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潇湘冬儿11处特工皇妃 _完结
屋子里死一样的静,似乎比外面还要冷,屋顶有几处已经破了,呼呼的往里吹着风。到处都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可是她却好似对这里的地形特别熟悉,掏出火折子,试了好几次,终于一盏一盏的将同围的蜡烛全部点燃。
幽幽的烛火静静的燃起,将这间屋子缓缓照亮,四具漆黑的棺木摆在当中,没有灵位,没有幡烛,甚至连个标示都没有。就那么随意的放在那里,遍地都是杂草和垃圾,还有几块冷硬的馒头。可见平日里,这个地方早就被流浪的乞丐所占据了。
楚乔将食盒放在一旁,橹起柚子就开始打扫。她的动作很快,尽管没有什么趁手的工具,但是还是很快就将地上的垃圾清理一空,她用稻草扎成一个简易的扫把,将明面上的蜘蛛网都扫去了,屋子里看起来干净整洁了许多。然后她一件一件的捋食念里的食物都拿出来,摆在地上,然后跪下来,深深的拜了几拜。
是的,这四具棺木里,就是燕询的父亲、两位兄长和一位姐姐。那些年里,每到燕王的忌日,她就会和燕询偷偷的来此祭拜,那时候这里还有官兵守着,他们想要来一次都要费好大的劲。而如今,就连这里都已然一片荒凉。,。
自从回到真煌,她始终没有想过要来这里拜祭,然而没想到今天误打误撞竟会走到此地,或许,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没有香烛,便以熏香代替,没有纸钱,便以绢布代替,没有好酒,只余一壶羊奶两盏清茶。
燕王殿下,我又来看你了。她站起身来,膝盖上沾了几星尘土,微微有些脏。雪花从屋顶落下来,一丝丝的虞盖住棺木的盖子,她静静的望着那几具棺材,努力回想着很久之前看到的那几颗血肉模糊的头颅,心里是一片茫茫的苍凉。
早在陇西一代发生雪灾之前,燕北就已然沦入大灾之中。黎民百姓家园被毁,蓝城一代雪灾尤其严重,尚慎诸地牛羊成干上万的冻死,百姓食不果腹,燕北岌岌可危。海&天+中文首发
然而,就在大夏百官拍手称庆的时候,燕北却秘密调集了十万龙吟关守将,徒步跃过了,河高原,由海拨六千多米暮狼峰进入了大唐境内,绕过了唐户关,突然袭击了大唐的关卡,抢夺了二十多万旦粮食,然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返回燕北。整个行动耗时不出四日,等大唐的边关战报传到唐京城的时候,龙吟关的守军已经返回关。”和想要趁着燕北大灾来趁火打劫的夏军打了两仗了。
此事一出,犹如一滴水落入沸油之中,掀起了一轮激烈的巨浪
大夏和卞唐齐齐大怒,可是却拿燕询毫无办法,大夏的御史台笔杆子们奋笔疾书,大骂燕北乃是强盗出身,天生烧杀掳掠,有违圣人之道。卞唐的老学究们更是满眼喷火,饶世界的叫嚣,将燕询祖宗八代骂了个狗血淋头,并且著书立说大加鞭笞,激动的险此背过气去。
然而他扪所能做的,也唯有如此罢了。龙吟关固若金汤,燕北军悍如虎狼,现在的局势,只要他们不出来挑衅打仗那就要烧高香了,谁还敢上门去惹他们?
楚乔听闻这些消息的时候不免冷笑,所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就是如此吧。
诸葛玥却仍日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面对朝野上一致要开战的声音置之不理。谁都知道,大夏如今自顾不暇,几个皇子争位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这个时候谁有时间去对外开战,不过是说说罢了,他若是真的点齐兵马开往雁鸣,那些老家伙们怕是才会如他们奏折上所说的,血溅三尺,以死明芯
他知道消息的时候只是微微有些惊讶,说没想到燕询会干这样的事。
其实何止是他,恐怕整个西蒙大陆,没有人会想到这一点吧。
毕竟,曾几何时,他也曾以整个燕北为注,以百万军民为饵,引夏军入关,自己挥兵东下。并且又在不久之后,铲除异己,彻底摧毁了一路扶植他上台的大同行会,即便是自己老师的头,也一样斩下。
面对这样一个人,恐怕也无人会想到,他会为了燕北的百姓,而冒这么大的险。就连楚乔,也没有想通这里面的关节。
不过,好在唐户关的守将是大唐靖安王的义子,虽然靖安王垮台之后他及时的投诚效忠,但是他手握兵权,又看守着帝国的重要关卡,终究还是难以使人完全放心口此次燕询将他除去,也不算是大唐的损失。
至于大唐丢失的那些粮草。
楚乔眉心微微蹙起,脑海中再一次想起生活了多年了尚慎高原回回雪山,还有那里纯扑的牧民和百姓
燕询的手段越来越厉害了,千里匿藏,行动迅猛,上万军队统一调动而不曾走漏一丝风声,出其不意,一击而中。手段之准,眼光之利,胆量之大,堪称当世第一等将才。只要有他在一日,大夏就休想踏破龙吟关,哪怕是赵彻亲自出手也没有完胜的机会,他也许能在战术、兵力、情报、武器、后勤补给等方面略胜一筹,但是若论手段的根辣,心智的坚韧,绝对没有胜过燕询的可能。
燕询在战场上的可怕,就在于他能完美的利用周围所能利用的一切作为战争胜利的辅助。而他对于人心的揣摩,也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一个境界。
这个世界上,能与他一较长短的,也许唯有诸葛玥了。燕询的优势在于他的狠,诸葛玥的优势在于他的诡,这样两个人若是能有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战场,也许真的会创造一个战争史上的传奇。她微微的摇了摇头,她虽然已经厌倦了那种生活,但是闲下来的时候,脑子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这些事。将听来的消息反复拼凑,一点点的临募大致的情况,然后推演、计算、排布,像是一个钟爱下棋的棋手,就耳不再下棋了,也会在脑子里想象各类棋局。
只是这一次,她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希望哪一边赢得这盘棋的胜利。
其实,就其她和燕询最终不睦,她也是不希望看到他败落的吧。
所以,在知道了唐户关被他偷袭成功之后,竟然还会有一点点的窃喜,完全不顾她乃是大唐秀丽王的身份。她自嘲一笑,即便是她,也是难以免俗吧。所谓的恩怨情仇,在时间的沉淀之下,只剩下了一个模糊的背影和一双阴冷的双眸,还有一只有力的手
谁辜负谁,谁亏欠谁,真的能算得清吗?
他们之间,纵然无法携手,也并不一定就要分个你死我活。
外面的风突然大了起来,房门发出咯吱的一声脆响,将抵门的凳子推开少许。她以为是风,就回过头去想要关门,谁知刚刚走到门口,房门骤然被打开,一个披着一身黑色斗篷的人站在苍茫的大雪之中,身后只有一名青衣随从。她看不到他的脸,一时间,只能看到一双黑的好似深渊般的眼睛,就那么直直的射在了她的身上。
青海长空 第186章:燕风将至
有那么一瞬间,楚乔甚至以为她又看到燕洵了。
外面没有一丝月光,只有漫天呼啸的风雪,吹在人的脸上,像是冰冷的刀子。那人站在那里,斗篷将他包裹住,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穿过层层风雪,定定的看着她。房间里的烛火在开开门的那一刹那就全部被风吹熄,只有淡淡的清雪白光闪烁在浓墨的夜色之中,越发映照出那个模糊地身影沉重且压抑。
好似过了很久,又好似只是一瞬,那人缓缓抬足,微微垂下头,步履因为透着几丝疲惫,一只骨瘦嶙峋的手凑在嘴边,轻轻的咳嗽一声。
房门被关上,三个人站在狭小的灵堂之内显得有些狭窄。驼背的青衣仆从手脚麻利的将白烛重新点燃,幽幽的光线缓缓地照亮四周,也照亮了那人斗篷之下静静垂下的花白的鬓发和他袍袖之下一双满是褶皱的手。
刚刚被楚乔用来抵门的矮凳被那仆从擦干净,那人一边咳嗽着一边坐下,背脊弯着,隐约可见隐藏在衣衫之下的身体是多么的羸弱。
楚乔仍旧站在那里,从他们进来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说话。她甚至有些疑惑,这样一个病瘦羸弱的人为何会让她在一开始那么震惊,甚至以为是燕洵亲至。
仆从退下,站在门边,整个身体都隐藏在灯火的暗影里,低着头,像是一块不会说话的石头。
蒙昧的光线柔和的投下来,风从露瓦的屋顶灌入,呼呼地响,烛火也一晃一晃的,好似随时都熄灭的样子。那人突然抬起头来,一双幽深的眸子望着她,突兀的说道:“今晚的风雪真大啊。”
楚乔一愣,可是不知为何,面对这个人,她竟有一丝说不出的紧张。好似有一股低压的气势从他身上一点点的流泻而出,渐渐的弥漫了整间屋子,连带着呼吸,都变得低沉了起来。
“是,的确很大。”她点了点头,静静的说道。
“已经有好多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那人的年纪应该已经很大了,声音里透着无法掩饰的苍老和疲惫:“似乎还是十五年前的冬天,也有过这么大的风雪,连京都府尹门前的那颗老槐树都被吹断了。”
十五年前······
正是燕洵家破人亡的那一年,那个寒冷的冬天,他们还缩在城南破败的驿馆里,烧掉了屋子里所有的东西,还是被冻得浑身长满冻疮。
“今年的上元灯会热闹吗?”
那个人很是自然地问道,好像他们是已经认识好久的朋友一样。
楚乔微微侧头,说道:“天公不作美,搅了一场好灯会。老先生也是来看灯会被风雪阻在这的吗?”
那人低声一笑,说道:“我这样的身体,还看什么灯会?”
楚乔略略挑眉,沉声问道:“那么先生,是专程祭拜燕老王爷的吗?”
尽管看不到面孔,但是楚乔还是可以想象得出他无声的一笑。
极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绵长的钟鼓之声,那是上元灯会的十八声更鼓,就在圣金宫内的天程塔上,由钦天监主持,由有名望的高僧焚香礼佛,念诵平安经文,祈祷着明年的风和雨顺、国泰民安。
楚乔听到声音,微微准过头去,望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有些失神。
“这义庄这么荒凉,你一个女儿家呆在这间灵室里,不害怕吗?”
楚乔转过看向老者,心知能这样轻易走进义庄而不被月十三等人发觉的人绝不是一般人,几个能在这个时间来到此地的人在心里一一过滤,却始终找不到这样一个人物,不免越发疑惑了起来。可是面上却不表现出来,只是淡笑着说道:“心中坦荡,便无所惧,比起人心来,所谓的游魂野鬼,不知道要善良多少倍。”
“心中坦荡?”老者音调微微上扬,静静笑道:“这个世上,真正能够担得起这四个字的,又有几人?”
“自己觉得自己担得起也就够了。”楚乔站在原地,一身雪白长裘在灯火下看起来尤为清丽,脸颊光洁,有着晕白色的光圈,她静静的说道:“有人做了一辈子清官,忠于社稷,不取民分毫,两袖清风,一生坦荡。有人却终身碌碌无为,辛辛苦苦养家糊口,可是却没有作奸犯科,是以心中并无愧疚亏欠,也担得起坦荡二字。心之所安,取决于自己,并非取决于成就。”
老者微微扬眉,一阵风卷起地上的绢灰,轻飘飘的落在他的长袍下摆上,他沉思片刻,随即微微一笑,说道:“你说的有道理。”
“外面风雪这样大,老先生漏夜前来,可是心有牵绊吗?”
“人老了,难免容易想起些浮生旧事。”
狂风乍起,一下子卷开房门,阖屋的烛光顿时全部熄灭。那仆从一惊,年纪虽然已经大了,身手却利落的很,两下就门关上,又想要掌灯。老者抬起眼眸,目光望着黑暗幽深的一排排棺木,笑容一丝丝的敛去,摆手道:“就这样吧。”
屋子里很静,只能听得到头顶呼啸而过的风声,眼睛渐渐适应了周围的黑暗,透过窗外的雪光,一惊隐隐能够看清楚人的身影。
老者将斗篷摘下,说道:“他可能是不想见到我。”
“我带了酒,你陪我喝一杯吧。”
这没待楚乔回答,身后的老奴一惊走上前来,在地上铺上一层绢布,上面摆了两只酒杯,一只莹白剔透的玉壶,在黑暗中微微发着亮光。杯盏倾满,酒香四溢,老奴双手为楚乔奉上一杯水酒,楚乔在鼻息间闻了闻,说道:“是青丘的青女娇。”
老者笑着赞许:“好灵的鼻子。”
楚乔一笑:“我酒量不怎么样,唯独闻酒比较在行。”
说白,从发间拿下一只银簪,探入杯中,片刻取出,在鼻息间一嗅,随后才放心的仰头饮下酒水,赞道:“果然是好酒。”
老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