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潇湘冬儿11处特工皇妃 _完结
要开始,军队的粮食能否供应还不好说,你却拿粮草去接济难民?”
“刘鸥副将,如果我记得没错,十天前我开始炼砖的时候您并没有对我有一丝一毫的支持,整个北朔军没派出一个兵丁,反侧是附近的百姓积极帮忙,不然现在,您的城墙也不会加高二十尺。另外,我要提醒你,城墙的高度是有现定的,我们现在的城墙已经足够高了,若是再高下去,士兵们射箭就没有准确度可言,那我们防守的优势就会大幅度锐减,所以,我请不懂军事的人在军事问题上最好慎重发言。”
楚乔面色冷然,再不是当日的好脾气,她冷冷的看着这个军需长,冷冷的说道“还有,我还想说一句,我们解放燕北,是为了燕北百姓的自由而战,若是老百姓都死光了,那战争就毫无意义。”
刘鸥面容铁青,强瓣道‘以前都是这么过来的,每年都是大风雪,大夏从来没从军粮中扣除支援百姓,干百年来也没见百姓饿死。”
“你说的对,所以大夏被赶出燕北了。”少女双手一摊,耸肩说道:”大夏驻扎燕北的士兵都是内地调拨来的,他们都领着军队派发的军饷。请问刘鸥勇将,您什么时候给您的部下发过军饷了?您的部下是为了什么无偿的跟随您?您难道是企国让您的部下跟着你舍生忘死,然后让他们的父母妻儿在家中饿死冻死吗”,
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一片尴尬的死寂,没有人说话,只能听到外面的风像野兽一样肆虐的吹过。
燕询声音冷淡,缓缓说道:“言归正传,刚刚是谁在发言?
“是我。”第三军团的军团长卢杰沉声说道,他年纪不大,三十多岁左右,胡子很重,地道的高原长相,脸很红,瓮声瓮气的说道“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东躲西藏,为什么要像鸟龟一样缩在北朔城里,我们有上百万的军队,大夏先头部队才有三十万,四个打一个难道还会输吗?”
北朔城第二骑兵团团长陈曦也附和道:这是谁做的计划,简直是对我们光荣的燕北战士的荫辱,我们需要战争,我们需要和敌人堂堂正正的决战!”
“对!”那些部落族长也一个个激动的叫道“燕北都是好汉子,没有东躲西藏的孬种!”
楚乔突然感到一阵厌恶,想起刚刚在城外看到的惨状,她只觉得这些人像是苍鹰一样烦人,她抬起头来,目光像是鹰一般的尖锐,沉声说道“作战计划是我做的,谁有意见?”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十天过去了,再也没有人敢像当初那样蔑视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女。不过几天的时间,她不但整顿了军队的组成机构,统筹了大本营的管理体系,极大的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还神奇的练造出一种红色的石头,名叫砖,这种东西虽然没有石头坚固,但是建造城池的效率却极快,而且为了增加城墙的坚因度,她还从不远的赤水诃中起出了大量的冰块,在城墙之外迅速垒起了足足有三十多尺高的二重城墙,这样,不但城墙更加坚固,还能有效的防止敌人攀爬攻城。她利用自己超强的军事手段,在城外设置了大量的陷马坑和陷阱,如今的北朔,已经成了一座铁血的坚固城池,再无当初那般好似风一吹就倒了的模样了。
是以,就算对她不满,但是一时间却没有人敢说出来。尤其在她刚刚又立大功,完成了难民的安置同题,她此时在军中的声望,已不比当初了。
“我有意见。”一个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众人齐刷刷的转头看去,竟然是第二军的前铎代表。
薛致远冷冷的看着楚乔,语调低沉的说道:“为了这场战争,我们准备了八年,这八年,我们积极奔走,笼络人力物力,秘密练兵,整合军队实力,我们不会忘记火雷源的耻辱,先辈们血肉上生长的火云花还在开着,他们在等待着我们为他们一雪前耻。然而我们默默等待了八年,换来的是什么,竟是躲藏和畏缩吗?”他的眼神阴郁且冰冷,眼梢竟然淡淡的看向坐在主位上的燕询,语调冷冷的说道:燕氏不畏死的精神,究竟到哪里去了?皇都的繁华已经灼伤了殿下的骨头吗?”
话音州落,会议室顿时沦入一片可怕的死寂之中,燕询一身黑色衣袍,长眉淡目,他一直靠坐在椅背上,此刻闻言微微挑眉,眼梢轻扫薛致远,嘴角一牵,竟然淡漠的轻笑一声,只是那声音却好似腊月的冰雪一般凉沁骨髓,令人脊背发寒。
和他同坐一桌的第二军军团副将余新顿时起身,连忙说道:致远性格鲁莽,但请殿下原谅他忧心燕北,一心为公,不要怪罪。”
北朔城城主夏安也起身说道:薛将军所言虽有不妥,但是一切都是为了燕北的战局和胜利,请殿下念在他多年出生入死,战功赫赫,为燕北独立立下了汗马功劳,饶他一次。”
其他将领闻言也纷纷起身,为薛致远求情,只有第一军团的军方代表没有动,面上的表情有些阴郁,似乎也拿不定主意。
‘薛将军。直心快,我很喜欢。”燕询狭长的眼睛微微眯起,淡淡说道:诸位请起,大家都是燕北的功臣,我燕询能得诸位相辅,是我的福佑,怎会无端怪罪有功之人?况且薛将军只是阐述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对我的不敬之意,何罪之有呢,薛将军,你说是不是?”
燕询的声音极其淡漠,眼梢冷峭,带着内敛的锋芒。薛致远不得不站起身来,低声说道“殿下圣明,末将鲁钝,不会表达,并没有冲撞殿下的意思,还请殿下见谅。”众人闻言连呼殿下圣明,战战兢兢的起身,坐回座位里。
这时,却见那薛致远并没有坐下身子,而是转过头面对楚乔,沉声说道:在下刚才的疑问,还请楚大人稍作解答。
此言一出,就连第二军的余新都皱起眉来,刚刚他出言顶撞燕询,燕询已经不计较,他却不依不饶。燕询现在毕竟是燕北名义上的领导者,在这样下去,对第二军会大大不利。
还没等他站起来圆场,就见楚乔面色阴冷的缓缓站起身来,冷眼看着薛致远,淡淡的说道,薛将军,没想到竟然是你提出这个幼稚的问题,我真的很遗憾。”
薛致远目光一寒,正要说话,只见楚乔面色登时一冷,沉声说道“战争不是箕术题,在正规的作战过程当中,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并不是简单的人数对比!取决胜利的因素有很多,人数只是一方面的优势,双方的士气,士兵的战斗力,整体的实力水平,武器的对比,情报的准确性,信息传递的速度,统帅将领的个人能力,士兵经历大战的实战经验,战地的地形,后勤的补给,这一切的一切,都足以对战略全局形戍重要的影响,单纯的以人数来论输赢,……声声执着于几个打几个这样肤浅的同题,完全是对战争毫无了解的门外汉会杞的低级错误!”
少女不屑的呵斥,顿时好似一盆冷水浇在众人的头顶,她这一番话几乎将所有人都囊括其中,陈曦副将冷哼一声,起身说道:我们大家都是战争的门外汉,就只有楚大人你是战略高手对吗?我转战燕北十多年,还从未遇见类似你这样的狂人。
“历史早就告诉我们,心心念念……声声总是过去那点功劳战绩的人,是绝无未来前程的发展的,更何况,有些人过去的那点东西还未必就那么植得记着。”
楚乔毫不容情的说道:“我请各位认识到我们面前所面对的局势,我们不是单单面对一场战争,一场战争的胜败对全局无济于事。对于大夏而言,我们不过是边境上的一个地方叛乱,他们坐拥红!”随时可以派出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大军来围剿我们,真煌的征召令一发,不出两天就可以召集十万的军队。而我们呢,我们是拿着整个身家性命去和大夏决战,摇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什么路?战胜,就是继续生存,失败,就要全部死去,我们不怕死,但是我们不能死的没有价值,局部的胜利,对全局毫无影响,北朔城一战,我们要取得的不是战术上的胜利,我们要的,是一个能打开战局的时机!
楚乔握着拳头,用力的在身前挥了一下,目光坚韧的说道:我们要的,不是在一两场战争里击溃夏军,我们要的,是拖死他们,拖垮他们,然后一击而中,将他们全部消灭口,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低呼,燕询站起身来,俯视著在座的众人,他穿了一身黑色长袍,墨发束带,双眼好似高空上的鹰,他的语气低沉,里面好像郁结着什么压抑的气氛,男人一字一顿的缓缓说道:
“诸位,自古以来,燕北就一直经受着炼狱般的苦难,雪灾,饥荒,战乱,瘟疫,北有野蛮的犬戎人叩关扰边,东有大夏的苛捐杂税重役压迫,我们是苦难的血泪之邦,百年来,我们一直在谋求出路,直到我的父亲,他引进了大同思想的神圣光辉,在燕北大地上点燃了希望的火种,想要带领大家走出这个灾难困苦的境地,但是他失败了。燕北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我们承受了巨大的代价,我们的战士英勇奋战,但最终仍逃不脱战死的命运。但是,我们不会妥协,一个民族想要走向自由,就必须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等待了八年,不在乎这最后的几天,整个燕北的命运都压在我们的肩上,整个西蒙大地都在睁大了眼睛翘首以待,燕北的希望,就在我们身上,我们任重道远。如今,正如燕北子民们期待的那样,我回来了,我将继承我父亲的遗志,带领你们继续战斗下去,请你们像当年支持我父亲一样支持我,跟随我,相信我!战争即将开始,大夏已经将屠刀举在我们的头上,是内讧争吵,还是积极备战,是忙于夺权,还是准备迎敌,相信诸位一定会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燕询面色平静,他望着在座的诸人,眼神好似深沉的大海,有激烈的浪头在里面翻涌,却看不到明显的波涛,他声音平和,可是那平和的声音里,却仿佛蕴藏着巨大的力量:“燕北的生死,就在诸位的掌控之中,我们的身后就是燕北,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妻儿,我们的父老乡亲,将士们,我们退无可退。”
面对着众人,燕询弯下腰,深深的鞠了一个躬,众人顿时愕然,随即,只听铿锵声突然传来,燕北名将燕红缘跪在地上,眼里含着泪水,高声说道:燕北万岁!自由万岁!”
紧随其后,第一军团的代表们齐齐跪在燕询身前,齐声高呼道:“誓死追随殿下!”好似秋风拂过田野,第三军团的将领,民兵团,自卫团,部族首领,北朔城军官们,甚至包括瓮二竿团的将颌们也一一跪在燕询脚下,他扪齐声高呼:“燕北万岁,自由万岁”
这一刻,再没有派系的争斗,再没有虚荣的比较,在生死面前,在民族大义面前,整个燕北高原的武装力量都臣服在了燕询的脚下,楚乔也跪在地上,听着耳边将领们高声疾呼的自由之声,她突然感觉热血在激烈的翻涌。
北风呼啸,这一天,是十月十六,在燕北高原的北朔城里,一间不起眼的小会议室中,一群农民、贩夫、强盗、商人、反政府教派、还有小部族的头目,他们聚集在一起,对被大夏通辑的燕北新一代王者,发出了效忠之声。在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这个声音会有多大的力量,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这股力量震撼了燕北,震撼了大夏,震撼了整个西蒙大地。历史,也计就在这一刑发生了改变,而目睹这一切的人,注定要伴随着那个光闪闪的名字,顽强的挺立而起。
让历史记住这一刻,因为从这一刻起,燕北沉睡了八年的血性和力量,终于觉醒了。
燕北战歌 第131章:脉脉情深
在安定了军心之后,燕询立时展开了雷厉风行的改革,他先是确认军队名册,将黑鹰军抽调出三分之一,分散在各路军中。这些人马在军队中大多从事文职,对军部的主休战斗权力几乎毫不千涉,各路担心燕淘夺权的军团长扪见此情景大为放心,他们也乐见其成的为达此人取了一个个贵气十足的名字御用掌史官(军队大胜后捉写鼓舞士气讲演词的文书官),粮草书记官(登记每天的粮草出入的记录官),兵器监检官(管理兵器损耗),营地书信官(为战士摈写家书,并监管来往书信的发放),战地炊事统掌使(权力只限于掌管后勤炊事的锅碗飘盆,但却是和士兵关系最紧密的长官级人物)等等等等。
可恰那些行伍出身燕北将军们,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职位对一个军队来说有着怎样的战略意义。在楚乔这个受到过现代化军队铁血培刨的指挥官和燕询这个浸淫权力漩涡十多年的老江湖面前,他们的智慧浅薄的好像鸡蛋表面的那层膜。就在军队改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