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崛起
张国栋这次过去是要和杨家商量如此巨大的土地究竟要怎样开发的,和杨家合作他们当然是要赚钱的,而张国栋并不想像后世中国的房地产公司一样拼命的洗普通工薪阶层的血,可以说他压根就没想要在房地产商捞钱,当然国外他是不会放过的,就像现在的柏林墙附近,张国栋已经在拼命画圈了,东柏林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允许土地买卖,可是就像转型时候的中国一样,哪里没有**呢,张国栋在付出不到五百万美元的贿赂下就拿下了价值十几个亿美金的厂房,而这些厂房下的土地也是张国栋的了,让一旦柏林墙倒,西德开始扶持东德经济的话,这些厂房起码要涨价几十倍,刚刚合并的德国政府是没有胆子抵赖的。
张国栋不想赚钱不代表合伙人不想赚钱,所以这次过去就是要和杨家商量出一个子丑寅卯来,张国栋想要从中划出一片地来专门为中低收入者建造经济适用房。至于会不会采用那什么湖南某大学研究出来的竹结构,这就只有天知道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50亩、50万
“不知道今天国栋过来是为了?”不知道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缘故,原本有些威严的杨老爷子脸上是笑开了花,以前杨家还涉足黑色生意的时候他虽然也说一不二,但内心深处经历了解放初期和建国初期的老人他还是知道,在中国,一旦触及到共产党的底线,那不管你是多么厉害的势力都要土崩瓦解,说句不客气的话,他们这样的人不过是在共产党下讨野食的一条狗而已,哪天主人觉得狗对自己产生了威胁,自然是要毫不犹豫的打死了。
“杨老爷子情绪高得很啦,听说孙子已经在英国的帝国理工大学留学去啦?”张国栋看着眼前的这所谓的枭雄,此刻也不过是个含饴弄孙的邻家老头罢了,其实中国人就是这样,虽然大家都知道有钱就有一切,没钱狗屁不是,可是大多数中国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有出息,好像会读书的就一定有出息一样。面对后辈成绩好的同学,总是希望后辈能紧跟他们的脚步。其实这不过是中国沿袭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在中国,有钱的永远不如有权的,有权的几乎就有钱,有钱的不一定有权,虽然有钱的可以构造保护伞,但是当有一天雷雨过大的时候,保护伞可能被人掀翻,也可能保护伞自动躲避。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读书好的人当官,从来没听说过哪个钱多的人当官的,当然捐官不算。
“哈哈,小孩子总是想出去闯一闯,恰好这次有个机会啊,也就让他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估计离开了家他得饿死啊,还不是需要我们养着啊。”嘴上虽然谦虚,可看他脸上的笑容傻子都知道老头子很得意了,也是,虽然目前老爷子有两个女儿,一个在加拿大一个在澳大利亚,可是孙子能考到英国留学这让他格外兴奋,加上这段时间随着土地平整完毕,小儿子一直在身边跟着做事也是踏踏实实。这又怎么不让他兴奋呢。长孙幼子,这可是中国人向来最疼爱的啊。
“哎,小跃我也见过,是个挺不错的孩子,很有出息啊。杨老,这次过来是想和你就土地开发地事情商量商量的。”谈到正题两个人都严肃起来,杨志勇也在旁边小心地听着,虽然张国栋比他小几岁。不过老爷子在他面前一直称赞张国栋,让原本的他还有些不愤,可是后来见张国栋见得全是一些需要仰视的人物时他开始服气了,这也让原本有些浮躁的他开始沉下心来做事儿。*不是有句话么,要了解一个人首先了解一个人的***。
“哦,贤侄不知道有何打算?集团目前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设计部门。都是从原先的国有企业挖过来的,我这大老粗是不懂地,但是上次召开了一次专门的会议,设计部门的拿出了一些比较好的开发方案,我这个外行人也一眼看出这其中的好啊。”说是大老粗其实这话完全是自谦了,年轻时候还可能打打杀杀,可到老后人总是会沉稳下来,杨老爷子就是这样,原本就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在决心进入房地产市场后他就仔细琢磨过这个行当。现在虽然他无法和长期从事这一行当的人比较。但至少能做到心中有数。
“哦,这其中具体怎么开发我没什么意见。反正我也是不懂得,但是我想提醒一点。小区物业一定要做好配套设施,现在可能看不出好歹,但我希望我们开发的楼盘过了十年二十年依然不落后,我们不怕赚不到钱,有了好名声才能赚到钱,我希望不做则已,做就要争取成为最好。*”其实这个时候地房地产根本没有什么小区、物业、配套设施、服务的概念,现在的房地产就是修楼盖房,然后卖掉,这些听都没有听说过,也没人认为有必要。但是张国栋希望占领高低端市场,高端市场自然是卖给富人了,低端市场自然是卖给穷人,至于广大的中产阶级,市场要繁荣,不可能只靠一家公司,实际上现在深圳已经成立了几个公司了,他们也在开发一些楼盘卖,当然这些公司后面都站得有人,并不是所有地领导的子女都不经商啊。虽然他们多多少少的得到了自家父母地警告不要惹张国栋,但要是张国栋一个人敢把市场给占据完了,难免他们不使一些阴招。
“我们也是这样想的,我们打算2000以上一平米出售,第一期基本上是为城市的高收入人群开发的。”杨志勇在旁边说道。开始听公司人员的报价后他还以为他们疯了,这么贵怎么可能卖得出去,可是经过香港那边的专业设计人员一包装,将宣传资料做出来后,就是公司的高层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房子绝对有吸引力,2000实在是太便宜了。*
“嗯,这我没什么意见,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质量,我们不是做那种打一枪就跑的企业,我们是要做品牌,偷工减料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能做。”对于后世像上H那样地地方出现整栋楼还没建好就全部倒掉,结果还被鉴定部门认为工程完全合格地事情,张国栋只能撇嘴表示鄙视,这是在忽悠全体中国人民,侮辱了整个国家民众的智商,外国人指不定在怎么嘲笑中国特色。本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DL为国家指明地一条方向,可是到了后来,中国特色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
“明白地,老板。”杨志勇听从老爷子的吩咐叫张国栋老板,虽然张国栋尊重他们,可人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不然就容易出事。
“老爷子,我看你的人脉也还挺强的,拿下了如此多的地我非常高兴,我今天来呢,是有个请求。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贤侄请说。”见张国栋脸上有些凝重,老爷子闹不懂是什么事情,要知道张国栋虽然没有担任董事长也没有委派董事长,但是他至少是大股东,既然老爷子一家一家决定漂白了,有些事情自然是要照规矩来的。*再说,了解了张国栋地实力后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通过什么不正当的手段,除非是想完全放弃国内的产业跑到国外。
“我知道,咱们的土地。无论怎么开发都会赚钱,关键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老爷子一家的转型我也知道一点,老爷子和我合作也是来赚钱的,但是我想从老爷子户口中谋下几块地,用来为普通的老百姓,或者说这个城市的低收入者盖经济适用房,不知道老爷子能否答应我这个请求。当然我会在其中给予老爷子一定地补偿,这样,从我该得红利的中拿出10%来补偿老爷子,怎么样?”说完。张国栋云淡风轻的坐在那里,让人看不出他有什么表情。
杨家父子两人对望了一眼,都能从其中看到惊讶。也是,原本以为张国栋会有什么过分的要求,现在这个要求在他们看来就是张国栋想要做善事,想给穷人盖几个房子。最后还是老爷子琢磨后开了口,“不知道贤侄需要多少土地?”
“50亩”张国栋说出来的数字让老爷子大大的松了一口气,50亩对于他几千亩地来说只是毛毛雨,不过接下来张国栋的一句话让老爷子觉得自己今天是不是听错了,“每年50亩,只要我们的房产公司不倒闭,那我们就持续做下去。”
大手笔。绝对地大手笔。1亩就是667平方米,50亩就是33350平方米。每年3万多平米的平地面积,只说10层。每年就是几十万平米,这在80年代绝对是大手笔,而且别忘了这是大手笔。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张国栋开始时准备说200亩的,但是一想,现在大家几乎都还很穷,有钱人毕竟是少数,也就是说中产阶级这个庞大的社会团体还没有出现,要是张国栋把整个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扛,估计没几下龙腾就要破产了。更重要地是,这个社会有一种不良风气,在你没拿出钱来做慈善的时候没有人说你为富不仁,可一旦你拿出了部分钱来便开始有人责怪说你拿出来的钱太少,是你总资产地毛毛雨什么的。所以张国栋打算每年开发50亩土地的经济适用房,估计2年后也已经解决了不少穷人的住房问题了。每年解决5000户,20年就是10万户,张国栋更看重的是一个带头效应,他相信在龙腾的努力下总有一天这个一心向钱看的社会会真正开始关注下层人民的。
“贤侄,你说每年50亩?”老爷子虽然也算是人中枭雄,但说到底还是有些小农意识的,按照他心中想的自然是每年50亩,20年就是1000亩了,这1000可就是个大数字了,不过张国栋既然提出了补偿,自然不会让他吃亏,按照他地估算,10%地利润自然能够填补起50亩土地的窟窿来,再说,只是建造经济适用房而已,总不会不要钱送给别人吧,总还能收到一些钱地。好在老爷子也没有想过要用什么偷工减料的糊弄张国栋,他知道像张国栋这样地人肯定最痛恨欺骗了,他可不是那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人。什么是大利什么是小利他还是分得清的。
“不错,十层的楼,每年5亩。”老爷子能同意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就怕那种不顾一切只知道利益的人。
“好,贤侄这份心忧天下的情怀也非常值得老夫佩服,我没有贤侄这么丰厚的身价,这样,我就代表杨家每年捐献50万到贤侄的这个50亩计划中好了。”见识过张国栋的神奇后,老爷子相信只要紧跟张国栋的步伐杨家赚取的利润一年绝对不止500万。
第二百章:光棍节的疯狂
搞定了杨家的张国栋格外高兴。出来后在车上都是哼着小曲儿。可惜现在车载音乐还不是很发达。一个破收音机也就能收到那几个台。现在应该很多的方的人都在一门心思的致富了吧。张国栋心想。
11月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只是带给人们的似乎不只是天气的寒冷。带给整个中国的划分为了两块。普通老百姓和广大工商业者特别是学生一颗心从冰冷开始变的火热起来。而对于某些贪G来说。虽然早已经利用政府采购为自己的办公环境和家里都撞上了空调。可是高达20摄氏度的温度依然抵挡不住内心深处泛起的冰凉。
价格双轨制被取消。价格双轨制是指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一种特殊的价格管理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分配体制以行政区划为界。以行政指令为手段。通过层层申请、层层分配。并在此基础上有组织有限制的订货。价格完全由国家有关部门控制。结果是企业被管死。产品“多年一贯制”。物资和资金周转缓慢。各种浪费严重。从1981年开始。国家允许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企业自销部分产品。其价格由市场决定。这样就产生了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产品按国家规定价格统一调拨。企业自行销售的产品的价格根据市场所决定的双轨制。价格双轨制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实现中国价格模式转换的一种很好的过渡形式。它开辟了在紧张经济环境里进行生产资料价格改革的道路。推动了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把市场机制逐步引入了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生产与交换中。促进了主要工业生产资料生产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过热。供求矛盾尖锐、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高低悬殊的时候。某些不法之徒。大搞权钱交易。钻双轨制价格的空子。时而将平价的商品转为市场出售。时而又将市场的商品变为平价商品。通过这种“评转议”或“议转平”。从中渔利。大发其财。成为暴发户。
本来中央制定价格双轨制的目的肯定是为了前者。希望能够推动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使计划经济慢慢向市场经济转变。可是正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的当权者制定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