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崛起
在一边忙个不停,完全没有后世那种眼高手低的习惯。
“达院士,你从这堆资料中发现了什么呢?”张国栋从以前小吴报告的资料中已经下定决心,在贵州可以开发两种资源,第一个是做水泥工业矿化物用及提炼碳酸钡的重晶石,还有一个是做化肥用的磷矿,毕竟这两种矿资源在贵州都拥有丰富的储量。
“首先,老朽说说我自己的想法。”这趟出差让这位老院士遭了不小的罪,毕竟这一路火车下来年轻人都吃不消,何况他们这些平常只注重科研而不注重身体的技术人员了,“首先,贵州已经拥有开阳这个超级大磷矿生产基地了,但是从贵州的地质条件出发,我觉得在中个黔东南应该还有没有探测出来的巨大型磷矿,这个老朽需要亲自去考察。第二个,老朽觉得目前我国对重晶石这种矿产资源开发不够充分,我觉得这种矿物应该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而贵州又是我国第一大重晶石储备基地,所以老朽希望张老板能多多考虑这两方面。”果然不愧为专家,说的和张国栋想的基本一致。
“那好,那接下来就要麻烦达院士了,我会让八个安保人员跟随您以及您的这些学生,毕竟黔东南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当地可能民风比较彪悍,再加上交通不便,所以还希望达老要多多注意自己的安全啊。”由于前世一直是在国外,所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不是很了解,特别是一些有着奇怪风俗的少数民族,这些外地民众的进入很容易引起误会,所以张国栋才如此郑重的提醒达院士。
“哈哈,老朽以前是来过贵州的,这地方我比你熟,既然张老板你如此好心,那我也就心领了。”原来达院士在牛鬼蛇神的年代,在这里服过苦役。对当地那长长一串的辣子那感受可是相当深刻啊。
当天晚上张国栋便带着一点小礼物去了胡书记的家,开门的是胡家的保姆,胡书记的夫人刘*清正在厨房做饭,看来是胡书记吩咐她搞几个菜。而后世被赞扬为最低调的**领导人的子女胡*峰和胡*清也在,两个小家伙一个15岁一个16岁,安安静静的做在书房里做作业,看得张国栋也是佩服不已,恐怕也只有这样不浮躁的性格才养成了后世的低调吧。
“来来来,国栋,今天伯父略尽地主之谊,哪天要是到了京城,我可是要吃大户啊。”胡书记见张国栋丝毫没有拘谨之感,不禁对张国栋好感愈多。
“一定一定啊,这次来得比较仓促,从京城带了一些礼物,希望还能入伯父的法眼,这是一个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不算贿赂啊。”张国栋对胡书记有很强的好感,所以在他面前也很放松。
“你这个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显然胡书记对张国栋能来做客也比较高兴。“今天请你来做客呢,一是对你能来贵州这个穷山僻壤的地方考察,这让我很感激,再一个呢,我也从京中一些好友的口中得知了一些你的事迹,你给我好好说说你是怎样在短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如此巨额的财富的。”
“巨额的财富谈不上,但是目前公司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足的。是这样的,当时我从一些途径上得知了美国的莲花公司……”张国栋陆陆续续的述说了半个多小时,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个小家伙也做完作业做到了旁边,当听到张国栋目前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十亿美金时,胡*清这个丫头更是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要不是良好的家庭教养,只怕两兄妹都得叫出声来,就连胡书记也对张国栋刮目相看,原因只是以为张国栋有钱,没想到竟然有钱到了这样的地步,这实在是让人觉得惊讶。一个20岁的年轻人竟然聚集了惊天的财富,小清这丫头更是一脸崇拜的望着张国栋。
“好,好,真的非常不错,生子当如张国栋,生子当如张国栋啊,小清,小峰,你们要向这位张国栋哥哥学习啊。”胡书记听完后也觉得真是奇迹,这样的人杰如果错过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孩子们,老胡,吃饭了。”刘阿姨适时的大段了父子三人的感慨。
“来来来,永清,你一定要好好认识一下这位青年人杰,刚刚国栋说他的资产已经超过10亿美金了,这样的年龄,这样的赚钱速度,堪称奇迹啊。”胡书记显然和刘阿姨的感情极好,笑着介绍起张国栋来。
当刘阿姨听说张国栋在短短两年居然赚了10亿美金时,她也是感到极为吃惊和佩服,不过有的时候女人感觉只要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好就行了,所以在感慨完后便开始招待张国栋吃菜,一边又替自己的一对儿女夹菜,其中包含的温情与温馨铁心都能融化,何况张国栋这样极为注重家庭感情的人,想想自己的父母恐怕每天便只能两人一起吃饭吧,或许在父亲远航的时候母亲还得一个人吃饭,这一刻张国栋觉得心堵得格外厉害。
吃完饭胡书记便把张国栋叫入了书房,显然胡书记有些话不想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说,以后胡书记的子女一直没有从政恐怕和这样的家庭氛围也有关系吧。
“国栋目前入党了么?”胡书记端着一杯清茶问张国栋。
“没有。”
“哦?”胡书记有点不理解,毕竟像张国栋这样的好苗子不入党实在是可惜,只要稍加培养便可以迅速成长起来。
“因为我的生意有很多外国部分,您也知道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偏见,所以我不能入党,但是虽然这辈子是没有机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员了,我依然可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嘛。”其实张国栋主要是不想给人以借口而已,毕竟有的时候商人少了一层政治的外衣会比较容易打开局面,除非是完全在国内发展。
“难得你如此小就考虑得这么全面,那我可要考考你了,你对目前整个中国或者说对我们党有什么看法呢?”胡书记看似随意的一问,但是眼睛却微闭着,有人说这样子的胡书记才是最威严的时候。
张国栋想了想,觉得自己这番话也不会传出去,反正自己也不会在政界发展,将来胡书记铁定入主中央,自己或许可以趁机提点建议。
“我觉得目前党处在了一个关键时期,前可以走出一片康庄大道,退可能走入万丈深渊。”反正也是说,干脆来个语不惊人死不休好了。看到胡书记已经开始有了兴趣,张国栋开始侃侃而谈,“目前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8年,可以说邓公那句不改革就只有死的论断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贫穷的社会主义初期人们可以凭借热情和信仰坚持下来,但是随着人们接触的事物增多已经西方敌特分子对我国的渗透和破坏,必然导致人民产生抱怨,而这种抱怨极易被阴谋份子利用,特别是现在的学生,由于他们接触到的新思想,新理念的增多,加上他们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极为容易头脑发热,然后被敌特利用发起一些不知所谓的学潮活动,当然,初期可能不排除他们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可是一段有暴乱分子夹杂在其中,他们往往是被利用和被抛弃的一份子。而我们的国家由于积弱已久,短期内不可能看到太大的效果。胡书记也知道一些所谓的大佬子女的特性,那些太子党将整个社会弄得乌烟瘴气,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大佬和中央大佬在社会上大捞特捞的现象存在,可以说我们党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这个时候人们只是缺少一个宣泄口,一旦有阴谋份子打开了这个口子,那人们不满的洪流毕竟迅速涌下来。”
说到这里张国栋顿了顿,不待胡书记发话又开始说了起来,“我国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8个年头,但是人民的思想还是相对保守,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邓老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论断让很多人和地方官员勾结起来,大肆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国家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必然会加大。人民的思想在遭受巨大冲击的同时,必然产生拜金主义思想。党内是否会出现这种苗头我先不评论,但是在邓公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论断下,必然有很多官员为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不折手段,到那时候您可以想象一下,国家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更为可怕的是,随着私营企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必然会向往更多的财富,那时候说不定就会出现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学术的不如卖衣服的,到那时必然会产生教育上的**和学术上的**,而一旦教育**和学术**开始,可以说中国就会开始进入恶性循环,毕竟以后的政府官员肯定越来越多的来源于高学历,而这些人从学生时代就接触到这些恶心的东西,那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张国栋一口气儿说了一大通,终于觉得嘴里发干,端起茶开始润润喉咙。胡书记一言不发,但是从他紧皱的眉头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他已经被张国栋的发言给彻底的震撼了,如果真如张国栋所说的这样发展,恐怕我们的党的统治都会动摇吧。不知道为什么,胡书记觉得这紧密的书房中竟然飘进来一股阴风,凉意从心底里面升起。
看得出胡书记有些欲言又止,可能是不知道从何说起。望着张国栋那张略显稚嫩的脸,他的心里颇多感慨。
“贤侄,你这番话还对谁说过么?”胡书记最终还是开了口,只是那眼中已经没有了慑人的压抑,只剩下浓厚的忧郁。
张国栋不禁苦笑一下,“胡伯伯,您觉得这种诛心的话我会对其他人说么?”这样的话虽然很多是后世的事实,可是现在人们怎么可能相信这种话呢。
“哦,那你为什么对我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人说呢?”胡书记说着,脸上露出了微笑,这笑容似乎传递到空中,将房间的压抑冲淡了不少。
“呵呵,这或许就是缘分吧。”张国栋用了一个狡猾的借口接过话题,作为团*的老大,作为将来备受人尊重的中国老大,张国栋有什么不能说的呢,而且胡书记此时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那种沉稳和冲劲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正是现在这个时候中国最需要的干部。
“好,好一个缘分,这个词用得好,我来给你刚刚说的这些方面做个总结。第一、人民的自由化思潮涌动,在内部**和敌特份子的鼓动下,我国极有可能发生诸如学潮或者罢工这样的潮流。第二、一部分先富起来这件事必然导致官商勾结和进一步**。第三、东西方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农民和工人的社会地位在不断下降。第四、国家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忽略了其中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五、拜金主义带来教育**和学术**。你看我总结得怎样?”
张国栋已经认为自己足够沉稳了,可是听了胡书记的总结还是觉得自己小看了这些官场中人的智慧,是的,这些人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的,他们对细节的把握能力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强。
张国栋默然不语,显然自己能说的都已经说了,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了。
“虽然我也算是一省之书记了,但是你应该知道在我国我也只能算作一个小官了,有些东西我虽然也知道,但是实在是有心无力啊。”很显然胡书记也能从其中看出一些什么,但是自己作为这种西南穷省的官员又有什么能力改变这种局面呢,也只能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吧。
张国栋随后便告辞回去,但是胡书记将自己家的电话告诉了张国栋。
第八十八章:西部大开发前奏?(三)
经过招待所里面的小卖部时,张国栋第一次感觉到了无力,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明知道某些事情是错误的,自己却没有能力去纠正,甚至还要主动去同流合污,这对张国栋来说是一个心理上的严酷惩罚。于是,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第一次主动买了一包烟。抽出一根,点上,学不来周润发的潇洒,仅仅是将那呛人的烟圈主动吸入口中,然后从鼻孔吐出来,就是这样简单的动作也让他一阵阵咳嗽。
毫无疑问,胡书记是个好官,后世他领导的团派一直备受好评,这是没什么疑问的,比起***的上*帮,那是强了不止一点半点,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资历,没有资历是很难越级提拔的,所以无论如何胡书记是不可能做到最高的那个位置上面的。而且目前北京还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任何外来势力入主中央都要遭受他们的打击,所以可以想想历史肯定会沿着某种惯性走下去,自己影响力毕竟还是太小。
吸完一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