,车马人流日夜不停,无数的粮草、物资、人力、战马、源源不断的涌进了北伐大营之中。大夏厉兵秣马,积攒了半年的怒气一朝而发,气焰嚣张的不可一世。
战火即将燃起,刀锋已经擦亮,退无可退,避无可避,燕北大军集后,朔边城,警戒森严,枕戈待旦。
一场旷世之战,即将展开。
燕北战歌 130章:燕北觉醒
十月初十三,燕北高原下起了入冬的第一场大雪,大雪持续了三天三夜,足足有一尺多深,北风呼啸,寒流迅速横扫整个西北大地,天地奇寒,滴水成冰,狂风卷着雪粒像冰雹一样,明明是正午,抬起头却看不见上空的太阳,只有昏黄的一条线,冷风刺面,举步维艰。
这场罕见的大风雪冻死了燕北高原上数不清的牛羊壮马,吹倒了无数的帐蓬屋舍,让无数的燕北百姓失去了家园,同时,也让气势汹汹向北杀将而来的大夏军团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在西北内陆的百林省安营扎寨,静候风雪过去。铆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的两路大军也因此陷入了对持的冷战。
茫茫大雪中,一路二十多人组成的马队在北朔城外的驿道上正在踏雪狂奔着,他们的战马膘体健,头上蒙着皮铠,丝毫不惧风雪,马踏雪舞,跑的飞快。很快,马队接近城池,一队斥候迎上前来,大声喝道:什么人”队伍没人出声,为首的掌旗官举起了一面红色的小旗,那队斥候顿时一惊,随后齐齐退后,让出路来。
马队继续奔驰,转瞬之间,就消失在皑皑雪原之上。
“迅哥,那是谁的队伍啊,这么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